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和青島雲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聯合啟動了「基於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速磁懸浮牽引供電關鍵設備研製」項目,探索將「最節能」的軟磁材料用到「最高速」的軌道列車系統上。
以往高速磁懸浮軌道列車系統上使用的是國外設計的矽鋼材料,隨著磁懸浮設計運行速度的明顯提升,傳統材料的鐵損也大幅增加,該材料已無法滿足磁懸浮系統效率提升的要求。中車四方與青島雲路的合作,就是要「破題」這一行業現狀,將非晶合金材料應用於高速磁懸浮牽引關鍵設備上,這在國際上尚無先例。據悉,相較於傳統材料,非晶合金材料的應用可有效降低列車60%至80%的鐵損,並將磁懸浮牽引效率提升1%至1.5%,從而極大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這樣神奇的效果怎麼實現?青島雲路研究院副院長徐津給出了答案。他告訴記者,非晶合金材料發揮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磁懸浮列車中一個叫作長定子的部件。「非晶材料是合金原子處於無規則排列的非晶體結構,這樣的結構本身就具有高電阻的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列車鐵損。」徐津說,非晶材料「超薄」的特性也使得應用中可以通過疊片的方式提高電阻降低鐵損。
此外,與矽鋼材料相比,非晶合金材料導磁率更高,在相同電流下可產生更高磁場。徐津表示,這樣的特性為列車鋪設電纜增加了更大空間,可以有效提升電纜的絕緣性能及耐高壓性能,從而提升列車的牽引和運載能力。
據介紹,兩家企業「牽手」的背後是市科技局的「撮合」。在分析判斷兩家企業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後,市科技局兩次組織技術對接會,邀請來自青島軌道交通示範區管委、中車四方股份和青島雲路的代表充分交流並達成共識,中車四方股份還派出專業團隊到青島雲路進行現場考察。兩家頭部企業在對接後啟動了項目合作,並聯合青島大學申請了2021年度青島市科技計劃重點研發專項。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圍繞全市產業布局,建設萬鏈青科信指數聯合實驗室,利用大數據技術,在企業營業收入、利稅、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智慧財產權、投融資活動等方面進行監測與系統分析,為全市3829家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精準畫像」。此外,市科技局還通過建設企業交互平臺,在資金支持、人才引進,設備採購、市場拓展、提升供應鏈協同效率等方面為企業「訂製化」推送資源,推動青島企業提速發展。(記者 耿婷婷)
【來源:青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