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吃到的鹹飯,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錯覺

2020-12-05 騰訊網

來到福建採訪,為了能夠了解當地的茶文化,於是我們決定上茶山看看。我們認識一位茶山的匠人,一輩子都在跟他的有機茶園死磕,為了他的茶園一年365天幾乎都在山上,除了要見小孫子才會偶爾會下山,但沒兩天又緊趕慢趕地跑回大山。

而今天上山,正好趕上師傅們吃飯。做飯的阿姨說為了方便節約做飯的時間,他們通常會用柴鍋燒一大盆鹹飯,我們盛了一碗,這味道居然有點熟悉,裡面有菜有飯,還有當地特粉粉的芋頭。

福建人愛吃鹹飯,尤其是趕著時間的時候,他們說山上的芥菜鹹飯味道鮮美,尤其在霜凍過後很好吃,吃完兩碗我還吃了安溪粉絲,也很好吃,僅用一些菜調味口感就很舒服。 吃完以後我開始思考,福建的鹹飯和上海的菜飯,是一回事嗎?

1.福建鹹飯

其實在這次之前,我來過福建五次,去過廈門,東山島,福鼎,福州,仙遊。福建有很多的小吃,比如吃到了花生湯,滷麵,也吃過面線糊,牛肉羹,當然,還有著名的沙縣小吃,幾乎大部分人對福建小吃的印象都會停留在那。 說實話,如果要吃明白福建,得分成閩東、閩南、閩北和閩西去吃。

而鹹飯,屬於閩南地區的一種特色。閩南地區多山少地,過去三餐以粥為主。普通人家一日兩粥一飯或者一粥兩飯。將包菜切碎和芋頭、豬肉碎一起合在米裡可煮成鹹粥、鹹飯,一餐就這麼解決了。因此,鹹飯和白米飯,粥擁有一樣的「江湖地位」。 而從一碗簡單的鹹飯,我們能感受到閩南人愛打拼,會吃苦的精神。

鹹飯雖簡單,但味道卻很好,這一次在山上吃到的是最簡單的標配,如今生活水平條件好了,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如果你去當地人家做客,他們有時候還會拿出各色鹹飯。比如南瓜鹹飯、蘿蔔鹹飯、芥菜鹹飯、芋頭鹹飯、五花肉鹹飯等。

做好一碗鹹飯,是主婦們的必備生活技能。鹹飯油潤的光澤,散發著迷人的誘惑,香菇、包菜、蝦米、三層肉,用料豐富,清晰可見,福建人隨時都可以給你講出鹹飯應有的好吃的樣子。 他們還習慣把鹹飯叫做懶人飯。 福建人吃飯很簡單,不會有太複雜的搭配,如果是吃鹹飯,配上一碗湯就好。

我們在山上,鹹飯用大鐵鍋煮,煮鹹飯的時候,添加的水分不宜過多,熟米飯要粒粒分明,這樣吃起來口感更好。山上風大,但鐵鍋裡的鹹飯卻是暖暖的。身旁的師傅說,如果是霜打過的芥菜,味道會更好。 他們吃飯前先喝湯,這一次配的是蘿蔔肉片湯,非常清淡爽口。雖說是鹹飯,但味道並不是特別鹹,福建人吃鹹飯還有一個小秘密,喜歡加上萬能調味醬:辣醬。

這種辣醬通常不怎麼辣,只是為了調和比較平淡的味道,加了辣醬後菜飯就特有滋味,能吃上兩大碗,一下子就吃飽了。 在浙江,洞頭人也痴迷鹹飯,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 據了解,洞頭的先民百分之八九十是福建移民。閩南鹹飯是福建特色主食之一,裡面夾雜著許多海鮮幹,蘑菇毛竽等,意為有很多料的飯。如家裡蓋房子或有大事請人幫忙時,便以鹹飯相待,以示謝意,若孩子十六歲時,便挨家分鹹飯以示慶祝。

在洞頭,這種習俗已無聽聞,不過,嫁女出閣的那天早上,都要吃一碗骨頭飯的。骨頭飯是女子為人婦前在娘家的最後一餐告別飯,其實也是一鍋鹹飯,只不過是多了兩根連著的排骨和幾根蔥而已。

2.上海菜飯

再來說到我們江浙一帶經常會吃的菜飯,菜飯在吳越一帶的城鄉,應該是一款家常美味。 郭友松是清朝時期松江人,約生於1822年,卒於1889年,《玄空經》是郭友松用松江方言寫的小說,《玄空經》第三回有這樣一段話:那鬼捏婆婆除出倒貼那賊禿外,倒做人家起來,吃得鹹酸耐得淡,苦吃苦煞,只進不出,所以雖貼殺勿富,卻也不曾帶累自窮。

