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jingban
草草啖鹽說蜜
——吃鹹的說甜的胡謅亂侃
最近逛海鮮市場,見得最多的就是這傢伙。
jingban
說它長得像墨魚吧,卻沒有墨魚船;扒開肚子,裡面有一根透明的軟骨,仿佛就是魷魚;但要說是魷魚吧,卻沒有魷魚的十足,它八足,這倒是類似章魚。
但魚販阿姨告訴我,這不是魷魚,不是墨魚,也不是章魚,它叫......
我家門口的魚販是惠安阿姨,她告訴我,它叫「jingban」,「jing」第一音,「ban」第三音,我聽著很暈,抓不住重點,很快就忘了。
前天下班後到東街菜市場,東菜午市有一位標誌性人物,是來自石獅的魚販阿姨,很兇,幾乎逛東菜午市的人都認識她,嗓門特大,人很強勢,就像大多數泉州鄉間勞作的女人一樣,勤快,見到生意就搶著拉。
那天我視而不見地從她面前經過,她立馬大聲喊到:我黃金海岸的,你忘了?怎麼不買點?
她的攤位上就有這動物,我便問道:「這叫啥?」,她拔高音調說:「jingban倆,不常有,很脆,買幾隻?」,石獅話原本很輕柔,但兇阿姨一個重重的「倆」音,說得我好像沒有見識似的。
自從向石獅兇阿姨買了jingban以後,我就像得了魔怔一樣,見到人就問:「你知道jingban嗎?是哪兩個字?怎麼寫?」,然後拿出相片:「長這樣。」,基本上都如是回答:「這不是魷魚嗎?」、「這不是墨魚嗎?」,沒有一人能說出所以然。
我不死心,今兒早上又到市場去問一位漂亮的蟳蜅小阿姨,她說:「哦,你說jiangban啊,今天沒有。」,蟳蜅人說話的腔調,把「jing」說成了好聽的「jiang」,我問:「大名怎麼寫?」,這位漂亮的蟳蜅小阿姨看起來很有文化,她用地瓜腔普通話很堅定地告訴我:「你就寫'晴坂'。」
我徹底暈,但我終於記住了,它叫「jingban」,或是「jiangban」。
管它是什麼「ban」,它又鮮又脆又嫩,市場上並不常有,見到就收了吧,烹飪只需簡單的清蒸,就能凸顯其最高級別的味道。
【清蒸jingban】
一、準備食材:
jingban三隻、蒸魚豉油、魚露、料酒、生薑、蒜瓣、辣椒、九層塔食用油等。
二、操作過程:
1、jingban雖然長得像墨魚,但處理就像魷魚一樣,抽掉裡面的那根透明軟骨,連同肚子裡的東西一起拉掉;
皮剝掉,jingban的皮很薄,很好剝;
2、在jingban的身上切花刀,切得將斷不斷的最好;
3、生薑切絲、蒜剁碎、辣椒切小圈,灑在jingban身上;
少許料酒醃製去腥;
4、大火燒開,上鍋蒸3分鐘;
記住,絕對不能超過4分鐘,不然肉就老了;
5、起鍋後,擺盤,放入九層塔,增香又增色,沒有就用蔥花代替吧;
淋入蒸魚豉油調味;
喜歡魚露的,來點魚露;
油鍋爆香姜油,將熱油潑入,激起香味。
清蒸jingban就可以端上桌了。
jingban的肉比魷魚厚,烹飪不當魚肉容易變老,所以一定要注意火候。
jingban實在美味,比魷魚墨魚章魚都脆。
而我至今不知該如何用普通話來介紹jiangban,更不知道它的大名,如果你懂得,不妨來評論區說道說道,一起漲見識吧。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
喜歡請點讚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
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
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