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烈晃動的時候腦子會變成一團漿糊?

2020-07-30 發現了于勒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波琳娜·阿尼基娃把人腦十分生動的形容為可以用勺子舀出的軟布丁,另一位叫做本·拉波波特的腦外科醫生則將大腦的形狀形容為一種「介於布丁和果凍之間」的形態:

——你要是把它取出來放在桌子上,它會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得越來越平,就像一灘泥一樣癱在桌子上。

大腦有多軟?

軟到法醫解剖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能戳進去,想要把它取出來也不能像取其他器官一樣用手直接拽——它太軟了,你來硬的這套它是不接受的,必須慢慢的細緻操作,把它完整從底部「捧」出來。這個無比軟且脆弱的一個東西,是宇宙中最具有信息密度的物質之一:

劇烈晃動的時候腦子會變成一團漿糊?

既大腦那麼脆弱,劇烈搖頭為什麼不會讓它凌亂為一團漿糊呢?

這就不得不從大腦身邊那一個比一個壯實有用的保鏢說起了:

首先是硬度極強、結構防衝擊力極強的顱骨,然後有三個膜把大腦包了起來:

硬腦膜、蛛網膜、軟腦膜

硬腦膜是一很厚而且相當堅韌的雙層膜,又堅固又耐用,還防水(什麼?還有人懷疑你腦子進水?),和顱骨並稱大腦邊防兵

蛛網膜和硬腦膜不同,它其實是一層皮膚,下面是一層帶有彈性的纖維性開放空間,裡面充滿了腦脊液,還有許多小纖維束,它們可以共同穩固大腦的位置,在你的頭撞到什麼物體的時候就可以充當減震器的作用。

最後一個就是大腦的「貼身護衛」——軟腦膜。它是腦膜最內的一層,薄而透明,緊貼在腦表面,由結締組織的膠質纖維和彈力纖維構成。

如圖:

劇烈晃動的時候腦子會變成一團漿糊?

說白了,大腦具有自己的一套安保機制,這套安保機制的核心是顱骨和腦膜。

顱骨和和腦膜將大腦包裹起來,前者主要可以防止外物對大腦的撞擊,而下面的腦膜作為一種三層裝有液體的薄膜,起到對打擊起著再次緩衝、供養(軟腦膜)的作用,當頭部受到衝擊的時候腦膜就可以有效減輕外界對大腦的衝擊。

之所以晃腦子無法讓大腦自身結構發生改變,除了大腦自身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搖晃這一行為完全可以被大腦的保護機制、固定作用所抵消,達不到這個作用,這個原理很好想明白,大腦的結構與功能聯繫非常密切。

大腦皮層各個區域分工明確:大腦中央後回稱軀體感覺區;中央前回稱為運動區;極和矩狀裂周圍皮層稱為視覺區;顳橫回稱為聽覺區;額葉皮層大部,頂、枕和顳葉皮層的其他部分都稱為聯合區。

劇烈晃動的時候腦子會變成一團漿糊?

哺乳動物出現了高度發達的大腦皮層,並隨著神經系統的進化而進化。

可以說大腦皮層負責了很多事情,比如視覺、觸覺、語言,思維等,是調節軀體運動或者說控制軀體運動的最高級中樞,而它看起來只不過是一層大腦表面的淺層組織,如果你將它量化一下(撕下來),那差不多就一層 2mm 左右的紙,這張紙卻成了指揮幾乎所有動作的地方,足以看出大腦的神奇之處。


相比擔心大腦來說,建議擔心一下脖子,因為快速、猛烈搖頭更可能傷到的是你的頸部神經,還可能會引起椎動脈對大腦的血液供應。

大腦雖然有著自我的保護機制,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地挑戰大腦保護層的底線,如果大腦受到突如其來的衝擊導致顱腦損傷,那麼腦脊液的衝擊、顱內壓力變化等因素很可能引起腦震蕩。

想像一下如果沒有這些保護機制:

劇烈晃動的時候腦子會變成一團漿糊?

