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就是宇宙?研究發現黑洞演化和宇宙誕生相似,或顛覆認知

2020-12-04 黑洞先驅

黑洞,是人類天文觀測歷史中的一項重大發現。要知道黑洞可以吞噬一切,通過常規手段根本無法發現黑洞的存在,但是還好黑洞因為有巨大的引力,其周圍會形成吸積盤。而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吸積盤來發現黑洞的存在,隨著人類對黑洞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他們發現黑洞的某些特徵和宇宙誕生時的情況非常類似。

黑洞擁有極高的密度,所以它會不斷的壓縮,同時也會吞噬宇宙周圍的星球。一般來說,一個活躍的黑洞每隔兩天就會吞噬一顆恆星。按照這個節奏,黑洞會一直壓縮下去,但是終究會有一個極限。當黑洞到了極限之後,它很有可能就會完全爆發,這與宇宙誕生之初的奇點非常類似,當時宇宙也通過一次大爆炸才得以形成。

那麼,黑洞爆炸後是否會形成新的宇宙呢?有一種理論猜測,黑洞就是多元宇宙的通道。宇宙形成至今已經有140多億年,這麼長時間裡黑洞經歷了許多次大爆炸,每一次爆炸都會形成一個微型宇宙,有可能這就是平行宇宙。當然,這些都是基於猜測,因為我們無法真正了解黑洞的具體情況。

至於說是否存在平行宇宙,我們也不得而知,一切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支持。其實宇宙中有很多種天體,有一種和黑洞就比較類似,它就是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非常大,而且它的形成也非常常見,就是恆星到了生命末期經過超新星爆發後,就有可能形成中子星。因此,中子星也有成為黑洞的可能,只要它的密度繼續增大就可以了。

所以說,黑洞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有規律可循的,只不過是因為人類的科技有限。愛因斯坦和霍金都曾對黑洞有過研究,他們認為黑洞中的時間和空間都有所變化,如果人類的宇宙飛船可以達到光速,甚至可以通過黑洞穿越時空。如此看來,黑洞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宇宙天體,不過我們對於它的了解還處於初級階段。

目前來說,一切都只能停留在理論研究,因為我們無法靠近黑洞,就像我們無法靠近太陽一樣。我們可以分析研究太陽日冕和太陽風暴來驗證它的活動,但是我們無法進入它的內部觀察它,這兩個都是一樣的道理。

