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白血病小夥經歷3次骨髓移植 因幾口粽子病危

2020-12-03 騰訊大浙網

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的主任醫師沈建平最近在寫一份申請,給一家治療排斥反應的藥商,希望他們能夠為一名病人減免15000元的藥費。

是怎樣的病患,讓他這麼上心?

說起來,有些惋惜。這名病患只有25歲,確診為白血病,在經歷了三次骨髓移植之後,他才得以存活。然而,這次卻因為吃了兩個粽子,導致感染,從而產生嚴重的排異反應。「目前只能依靠藥物,而且要用最好的藥,他才能活下來。」沈建平說。

據了解,通過三次骨髓移植活下來的病例,這在浙江是第一例,在全國來說也是少之又少的。

入職體檢時

25歲小夥被確診白血病

小夥子叫姚凱華,塘栖人,住在血液科十二病區29床。這是一間重症病房,我戴著口罩、穿上鞋套進了病房。

小姚戴著呼吸機,閉著眼。露出來的一條腿,皮包骨頭,皮膚上出現了很多紋路。那是皮疹,是排異反應的一種表現。

小姚的媽媽朱女士,很憔悴。她掏出手機,翻出兒子大學時做義工的照片,1.75米的個頭,130多斤,看上去很精神,而現在,兒子只有80多斤。

2013年,小姚從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畢業後,應聘到杭鍋集團。入職體檢,被查出血小板低,後來確診為白血病。這個噩耗,讓父母感覺一下子掉入了地獄。

一直以來,小姚都獨立、堅強。10歲,父母離異,各自再婚,小姚跟著爸爸。姚爸爸說,兒子一直很乖,從來不給他添亂。

這個噩耗,讓小姚也陷入了絕境。「老媽,我不行了。」這是他經常說的話。後來,一邊化療,一邊等待骨髓配對。「醫生說,骨髓移植有80%的存活率,我一定會救他。」姚爸爸堅定地說。

經歷3次親人骨髓移植

終於活了下來

2014年7月,有3個人骨髓配對成功,這給全家人帶來了希望。但是,就在手術前夕,三個人又都反悔了,這是一次重重的打擊。

沈建平醫師建議,用父母的骨髓也可以。去年8月底,姚爸爸住進了醫院。小姚完成了第一次骨髓移植手術,可惜,姚爸爸的骨髓在小姚的身體裡並沒有成活。

姚爸爸不放棄。在他的堅持下,9月底,小姚做了第二次手術。然而,又一次失敗了。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家庭會放棄。不管對病人還是家屬,希望又失望,這種打擊實在太難接受。」沈建平說。沒想到,小姚的媽媽朱女士站了出來。

「只要有一點希望,我也要救我兒子。」朱女士本身上了年紀,身體又非常清瘦,不在捐獻骨髓的範圍內。在做了各方面檢查確認之後,10月,朱女士也躺在了手術臺上。

也許是這種信念打動了上天。第三次手術很成功,小姚終於活了下來。今年2月,小夥子出院了,肺部有些感染,吃藥控制就可以。

前前後後,醫藥費近100萬。姚爸爸拿出全部積蓄,還借了60多萬元。

吃了幾口粽子

出現嚴重的排異反應

今年8月,小姚再次入院,因為肺部嚴重感染。沈建平說,這是正常的情況,畢竟手術做了這麼多次。讓病情嚴重的原因是,沒有及時配治療感染的藥物。「藥是貴的,考慮到錢,才沒有及時吃藥。」

10月3日,姚爸爸在外面買了兩個粽子,小姚吃了幾口後,開始出現腹瀉、發燒,這是明顯的感染,最終出現了排異反應。「本身就感染的人,腸胃已經非常脆弱了,再吃些外面隨便買的不乾淨的東西,那肯定會出現更糟糕的情況。」沈建平也非常著急。

目前,小姚通過吃抗排異藥物和輸血來維持生命,情況非常危險。沈建平說,有足夠的錢買藥和治療,小姚有30-50%的存活率。當然,他也坦言,藥物一旦停掉,小姚的病就無法挽救了。