每逢初一月半,借佛遊春,燒香望和尚,一事兩勾當。

「鹹酸」就是有滋味、好吃的意思。江南蓺稻,飯食為主,貧窮人家吃飯沒有什麼小菜,吃飯沒有滋味,上海人稱之為「淡飯」、「白飯」,偶然「打牙祭」,改善一下夥食,在飯裡加一些鹹肉、青菜,煮成菜飯,當然是有滋有味。

在蘇州吳江區的太湖邊上,有一種灘涂「夜潮泥」上出產的香青菜,洗淨後以45度入刀斜切成粗絲,旺火一炒香氣十足, 此物燒菜飯亦能香甜美味。香青菜中的佼佼者葉片,邊緣呈波浪狀,葉麵筋脈清晰,如不規則網格,故稱「繡花錦」。如果香青菜整株汆水後晾曬成菜乾,俗稱「菜花頭」。

冬天浸泡回原後燒大鍋菜飯,香魂歸來,又是一種風味。製作菜飯,先把青菜洗清乾淨,切成小塊,重油旺火煸炒一下,再下淘洗過的大米,旺火轉小火,大半個鐘頭就成了。對了,這油可以是豬油,江浙的人對豬油的香味有偏好,尤其是和青菜放在一起的時候,豬油的香味能發揮到最大。 新秋芋艿上市,小顆芋艿籽去皮後與青菜一起煸炒,燒成菜飯也有另一種香軟味,窩在飯裡的芋艿稍有彈牙,食之有清香。

可以製作「鹹酸飯」的材料很多,上海民間最鍾情於以萵筍的葉子做的「鹹酸飯」,每當冬天萵筍上市,巧媳婦會摘下萵筍葉,用粗鹽抹一下去除青澀味,切碎後與鹹肉丁一起燒成的菜飯有一絲絲不令人討厭的苦味。

3.一種特殊時代的食物默契

當我仔細去看了閩南鹹飯和上海菜飯的製作步驟時,我發現他們的差別也許僅僅限於豬油的味道以及食材的喜好挑選。鹹飯和菜飯並沒有太本質的差別。 它的誕生,都是人們在一個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那時候車馬慢,物質極其緊張,為了滿足能夠迅速吃飽的需求,因此人們對於食材的使用都是發揮到極致,任何簡單的食材,都能玩出不同的花樣,老人小孩喜歡吃,請客吃飯也不寒磣。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人買不少商品都要憑票供應,不光大米、食用油幫肉,每家人家都有定量,而且就連蔬菜也是按量供應的。上海老百姓的飲食種類也相對單調,在這種缺油少鹽的情況下,聰明的上海人就想出了一種做起來既簡單又方便、吃起來既美味又營養的飯——就叫做菜飯。

而鹹飯的誕生,也一定不是在華麗的廚房,而是在農村的大鐵鍋裡。農村農忙時節,很多家庭收割稻穀,親戚朋友都會來幫忙,反之,親戚朋友家收割稻穀,也要去幫他們的忙。到了午飯時間,收割稻穀的人家要管飯。田野畢竟離家遠,送菜、送飯都極為不便,於是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煮一大鍋菜飯送到田邊,大家蹲在田邊吃飯,簡單便捷。

所以演變到了今日,茶人在山上勞作的時候依舊會準備一大鍋菜飯,所有的師傅都在鐵鍋裡盛來吃。我們甚至不需要坐著,大家都是站著,晃來晃去吃完飯的。那種吃飯的狀態讓人覺得不受約束,特別舒服。 菜飯或者說鹹飯的誕生,它讓人們不費力吃飯,不用搭配就能吃飯。

而從福建到上海江蘇,再到廣東潮汕,其實它蔓延擴展的速度還是挺快的,它是人們不約而同在食物處理上的一種默契,它是我們對困苦時代的共同回憶。 其實,古人對此也深有同感,在當時魏晉南北朝也有「蔬飯」,也就是蔬菜飯的意思,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蔬菜剁碎混合在米裡,然後烹飪成飯。

在宋代,米飯的吃法最為豐富。宋人喜歡用米幫其他食材一起做飯,根據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飯、蟠桃飯、金飯、玉井飯、盤遊飯、二紅飯、蓬飯等等。 而毫無疑問,那個時代已經離我們有點遠了。

