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譜大觀】薊馬 (纓翅目 Thysanoptpra)

2021-02-23 巍巍昆蟲記

纓翅目 Thysanoptpra

鑽花薊馬纓翅目,體小細長常翹腹;

短角聚眼口器歪,纓毛圍翅具泡足。

纓翅目的昆蟲通稱薊馬,是一類體型微小、細長而略扁具有銼吸式口器的昆蟲。薊馬若蟲與成蟲相似,經「過漸變態」後發育為不取食而有翅芽的前蛹或預蛹,爾後羽化為有翅的成蟲,其翅邊緣有纓毛,故稱纓翅目。目前全世界已描述的種類有9科6 000餘種,中國已知340餘種。若蟲與成蟲多見於花蕊、葉片背面及枯葉層中。

過漸變態一生經歷卵、一二齡幼蟲、三四齡蛹、成蟲。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或者兩者交替發生。大多數為卵生,但也有少數種類為卵胎生。若蟲常易與無翅型種類的成蟲相混淆,但若蟲頭小,無單眼,複眼很小,體黃色或白色,管尾亞目的若蟲體常有紅色斑點或帶狀紅斑紋。薊馬善跳,在乾旱的季節繁殖特別快,易形成災害,常見於花上,取食花粉粒和發育中的果實。

眼管薊馬 Ophthalmorthrips sp. 的成蟲為黑色、若蟲為紅色,在真菌上共同生活。

主要特徵:

l 成蟲體微小至小型;細長,體長一般為0.5~15 mm;

l 頭錐形,能活動,下口式;口器銼吸式,左右不對稱;

l 複眼發達,小眼面數目不多;

l 單眼通常為3個,在頭頂排列成三角形,無翅型常缺單眼;

l 觸角短,6~10節;

l 翅常2對,狹長,膜質,邊緣具長纓毛,前、後翅形狀大致相同,翅脈有或無,也有無翅及僅存遺蹟的種類;

l 足跗節1~2節,末端常有可伸縮的由中墊特化而成的泡囊,爪1~2個;

l 腹部常10節,紡錘狀或圓筒形;無尾須;