但是目前一天一萬多的花費,已經讓這個家庭無力承受。

沈建平作為主治醫生,也不放棄,四處尋找幫助。醫院為小姚做免費護理,並相應減免醫藥費。「好不容易救活的孩子,實在不甘心。」沈建平希望能夠發動社會力量,救救小姚。

相關焦點

  • 為救兒子離異父母三次捐骨髓 因為幾口粽子出現排異
    這名病患只有25歲,確診為白血病,在經歷了三次骨髓移植之後,他才得以存活。然而,這次卻因為吃了兩個粽子,導致感染,從而產生嚴重的排異反應。「目前只能依靠藥物,而且要用最好的藥,他才能活下來。」沈建平說。  據了解,通過三次骨髓移植活下來的病例,這在浙江是第一例,在全國來說也是少之又少的。
  • 白血病骨髓移植的風險
    骨髓移植是近年來治療白血病的一項突破性進展。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組織惡變,產生異常的白細胞,抑制了正常血細胞的功能。傳統的治療方法僅用化療來摧毀白血病細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會復發。而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骨髓移植還是首選異體的骨髓進行移植。
  • 雲南普洱18歲女孩患白血病需骨髓移植 急尋會澤籍親生父母
    來源:均為受訪者提供2020年4月,還有一個月就是雲南普洱女孩李仁德18歲生日,她卻不幸被檢查出患上了白血病。歷經5次化療,小李仍不具備自體骨髓移植的基礎,異體骨髓移植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但養育她18年的父母並非她的親生父母,家人只能為她尋找血親。10月3日,李仁德的姑姑李女士向記者表示,2002年5月,她哥嫂從一對來自曲靖市會澤縣的夫婦那裡領養了現在的小李。
  • 13歲男孩身患白血病 媽媽不願因治療費放棄骨髓移植機會
    圖為兒童醫療中心提供  2011年12月,家住四川均連縣的13歲男孩文豪開始高燒不退。媽媽帶他到當地的縣醫院去看病,卻得到了孩子得了「白血病」的答案。爸爸一聽是白血病立即表示沒錢治,而媽媽卻不願意放棄。
  • 小夥患白血病接受哥哥骨髓捐贈 治療費差幾十萬
    原標題:小夥患白血病接受哥哥骨髓捐贈 治療費差幾十萬   福州新聞網6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朱丹華)長樂農村小夥林強走南闖北打工,收入雖然微薄,卻是家裡的頂梁柱。去年11月,26歲的林強突發Bcr/abl融合基因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額的醫療費讓他的母親犯難。
  • 挑戰「60歲禁區」 67歲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滬骨髓移植成功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為一名67歲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實施了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這也是至今上海年齡最大的接受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者。據了解,老年患者的移植失敗率較高,而半相合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受術者原則上更是要控制在60歲以下,此次成功移植對於今後老年患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實施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據介紹,去年3月王先生因痛風在北京住院期間被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經化療後非但沒有改善,反而轉變為了急性白血病。之後一年半,王先生接受了7次化療,但依然療效甚微,腎功能反倒受到了傷害。
  • 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白血病移植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的骨髓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並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骨髓移植是當今治療白血病、再障等嚴重血液病的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因為一旦骨髓移植不成功,患者幾乎失去了其他的治療機會。下面來看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如果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骨髓移植,他們又能夠活多久。
  • 農村媽媽罹患白血病骨髓移植失敗 臍帶血挽生命
    對於經歷了首次骨髓移植失敗、病情急危的劉慧芬來說,這次由臍帶血參與的第二次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重獲新生的希望。  農村婦女為家操持半生,不料卻罹患重病47歲的劉慧芬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名妻子與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都為這個家不停地忙碌。因家中田地並不適合種植莊稼,夫妻二人一商量,便將田地承包了出去,兩個人外出打工賺取家用。
  • 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
    近年來,白血病患者苦尋合適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或因高額的移植費用而無法手術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於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緊密聯繫起來,認為若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甚至有的家屬在病人確診白血病後,對醫生所要求的馬上進行化療的做法並不認同,並且會質疑為什麼不做骨髓移植
