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高通量計算篩選發掘新型光電半導體材料

2020-11-28 騰訊網

光電半導體材料可廣泛應用於電池、照明、傳感、探測等領域。考慮到當前的能源危機和源於傳統化石燃料的環境汙染問題,清潔高效、廉價易得的新型光電半導體材料亟待發現。相對於成本昂貴、周期長的傳統實驗試錯法,以高通量計算為核心的功能材料篩選技術,隨著理論研究的完善以及計算機算力的提升,已成功應用於光電材料研發領域,為實驗提供可靠的理論指導,極大地縮短研發周期,降低了研發成本。

在這篇綜述裡,來自吉林大學的張立軍教授課題組總結了高通量計算方法在發掘新型光電半導體材料中的應用,包括光伏材料、光電化學材料、發光二極體材料以及透明導體材料等。文章中還收集整理了現有開源高通量計算軟體包及材料結構和性質資料庫,並介紹了一種通用的高通量計算篩選新型光電半導體材料的研究模型

作者首先介紹了高通量計算應用於篩選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的基本流程。主要分為五個步驟:(1)搜索現有的材料結構與性質資料庫,或基於結構原型做化學元素替換,或通過結構預測,構建待篩選的結構數據集。(2)對材料的熱力學穩定性能進行評估;(3)對(2)中篩選的熱力學穩定的材料,低精度地計算主要的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4)利用高精度的計算方法,對(3)中得到的材料做進一步的性能篩選;(5)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加入其它的限定條件以篩選得到理想的光電材料。在實際應用中,高通量計算方法已經在探索不同領域的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中展現出了巨大的能量。

在光伏材料中,高通量計算可以高效準確地評估材料的光電性質,如帶隙值、載流子輸運性質以及光吸收係數,並從大量的虛擬材料中篩選出理想的光吸收層材料。基於給定的結構原型或化學配比,對ABX3型滷化物鈣鈦礦和含錫硫屬化合物等進行元素替換和物理性質的計算,可實現在已報導材料的基礎上對潛在的光伏材料的全空間搜索。

在光電化學材料領域,高通量計算可以根據設定的篩選條件,高效準確地找到光吸收能力強,帶隙合適,載流子輸運性質良好的材料用作光電化學半導體。這類材料既可作為光電電極材料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又可以作為光電催化劑促進氧化還原反應和水分解。基於高通量技術,將元素的易得程度、熱力學穩定性、帶隙值以及本徵缺陷性質作為篩選條件,可從現有的資料庫中數萬個晶體材料中得到幾十個新型半導體應用為光電化學材料。

不同於上述兩種材料,發光二極體中,激發的電子會和空穴重新結合來釋放光子。而二極體發光的顏色取決於激發層所吸收的光子的頻率。因此,用於製作發光二極體的材料需要具有較強的激子結合能,以及合適的或可調節的帶隙。基於第一性原理的高通量計算技術結合機器學習算法,可以更高效地從候選材料中篩選出性能優越的半導體用於發光二極體的激發層。

透明導電材料,同時具有優異的導電性和較好的透光性,因此作為光電能源材料和光電信息材料被應用。透光性源於材料的寬帶隙。另外,透明導電材料還需要良好的摻雜性能,以適用於不同光電器件。通過高通量計算技術,科學家能更系統高效地研究不同的摻雜方式及摻雜物質對透明導電材料各種光電性質的影響。通過設定合適的高通量篩選條件,科學家們實現了從資料庫中發現了摻雜Li的Cr2MnO4可用作透明導電材料。

從以上應用中,我們可以看到,高通量計算可以有效地進行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的設計和篩選,極大地降低後續實驗合成的成本,並且可以探索結構-性質之間的關聯性,為後續的實驗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論指導。

相關文章以「High-throughput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reening and discovery of optoelectronic semiconductors」為題,發表在WIREs Comput. Mol. Sci.(DOI: 10.1002/wcms.1489)上,文章第一作者為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羅樹林博士

關於期刊

Theaward-winningWIREs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series combines some of the most powerful features of encyclopedic reference works and review journals in an innovative online format. They are designed to promote a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ethos while maintaining the highest scientific and presentational standards, but should be viewed first and foremost as evolving online databases of cutting-edge reviews.

