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聚焦離子束顯微鏡

2020-12-04 OFweek儀器儀表網

  由於儀器本身的限制,顯微鏡偶爾也會「騙人」。比如,電鏡就無法很好的觀察不能導電的材料,並且它的高能量還會損傷一些樣品。為了努力從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世界中獲取更多的真相,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套採用鋰離子源的低能聚焦離子束顯微鏡。

 

  儘管新型顯微鏡的解析度不如掃描電鏡或氦離子顯微鏡(HIM),但它可以更清楚的觀察非導電材料,並能更清楚的觀察樣品表面的化學成分。通過觀察散射離子的能量,研究人不僅能夠分辨出相鄰材料的化學成分是不同的,並且能夠確認不同材料的元素種類。

 

  早在2011年,Jabez McClelland和他的同事採用雷射冷卻技術研製出了第一臺低能聚焦離子束顯微鏡。之後,他們一直努力改進技術以調高離子束的亮度和準直度,確保所有離子都能朝相同的方向運動以便的得到更好的成像結果。

 

  新儀器通過雷射束和磁光阱捕獲原子,將中性鋰原子氣體冷卻至600微開爾文。然後採用雷射將原子離子化,並進入電場加速,調整飛行方向,針對目標物將離子聚焦成離子束。

 

  NIST FIB可以生成能量為500eV至5000eV的鋰離子束(氦離子束的能量約為3000eV)。研究人員稱可以將離子束的能量降至更低。但是當加速電場強度比較低時,離子源的交互影響限制了聚焦離子束的大小。

 

  在他們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展示了這臺顯微鏡如何解決納米壓印光刻技術中的一些常見問題。McClelland說:「以前生產商進行矽刻蝕,必須確保空間沒有化學殘留。通常他們利用等離子體刻蝕的方法清除殘留物。但是他們得很仔細,以防過度清除損壞基底或晶片。我們的聚焦離子束顯微鏡可以很好的觀察等離子體的工作情況,確保不損壞晶片。掃描電鏡無法做到這些,因為它很難觀察到很少的殘留物,而且高能電子束很可能造成充電或將模板熔化等,將情況弄得更糟糕。」

 

  該研究團隊未來的一個計劃是通過將鋰離子注入材料當中,看他們是如何影響電池性能,從而解開鋰電池的工作原理。研究團隊中的一些成員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研發低能銫聚焦離子束,以實現單一納米量級的銑削和雕刻功能,如果成功將是納米材料製備的巨大飛躍。 

