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丨全球首創:磁懸浮將用上「非晶合金」「最節能」的軟磁材料在...

2021-01-10 瀟湘晨報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和青島雲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聯合啟動了「基於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速磁懸浮牽引供電關鍵設備研製」項目,探索將「最節能」的軟磁材料用到「最高速」的軌道列車系統上。

以往高速磁懸浮軌道列車系統上使用的是國外設計的矽鋼材料,隨著磁懸浮設計運行速度的明顯提升,傳統材料的鐵損也大幅增加,該材料已無法滿足磁懸浮系統效率提升的要求。中車四方與青島雲路的合作,就是要「破題」這一行業現狀,將非晶合金材料應用於高速磁懸浮牽引關鍵設備上,這在國際上尚無先例。據悉,相較於傳統材料,非晶合金材料的應用可有效降低列車60%至80%的鐵損,並將磁懸浮牽引效率提升1%至1.5%,從而極大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這樣神奇的效果怎麼實現?青島雲路研究院副院長徐津給出了答案。他告訴記者,非晶合金材料發揮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磁懸浮列車中一個叫作長定子的部件。「非晶材料是合金原子處於無規則排列的非晶體結構,這樣的結構本身就具有高電阻的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列車鐵損。」徐津說,非晶材料「超薄」的特性也使得應用中可以通過疊片的方式提高電阻降低鐵損。

此外,與矽鋼材料相比,非晶合金材料導磁率更高,在相同電流下可產生更高磁場。徐津表示,這樣的特性為列車鋪設電纜增加了更大空間,可以有效提升電纜的絕緣性能及耐高壓性能,從而提升列車的牽引和運載能力。

據介紹,兩家企業「牽手」的背後是市科技局的「撮合」。在分析判斷兩家企業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後,市科技局兩次組織技術對接會,邀請來自青島軌道交通示範區管委、中車四方股份和青島雲路的代表充分交流並達成共識,中車四方股份還派出專業團隊到青島雲路進行現場考察。兩家頭部企業在對接後啟動了項目合作,並聯合青島大學申請了2021年度青島市科技計劃重點研發專項。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圍繞全市產業布局,建設萬鏈青科信指數聯合實驗室,利用大數據技術,在企業營業收入、利稅、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智慧財產權、投融資活動等方面進行監測與系統分析,為全市3829家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精準畫像」。此外,市科技局還通過建設企業交互平臺,在資金支持、人才引進,設備採購、市場拓展、提升供應鏈協同效率等方面為企業「訂製化」推送資源,推動青島企業提速發展。(記者 耿婷婷)