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

An important new forum to promote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bio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 authoritative, encyclopedic resource addressing key topics from diverse research perspectives

Free or low cost ac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Research4Life

Indexed by TRSI (formerly ISI), CAS, and Scopus

相關焦點

  • ...大學張立軍教授團隊InfoMat綜述—半導體光電功能材料的計算設計
    開發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是提升光電器件性能的途徑之一。以材料功能為目標的計算材料設計已逐步發展成為發現新型功能材料的有效手段之一。結合半導體物理及化學理論、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計算、智能優化算法以及材料資料庫結構,越來越多的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通過計算材料設計被發現並得到實驗證實。
  • 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在高通量篩選二元硫族化合物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
    該工作基於熱電理論方法的發展,通過高通量計算手段篩選出了具有高效熱電性能的二元硫族材料。  尋找性能良好的新型熱電材料是促進熱電器件大規模商業應用的重要手段。在高通量研究材料的熱電性能中,需要高效計算材料的電學性質和聲學性質。但由於理論計算材料載流子弛豫時間和晶格熱導率的複雜與困難,先前的很多高通量研究工作均沒有充分考慮材料的電聲相互作用和非簡諧效應強度對其熱電性能的影響。
  • 高通量計算和篩選幫助加快新材材料的發現
    通過高通量材料計算研究摻雜可以縮小材料實驗和製備的候選範圍,正是材料基因工程所強調的理念。通常的做法是,通過遍歷方法產生的批量摻雜結構,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計算這些批量結構的能量,然後通過高通量篩選從這些批量結構中篩選出能量低的穩定結構。然而,這些摻雜結構的數量隨著原子數的增加呈指數增長。因此,通過直接計算所有結構的能量進行篩選的方法非常耗時。
  • 機器學習和密度泛函計算結合高速準確篩選光伏材料
    太陽能電池經過了幾代的發展,新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小面積電池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不俗的表現(PCE≈25.2%),然而由於材料內稟的屬性使得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環境穩定性還有待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尋找新型的高效率的太陽能吸光材料。由於有機無機雜化光伏材料在工作條件下容易分解,因此探索性能優異的高穩定性的無機光伏材料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
  • 進展 | 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結合大數據挖掘和高通量計算,他們從二維材料資料庫中搜索到一個具有類似模型結構的二維材料家族,即具有p4mm二維空間群的過渡金屬硫族和滷族化合物MX,
  • 進展| 第一性原理計算篩選本徵二維磁性材料
    比如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只在極低溫下的複雜磁性體系中實現,將這類拓撲態應用到實際體系的途徑之一就是尋找新型二維磁性材料。而且,新材料體系的發現將可能揭示出新的拓撲電子態。近年來,基於第一性原理的高通量篩選方法逐漸成為發現新材料的途徑,為尋找本徵二維磁性材料及研究新奇電子性質提供了新手段。
  • 進展|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結合大數據挖掘和高通量計算,他們從二維材料資料庫中搜索到一個具有類似模型結構的二維材料家族,即具有p4mm二維空間群的過渡金屬硫族和滷族化合物MX,其中M為V、Cr、Mn、Fe、Co、Ni、Cu、Zn、Ag,X為Se,Cl,Br
  • 【材料】中科院新疆理化所Angew Chem:巨雙折射晶體的高通量設計篩選的實現
    圖1.(左)高通量篩選方法和系統;(右)篩選出的大雙折射材料。眾所周知,雙折射是偏振光的一個關鍵光學特性,目前主要的商業化雙折射晶體α-BaB2O4和YVO4的雙折射分別為0.12和0.22。針對氧化物中什麼體系可產生大雙折射這一科學問題,該團隊發展了一種目標導向性高通量篩選方法,首先篩選微觀極化率各向異性大的活性基元,在篩選具有優勢排列的功能模塊(FMs),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實現大雙折射材料高通量篩選。該團隊發現了一系列雙折射活性基元即含有C-O基團共軛大π鍵的基團[C2O4]2-、[C2O6]2-、[C4O4]2-、[C6O6]2-。
  • 高通量篩選技術的應用
