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張逸菲 文/圖
冬天來杯熱騰騰的奶茶,「呲溜」一下喝到滿滿的小料,這是來自寒冷冬日的一點點慰藉。作為不起眼的「工具人」,吸管在飲品界不可取代,可因為限塑令的到來,其正在經歷一場由普通塑料吸管到紙質、PLA材質的「大換血」。紙質吸管體感不好,PLA材質較以往貴三四倍,眾多飲品店該怎麼辦?
奈雪的茶已更換的環保塑膠袋和吸管,左邊為PLA塑膠袋,右邊為普通塑膠袋
【飲品界吸管消耗量驚人】接近年底,限塑令即將正式實施,飲品店即將面臨一場「大考」。
根據2020年6月3日,河南省發改委發布的關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 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2020年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吸管並不起眼,但卻在近些年新興的新茶飲行業,佔據不可動搖的地位。
不同於咖啡和純茶類飲品,新茶飲行業,飲品中搭配的小料或果肉,成為各品牌製造獨特性的「戰場」,吸管的作用,無需贅言。
奈雪的茶提供兩種吸管
重要卻不起眼,可真正計算每年吸管的消耗,數據高的嚇人。
據媒體報導,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
在鄭州街頭的飲品店,吸管均被放置顯眼易取的地方,方便消費者和店員隨時取用。
12月21日,臨近中午,正是外賣配送的高峰期,不少飲品店門口,都站著幾位配送員。店員麻利又專注地核對訂單進行配餐,河南商報記者觀察到,一個訂單至少兩杯起步,更有不少訂單包含五六杯飲品。
在外賣袋中裝入一大把吸管,基本上是店員封袋前的最後動作。通常,一份訂單中,配送吸管的數量會大於飲品杯數,「基本都會這樣,一方面怕吸管有問題;一方面覺得多備一根,有備無患。」店員在忙碌中飛快地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外賣員則稱,他一天大概會接飲品訂單一二十單,身邊相熟外賣員的飲品定量單差不多都是這樣,「一個訂單基本都兩三杯起步。」
店員正給消費者遞茶飲,用的是紙質吸管
【不少飲品店更換成紙質吸管,但遭遇顧客吐槽】塑料吸管消耗量如此巨大,在限塑令即將到來之前,飲品店們是否未雨綢繆,做好新舊吸管的交接?
12月20日、21日,河南商報記者走訪了位於鄭州市中原區冉屯路、錦藝城商圈以及中原萬達商圈的部分飲品店,發現,大部分飲品店,都已進行紙質吸管或PLA吸管的更替。
但大部分更換吸管的飲品店,替代品為紙質吸管。
最近,網絡上不乏對紙質吸管的吐槽。遇高溫易軟、有異味、不好吸入小料、如同吃紙......這些成為消費者抱怨最多的聲音。
甚至還有消費者在外賣訂單備註上標明,「我不要紙質的環保吸管,給我塑料吸管,沒有就幫我退單。」
網絡上有消費者很不喜歡用紙質吸管
奈雪的茶錦藝城店使用的就是紙質吸管,工作人員坦誠,店內在推出紙質吸管後,不少消費者很不習慣,「他們會在先使用紙質吸管後,再重新來吧檯拿塑料吸管替換。」
限塑令還未正式施行,包括奈雪的茶在內的不少品牌店內,都備有之前的塑料吸管和其他類型的環保吸管,「但很早之前,我們在餐品做好後,不會主動向客人提供吸管,」奈雪的茶的工作人員對河南商報記者說,「紙質吸管來店後,我們會優先建議客人使用環保吸管。」
「目前店內還有塑料吸管,也是在限塑令正式來之前,對之前庫存的消耗。」工作人員說,店內還有麵包食品,其直接接觸的塑膠袋,早已換成了可降解PLA材質的塑膠袋。
「雖然很多客人還不習慣用紙質吸管,但真正客訴量倒還不大。」工作人員坦言,限塑令必須執行,他們採購的紙質吸管也完全符合安全標準。記者隨機採訪店內使用紙質吸管的消費者,消費者說,紙質吸管內壁的材質,倒不會讓飲品入口口感較以往變差,「國家推行的環保政策,必須要支持。」
一點點店內的PLA材質吸管
【價格高出普通吸管三四倍,使用PLA吸管的店鋪很少】通過走訪,河南商報記者發現,書亦燒仙草、蜜雪冰城這類售價較低的飲品店,還未開始使用環保吸管。
蜜雪冰城錦藝城店的工作人員說,吸管由公司統一配備,「限塑令得有一個過程,」工作人員解釋,「目前每家店都還有很多塑料吸管,必須先將庫存消耗完呀,不過消耗得也快。」
coco都可中原萬達三樓的店內,吧檯上放置有塑料吸管和紙質吸管,工作人員說,目前,熱飲依舊用塑料吸管,而冷飲會配備紙質吸管,「紙質吸管遇熱還是會變軟。」
詢問多家飲品店,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品牌一點點,是使用可降解PLA材料吸管的飲品店。
「據我所知,PLA吸管比普通吸管的進價貴三四倍,」一點點錦藝城店的店長對河南商報記者說,「店內還有塑料吸管,目前還是過渡期,等到限塑令正式開始後,我們會全面使用PLA吸管。」
一點點店長說,沒有用紙質吸管,是考慮到紙質吸管確實容易爛,「PLA吸管除了貴,其他沒毛病,」店長笑稱,PLA吸管12月初進駐店鋪,店員在喝飲品時,用的就是PLA吸管,「我們一致的感受,它跟普通吸管的使用感基本是一樣的,硬要說區別,就是PLA吸管不是透明的,有磨砂感。」
既然PLA吸管進價較普通吸管貴三四倍,品牌會考慮提高飲品單價嗎?
