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2億光年之外的實驗室中,研究等離子體物理學!

2020-11-22 博科園

我們已經看到牛奶在咖啡中形成的複雜圖案,以及蜂蜜用勺子攪拌時形成光滑得多的圖案。以下哪一種情況最能描述星系團中熱氣體的行為?通過回答這個問題,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一項新研究加深了我們對星系團的理解,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由引力維繫在一起的結構。星系團由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組成:單個星系、填充星系間空間的數百萬度氣體,以及暗物質。

一組天文學家利用錢德拉對后髮星系團的一系列長時間觀測(總計約兩周),在空間尺度上探測氣體特性,其距離相當於粒子相互碰撞之間的典型距離。這項測量幫助了解了昏迷狀態下熱氣體的粘度(粘度是指氣體塊相互之間對運動的阻力的技術術語)。領導這項研究的芝加哥大學Irina Zhuravleva說:發現表明昏迷狀態下的氣體粘度遠低於預期。這意味著在小尺度的星系團熱氣體中很容易形成湍流,類似於咖啡杯中的漩渦運動。熱氣體在錢德拉觀測到的x射線中發光,已知這些氣體的質量是星系團中所有組合星系的6倍。

儘管后髮星系團中含有大量的熱氣體,但密度非常低,以至於粒子之間不經常相互作用。如此低密度的熱氣體無法在地球上的實驗室中進行研究,因此科學家們必須依賴宇宙實驗室,比如後發星系間氣體所提供的實驗室。用錢德拉探測氣體的密度是否在能探測到的最小尺度上是平滑的,發現它不是,這表明即使在這些相對較小的尺度上也存在湍流,而且粘度很低。為了得出這些結論,研究小組集中在遠離后髮星系團中心的一個區域,那裡的熱氣體密度甚至比它在中心的密度還要低。

在這裡,這些粒子要與另一個粒子相互作用,就必須經過更長的距離——平均約10萬光年。這個距離足夠大,可以用錢德拉探測。聯合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的亞歷山大·謝科奇因(Alexander Schekochihin)說: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方面之一是,我們能夠在3.2億光年之外的物體中,在與原子粒子相互作用相關的尺度上研究物理學。這樣的觀測為利用星系團作為實驗室,來研究熱氣體的基本性質提供了巨大機會。為什麼后髮星系團熱氣體的粘度如此之低?一種解釋是星團磁場中存在小規模不規則現象。

這些不規則現象會使熱氣體中的粒子發生偏轉,熱氣體由帶電粒子(主要是電子和質子)組成。這些偏轉降低了粒子自由運動的距離,進而降低了氣體粘度。了解星系團中氣體的黏度,以及湍流如何容易發展,有助於科學家了解重要現象的影響,例如與其他星系團和星系群的碰撞和合併。這些強大事件產生的湍流可以作為熱源,阻止星團中的熱氣體冷卻形成數十億顆新恆星。研究人員選擇昏迷團簇進行這項研究是因為它具有最佳的物理特性組合。對於溫度較高、密度較低的氣體,粒子間的平均碰撞距離較高。

后髮星系團比附近其他最亮的星系團更熱,而且密度相對較低,不像英仙座和室女座等其他明亮星系團的冷而且緻密核心。這讓天文學家有機會利用後發星系作為研究等離子體物理的實驗室。未來直接測量氣體運動速度的x射線成像和光譜任務(XRISM),一個日本探索機構和美國宇航局之間的合作任務,將提供更多關於星團動力學的細節,使我們能夠對許多附近的星團進行強有力研究,XRISM預計將在本世紀20年代初推出,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