l 錐尾亞目雌蟲第8—9節腹板間生出鋸齒狀的產卵器,末端數節呈圓錐狀,雄蟲末端鈍圓;管尾亞目無特化的產卵器,雌、雄蟲末節均呈管狀。


想了解有關昆蟲的一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昆蟲記

新浪微博:混世魔王張巍巍

微信互動:actias

****************************

識得自然萬物痴迷自然、熱愛分享

「識得自然萬物」成員,回復「自然」可獲得完整聯盟成員名單推薦

相關焦點

  • 【蟲譜大觀】纓翅蚊
    纓翅蚊科 Nymphomyiidae 胸近筒形,具3個大而獨立的背板; 足細長
  • 【蟲譜大觀】囓蟲 (囓蟲目 Psocoptera)
    囓蟲目 Psocoptera 書蝨樹蝨囓蟲目,前胸如頸唇基突;前翅具痣脈波狀,跗節三兩尾須無
  • 【蟲譜大觀】捻翅蟲(捻翅目Strepsiptera)
    捻翅目 Strepsiptera 寄生昆蟲捻翅目
  • 薊馬非馬,是所有農業人討厭的「害群之馬」
    薊馬屬纓翅目、薊馬科,成蟲有翅2對,細長而透明,周緣有許多細長的緣毛,幼蟲是一種細長而略扁的小蟲子。該蟲寄主範圍廣,食性雜,可以造成番茄、黃瓜、辣椒、西瓜等多種農作物嚴重危害的害蟲,除了擅長跳躍一點和馬有那麼一點點像,其他沒有一點關係。薊馬雖小,但為害嚴重。
  • 薊馬是什麼馬?
    圖片來源:見水印西花薊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纓翅目(Thysanoptpra)的昆蟲通稱薊馬,由於許多種類都喜歡在一類菊科植物——薊,如大薊、小薊等的花中活動,故又被稱為「薊馬」。
  • 【蟲譜大觀】蝨子與鳥蝨 (蝨目 Phthiraptera)
    蝨目 Phthiraptera 寄生禽獸為蝨目,觸角短小節三五;複眼缺失或退化,胸部癒合翅全無。
  • 【蟲趣點滴】地獄中的精靈,脈翅目的怪咖
    顧名思義,這是一類成蟲具兩對複雜翅脈的翅的昆蟲,那麼大家對他們成體的直觀印象很自然就是一類飛蟲。意草蛉Italochrysa sp.(張巍巍攝)脈翅目也是一個淨出奇葩的目,諸如前足跟螳螂一樣的螳蛉、後翅極度延長的旌蛉、長得和蜻蜓似的蝶角蛉與蟻蛉等等(戳這裡【蟲譜大觀】脈翅目)。
  • 薊馬分類大全,看看自家地裡的是哪種
    一、薊馬簡介薊馬(薊蟲)是一種靠吸取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在動物分類學中屬於昆蟲綱纓翅目。薊馬喜歡溫暖、乾旱的天氣,以成蟲和若蟲銼吸植株幼嫩組織(枝梢、葉片、花、果實等)汁液,被害的嫩葉、嫩梢變硬捲曲枯萎,植株生長緩慢,節間縮短。
  • 【蟲譜大觀】碩蠊科 Blaberidae(蜚蠊目 Blattariae)
    碩蠊科 Blaberidael 體光滑;l 頭部近球形,頭頂通常不露出前胸背板;l 前、後翅一般均較發達
  • 恐怖蟲和現代蒼蠅蚊子等同屬雙翅目
    蜥蝨(Saurophthirus)和恐怖蟲(Strashila)是所有昆蟲化石中最令人迷惑的兩個類群。2012年3月8日黃迪穎研究員等在《自然》雜誌首次報導了中國中生代巨型跳蚤的發現,指出蜥蝨(Saurophthirus)實際是一種白堊紀特化的巨型跳蚤。然而,恐怖蟲(Strashila)卻仍然是個迷。
  • 一種叫「薊馬」的黑色小蟲密集現身廣州多個小區!街坊擔心:對人體...
    原來這些不明飛蟲就叫:薊馬新聞知多D薊馬是昆蟲綱纓翅目的統稱。幼蟲呈白色、黃色、或橘色,成蟲黃色、棕色或黑色;取食植物汁液或真菌。體微小,體長0.5-2mm,很少超過7mm。薊馬科Thripidae隸屬於纓翅目Thysanoptera薊馬總科Thripoidea,全世界已知276屬2000餘種,包括針薊馬亞科Panchaetothripinae、棍薊馬亞科Dendrothripinae、絹薊馬亞科Sericothripinae和薊馬亞Thripinae 4個亞科。
  • 【蟲譜大觀】中國的綠天蛾
    西昌榆綠天蛾Callambulyx sichangensisChu & Wang, 1980非常近似榆綠天蛾,但翅型更加修長,後翅紅色面積相對較深,自前翅頂角至中室末端的淺綠色曲紋是最主要的辨識特徵。國內僅分布於四川、雲南和西藏。
  • 中國專家揭恐怖蟲"身世"之謎 與蒼蠅是遠親
    ,雄性(右),配模,雌性(左) 黃迪穎供圖 攝   中新網南京2月20日電 (盛捷)「恐怖蟲無疑和現代的蒼蠅、蚊子等同屬雙翅目,是纓翅蚊科的近親,恐怖蟲不恐怖」,20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確定了恐怖蟲的分類位置和它的生活習性,揭開了恐怖蟲的「身世」之謎。
  • 【蟲譜大觀】象蝨
    體長0.5~2.4 mm,卵圓形至橢圓形; 黃褐色至褐色; 頭大,在前端延伸成喙狀,頂端具咀嚼式口器; 觸角絲狀,5節; 胸部各節高度癒合; 完全無翅;
  • 【中國新聞網】中國專家揭恐怖蟲"身世"之謎 與蒼蠅是遠親
    黃迪穎供圖 攝帶翅的雄性標本。黃迪穎供圖 攝新種:道虎溝恐怖蟲的模式標本正模,雄性(右),配模,雌性(左)。黃迪穎供圖 攝「恐怖蟲無疑和現代的蒼蠅、蚊子等同屬雙翅目,是纓翅蚊科的近親,恐怖蟲不恐怖」,20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確定了恐怖蟲的分類位置和它的生活習性,揭開了恐怖蟲的「身世」之謎。
  • 小麥皮薊馬的危害與防治
    一、分布 小麥皮薊馬,又名麥簡管薊馬,屬纓翅目管薊馬科。廣泛分布於歐洲、摩洛哥等北非國家,土耳其、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朗、巴基斯坦等中亞、西亞國家以及俄羅斯、埃及和中國。該蟲在我國僅分布於新疆、甘肅、內蒙古、寧夏、山東、天津、黑龍江等省份。
  • 薊馬、煙粉蝨、蚜蟲、 潛葉蠅、瓜絹螟,專家給...
    近幾年,薊馬、煙粉蝨、蚜蟲、潛葉蠅和瓜絹螟等蟲害的發生,嚴重製約了設施秋黃瓜產業的綠色、健康、協調發展。主要蟲害種類及為害症狀薊馬屬纓翅目,體型較小,以孤雌生殖為主,繁殖能強,具有趨「嫩」習性。薊馬大量聚集於黃瓜花、幼果和嫩葉部位,被害組織表皮呈初期淺綠色後期白色的刻點,蟲量較大時,被害部位連接成片,嚴重影響葉片光合作用,並增加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等病害的發病機率。
  • 史前恐怖蟲實為侏羅紀蚊子 螯狀後足用於雄蟲爭鬥
    史前恐怖蟲實為侏羅紀蚊子 螯狀後足用於雄蟲爭鬥   據了解,恐怖蟲是由俄羅斯科學家1992年報導,稱之為驚人恐怖蟲,體長不足1釐米,觸角很短,具刺吸式口器,無翅,後足呈大螯狀,腹部有成對的肉質側葉,外表恐怖驚悚。  因為恐怖蟲與已知的昆蟲都有很大區別,所以學者們無法將其歸入任何已知的昆蟲目。但學者過去曾一致認為恐怖蟲是寄生在翼龍體表的一類外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