【來源:青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創:磁懸浮將用上「非晶合金」
    全球首創:磁懸浮將用上「非晶合金」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24 星期二 ■青島雲路生產的非晶合金材料。
  • 全球首創!「最節能」的軟磁材料在青牽手「最高速」的軌道列車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和青島雲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聯合啟動了「基於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速磁懸浮牽引供電關鍵設備研製」項目,探索將「最節能」的軟磁材料用到「最高速」的軌道列車系統上。
  • 電源用軟磁材料
    軟磁材料的損耗包括渦流損耗、磁滯損耗和剩餘損耗,除了與材料的電阻率,寬度和厚度等材料本身的參數有關外,還與磁通在電磁元件中變化速度有關,也就是與工作頻率f和工作磁通Bm乘積有關。因此表示軟磁材料損耗的參數——單位重量(或體積)的損耗P,都要標明使用的工作頻率f和工作磁通密度Bm,一般寫作PBm/f。Bm的單位用T或0.1T(kGs),f的單位用Hz或kHz。
  • 「新基建」給非晶合金材料產業帶來新機遇
    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材料。研究「新基建」的專業人士指出,非晶合金在「新基建」領域有可能「上對了轎子嫁對了郎」。  非晶合金是由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時,原子來不及有序排列形成的結晶,以長程無序結構,沒有晶態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
  • 我國非晶合金總體質量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非晶合金產業發展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  專利的質量和數量能反映一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狀況。2019年,我國非晶合金公開的專利有哪些特點呢?  答案是:數量多,但總體質量有待提升。科研單位在塊體非晶材料高溫應用、塑性調控等方面申報的國際專利,雖然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但縱觀全年專利申請情況,總體質量還有待提高。  從產業化發展最好,同時也是發展重點的非晶合金軟磁材料應用領域來看,2019年,非晶合金行業軟磁應用領域申請專利數為362件,約佔非晶合金行業專利總量的65.1%。
  • 軟磁材料基礎知識連載(一)-電源管理-電子工程世界網
    但是,如果金屬或合金的凝固速度非常快(例如用每秒高達一百萬度的冷卻速率將鐵-硼合金熔體凝固),原子來不及整齊排列便被凍結住了,最終的原子排列方式類似於液體,是混亂的,這就是非晶合金(又稱為金屬玻璃)。 如下圖左為晶態結構,右圖為非晶態結構。
  • 新材料超級軟磁產業化 或將解決無人機續航難
    據媒體報導,8月30日,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易造超級軟磁材料在滬全球首發。在發布會上,寶汽控股集團正式籤約並委託易造材料研發團隊華博易造首批打造50萬臺新能源車的輪軸電機,並將在3年內擴大到500萬臺,意味著超級軟磁新材料已經受到業內青睞。
  • 非晶合金材料發展未來可期當前需儘快補齊短板
    9月13日,在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非晶合金材料應用分會主辦的第二屆非晶合金粉末技術與應用國際研討會上,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振巖特別強調。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非晶合金材料本身具有極優良的性能,在軟磁材料、塗層、催化等領域均有著良好的發展應用前景,但目前在部分應用領域尚需破解材料可靠性低等難題,在降低成本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發展空間,亟待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
  • 軟磁材料基礎知識連載(一)
    達到飽和之後,無論H怎樣增大,材料的磁感應強度也不再增大。此時的磁感應強度 稱為飽和磁感應強度,用Bs來表示。B-H關係畫成曲線,就是材料B-H磁化曲線。飽和磁感應強度是磁性材料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SI中,磁場強度H單位是安[培]每米(A/m)。
  • 進展| 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發現高溫非晶合金
    非晶合金的多組元特點提供了海量的元素配比,使得性能調控可以在極寬的成分範圍實現,為非晶合金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例如,軟磁性能優異的鐵基非晶合金已經廣泛應用於變壓器、高速電機等高附加值產品。然而,非晶合金的元素多樣性所帶來的成分複雜程度也嚴重阻礙了高性能新材料的設計和有效開發。60年來,全世界近百個研究組僅獲得十多個可以大規模應用的非晶合金成分,大量具有特殊性能的非晶合金材料還沒有被發現。
  • 應用非晶納米晶軟磁材料促進電子變壓器的小型化探討
    電子變壓器的生產工藝面臨一場巨大的變革,電子變壓器向高頻化、低損耗、重量輕、體積小方向發展是必然的趨勢,作為電子變壓器核心部件的軟磁鐵芯將是這場變革的關鍵元件,因而推廣應用具有高飽和磁感、高初始磁導率和高頻低損耗非晶納米晶軟磁合金材料用作電子變壓器磁芯將大大促進電子變壓器的小型化,滿足電子行業的發展需要。