「這個不清楚,」店長說,「目前沒有收到通知。包括進貨及價格問題,我們都聽公司統一安排。」
茶百道店內,外賣員正在等待取貨,一單訂單需要用很多塑料製品
【紙質吸管時隔100多年的回歸】PLA吸管真如商家所言,成本比普通塑料吸管高很多嗎?
「如果把普通吸管定價算作1,紙質吸管定價則可在2~3之間,PLA吸管在4~5左右。」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ISO國際標準主要起草人李二橋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李二橋補充,以上的價格範圍,只能算提供的大體範圍,皆因吸管的定價包含規格、重量等因素。
福地竹葉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太偉也說,儘管PLA吸管造價較普通塑料貴幾倍,但限塑令的實施迫在眉睫,吸管又與地膜、塑膠袋、快遞包裝袋等同為第一梯隊限塑範圍中,2021年一二季度的訂單量接近飽和,訂單供不應求,「國內需求量太大了,」趙太偉說,「生產量遠遠不夠。」
「訂單量非常充裕,」李二橋說,「目前,整個生產線都在加班加點的生產各類可降解塑料製品。」
河南商報記者從李二橋處了解到,塑料製品到可降解產品的轉型,並沒有經歷太長時間。對於目前市場上應用量較大的紙質吸管而言,缺點不可避免,但在限塑令政策的推動下,兩權相害取其輕,要口感還是要環保,結果顯而易見。
「紙質吸管親水的缺點,是行業內一直在攻克的難題。」李二橋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事實上,紙質吸管早在1888年,就被國外某人申請了專利,如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可紙的吸水性成為其發展的滯阻,塑料的發明取代了紙質吸管,可當全世界都在盡力消除塑料製品帶來的後遺症時,紙質吸管又被推上「舞臺」,不由讓人唏噓。
好在技術的革新,行業內一直也就技術進行改良,「只不過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李二橋說。
【廠家們也正在嘗試生產玻璃和不鏽鋼等新材料吸管】對於環保材料的需求,國外同樣要求甚高。不同於國內對紙質吸管的挑剔,國外因為極少飲用熱飲,紙質吸管很受歡迎。
好在,科技帶來的紅利,讓可降解材料PLA成為業內「新貴」,只是,這位「新貴」從國外火到國內,需求量太大,這成為國內廠商「甜蜜的煩惱」。
李二橋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公司在2018年之前,主營的仍是普通塑料製品,跟隨環保的號召逐漸轉型後,2019年,環保材料的產能,已經達到了全年產能的60%以上;而對於限塑令提出的2020年,光第四季度,對於環保材料製品的產能已經達到了80%以上。
除了紙質和PLA材料的吸管,直飲蓋的推出,是否可以一定程度緩解飲品行業的需求壓力?
「生產直飲蓋的造價,不一定比生產環保材料所需的成本低,甚至還會高不少。」趙太偉並不看好。
「直飲蓋所需的用量或許更高,」李二橋也分析說,「限塑減塑,如果量減不下去,那麼好政策推行的意義,又在哪裡?」
不過,如今也有新材料的吸管,可以應用到家庭或一些餐飲行業中,「我們也在生產玻璃和不鏽鋼的吸管,可以重複利用。」李二橋對河南商報記者說,這兩類的吸管可配備毛刷進行洗涮、也可以進消毒櫃進行消毒,「關鍵還是消費者的觀念,儘量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這這才是限塑的源頭。」
(河南商報編輯 吳冰 施尚景 劉夢鴿)
【來源:河南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