但食物的流行,總有它的道理,家中總有老人會喜歡給我們做鹹飯。因為製作簡單,我們依舊也吃不厭鹹飯,因為那是一種本能的記憶,也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所以呀,食物會讓人覺得幸福,會讓人看到一些美好時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到了一個新地方,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第一次去某個地方卻有種我好像來過;第一次見到某個人會覺得我在哪裡見過;第一次發生的場景會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感覺在哪裡發生過。這一現象在心理學上的正經名字叫記憶幻覺或既視感或海馬效應,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 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年人都至少有過一次這種似曾相識的經歷,青年時期發生率最高,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降低,它基本上是無害的,除非來得特別頻繁和強烈。
  • 羊棲菜鹹飯,香軟好吃營養,一頓能吃2碗
    羊棲菜鹹飯因為颱風,孩子已經提前放假過國慶了,中午不愛燒飯,就燒個鹹飯吧,反正老公孩子都愛吃。這次放點我們這裡獨有的東西—羊棲菜。我這次選芽羊棲菜,更適合做飯。它是一種及其養生的食材,屬還海藻類,大人小孩都可以吃,尤其是對於老人來說,是個降三高,通便的好東西啊!對於女人來說,可以減肥,因為是粗纖維的,吃下去容易飽。原料:芽羊棲菜、胡蘿蔔、芒種蝦皮、土豆、醬油、老酒、鹽、白糖。
  • 「似曾相識」不是錯覺,科學家認為是平行宇宙重合!
    「似曾相識」不是錯覺,科學家認為是平行宇宙重合!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到達某個地方或者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突然就產生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又無法用語言來具體描述出來,只是一種玄而又玄的熟悉感。
  • 福建有哪些看似黑暗料理,實際上好吃到抖腿的食物
    看似是黑暗料理實則好吃到抖腿的食物1、土筍凍去過閩南的朋友都知道,泉廈漳有一道美食十分流行,那就是土筍凍,大街小巷上許多攤販都有賣。小編表示吃過一次,就完全迷住了。2、芒果蘸醬油芒果和醬油,在外地人看來,完全是兩種毫不相干的食材,甜甜的芒果加上鹹鹹的醬油怎麼吃?想想都覺得噁心。但是在福建許多地方,這卻是十分正常的吃法。
  • 為何人到某地後,會忽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已有解釋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突然感覺眼前的場景無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個細節,甚至是接下來的所要發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經經歷過。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其中奧秘。根據調查現實,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過一次"似曾相識"的經歷。而且越有想像力的人越可能經歷奇特的感受;經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長時間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經歷"似曾相識";另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經歷這種感覺。並且有一現象也非常奇怪,就是似曾相識的概率在青年時期最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特別是當人們真正開始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時,這種現象反而很少出現。
  • 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似曾相識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只要提及似曾相識,很多人都會站出來告訴你他曾經有過這種經歷。它不是一種簡單的對曾經見過某人、做過某事的場景的回憶,而是對未曾經歷過的場景卻有似曾經歷過的感覺。這種感覺常發生在不經意間,還會讓人不安。
  • 有一種感覺叫似曾相識,這個妹妹我曾見過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有這麼一個場景: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的時候,便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但其實,他並沒有見過。在我們的周圍,不光賈寶玉有這種感覺,很多成年人也會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 吃了那麼多年日料,你吃的昂貴的鰻魚飯正宗嗎?裡面大有講究
    從上學那會開始,我就比較喜歡吃日料,記得那會每到周末,我媽都會帶我出去吃飯改善一下夥食,然後,我媽就問我想吃什麼,因為我媽很少允許我吃漢堡炸雞,除了火鍋之外,很多時候我都會選擇去吃日料。直到有一次,我吃壽司沒吃飽,又不知道點什麼的時候,我媽就讓我嘗了一下她點的鰻魚飯,我才發現,除了壽司以外,鰻魚飯也超級和我胃口。我覺得,我現在依然隔一段時間就去吃一頓日料,我應該要感謝我媽媽的,不然也許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是只吃壽司,可能吃的多了也就不想吃日料了吧。我覺得,大部分人在選擇去吃日料的時候,都會點一碗鰻魚飯。
