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兒子離異父母三次捐骨髓 因為幾口粽子出現排異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的主任醫師沈建平最近在寫一份申請,給一家治療排斥反應的藥商,希望他們能夠為一名病人減免15000元的藥費。

  是怎樣的病患,讓他這麼上心?

  說起來,有些惋惜。這名病患只有25歲,確診為白血病,在經歷了三次骨髓移植之後,他才得以存活。然而,這次卻因為吃了兩個粽子,導致感染,從而產生嚴重的排異反應。「目前只能依靠藥物,而且要用最好的藥,他才能活下來。」沈建平說。

  據了解,通過三次骨髓移植活下來的病例,這在浙江是第一例,在全國來說也是少之又少的。

  入職體檢時

  25歲小夥被確診白血病

  小夥子叫姚凱華,塘栖人,住在血液科十二病區29床。這是一間重症病房,我戴著口罩、穿上鞋套進了病房。

  小姚戴著呼吸機,閉著眼。露出來的一條腿,皮包骨頭,皮膚上出現了很多紋路。那是皮疹,是排異反應的一種表現。

  小姚的媽媽朱女士,很憔悴。她掏出手機,翻出兒子大學時做義工的照片,1.75米的個頭,130多斤,看上去很精神,而現在,兒子只有80多斤。

  2013年,小姚從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畢業後,應聘到杭鍋集團。入職體檢,被查出血小板低,後來確診為白血病。這個噩耗,讓父母感覺一下子掉入了地獄。

  一直以來,小姚都獨立、堅強。10歲,父母離異,各自再婚,小姚跟著爸爸。姚爸爸說,兒子一直很乖,從來不給他添亂。

  這個噩耗,讓小姚也陷入了絕境。「老媽,我不行了。」這是他經常說的話。後來,一邊化療,一邊等待骨髓配對。「醫生說,骨髓移植有80%的存活率,我一定會救他。」姚爸爸堅定地說。

  經歷3次親人骨髓移植

  終於活了下來

  2014年7月,有3個人骨髓配對成功,這給全家人帶來了希望。但是,就在手術前夕,三個人又都反悔了,這是一次重重的打擊。

  沈建平醫師建議,用父母的骨髓也可以。去年8月底,姚爸爸住進了醫院。小姚完成了第一次骨髓移植手術,可惜,姚爸爸的骨髓在小姚的身體裡並沒有成活。

  姚爸爸不放棄。在他的堅持下,9月底,小姚做了第二次手術。然而,又一次失敗了。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家庭會放棄。不管對病人還是家屬,希望又失望,這種打擊實在太難接受。」沈建平說。沒想到,小姚的媽媽朱女士站了出來。

  「只要有一點希望,我也要救我兒子。」朱女士本身上了年紀,身體又非常清瘦,不在捐獻骨髓的範圍內。在做了各方面檢查確認之後,10月,朱女士也躺在了手術臺上。

  也許是這種信念打動了上天。第三次手術很成功,小姚終於活了下來。今年2月,小夥子出院了,肺部有些感染,吃藥控制就可以。

  前前後後,醫藥費近100萬。姚爸爸拿出全部積蓄,還借了60多萬元。

  吃了幾口粽子

  出現嚴重的排異反應

  今年8月,小姚再次入院,因為肺部嚴重感染。沈建平說,這是正常的情況,畢竟手術做了這麼多次。讓病情嚴重的原因是,沒有及時配治療感染的藥物。「藥是貴的,考慮到錢,才沒有及時吃藥。」

  10月3日,姚爸爸在外面買了兩個粽子,小姚吃了幾口後,開始出現腹瀉、發燒,這是明顯的感染,最終出現了排異反應。「本身就感染的人,腸胃已經非常脆弱了,再吃些外面隨便買的不乾淨的東西,那肯定會出現更糟糕的情況。」沈建平也非常著急。

  目前,小姚通過吃抗排異藥物和輸血來維持生命,情況非常危險。沈建平說,有足夠的錢買藥和治療,小姚有30-50%的存活率。當然,他也坦言,藥物一旦停掉,小姚的病就無法挽救了。

  但是目前一天一萬多的花費,已經讓這個家庭無力承受。

  沈建平作為主治醫生,也不放棄,四處尋找幫助。醫院為小姚做免費護理,並相應減免醫藥費。「好不容易救活的孩子,實在不甘心。」沈建平希望能夠發動社會力量,救救小姚。(本報記者 楊茜 本報通訊員 於偉)

