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網易智能(公眾號 smartman163)
作者 | 小羿
5月3日,小米終於在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若上市成功,小米將會成為繼阿里巴巴之後,全球最大的科技企業IPO,同時還將成為香港第一個申請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而據接近籌備小米上市事宜的人士表示,小米在香港上市成功後,將通過中國預託憑證(CDR)的方式在A股上市。
| 估值或超1000億美元,BAT格局將被衝破
自成立以來,小米每輪的融資幾乎都是「三級跳」:
2010年底,小米公司完成金額4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估值2.5億美元;
2011年12月,小米公司獲得9000萬美元融資,估值10億美元;
2012年6月底,小米公司融資2.16億美元,估值40億美元;
2013年融資完成後小米整體估值達100億美元;
小米最新一次公開融資信息是2014年,總融資額11億美元,估值450億美元。
在胡潤2018年4月發布的中國Q1獨角獸榜單中,小米和滴滴以3000億(約合47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並列第二,螞蟻金服以4000億以上的估值位列第一。
雖然目前尚無具體的融資計劃和目標股價,但據接近小米IPO中介方的人士透露,眼下保薦人、投行、潛在投資人普遍接受當前估值至少在700億美元,IPO之後短期內小米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把握很大。
小米到底價值幾何,目前的版本不少,此前傳聞可信度較高的說法從6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不等。此前有媒體報導稱,小米希望IPO估值達到900-1100億美元,市盈率60倍。
小米能頂得起多高估值,得看招股書裡數據有沒有體現出足夠成長性(包括用戶數、獲客成本、盈利增速)。除了手機產品,小米在生態鏈硬體、物聯網等領域的想像空間更大,此外網際網路服務的營收和毛利水平歷年變動數據更值得關注。
招股書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採用了獨創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體+新零售+網際網路服務。
相比於華為等硬體廠商,小米的網際網路公司定位讓其與BAT三家網際網路巨頭的PK名正言順。
再看BAT三家公司目前的價值,截止5月2日收盤時,阿里巴巴目前股價181美元,總市值4657億美元;騰訊目前股價385港元,總市值36644億港元(約合4668億美元);百度目前股價249美元,總市值869億美元。而目前位居第四位的京東目前股價37美元,總市值531億美元。
如果按照上面的消息來看,小米上市後的市值將會遠超京東,而且極有可能在短期內穩超百度市值。繼而拿下中國科技公司市值第三的寶座。
如果小米晉身第三成功,BAT的格局自此將被前者徹底衝破,BAT這個詞彙也正式成為歷史!
接下來,中國網際網路領域的格局,是變成ATM新格局,還是迎接AT兩強爭霸,兩超多強的局面,這個值得細細琢磨。
| 小米全面PK百度,最大優勢在於硬體入口
根據小米的招股書顯示,小米2017年收入1146.25億元,經營利潤為122.15億元,淨虧損為438.9億元(但扣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和向員工發放股份等因素小米2017年淨利潤53.6億元)。
反觀百度,其在2017年度總營收為848億人民幣,這其中包括核心業務收入676.81億元,當時未上市的愛奇藝營收佔據約173.784億元,淨利潤為183億元人民幣。百度2017財年內容成本為人民幣134億元,研發支出為人民幣129億元。
再看百度方面,2017財年總營收中,移動營收所佔比例為73%。儘管百度全面發力AI,推出了Apollo和DuerOS兩大系統,但整個行業商業化落地的產品並不多。
反觀小米,則形成了硬體、網際網路內容和新零售三個比較完備的生態系統。
在業務收入上,招股書顯示,小米收入主要來自四大業務:智慧型手機、IoT與生活消費品、網際網路服務以及其他。其中,2017年的業務中,智慧型手機部分收入為805億元,佔比70.3%。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為234億元,佔比20.5%。網際網路服務部分收入98.9億元,佔比8.6%。雷軍一度強調,小米永遠堅持硬體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
小米招股說明書顯示,截止2018年3月,MIUI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9億,用戶每天使用小米手機的時長達到4.5小時,小米的消費級IOT平臺的連結超過1億臺智能設備(不包含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此外,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包括90家專注於發展智能硬體以及生活消費產品加強小米生態系統的公司。
而根據百度2017年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月,搭載DuerOS的智能設備激活數量突破5000萬,月活躍設備超過1000萬。Apollo生態系統方面,目前擁有超過90家合夥夥伴,今年百度將聯合合作夥伴批量生產商業L4級小型客車。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小米擁有14513名全職員工,其中13935名位於中國大陸,主要在北京總部,其餘分布在香港地區、臺灣地區、印度和印尼。據網上資料顯示,百度目前大約有4萬名員工。
| 小米上市將造就九位以上10億美元富豪
小米招股書顯示,在股權結構上:
雷軍持股比例31.4%
林斌持有13.3286%
黎萬強持3.2375%
黃江吉持3.2375%
洪鋒持3.2207%
許達來持2.9312%
劉德持1.5494%
周光平持1.4317%
王川持1.1149%
晨興集團持股17.1931%
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30%
如果按照上市後700億美元計算:
雷軍身價至少值219.8億美元
林斌至少值93.3億美元
黎萬強至少值22.66億美元
黃江吉至少值22.66億美元
洪鋒至少值22.5億美元
許達來至少值20.5億美元
劉德至少值10.85億美元
周光平至少值10億美元
王川至少值7.8億美元
也就是說,小米一旦上市,將至少造就9位10億美元富豪。
再從富豪榜的角度來看雷軍的身價:
如果按照小米IPO最少估值700億美元計算,雷軍所持31.4%股份至少價值219.8億美元;
如果按照100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雷軍僅憑小米的身價就達到314億美元。
根據2018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來看,財富超過20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富豪共有6位,分別為: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453億美元)
阿里創始人馬雲(390億美元)
恆大創始人許家印(303億美元)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300億美元)
碧桂園董事局副主席楊惠妍(219億美元)
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201億美元)
如果按照這個富豪榜來看,小米上市後,雷軍憑藉小米的市值身價保守估計是第五位,但很有可能衝擊到富豪榜第三位。
小米招股書公開後,雷軍還同時發布了一封公開信,信中說:面向未來,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業生態有著極具想像力的遠大前景。也就是說:
小米的網際網路帝國已經浮出水面。
(本文部分資料整理自網絡)
關注網易智能公眾號(smartman163),為你解讀AI領域大公司大事件,新觀點新應用。
本文來源:網易智能 責任編輯: 王超_NT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