  • 2021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錯覺
    2021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錯覺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1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一日囚:我迷失在「似曾相識」中
    在之前通常有一個先兆——一個最多持續幾分鐘的小小的前震,然後主事件才會開始。先兆的性質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在癲癇開始發作的時候,有些人會體驗到通感,極度的快感,甚至性高潮。但我的經歷聽起來就平平無奇了——我出現了突然的視角轉換、心跳加快、焦慮以及偶爾的幻聽。
  • 30分鰻魚飯,懂的人都分三次吃
    短短1年開了9家的鰻魚專門店,只用活鰻現殺現烤,招牌鰻魚飯有三種吃法,朝悅升級店還有鰻魚會席,服務員穿和服上菜~11年開9家的鰻魚名店 福建無汙染水域活鰻店裡嚴格選用產自福建無汙染水域的鰻魚 現殺現串現烤正宗的鰻魚飯都是要現點現烤的,所以點單後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不過店家有30分鐘內上齊菜品的承諾,不會讓你等太久噠~鰻魚從現殺、串籤子到碳烤,每個步驟都有專人負責
  • 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立夏飯的由來及做法大全盤點
    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立夏吃什麼?立夏節氣各地有不同的習俗,但是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飯的習俗。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立夏飯有哪些材料哪幾種做法?立夏飯由來及做法大全: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
  • 王者榮耀:零號赤焰的出現,讓玩家有了似曾相識的錯覺,真的很像
    但是從實戰效果來看,這款皮膚還是有不少讓玩家吐槽的點,本期的內容,咱們就來詳細說下這款皮膚吧。新皮膚叫「零號赤焰」,是天美和萬代的聯名限定款,首周折扣價格為1430,主打的就是機甲風格。從外型和價格來看,這款皮膚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畢竟和榮耀典藏的「無限颶風號」相比,它的入手是在大多數玩家都能承受的範圍內。但是從細節看,玩家發現赤焰和墨子的龍騎士很像。
  • 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生活經歷每個人都會有,因為積習的東西很多,偶爾出現「似曾相識」這種主觀體驗是很正常的現象。對「似曾相識」這一主觀體驗的最初認識可從醫學上的癲癇病開始,可以追尋到半個世紀以前,正常人也會出現這種主觀體驗,隨著腦科學知識的積累逐漸達到了今天的認識水平。
  • 做一個有文化的吃貨:丼飯是什麼東東
    由於要做下飯菜,日本的梅子通常都是很鹹很鹹的,記住啦,日本梅子的特點是"鹹",不是"酸"哦! 日本人最常吃的有這幾種(注意,前方有大批量口水鋪面而來,做法也給大家準備好了): 牛丼
  • 有一種「幸福感」是吃出來的!快來台州感受幸福
    從某種角度來說,在台州,有一種「幸福感」是吃出來的!炊飯台州炊飯有包炊飯和肉沫炊飯。包炊飯是在糯米飯中放入油條、鹹菜、香腸、裡脊肉等包裹成圓筒狀;肉沫炊飯則是肉沫泡糯米飯,糯米的香甜可口加上鹹鹹的肉沫,鮮香味美。
  • 你是否有過剛經歷卻有一瞬間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經歷某個不熟悉場景或者事情,卻有一種一瞬間之前好像就經歷過的記憶一閃而過,而越來越多的人這種奇怪「輪迴」的次數還不止一次。很多小夥伴肯定第一個就解釋就比較貼近神學,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就真的有帶著前事記憶來投胎的人,不過新聞是否屬實還有在考究,第一條就是國外的新聞,大概過程我記得七七八八的,就是有一個小孩,不斷告訴自己的父母自己前世被人殺了,還屍體埋在地方什麼地方記得一清二楚,父母剛開始還不以為然,直到孩子天天說父母認為是孩子有精神病,就帶去看了醫生檢查沒有問題,後來父母實在沒辦法報了警
  • 《名偵探柯南》裡元太最愛的鰻魚飯,到底有多好吃?
    但是事實上,大家知道嗎,他實際上一次鰻魚飯也沒有吃到嘴裡過! 在原作中元太共登場了102個事件,其中24個事件中他表示了想要吃東西,其中7次是想吃鰻魚飯,而剩下的9次分別是:6次咖喱和3次烤串。在267話《本廳刑事戀物語3》中,佐藤說要是有誰抓住了殺害他爸爸的兇手,他就滿足這個人任何的願望!
  • 廣東人吃「福建人」,那福建人吃什麼呢?反正這些東西我不敢吃
    廣東人吃「福建人」,那福建人吃什麼呢?反正這些東西我不敢吃美食顯而易見就是好吃的食物,但是有些食物它看上去不好吃,卻是很對一些人的胃口。有一些食物看上去並不是很好吃,吃起來的話可能就很美味了。比如福建的這幾種美食,怕是一般的人都很難接受吧,他不僅名字嚇人,而且長得也讓人無從下口。廣東人吃「福建人」,那福建人吃什麼呢?這幾種美食可能沒辦法被所有人都喜歡,但是它確實是當地的幾種特色小吃。這幾種食物反正小編是不敢吃,也不知道他們當地人是怎麼下得去口的。別說是吃到嘴裡了,我就是看看也覺得嚇人。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小編開始放圖了。
  • 有沒有一瞬間,你明明未曾遇見過的人,卻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人的記憶總是在不斷的更替的,在三歲之前,大腦的記憶似乎早就已經被清理了一半,而隨著我們年紀的不斷增長,有可能昨天發生的事情,今天就已經遺忘了,就更不要說幾年或者幾十年之前發生的事情了,這可以稱之為人類大腦記憶的衰退,但是在我們的大腦中,經常還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