纓翅目 Thysanoptpra
鑽花薊馬纓翅目,體小細長常翹腹;
短角聚眼口器歪,纓毛圍翅具泡足。
纓翅目的昆蟲通稱薊馬,是一類體型微小、細長而略扁具有銼吸式口器的昆蟲。薊馬若蟲與成蟲相似,經「過漸變態」後發育為不取食而有翅芽的前蛹或預蛹,爾後羽化為有翅的成蟲,其翅邊緣有纓毛,故稱纓翅目。目前全世界已描述的種類有9科6 000餘種,中國已知340餘種。若蟲與成蟲多見於花蕊、葉片背面及枯葉層中。
過漸變態一生經歷卵、一二齡幼蟲、三四齡蛹、成蟲。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或者兩者交替發生。大多數為卵生,但也有少數種類為卵胎生。若蟲常易與無翅型種類的成蟲相混淆,但若蟲頭小,無單眼,複眼很小,體黃色或白色,管尾亞目的若蟲體常有紅色斑點或帶狀紅斑紋。薊馬善跳,在乾旱的季節繁殖特別快,易形成災害,常見於花上,取食花粉粒和發育中的果實。
眼管薊馬 Ophthalmorthrips sp. 的成蟲為黑色、若蟲為紅色,在真菌上共同生活。
主要特徵:
l 成蟲體微小至小型;細長,體長一般為0.5~15 mm;
l 頭錐形,能活動,下口式;口器銼吸式,左右不對稱;
l 複眼發達,小眼面數目不多;
l 單眼通常為3個,在頭頂排列成三角形,無翅型常缺單眼;
l 觸角短,6~10節;
l 翅常2對,狹長,膜質,邊緣具長纓毛,前、後翅形狀大致相同,翅脈有或無,也有無翅及僅存遺蹟的種類;
l 足跗節1~2節,末端常有可伸縮的由中墊特化而成的泡囊,爪1~2個;
l 腹部常10節,紡錘狀或圓筒形;無尾須;
l 錐尾亞目雌蟲第8—9節腹板間生出鋸齒狀的產卵器,末端數節呈圓錐狀,雄蟲末端鈍圓;管尾亞目無特化的產卵器,雌、雄蟲末節均呈管狀。
想了解有關昆蟲的一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昆蟲記
新浪微博:混世魔王張巍巍
微信互動:actias
****************************
識得自然萬物:痴迷自然、熱愛分享
「識得自然萬物」成員,回復「自然」可獲得完整聯盟成員名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