-
大眾薦遊·放眼和歌山①|穿行白濱海岸,驚嘆海蝕奇觀
圓月島落日和歌山臨海的山地反覆隆起、沉降,所以形成了複雜的地形,到處都可以見到各種奇巖和巨石。特別是以潮岬為中心的南部海岸,沿海峭壁聳立,斷崖奇巖相連。此行所見獨特的海蝕奇觀,讓人不由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圓月島是白濱的地標,那如月圓型的海蝕洞,永遠佇立在湛藍的太平洋中,當黃昏時,只要角度正確,便會看到夕陽剛好在正中間的洞內出現,形成奇景。
-
中山黃圃海蝕遺址
它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而且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蝕遺址之一,屬5000年前地殼變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屬白堊紀紅砂巖礫石地質,其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等在珠江三角洲現存海蝕遺址中,是最完整的地質標本,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黃圃海蝕遺址揭開了黃圃作為廣東四大古海鎮之一,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神秘面紗。
-
平潭海蝕奇觀
晚霞海蝕柱海蝕烏賊展翅飛翔 東南網1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 張述行/文 林輝/圖) 從平潭縣城往東北17公裡,便是流水鎮東海村。 站在山頂修葺一新的觀景平臺上下望,一面由巨大的石壁自然形成的「圓形巨井」映入眼帘,這便是平潭海蝕景觀極盡神奇的代表作——「仙人井」。此「井」直徑近50米,深40多米,井壁均懸崖絕壁,鬼斧神工令人驚嘆。「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間裂開之大峽谷,當地人「愛屋及烏」,賜名「仙人谷」。谷外為浩渺之大海,側有小洞與「仙人井」相通。
-
浙江一處海蝕奇景,成千上萬巨型石柱整齊地插在海面上,世界罕見
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名山大川眾多,佳境奇景更是遍布各地。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一處奇特的自然景觀,在浙江沿海的一個小島上,矗立著動人心魂的海蝕奇景,名為「花岙石林」。至今國內沒有一個形態和機理與花岙石林相似,甚至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十分的罕見,絕對稱得上世界奇景。拍攝於浙江省寧波市。花岙石林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花岙島,花岙島以石林而出名。象山縣位於浙江東部沿海,由608個島礁組成,海岸線長達925公裡。然而在象山漫長的海岸線上,像花岙石林這樣奇特的景色也是唯獨這一處。
-
海蝕奇觀 團山尋龍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當陸地與海面發生相對升降變化時,這裡的古海岸地貌遺蹟就處於海面的不同高度,便可見到七種地貌類型,分別為:海濱階地、海積平原、海蝕臺、海蝕崖、海蝕柱、海蝕穴、海蝕拱橋。這些地貌歷經漫長的歲月,受地質應力精雕細琢,造型奇特、宏偉大氣,不禁讓人驚嘆大自然神奇之力,可謂神工鬼斧,遠超人力所及,如同神來之筆。
-
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落戶黃圃
黃圃宣供圖 8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據了解,黃圃鎮現存的海蝕遺址,是廣東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海蝕遺址之一。
-
平潭海蝕地貌「天地蛋」油畫入選世界郵票紀念珍藏冊
其中,《同心圓海蝕蛋》在眾多油畫中脫穎而出,並被收錄在內,成為紀念冊中唯一一枚記錄平潭風光的郵票。 紀念冊全球發行 平潭奇景入郵票
-
中山黃圃鎮海蝕遺址成省級地質公園
原標題:黃圃鎮海蝕遺址 成省級地質公園 中山高帽黃圃鎮一塊隆起的砂巖地成為「香餑餑」,被專家譽為廣東最完整的地質標本。9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該地塊所處的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
-
千礁百島 海蝕地貌
風高、浪大、潮差大、海洋動力作用強烈,造就了「半洋石帆」、「仙人谷」、「海壇天神」這一罕見的海蝕地貌博物館,吸引了眾多的遊客與攝影愛好者前往。 半洋石帆 在平潭島看澳村西側200多米的海面上,遠遠望去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託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像一艘大船,兩塊巨石像兩面鼓起的雙帆,乘風破浪前進。
-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當陸地與海面發生相對升降變化時,這裡的古海岸地貌遺蹟就處於海面的不同高度,便可見到七種地貌類型,分別為:海濱階地、海積平原、海蝕臺、海蝕崖、海蝕柱、海蝕穴、海蝕拱橋。這些地貌歷經漫長的歲月,受地質應力精雕細琢,造型奇特、宏偉大氣,不禁讓人驚嘆大自然神奇之力,可謂神工鬼斧,遠超人力所及,如同神來之筆。
-
春遊自駕去哪好? 春遊合肥周邊自駕景點推薦
姥山不僅山絕、水險,景致秀美,而且名勝古蹟眾多,令人流連忘返。區內有20多處奇洞,大的能容納粹100餘人,小的可藏20~30人,洞內鍾乳怪石琳琅,十分險妙。山巔有古塔、古塘、古船塘,還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座著名的文峰塔,又名望兒塔,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塔身是條石壘而成,7層 8角,共135級,51米,塔內磚雕佛像802尊,李鴻章、劉銘傳等所題石匾25幅。
-
海蝕奇觀!