博科園|研究/l來自:錢德拉X射線中心參考期刊《自然天文學》DOI: 10.1038/s41550-019-0794-z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在38億光年外,發現中微子在「宇宙對撞機」中產生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南極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探測到的中微子事件IceCube 170922A,似乎起源於遙遠的活動星系TXS 0506+056,距離地球為38億光年。TXS0506+056是眾多活動星系中的一個,為什麼以及如何只有這個特定的星系產生中微子,至今仍是一個謎。
  • 在38億光年外,發現中微子在「宇宙對撞機」中產生!
    南極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探測到的中微子事件IceCube 170922A,似乎起源於遙遠的活動星系TXS 0506+056,距離地球為38億光年。TXS0506+056是眾多活動星系中的一個,為什麼以及如何只有這個特定的星系產生中微子,至今仍是一個謎。
  • 鄧紫棋《光年之外》播放超2億 登頂最熱華語金曲
    繼《來自天堂的魔鬼》持續半年霸屏國內各大音樂榜單之後,鄧紫棋三年前創作的歌曲《光年之外》近日再傳捷報,這首曾讓她成為YouTube最快破億女歌手的作品,目前YouTube播放量已突破2億,成為YouTube華語歌曲點擊量TOP1,周杰倫《告白氣球》緊隨其後,以1.97億點擊位列第二。
  • 鄧紫棋超越周杰倫,《光年之外》成為首支2億神曲
    厲害了,鄧紫棋的單曲《光年之外》在YouTube衝破兩億點擊,日前已經超越周杰倫的《告白氣球》,成為華語歌曲第一首在YouTube突破2億觀看次數的神曲。開心獲得殊榮由鄧紫棋填詞作曲的《光年之外》,成功刷新華人樂壇新成績,而她的另首歌曲《再見》也剛突破1億觀看次數,讓她心情相當雀躍。對此她興奮大喊:「感謝我的歌迷朋友們,我愛你們!」剛過完28歲生日的她也說:「破兩個億真的是粉絲給我最好的生日禮物。」
  • 等離子體物理學研究領域創新者——劉成森
    當前,等離子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科學技術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療和航空航天等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一般而言,在等離子體技術實際應用中都需要針對具體的生產工藝設置一定的等離子體工作條件,這就要求在生產設備的研發過程中進行實驗檢驗。
  • 新計算讓宇宙「瘦身」,半徑小了3.2億光年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消息,該國科學家利用新數據進行的計算給出了答案: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為453.4億光年,比13年前科學家們得出的數據少了3.2億光年。   如果要計算宇宙大小,光速是一個很好的指標。現有理論認為,宇宙產生於約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因此有人認為,可見宇宙半徑約為138億光年。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在過去100年間,物理學家們已經反覆證明,宇宙在加速膨脹。
  • 等離子體技術的前沿探索者——記香港城市大學等離子體實驗室副...
    吳徵威博士,香港城市大學等離子體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長期從事等離子體技術基礎原理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合作發表SCI收錄論文48篇,被引用次數超過500次,申請發明專利近50項。其中基於非經典磁流體模型的理論研究工作,使人們對微電子器件及局域高能量密度等離子體中的量子效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他在與生物醫學相關的等離子體源製備、成套裝備設計和參數診斷上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系列工作。
  • 最新研究:我們在一個直徑為2.5億光年的巨大「氣泡」中運動!
    地球、太陽系、整個銀河系和距離我們最近的幾千個星系在一個直徑為2.5億光年的巨大「氣泡」中運動,那裡的物質平均密度是宇宙其他地方的一半,這是日內瓦大學(UNIGE)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的假設這項發表在《物理快報B》期刊上的新方法,在不使用任何「新物理學」的情況下消除了這種分歧。
  • 在3.75億光年之外的飛魚座,發現一個黑洞正在撕碎一顆恆星
    來自俄亥俄州卡內基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和其他天文學家在《天體物理學》上發表了他們的其研究發現。這項研究的合著者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生研究員派屈克·瓦利說:我們一直在密切監視苔絲用ASAS-SN望遠鏡觀察的天空區域,而且我們非常幸運地看到了這一事件,因為苔絲持續觀察的天空區域很小,而且這恰好是我們見過最亮的潮汐幹擾事件(TDE)之一。
  • 在3.75億光年之外的飛魚座,發現一個黑洞正在撕碎一顆恆星!