    高通量藥物篩選技術作為藥物研究的新技術,不僅在藥物篩選、尋找活性化合物的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而且在中藥化學成分、中藥有效部位及中藥複方的研究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通過新型藥理模型的建立可直接認識有效部位的藥理作用,從而進行藥物開發;基於多組分多靶點理論和高通量篩選技術的中藥開發創新思路,採用中壓、高壓製備液相色譜技術將藥材複方水提物進行劃段分離,降低研究目標的複雜性,快速製得可供活性篩選用的樣品庫。
  • 聚燦光電: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籤訂新型氮化物智慧光電...
    聚燦光電: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籤訂新型氮化物智慧光電聯合實驗室協議 時間:2020年11月02日 19:11:32&nbsp中財網 原標題:聚燦光電:關於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籤訂新型氮化物智慧光電聯合實驗室協議的公告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半導體所探明新型金屬硫化物二維半導體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楊聖雪、博士生李燕,在研究員李京波、中科院院士李樹深和夏建白等人的指導下,取得二維GaS超薄半導體的基礎研究中新進展,探明了新型超薄金屬硫化物二維半導體材料性質。2月7日,相關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的《納米尺度》上,並被選為熱點論文。
  • 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研究獲進展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工業生物技術中的高通量篩選技術
    理性設計是基於智能計算策略來模擬天然酶的動力學和進化,通過這些策略可以更有效地篩選目標突變體。半理性設計是將非理性設計與理性設計相結合建立起來的。人們已經設計了一系列的半理性策略,而半理性設計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途徑,因為它利用了序列空間和篩選規模。5.
  • ...報導劉晶及合作者對拓撲光電探測的展望:基於半金屬的高性能...
    》(Nature Materials)上發表前瞻性文章,介紹基於半金屬拓撲材料的高性能中遠紅外光電探測的挑戰和機遇。光電探測器是現代通信和傳感系統中重要的光電子器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可見光和近紅外光波段,基於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技術與工藝的商用光電探測器已經實現了高性能、高集成度和低廉的製造成本。目前,光電探測器的主要瓶頸在於探測中遠紅外波段的電磁輻射。
  • 應變光電子學:基於二維材料的光電探測器
    然而,由於生長的複雜性、晶圓鍵合問題和熱損耗等問題,III-V材料(InGaAs,InP)與矽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並不兼容。另一方面,由於在外延生長過程中矽鍺界面存在缺陷和位錯中心,鍺光電探測器通常表現出較高的噪聲。儘管傳統半導體如Si/Ge和III-V的應變工程可以用來提高電子和光子器件的性能。通過誘導應變,外延生長技術可以改變電子帶結構,從而對遷移率產生積極的影響。
  • 科學家發現了新型的半導體熵穩定材料
    半導體是廣泛應用的重要材料,例如數字和模擬電子產品、太陽能電池、LED和雷射器等等。半導體合金對於這些應用特別有用,因為可以通過調整混合比例或合金成分來設計它們的性能。然而,由於合金的熱力學相分離成分離的相,因此多組分半導體合金的合成一直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可用於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的新型材料
    由於這種化合物能夠探測並將寬範圍的光波長轉換成電信號,因此它可以成為一種新型的探測材料。 數位相機以及許多其他電子設備都需要光敏傳感器。為了滿足這種光電元件日益增長的需求,工業界正在尋找新的半導體材料。它們不僅應該覆蓋廣泛的波長範圍,而且應該是便宜的。在德勒斯登開發的一種混合材料滿足了這兩個要求。
  • npj:電場響應材料資料庫—多重高通量計算和機器學習
    近年來,材料基因組計劃(MGI)等項目引領新材料研發模式的轉變,建立了材料信息學這一新興學科。相比通常實驗試錯法發現新材料的範式,材料信息學強調多學科間的協同作用,結合物理、化學和計算機的新技術,通過數據來驅動新材料的發現。該研究範式強烈依賴於豐富的材料資料庫的建立。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建立了以Materials project、AFLOW和NOMAD為典型代表的材料資料庫。然而關於材料的紅外、介電和壓電等性能的資料庫尚處於空白,限制了該類高性能材料的快速發現。
  • 數據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研究獲進展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應變光電子學:基於二維材料的光電探測器
    目前,光電探測的主流的技術是基於鍺和InGaAs,InP,因為他們在通信波長是高吸收(>90%)的。然而,由於生長的複雜性、晶圓鍵合問題和熱損耗等問題,III-V材料(InGaAs,InP)與矽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並不兼容。另一方面,由於在外延生長過程中矽鍺界面存在缺陷和位錯中心,鍺光電探測器通常表現出較高的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