相關焦點

  • 25歲白血病小夥經歷3次骨髓移植 因幾口粽子病危
    然而,這次卻因為吃了兩個粽子,導致感染,從而產生嚴重的排異反應。「目前只能依靠藥物,而且要用最好的藥,他才能活下來。」沈建平說。據了解,通過三次骨髓移植活下來的病例,這在浙江是第一例,在全國來說也是少之又少的。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33歲男子患白血病9歲兒子骨髓配型成功山東濱州鄒平市碼頭鎮的馬秋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今年33歲,上有七旬老父母,下有三個幼子,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他每個月3000多元的收入就是這個七口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 瀋陽:姐姐接力爸爸 捐骨髓救弟弟生命(圖)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劉冬梅 攝  在曹志江家中,為挽救兒子生命成了一場接力賽。他的兒子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去年12月,曹志江為兒子捐獻骨髓做了移植手術,本報曾以《我把骨髓給你,兒子你給我好起來》做過報導,然而兩個月後醫生宣布手術結果失敗。  12歲的生命就這樣沒救了嗎?看著兒子日漸蒼白的臉色,曹志江心在滴血。
  • 父母為生兒子拋棄女兒,現在兒子生病需要女兒捐骨髓,拒絕對嗎?
    現在的時代男孩女孩都一樣,除了體力和性別上的差別,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誰也不比誰差,不管生命還是人格都是平等的,可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依然存在,為生兒子不擇手段,哪怕拋棄親生女兒也在所不惜。
  • 小夥寫4000字家書說服父母捐骨髓 被救男童欲當面感謝卻再陷困境
    90後大學生小彭準備捐骨髓救一名男童,卻遭到家人反對,最後小彭寫了一封4000字的家書說服了父母,捐出了115毫升造血幹細胞,空運至上海營救男童。9歲的呂昊陽就是這名男童,在小彭的幫助下,他成功做了移植,然而小昊陽移植後因併發症2次住進ICU,8月16日再次進入ICU,本已負債纍纍的家庭,再也無法維持後續治療,呂昊陽最大的心願就是想當面感謝救他的小哥哥。
  • 弟弟2次捐骨髓救姐姐仍去世 起訴姐夫獲賠10萬
    親人捐骨髓索賠首案和解  曾經,為姐姐兩次捐骨髓,姐姐不幸去世後,手握一紙協議的鄭吉將姐夫元林告上法院,起訴要求按照協議給付補償金90萬元。在法庭上,弟弟指責姐夫一家無信用,說給錢不給;姐夫稱弟弟一家無情,以人命為要挾不籤協議不捐贈。
  • 為生男孩當年把女兒送人,16年後要女兒為男孩捐骨髓,捐不捐?
    為了想要個兒子,於是呢他們堅持生了二胎,結果還是個閨女。沒有兒子怎麼辦?那就再生。天不如人願,結果第3胎還是個閨女。根據當時的政策,生三胎那是要做絕育手術的,並且是強制性地做絕育手術。為了能夠再生,於是呢,他們就把三女兒直接送給了別人。終於在第4胎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兒子。生下這個兒子後,算是滿意了。他們對兒子千寵萬愛。
  • 星爺捐骨髓變老了?說說骨髓移植那些事
    翻了一下嚇一跳,認為「星爺顯得老是因為捐過骨髓」的評論比例著實有點高,截個屏看下。圖片來自網絡是網友相當然了,還是果真如此呢?筆者問了幾位醫生,回復基本一致: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完全一致,就不會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HLA基因完全一致的概率為25%左右,如果是單卵生雙胞胎就會完全一致。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聽到有的父母人到中年,但為了救患白血病的孩子,拼命再生一個的原因了。除了兄弟姐妹,血緣上最近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 母親身患白血病讓兒子捐骨髓,兒子:打感情牌沒用!
    01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作為子女的,必須無條件的孝順父母,但是今天一則短視頻登上了熱搜,一位身患白血病的母親因為長期找不到骨髓供體,生命只有幾個月不到的時間了,為了繼續活下去,她發布視頻向兒子喊話,希望兒子能為自己捐獻骨髓,但是兒子卻回復稱:打感情牌沒用!
  • 女子當年拋夫棄子,如今身患重病求兒子捐骨髓,兒子:爸爸不同意
    視頻中母親對著手機鏡頭含淚說:「兒子,我很想你,媽媽在北京治病,由於你的猶豫,我沒有供者,不能進行骨髓移植,只能用化療維持,希望你能來北京救我。」然而,兒子在觀看段視頻時,一直顯得不耐煩:是想我捐骨髓吧,她這是在打感情牌,爸爸不同意。王女士因為身患白血病前往北京就醫,為了挽留生命,母親希望自己的兒子前往北京為自己捐獻骨髓。