相關焦點

  •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
    納米科技的發展引領納米尺度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而納米加工就是納米製造業的核心部分,納米加工的代表性方法就是聚焦離子束。
  • 聚焦離子束系統知多少?
    1聚焦離子束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聚焦離子束系統是用聚焦離子束代替掃描電鏡(SEM)及透射電鏡(TEM)中所用的質量很小的電子作為儀器光源的顯微分析加工系統。圖1給出了聚焦離子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2.1離子束成像聚焦離子束的成像原理與掃描電子顯微鏡基本相同,都是利用探測器接收激發出的二次電子來成像,不同之處是以聚焦離子束代替電子柬。聚焦離子柬轟擊樣品表面,激發出二次電子、中性原子、二次離子和光子等,收集這些信號,經處理顯示樣品的表面形貌。
  • 納米技術研究的新工具:聚焦離子束
    但在這篇報導中,聚焦離子束(FIB)顯微鏡採用離子束為光源,其不僅具有電子顯微鏡分析材料的功能,還能夠對材料進行解剖分析,從而得到三維圖像。總的來說,離子束顯微鏡更具有優越性。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科學家們採用一種全新的「納米手術刀」來合成具有納米精度的樣品或材料,同時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跟蹤這一過程。
  • 聚焦離子束顯微鏡(FIB)機臺和測試方法簡介
    聚焦離子束顯微鏡(FIB)的利用鎵(Ga)金屬作為離子源,再加上負電場 (Extractor) 牽引尖端細小的鎵原子,而導出鎵離子束再以電透鏡聚焦
  • 聚焦離子束加工中的主要缺陷
    聚焦離子束(FIB)是一種微納米加工技術,其基本原理與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類似,採用離子源發射的離子束經過加速聚焦後作為入射束
  • 【技能】聚焦離子束(FIB)技術
    利用FIB修改晶片可以減少不成功的設計方案修改次數,縮短研發時間和周期。 2)Cross-Section 截面分析用FIB在IC晶片特定位置作截面斷層,以便觀測材料的截面結構與材質,定點分析晶片結構缺陷。
  • 聚焦離子束(FIB)技術
    聚焦離子束( FIB) 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實用化要歸功於液態金屬離子源的開發。
  • 卡爾·蔡司AURIGA COMPACT聚焦離子束電鏡全球首發
    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8月29日,在北京國際材料工藝設備、科學儀器展(CIAMITE 2012)召開之際,卡爾·蔡司舉行了AURIGA COMPACT聚焦離子束電鏡系統新品全球首發儀式。來自科研院所高校1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新品發布會。
  • 華慧高芯知識庫|淺談氦離子顯微鏡與ZEISS多離子束顯微鏡
    氦離子顯微鏡(HIM)就是一種新型的表徵手段,首臺商用HIM是ZEISS旗下ALIS公司設計製造的。HIM相對於一般的場發射電子顯微鏡(FE-SEM) 在成像上有更高的解析度,同時其在微納加工上相比傳統Ga離子源FIB也有更精細的加工尺寸和更小的加工損傷。
  •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系統(FIB-SEM-EDX)安裝完成
    型號及主要參數廠家:FEI(美國)型號:FEI-Scios 2 Hivac主要參數:離子束分辨小於電子束解析度:workspace<1nm@15KV,workspace<1.6nm@15KV樣品XY方向移動範圍不低於100nm,Z方向不低於50nm,可繞Z軸旋轉任意角度傾斜角度T範圍不小於-4o到70o換樣時間低於3.5分鐘二、用途及功能:1.聚焦離子束
  • 聚焦離子束電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系統等採購結果公告
    聚焦離子束電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系統等採購結果公告 作者: 發布於:2017-12-22 15:16:00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 行業科普 | 聚焦離子束(FIB)技術,光學鍍膜人轉起
    今天帶來離子束(FIB)技術科普,推薦每個光學鍍膜人閱讀並交流探討。聚焦離子束( FIB) 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實用化要歸功於液態金屬離子源的開發。同時, FIB 其他一些重要應用還在開發中,它們是: ① 掃描離子束顯微鏡(SIM); ②FIB 直接注入; ③FIB 曝光, 包括掃描曝光和投影曝光; ④多束技術和全真空聯機技術⑤FIB 微結構製造( 刻蝕、沉積) ; ⑥ FIB/SIMS( 二次離子質譜儀) 技術。
  • 2019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軟納米材料製備平臺招聘聚焦離子束...
    本中心將專業從事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發,生物材料與器件研發, 新量子材料與器件研發,及各種先進傳感、成像、生物探測器研發;這些令人興奮的新技術將徹底改變並推進能源與環境科學,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界面科學與工程,凝聚態物理與量子科學等的發展。
  •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招標公告
    設備名稱及數量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系統  1 套 2.        FIB-SEM雙束系統中場發射掃描電鏡主要用於觀察、分析和記錄樣品的微觀形貌,聚焦離子束用於樣品微納米尺度下的切割、刻蝕等工作能譜儀主要用於樣品元素分析。3.  技術規格和要求:備註:「*」表示設備規格的必要條件,必須達到該規格。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團隊研發出新型光學顯微鏡
    據新華社電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埃裡克·貝齊格的團隊23日宣布,研發出一種新型光學顯微鏡,能以近乎實時的速度對活體細胞的活動進行超高精度三維成像
  • 蘭州理工大學舉辦雙束聚焦離子束髮射掃描電鏡應用交流會
    為掌握納米表徵技術發展動態,促進學校納米材料和技術的發展,應蘭州理工大學邀請,近日,美國FEI公司、日本電子公司、德國蔡司公司的5位專家於該校重點實驗室學術會議室與師生進行了雙束聚焦離子束場發射掃描電鏡技術應用方面的交流。
  • 金鑑材料分析 聚焦離子束顯微鏡(FIB-SEM)可靠性LED檢測
    設備型號:Zeiss Auriga Compact 聚焦離子束(FIB)與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耦合成為FIB-SEM雙束系統後,通過結合相應的氣體沉積裝置,納米操縱儀,各種探測器及可控的樣品臺等附件成為一個集微區成像、加工、分析、操縱於一體的分析儀器。
  • 德國科學家利用特殊顯微鏡實現納米級磁體定製
    科學家在HZDR離子束研究中心使用特殊的顯微鏡來實現這一目標。該顯微鏡的超薄離子束能夠在樣品材料中產生穩定、周期性排列的納米磁體。該裝置還可用於優化碳納米管的磁性。研究人員相關的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權威期刊Small的兩篇文章中。
  • 中國首臺自主研發共聚焦顯微鏡
    歷時多年的艱辛攻關,中國科研人員全面突破大數值孔徑物鏡、特種光源、新型納米螢光增強試劑、系統集成與檢測等關鍵技術,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為我國高端光學顯微鏡的發展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
  • 每天學一點:FIB聚焦離子束
    據說關注我們能發好paper哦~              FIB即聚焦離子束,具有兩大功能,一是將液態金屬離子源產生的離子束經加速、聚焦後用於轟擊樣品表面,使之產生二次電子信號以獲得樣品表面的電子像(類似於SEM);二是利用強電流離子束對表面原子進行剝離,以完成微、納級別表面形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