    來自俄亥俄州卡內基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和其他天文學家在《天體物理學》上發表了他們的其研究發現。這項研究的合著者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生研究員派屈克·瓦利說:我們一直在密切監視苔絲用ASAS-SN望遠鏡觀察的天空區域,而且我們非常幸運地看到了這一事件,因為苔絲持續觀察的天空區域很小,而且這恰好是我們見過最亮的潮汐幹擾事件(TDE)之一。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西班牙和美國媒體不久前的報導稱,在一篇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論文中,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天體物理學教授湯姆·韋斯特比和克里斯多福·孔塞利切估算出了銀河系中地外文明的數量:銀河系中可能存在至少36個與地球文明類似的、具有無線電交流能力的外星文明。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依據地球上生命演化的規律推導出計算地外智慧文明數量的方程式,並計算得出上述結論。
  • 這名青年教授在地面實驗室實現了太空中常見的二元複雜等離子體...
    研究結果以"準二維二元複雜等離子體中的慢動力學(Slow Dynamcs in a Quasi -Two-Dimensional Binary Complex Plasma)"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 在32600光年之外,最新確定:銀河系最古老星團達136億歲!
    天文學家利用塞羅託洛羅美洲天文臺(CTIO)對銀河系球狀星團NGC6652進行了化學研究,其研究成果發表在《arxiv》上,提供了關於這個星系團化學成分的更多線索。球狀星團(GC)是圍繞星系運轉緊密結合的恆星集合,天文學家認為球狀星團是能夠研究恆星和星系演化的天然實驗室。
  • 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2002年招生
    目前,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學科專業正承擔著省部級以上重大項目16項,研究領域涉及核聚變、低溫等離子體應用、強磁場技術、離子束生物工程技術、電磁發射技術等。它是中國主要核聚變研究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實驗室在中國設立的核聚變研究中心。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有這3個限定條件  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命名計算地外智慧文明數量的方程式為「天體生物學哥白尼原理」,為地外智慧文明的存在設定條件,例如銀河系恆星形成時間、恆星壽命、恆星金屬含量、恆星宜居帶是否有類地行星等,引入已知情況計算得出結論。研究報告刊載於2020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
  • 地球3.9億光年外大爆炸!已探測到的規模最大宇宙爆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系人類已探測最猛烈,10億個太陽發光10億年的能量不及此次百分之一&nbsp&nbsp&
  • 178億公裡外,探測器遭遇3萬度「火牆」,人類被困在太陽系中?
    但無人探測器可以代替人類飛到更遙遠的星球上,甚至朝著太陽系之外飛去。 1977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2號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星際之旅。它先後造訪了太陽系中最大的四顆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經過這幾大行星的引力加速,讓旅行者2號獲得了擺脫太陽引力所需的逃逸速度,使它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也能靠著慣性衝出太陽系。
  • 在150億光年外,發現一個星系團的中心,黑洞噴出了等離子射流!
    數十億年前,在150億光年外的一個星系團中心,一個黑洞噴出了等離子射流。當等離子體衝出黑洞時,它推開了物質,形成了兩個相距180度的大空穴。
  • 美國物理研究所:下一代雷射設備有望迎來相對論等離子體研究的新時代
    啁啾脈衝放大是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題,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當今許多功率最高的研究雷射器中雷射脈衝的強度。隨著下一代雷射設備希望將光束功率推高至10皮瓦,物理學家們期望研究等離子體的新時代,等離子體的行為受到黑洞中典型特徵和脈衝星風的影響。當前的高功率雷射器將光聚焦的強度比地球表面的日光強度高1023倍。
  • 大工在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基礎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容性耦合等離子體中非線性駐波現象的實驗觀察:在半導體晶片製造過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工序需要利用低溫等離子體加工技術。容性耦合等離子體源由於具有放電均勻性好等優勢,已被廣泛應用於幹法刻蝕和薄膜沉積等晶片製造工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