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共有6對父子,切爾平父子就是其中一對。讓人稱奇的是,切爾平還參過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先後在陸軍和空軍做過軍官。
1873年2月15日,瑞典生物化學家出生於德國奧格斯堡。1929年與阿瑟·哈登因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Hans Karl August Simon von Euler-Chelpin (1873-1964)
【人物簡介】
上圖這個人的名字叫漢斯·卡爾·奧古斯特·西蒙·馮·奧伊勒-切爾平,他常將自己的名字簡寫為漢斯·奧伊勒(Hans Euler)。奧伊勒是慕尼黑一名官員的兒子,父親在他很小時就過世了,他的童年大部分是巴伐利業的水堡隨祖母渡過的。他先後曾在奧格斯堡、烏爾姆、維爾茨堡的皇家學校就讀。1890年入慕尼黑威廉高中就讀兩年,在那兒他對色彩理論起了興趣,走上了科學的軌道。1891年起入慕尼黑藝術學院就讀,1893年起轉行攻讀化學,1895年拿到了博士學位。之後他開始了物理和化學研究,先後跟從能斯特,和阿累尼烏斯學習。1902年加入了瑞典國籍。奧伊勒由於進人化學領域較晚,一開始並沒有明確的研究目的,曾活躍於化學的不同領域,並且發表了不少論文。他最初的研究對象包括物理化學(比如催化理論、溶解性、金屬的氨複合物)、有機化學(如重氮化合物)以及生物化學(如植物的新陳代謝、吸收作用、糖的形成以及酶的作用)。後來他集中精力研究生物化學,尤其是生物發酵及後續的反應。他與學生一起研究了光、溫度、酸性、氧化劑、毒素和礦物質對酶的影響,成果寫入了以《關於化學成分和酶的形成》、《酶反應的毒性作用》、《關於高活性蔗糖酶製劑》。他還研究發現輔酶對酵解起關鍵作用。奧伊勒還對維生素的研究做了不少工作,1920年代人們還是不清楚維生素的化學性質。奧伊勒是世界十幾所大學的榮譽博士,許多國家科學院的院士,其中包括亞洲的印度和日本。一戰中奧伊勒參加了德國空軍。先供職於陸軍,後供職於空軍。【人物軼事】
奧伊勒的兒子烏爾夫·馮·奧伊勒是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因為專業,所以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