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大數據這個概念本身就太大而且太寬,如果一定要嚴格定義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我們當然不是為了搜集數據而進行存儲,我們還要用數據做一些事情。大數據應用的基礎是對數據的分析與挖掘,通過對數據的處理可以使大量的數據轉化為多種具有價值的信息,進而為用戶的決策提供幫助。總之,大數據時代給社會發展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
在政府工作中,政府可以對大數據進行實時分析,進而提高政府的決策效率,減少決策的失誤,政府在大數據方面的需求往往是最大的,拿地區的產業來舉例子,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決定了經濟的狀況,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的數據龐大且雜亂,如何能完整的收錄這些數據並將它們運用起來呢。政府需要這些產業的數據來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政策,促進經濟的發展。
但是,這些龐大的數據是很難處理的,這也是沒有成型的產業監測體系的原因。這是因為這樣,所以國家發改委批覆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科研機構——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經過對電子商務領域不斷深入的研究,實驗室與中央財經大學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合作完成了產業經濟監測、預測與政策模擬平臺。
這裡就需要提到一個平臺:產業經濟監測、預測與政策模擬平臺。產業經濟監測、預測與政策模擬平臺由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共同開發搭建;平臺主要服務於跨境電商、電子商務、智能製造、文化旅遊、教育培訓等新興產業領域,通過監測、預測和政策模擬指導省級和地市級的產業經濟政策制定及調整,促進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