相關焦點

  • 黑洞演化跟宇宙誕生十分相似,難道我們生活的宇宙在一個黑洞中?
    所以,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基本也都是那些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原因就是這些黑洞的質量太大,吸積盤非常明顯,而那些中小型的黑洞,沒有吸積盤或者吸積盤非常弱,我們就無法觀測到了。當黑洞的存在被證實之後,它就成為了科學界探索研究最多的神秘事物,科學家想要搞明白,黑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跟宇宙的演化到底有什麼關係?
  • 宇宙實際上是一個「超級黑洞」?科學家的發現顛覆認知
    自人類建立文明以來,從未放棄過對本源問題的研究和探尋,例如人類究竟從哪來,未來又會到哪去。不過,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科學家們將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對宇宙起源問題的研究上。因為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顛覆認知且細思極恐的事實:如果將已知宇宙的質量帶入史瓦西半徑計算公式中計算,得到的數據和哈勃半徑只有極小的誤差。由於對宇宙的計算數值非常龐大,無法做到完全的精確,所以可以認為史瓦西半徑和哈勃半徑是相等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宇宙是一個超級黑洞。
  • 從時空性質來看,黑洞與宇宙相似,宇宙會不會就是一個黑洞呢?
    黑洞又是什麼?二者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聯繫呢?宇宙就是我們所存在的一個廣闊的時空,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大約為465億光年,而在可觀測宇宙之外,宇宙到底多大,我們並不知道,而且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天體,是一種極具神秘色彩的天體。
  • 宇宙究竟是如何誕生的?會不會宇宙本身就處於黑洞之中?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宇宙是由奇點爆炸後產生的,大約在137億年之前,炙熱的奇點終於引爆,宇宙、時間和空間等一切也隨之出現。不過,奇點是如何來的呢?這個問題至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有科學家認為,黑洞的中心或許就是奇點,或者換句話說,黑洞一般都是由大質量的恆星演化而成的,不過黑洞最終會演化成什麼,黑洞是否是最終的演化狀態我們並不知曉,而黑洞可以吞噬一切又密度非常大,本身黑洞就看起來很像是一個放大版的奇點,或許當黑洞走到生命的盡頭,黑洞也會坍縮成為一顆炙熱的,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然後通過爆炸,開始新一輪的循環。
  • 黑洞王者被科學家發現,顛覆以往科學認知,或將改寫黑洞研究理論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另外還有蟲洞和白洞,這三種宇宙中的自然現象,可以說是物理學家研究的重點。從現在的研究成果來看,蟲洞目前還是一個理論上的天體,至今科學家沒有找到任何直接證據。雖然科學家發現了一些見解的證據,但是這些證據都不能指明蟲洞的真實性。
  • 中國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級黑洞!顛覆認知
    這一中科院領銜的最新發現,顛覆了過往對恆星演化模型的認知。要知道,此前,按照天文學家的推演,銀河系中單個恆星黑洞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20倍。這是因為,銀河系中質量非常大的恆星,隨著壽命的臨近,在坍縮成黑洞之前,會因為爆炸和強大的恆星風而失去大部分質量。留下太陽近70倍質量的餘量,完全超出了科學家們的想像。
  • 黑洞奇點和宇宙大爆炸奇點有什麼不同?宇宙奇點的來源或也是黑洞
    根據宇宙大爆炸學說,我們的宇宙最初就誕生於一個奇點;而根據現在的黑洞理論學說,也認為在黑洞的中心有一個奇點,那麼誕生宇宙的奇點和黑洞中的奇點,又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呢?實際上無論是宇宙誕生的奇點還是黑洞中的奇點,都還只是理論中的推測,而且都有不可觀測性,所以我們只能理論推測這兩種奇點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 宇宙為什麼和生物體如此相似?
    當然了,不管其他宇宙起源理論多麼的顛覆,目前主流且證據最多的還是大爆炸理論。而宇宙讓人著迷的其實遠不止它神秘的開始,還有它和生命體極為相似的結構。    早在100多年前,在研究原子內部的結構時,科學家們就已經敏銳地注意到,行星圍繞恆星的運行的方式,和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行的方式非常相似。
  • 最大恆星級黑洞被發現,現有黑洞理論被顛覆,中國科學家功不可沒
    黑洞,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密度最大的物體,黑洞的前身是大質量的恆星,當恆星進入演化末期,內部能量全部燃燒殆盡,並且經歷超新星爆炸之後,就會坍縮成為黑洞。黑洞的特徵是在一個空間區域內,具有非常強大的重力,就連光都沒有辦法從黑洞的視界中逃脫。
  • 宇宙為什麼和生命體如此相似?科學家的解釋匪夷所思
    而宇宙讓人著迷的其實遠不止它神秘的開始,還有它和生命體極為相似的結構。 早在100多年前,在研究原子內部的結構時,科學家們就已經敏銳地注意到,行星圍繞恆星的運行的方式,和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行的方式非常相似。
  • 宇宙為什麼和生命體如此相似?科學家的解釋匪夷所思