  • 華為、特斯拉都用他們家的材料!即墨這家新晉「獨角獸」什麼來頭?
    >12月2日舉辦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上,青島雲路新進「殺入」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作為一個屢次在新材料領域取得重大研發突破,解決過「卡脖子」技術難題的企業,青島雲路到底有何來頭?其中,產品非晶合金薄帶是國家戰略性節能環保新材料,自2018年至今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應用於全球56家電網公司,並在軌道交通、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廣泛應用;產品微米級球形金屬粉末已在特斯拉等知名新能源汽車中使用;產品納米晶超薄帶技術已達全球領先,2020年已成功實現進口替代,為華為、中興等高端智慧型手機解決無線充電材料供貨,並解決了我國重大科學領域應用的關鍵材料「卡脖子」難題。
  • 非晶合金新材料應用迎來廣闊市場 金太陽搶佔市場先機
    作為國內中高端塗附磨具產品的研發與製造商,金太陽加碼非晶合金新型材料的應用研發,將搶佔未來非晶合金廣泛應用前景布局先機。   非晶合金材料應用市場可挖掘空間巨大   非晶合金材料因為特殊的原子結構,可獲得原子層級的表面粗糙度。
  • 我國非晶合金材料研究有突破 可極大提高穿甲彈性能
    專家認為,該研究是非晶結構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將推動對非晶中很多基本科學難題,如玻璃轉變問題、非晶形變機制等的研究,為探索新型非晶材料提供指南。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據悉,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目前,非晶合金運用的主要領域包括,電力電子元件,例如高級音響刺頭、高頻電源用變壓器、扼流圈、磁放大器等。
  • 空調也用上了「磁懸浮」--24小時滾動新聞--人民網
    記者 李楠楠 攝  □記者 李楠楠 報導qlwblnn@vip.163.com 本報10月25日訊 坐過磁懸浮列車的人一定對它的迅速和安靜印象深刻,那麼您見過磁懸浮的空調嗎?25日第十八屆全國暖通空調製冷學術年會在煙臺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磁懸浮技術已經運用到空調上,一臺磁懸浮中央空調用上一年,可以節省半年的電費。 「看!
  • 寧波材料所非晶合金本徵韌脆性機理研究獲進展
    塊體非晶合金因其獨特的原子排列特徵而具有許多優異的力學性能,如高的強度、硬度、以及彈性極限等,成為近年來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但由於非晶合金在變形過程存在的室溫脆性與應變軟化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其作為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因此,深入理解非晶合金本徵韌脆性的根源,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兼具有高強高韌性能的塊體非晶合金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 ​軟磁鐵基非晶合金「指紋」:揭示軟磁性如何勾搭熱穩定性
    鐵基非晶合金由於其獨特的軟磁性能而受到廣泛的關注和研究,然而,目前鐵基非晶合金的成分設計主要依賴傳統的實驗試錯方法,且缺乏可以定量描述鐵基非晶合金成分與性能之間關係的準則。來自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的呂昭平教授和劉雄軍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利用可解釋性的XGBoost機器學習算法輔助設計高熱穩定性和高飽和磁感應強度軟磁鐵基非晶合金的方法,同時深入挖掘重要特徵背後的物理意義,並建立了具有高準確度的預測準則,為新型鐵基軟磁非晶合金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顯著提高了合計研發效率,降低了研發成本。
  • 電動汽車永磁同步電機的鐵心,是非晶合金好?還是矽鋼好?
    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朱健、曹君慈、劉瑞芳、丁宇行,在《電工技術學報》2018年增刊2上撰文(論文標題為「電動汽車用永磁同步電機鐵心採用非晶合金與矽鋼的性能比較」)指出,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設計製造工藝日趨成熟,從設計方面考慮電機性能的提升很難再有所突破。
  • 探索塊體非晶合金的研究新坐標
    呂昭平主持完成的「塊體非晶合金的結構與強韌化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項目圍繞新一代結構材料——塊體非晶合金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揭示了非晶合金原子結構特徵及原子堆垛的普適規律,提出了非晶合金強韌化的新思路和組織調控機制,建立了在無序固體中通過有序結構強韌化的新理論,為發展高性能非晶合金材料提供了理論依據。
  • 3D列印非晶合金國內外研究進展
    但其研究尚未成熟,過高的冷卻速率及鐵基材料有限的延展性能使得試樣出現了微裂紋和氣孔等組織缺陷,降低了材料的軟磁性能,同時由於原料粉體少量雜質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玻璃形成能力,導致部分晶化現象的出現。由此Pauly提出了通過調整加工參數和合金成分來降低試樣表面粗糙度與孔隙率,抑制裂紋產生的方法。隨後,Jung等研究了SLM工藝參數對微觀組織演變和材料熱、磁性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