  • 臺胞捐骨髓救廈門花季女孩 妹妹因血癌去世
    在她就診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後,院方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為其尋找匹配的骨髓,然而,父母太年邁,弟弟的配型又不符,中華骨髓庫裡也沒有找到匹配的骨髓。幾經波折,中山醫院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海峽對岸,他們開始尋求陽光骨髓庫的幫助。在海峽對岸,經過努力,陽光骨髓庫找到了一位與女孩配型合適的供血者。
  • 母親突患白血病四處求醫 女兒捐獻骨髓為母續命「只要能救媽媽,抽...
    恩施晚報訊(記者楊亞玲 實習生張海清)「只要能救媽媽,抽多少骨髓我都願意。」家住鹹豐縣高樂山鎮杉樹園村的21歲女孩張譽靚,以超乎尋常的勇氣抽骨髓,捐造血幹細胞,為苦苦與白血病抗爭的母親帶去生命的希望。張譽靚是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近日,她在網上發起了滴水籌,只為救自己48歲的媽媽李秋香。
  • 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增重12斤 成功為父捐骨髓
    33歲男子患白血病  9歲兒子骨髓配型成功  山東濱州鄒平市碼頭鎮的馬秋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今年33歲,上有七旬老父母,下有三個幼子,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他每個月3000多元的收入就是這個七口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 媽媽血癌復發,12歲女孩再次捐獻骨髓:「我想做個有媽的孩子」
    「媽媽,我一定要救你!我的命都是你給的,為你捐兩次骨髓算什麼,十次我都不怕。」10月9日,在濟南軍區總醫院,12歲的曲慧婕用堅定的語氣對躺在病床上的媽媽曲小瑩說。曲小瑩艱難地拉著女兒的手,哽咽著說道:「對不起,媽媽沒用,沒能照顧好弟弟,還拖累你和爸爸。
  • 8歲男孩捐骨髓,只為救25歲姐姐
    兩次採集,他比大人還鎮定昨日上午,小翔躺在醫院,進行第二次採集。他的雙臂插著多根管子,記者問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小翔大聲地說,「獻血啊!姐姐說,我抽一點血,就可以救她!」記者追問,「你怕嗎?」他突然提高嗓門,「我屬老虎的,怕什麼!」
  • 少年患白血病父親要捐骨髓 救兒子抽多少都行
    母親張利娟舀了幾勺蜂蜜,兌在水裡,用嘴吹一吹,給兒子餵水。去年10月5日,飛飛住進交大二附院,被確診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這在白血病裡,是比較難治癒的類型。夫婦二人憂心費用「他這麼小就吃了這麼多苦!」何冬冬說自己聽到這個消息,就哭了。可哭又能怎樣,這麼小的孩子對於生死還沒有概念,承受壓力和痛苦的,也是大人。
  • 12歲男孩欲捐骨髓救母:抽血再痛我也不怕
    一個月前,蘇涵的母親葉珊(化名),還計劃著等兒子放暑假後,一家三口外出旅遊,看看世界。然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卻將美夢打碎。今年6月,崇州女教師葉珊不幸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根治這種疾病,唯一的「解藥」是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救命骨髓從哪兒來?經檢測,蘇涵的骨髓和母親的匹配程度高達90%以上。情急之下,12歲的孩子主動請纓,要把自己的「血」,捐給媽媽。
  • 送養妹妹拒為患白血病親姐捐骨髓 自稱"很害怕"
    20歲的姐姐侯幸患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從小被送人的妹妹配上了型。但是,妹妹害怕捐獻骨髓對自己身體不利而不願捐骨髓。  一方面,各方人士在為侯幸捐款,很多陌生人也自願接受檢查,願意為侯幸捐獻骨髓,另一方面,配上型的妹妹一家仍在猶豫。  在親情和道義之下,妹妹會捐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嗎?
  • 為給弟弟捐骨髓,畢節這個小姐姐20天狂增5斤!
    就讀於畢節一中高一(30)班學生李穩身患白血病姐姐李薇為捐骨髓狂增體重希望早日為弟弟捐獻骨髓
  • 為救活兒子生下二胎女兒,骨髓配型成功,兒子卻基因突變
    同一年,他們的兒子程涵宇出生了。當時程金財對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充滿信心,這一年他們還在老家濰坊市昌樂縣貸款買了自己的房子。程金財喜歡做飯,辭掉了物業的工作,到一家快餐店後廚學習廚師,想著將來學成後能多賺點錢。當時王芳也在這家快餐店工作,倆人工資加起來有四千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