    而宇宙讓人著迷的其實遠不止它神秘的開始,還有它和生命體極為相似的結構。早在100多年前,在研究原子內部的結構時,科學家們就已經敏銳地注意到,行星圍繞恆星的運行的方式,和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行的方式非常相似。
  •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或許是一個「超級黑洞」,我們生活在黑洞中?
    宇宙,是人類存在的基礎,雖然地球很大,但是在宇宙中有無數和地球相似的行星,並且宇宙中更多的地方都是空曠的,黑暗是宇宙的主旋律,仿佛永恆的寂靜就是宇宙的常態。而人類文明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對宇宙已經有了不少的了解,現在人類可以解釋宇宙的誕生嗎?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來自錢德拉宇宙演化調查的項目科學家發現在宇宙大約12億歲時就出現了超大質量黑洞,這些星系核的樣本記錄了宇宙早期黑洞的成長過程,科學家通過活動星系核的研究了解到宇宙早期超大質量黑洞的吸積情況,並釋放出高速移動的帶電粒子噴流。
  •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科學家提出「大反彈」理論,宇宙越來越年輕了
    審核:小文 關於宇宙的誕生,主流科學觀點從上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逐漸開始向「大爆炸」理論傾斜,不過,轉眼百年的時間過去了,很多科學家在系統研究過宇宙大爆炸理論,特別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相關問題之後,對於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又提出了一項新的觀點!
  • 宇宙就是一個生命體!黑洞會不會是宇宙的「嘴」,白洞會不會就
    宇宙浩瀚無比,類似銀河系的星河足足有數十億個,星球則更是數不勝數。而這其中又隱藏著多少人類未知的宇宙奧秘呢?2006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宇宙結構的報導震驚了科學界。其主要內容是天文學家意外地發現宇宙星河所構成的圖形竟然和人類大腦結構十分類似,就連形狀也非常相似。由此一些專家認為:宇宙可能是一個生命體。
  • 「宇宙燈塔模型」或顛覆「黑洞發光說」
    [導讀] 日本國立天文臺川島朋尚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針對被稱為超高亮度X射線源的天體,提出新型「宇宙燈塔模型」,並通過超級計算機計算,顯示中子星也可發出與黑洞同等程度的強光,這一結論可能推翻現有的理論。
  • 實力堪比黑洞的星系,直徑400萬光年,它的存在顛覆人們認知
    審核:小文引言:奇點大爆炸誕生了宇宙,宇宙在不斷膨脹中產生了大量的星系,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宇宙中大概存在1000億星系,其中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小點,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然而在宇宙中除了小星系外,還存在著最大星系,最大星系距離地球大概有10.7億光年,直徑高達400萬光年,可以說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星系,有的星系比太陽系還要小,有的星系比仙女座星系還要大,甚至有的星系還包含著一個質量巨大的黑洞。
  • 一個不該出現的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42倍,顛覆現有的黑洞理論
    先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恆星級黑洞。在宇宙中,恆星是最普遍的居民,恆星大小不同,演化周期、演化形態也都各不相同。拿太陽來說,太陽作為比較小的恆星,當太陽進入生命尾聲後,太陽就會變成白矮星。直白一點來說,大質量恆星演化成的黑洞,就是恆星級黑洞。 從現有的恆星級黑洞形成理論出發,通過數據模擬演算,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恆星級黑洞最大的質量,也不會超過太陽的100倍,可是,這次新發現的恆星級黑洞卻顛覆了認知,它究竟如何出現的呢?
  • 天文學家發現早期宇宙直接形成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
    天體物理學家一直認為超大質量黑洞也以這種方式誕生,誕生後不斷吸食周圍的物質,身軀越來越大。問題是,這一過程需要很長時間。半人馬座A,內部潛伏著一個特大質量黑洞在茫茫宇宙,科學家觀測到一些非常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
  • 超質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研究者在宇宙誕生15億後找到答案
    黑洞第一次被發現,到今天人類發現黑洞是宇宙中非常普遍的存在,對於形成於宇宙誕生初期的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的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超級質量黑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要知道宇宙誕生於100多億年以前,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當宇宙誕生的時候,大約在10億年以後超級質量黑洞也產生了,對於現在宇宙中的黑洞,大部分都通過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但是超級質量黑洞卻不是,它又被稱為宇宙原始黑洞,而是通過另一種方法演變而成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