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日裡,一杯冰冰涼涼的飲料,尤其是帶冰塊的冷飲是很多人快樂的源泉。
一杯冷飲看似簡單,但這其中的冰塊卻大有玄機。很多人覺得製作冰塊非常簡單,但是真的簡單嗎?你製作的冰塊真的「合格」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我們所見的冰塊晶瑩剔透,非常漂亮;有時候見到的冰塊卻是白色的,透明度極低,細看還有不少小氣泡。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可以在夏天吃冰(冷飲)了,一般通過窖冰或製冰這兩種方式獲得。古人在掌握製冰技術以前,一般採用窖冰作為夏天冷飲解暑的原料。窖冰也是一種舊時傳統風俗,也稱「藏冰」。我國北方地區夏天炎熱,冬天寒冷,水易結冰,故有冬季在冰窖中藏納冰塊以供夏日解暑的風俗。該習俗起源甚早,《詩經》中亦有記載,多見於宮廷、官府。到了唐代,極具智慧的古人已經在火藥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硝石這個神奇的東西。硝石遇到水會大量吸熱,然後使水降溫至結冰。在唐代,硝石製冰的方法已經很成熟了,也有很多有頭腦的商販用這樣的方法製作出了很多關於冰的周邊產品。包括在冰裡面加糖,加果汁、蜂蜜、牛奶等。所以,唐朝的人們已經能吃到正兒八經的冷飲了。那麼,怎樣避免這種情況,凍出晶瑩剔透的漂亮冰塊呢?知道了冰塊變為白色的原因,凍出透明冰塊就變得簡單多了。可以購買定向凍結模具,但價格偏高。作為「摳搜達人」的小編教大家一個簡單又省錢的辦法:首先把凍冰塊的模具清洗乾淨,控幹水分。然後,直接把水倒在模具中,給模具四周和底下包上毛巾,然後放入冰箱冷凍。徹底凝固後,把底層發白部分切掉,就得到一個透明的冰塊啦~如果沒有模具或者想要雕冰,可以將水倒入敞口的泡沫箱/保溫箱裡冷凍,但是加水不要太滿,到開口1cm-2cm即可。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一整塊冰,接著用刀或大錘將底部有氣泡的白色部分除掉,然後切割成小冰塊或製作冰雕。這兩種方法原理都是一樣的,即給器皿其它的面做好隔熱,只讓上面接觸冷氣,讓水從上面向底部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