江門市新會區幾位業餘地質愛好者在臺山市北陡鎮浪琴灣海岸邊上隨手拍下的這些圖片,仿似一幅幅「塵封」海邊上萬年的史前人類傑作,鬼斧神工,令人驚奇。 記者昨天收到幾位江門市新會區業餘地質愛好者寄來的圖片。這些經常漫步在大自然之間的「旅行者」在給記者的信中稱,最近他們到臺山市北陡鎮浪琴灣旅遊考察,在北陡海蝕遺址高達近百米的浪琴灣海岸邊上的花崗巖上,發現了大批高地海蝕遺蹟。
-
連雲港海蝕地貌——獨裁造化 鬼斧神工
連雲港海蝕地貌——獨裁造化 鬼斧神工(文/秋海 圖:心龍/葛勇)由于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衝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等,統稱海蝕作用。海蝕多發生在基巖海岸。海蝕的程度與當地波浪的強度、海岸原始地形有關,組成海岸的巖性及地質構造特徵,亦有重要影響。所形成的海蝕地貌有海蝕崖、海蝕臺、海蝕穴、海蝕拱橋、海蝕柱等。我國的海蝕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灣以南地區以及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
-
附海蝕地貌...
△ 「藍窗」坍塌前後對比 馬爾他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在推特上稱這是「令人難過」、「心碎」的一刻,並表示儘管這個地標景觀常年來面臨著「不可避免的自然侵蝕」,但「悲傷的一天終於還是到來了
-
大自然的饋贈,絕美的海蝕奇觀!
在海浪日積月累的衝擊下,海岸線會形成許許多多令人瞠目咋舌的美妙景色,這些景色都是大自然的饋贈,而在眾多的海浪侵蝕地貌中,最為讓人過目不忘的,當屬廣西的潿洲島。
-
平潭石牌洋:全國最大的花崗巖海蝕柱,球狀海蝕螺旋成謎
在福建平潭島西北看澳村西側500多米的海面,遠遠望去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託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象一艘大船,兩塊巨石象兩面鼓起的雙帆,似乎正在乘風破浪前行。據說,這是一對全國最大的海蝕柱,由勻質粗粒白色花崗巖構成,柱體主要受兩組垂向節理和一組弧形水平節理控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沿節理發生了強烈的球柱狀海蝕、風化,風化殼層層剝落,現在的兩石柱是風化剝離出來的新鮮核心部分。我們從看澳村岸邊坐渡船,十幾分鐘就到達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組平坦完整的巖石,人們通過簡易碼頭登上了這個好似漂流在海上的方舟。
-
圖:國際合氣道大會將於明年在日本和歌山召開
10月4日下午,國際合氣道聯盟宣布,第10屆國際合氣道大會將於2008年10月5日至13日在日本和歌山縣田邊市召開,屆時將有來自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三千多名合氣道修煉代表與會。據了解,合氣道是由日本植芝盛平開創的一種結合了中國氣功與日本空手道、劍道而開創的一種新的武術形式。這種強調修心養性的功夫形式在中國白領階層很有人氣。圖為日本和歌山田邊合氣道到場的修煉者正在表演互搏。
-
廣東海蝕洞景區現汙水渠:山澗細流成"墨水"(圖)
廣東海蝕洞景區現汙水渠:山澗細流成"墨水"(圖) 大鵬鹿嘴山莊海蝕洞景區邊的排水溝將汙水直接排入大海。 碧藍色的海浪衝擊礁石化作朵朵晶瑩浪花,而從海岸懸崖飛瀉而下的卻是臭氣撲鼻、泛起油漬泡沫的汙水——昨天,市民葉先生等人向記者反映他在大鵬鹿嘴山莊海蝕洞景區見到的一幕。本報關於大鵬灣臨海餐廳濫排汙水的報導刊發後,市民紛紛痛批此類破壞環境牟取私利的不法行為。
-
關於海蝕與海蝕崖 全球最美的十個海蝕崖
關於海蝕與海蝕崖海蝕,為海水對於海岸線陸地的侵蝕,所形成的一種作用。一般常見的如:海崖、海蝕凹璧、波蝕棚、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柱,如遇地形抬升還會形成海階等海岸地形。海蝕崖(sea cliff)又稱浪蝕崖(wave cut cliff)。海蝕崖基巖海岸受海蝕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斷層節理或層理面形成陡壁懸崖。在海蝕崖與高潮海面接觸處,常有海蝕穴形成,海蝕穴逐漸擴大後,上部的巖石失去支撐而垮塌形成陡崖,稱為海蝕崖。今天,與大家一起領略全球最美的十個海蝕崖。
-
日本東北冬天必看奇景:去「藏王樹冰」和雪怪近距離接觸
成群的「雪怪佇立」在覆蓋著白雪的藏王山中,這是日本東北地區難得一見的奇景,名為「樹冰」,究竟要怎樣才能與這些「雪怪」們相遇呢?跟著「樂吃購!日本」的特派記者一同來去探險吧!▋什麼是樹冰?樹冰的形成需要獨特的地形及氣候條件,像位於日本山形縣和宮城縣交界處的「藏王山」,擁有來自日本海中帶著大量水蒸氣的暖流和來自西伯利亞的冷冽西北季風,由於雲層中含有大量的過冷水滴(在低於0度的環境中也不會凝結),因接觸到樹木而凝結,之後再被雪覆蓋,在藏王山上平均約-10~-15度的氣溫中,形成獨特的「樹冰景觀」,由於樹冰的形狀特殊像怪獸,所以樹冰也被稱為雪怪「ICE MON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