  • 什麼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的血液病適合骨髓移植嗎?
    造血幹細胞治療白血病的效果好不好?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細胞白血病5年的生存率可達到60%左右,當然生存率的高低取決於移 植中心的規模、大夫的經驗、移植前的病情等多種因素。
  • 白血病媽媽生下健康寶寶 將於9月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25歲的張瑩今年6月確診急性非淋巴系統白血病時,懷孕已有25周。做化療難免影響肚裡的胎兒,她幾乎沒有猶豫就選擇了保孩子。令人欣慰的是,湘雅三醫院8月23日告訴記者,張瑩兩周前已經生下一個女兒,母女平安。她也找到了合適的骨髓配型,準備進行骨髓移植。
  • 溫州一白血病患兒骨髓移植 急需治療費
    信來自一個叫白炳壕13歲男孩,他患了白血病——今年1月份,白炳壕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因經濟困難,家人不得不四處借錢為他治病。目前已花費了60餘萬元治療費,後期治療還需要30餘萬元。  絕望:活潑開朗的少年突患白血病  「當時我們知道了孩子的病情,真的感到很絕望!」
  • 女孩患白血病,4年花160萬3次復發,骨髓移植產生排斥讓人心疼
    女孩患白血病,4年花160萬3次復發,骨髓移植產生排斥讓人心疼女孩患白血病,4年花160萬3次復發,骨髓移植產生排斥讓人心疼。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白血病,雖然近幾年來醫學方面也進步不少,以前對於人們而言白血病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跟治癒的希望的,但是近幾年來卻有了一些希望。
  • 白血病一定要做骨髓移植嗎?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治療就是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因為白血病就是機體自身的造血功能產生異常,抑制正常血細胞功能,而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產生生成各種血細胞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通過分化再生成各種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等,簡單的說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
  • 世界上骨髓移植後再雙肺移植的最小患者:我不想回家,我不要死
    據媒體報導,6歲的喆喆是國內首例白血病骨髓移植後雙肺移植患者,更是世界上骨髓移植後再雙肺移植的年齡最小的患者。江蘇崑山喆喆患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家中4年花費300多萬,骨髓移植後肺排異嚴重致雙肺衰竭必須移植。移植後由於血液裡藥物毒素濃度太高,現在每天進行血液透析和血漿置換。淚奔!
  • 出生3天被抱養的18歲普洱少女已完成骨髓移植!
    雲南普洱「出生後被送養」的18歲白血病女孩李仁德近期完成了骨髓移植,目前仍在等待術後恢復。此前養育李仁德的家人通過媒體急尋其血親,希望進行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今年10月,李仁德找到了親生家庭。11月24日,李仁德的姑姑李女士告訴記者,23日,醫院給孩子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是她二哥捐獻的。手術一切順利,她二哥的身體狀況也很好,沒有任何不適反應。
  • 母親突患白血病四處求醫 女兒捐獻骨髓為母續命「只要能救媽媽,抽...
    恩施晚報訊(記者楊亞玲 實習生張海清)「只要能救媽媽,抽多少骨髓我都願意。」家住鹹豐縣高樂山鎮杉樹園村的21歲女孩張譽靚,以超乎尋常的勇氣抽骨髓,捐造血幹細胞,為苦苦與白血病抗爭的母親帶去生命的希望。張譽靚是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近日,她在網上發起了滴水籌,只為救自己48歲的媽媽李秋香。
  • 出生後被送養的雲南白血病少女完成骨髓移植,是二哥捐獻的
    雲南普洱「出生後被送養」的18歲白血病女孩李仁德近期完成了骨髓移植,目前仍在等待術後恢復。此前養育李仁德的家人通過媒體急尋其血親,希望進行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今年10月,李仁德找到了親生家庭。11月24日,李仁德的姑姑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23日,醫院給孩子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是她二哥捐獻的。手術一切順利,她二哥的身體狀況也很好,沒有任何不適反應。李女士表示,目前還要繼續等待,大概10天後看孩子的各項身體指標是否有好轉。
  • 白血病與骨髓移植有關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稱「血癌」,是嚴重危機人類生命的疾病。我國白血病發病率為2.76/10萬,全國每年約有4萬人患白血病,其中80%是青壯年。隨著工業的發展,汙染嚴重,尤其是苯和放射性物質汙染的增加,生存環境惡化,白血病發病會越來越多。   白血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化學藥物治療。
  • 巴基斯坦小夥來滬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為巴基斯坦小夥送去「生命的希望」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4月25日報導:在中國與巴基斯坦建交67周年來臨之際,今天上午,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患者使用中國幹細胞集團提供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無菌層流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