相關焦點

  • 清晰思考的原理:為什麼有的人腦子一團漿糊?
    類似這樣:有些人大腦裡面就是一團漿糊,思考和表達都是東一棒子、西一榔頭,不僅自己暈,還能把別人搞暈。類似這樣:思考的清晰度主要可以應用在三個方面,分別是輸入的清晰度、輸出的清晰度,還有思考問題的清晰度。其實三種都有相同的地方,只是使用的場景不一樣。我們先整體來講一下清晰思考的邏輯和原則,然後分場景講一下不同的場景應該怎麼用。
  • 虎門大橋發生劇烈晃動,是因為天氣原因嗎?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它
    01虎門大橋為何會發生劇烈晃動?其中,虎門大橋作為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苑市虎門鎮的一座跨海大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至上,1997年建成通車至今,常年居於飽和狀態,成為兩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並且始終都在平穩運行。
  • 福州市民地震時拍攝家中魚缸劇烈晃動,稱住32層跑不了
    遭遇天災人禍,很多人都會變得驚慌失措,只要有一線生機,就會奮力存活下去,幾乎沒有人會等待死亡拒絕逃生,尤其是發生自然災害時,人類的抵抗不堪一擊。12月10日晚9點多,中國臺灣地區附近發生5.9級左右地震,福建福州等地有明顯震感,當地市民拍下家中魚缸劇烈晃動畫面,上傳網絡後引起很大熱議。據拍攝視頻的市民表示,自己家住在32層,發生地震也跑不了,剛開始感覺到地面在晃動,但是自己坐下來後就不搖了,穩定後,有很多人跑到樓下,而自己則站在窗戶上看。
  • 北海道發生地震 親歷者:10層樓劇烈晃動
    北海道發生地震(原標題:北海道地震:十層大樓劇烈晃動)經濟觀察網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02月21日20時22分,當地時間21時22分,日本北海道地區(北緯42.87度,東經142.02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根據日本氣象廳測定,本次地震最大烈度達六度,札幌市最大震度為五級弱,目前不會引發海嘯。
  • 北海道5.5級地震烈度達6度 親歷者:10層樓劇烈晃動
    (原標題:北海道地震: 十層大樓劇烈晃動) 經濟觀察網
  • 懷化一小學教學樓嚴重晃動 官方稱系共振效應
    紅網長沙5月28日訊(記者 董雷)懷化市錦溪小學(原三完小)一座前年才修的新教學樓,今日上午居然出現地震一般的劇烈晃動,嚇得老師與學生緊急逃離教室,至今驚魂未定。網友在紅網論壇發帖「呼救」。目前,事故原因已經調查完畢,是操場壓路機施工引起共振所致。
  • 臺灣強震致臺北101大樓「阻尼器」晃動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臺灣TVBS網站消息,臺灣花蓮今晚發生強震,臺北市震度3級,感受到劇烈搖晃,連臺北101大樓的「阻尼器」也晃動了。  一般來說,阻尼器是為了因應高空強風和颱風造成的搖晃而設置,但這次地震左右搖晃明顯,加上感受到的震度大,101內這個重達660公噸的巨大鋼球,也跟著左右擺動,來減緩建築物的晃動幅度。
  • 刮颱風,高樓為何會「晃動」
    他滿懷憂慮地問道:「颱風過境時,高樓就開始左右晃動,家裡的吊燈叮咚作響,這是什麼原因?會對樓房結構造成什麼影響?」    風振效應導致高樓晃動    強颱風過境高樓「晃動」,是否正常?    「高層建築在強風作用下會形成風振效應,過大的振動加速度會使人感覺不舒適,這就是風振舒適度的要求。」範藝說,現行設計規範對風振加速度有限制,對高度150米以上的建築有嚴格要求,有人還建議今後對高度100米左右(約30層)的居住建築從嚴考慮風振舒適度的問題。    「離地面的高度愈大,風速也愈大;愈是空曠的地面,風速也愈大。」
  • 5部國外燒腦懸疑劇,不動腦子還真看不懂,特別是最後一部
    懸疑劇一直以來都廣受歡迎,不到最後都不知道結局是什麼,讓無數觀看者都覺得不動腦子就不知道在演啥。接下來給大家推薦5部經典的國外燒腦懸疑劇。喜歡燒腦懸疑劇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吧!
  • 湖南一小學教學樓莫名晃動 學校稱是「共振效應」
    原標題:教學樓莫名晃動學校稱「共振」 工程師質疑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8日早上,在湖南省懷化市錦溪小學一教學樓裡,正在上課的師生突然感覺到樓在搖晃。起初,老師們以為是地震了,學校也拉起了警報,老師和學生都緊急逃離了教室,全部人員安全疏散到了室外。
  • 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會「晃動」
    晃動」(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SlashGear報導,黑洞以「貪婪」、不可逃避而著稱,是已知宇宙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但人們直到現在才意識到的是,它們會「晃動」。雖然月牙環的大小可能和理論預測的一樣,但沒想到的是出現了明顯的晃動。其中有些是目前的理論所預測的,因為落到黑洞上的過熱氣體的吸積流會電離,然後因磁場而變得湍急。科學家解釋說,這可以解釋一些可見的「晃動」,但不是全部。「實際上,我們看到那裡有相當多的變化,並不是所有的理論吸積模型都允許這麼多的晃動,」Wielgus建議。「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根據觀測到的源動力開始排除一些模型。」
  • 愚蠢的動物,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
    最愚蠢的動物,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世界上竟然有一種最愚蠢的動物,它可以吃掉自己的腦子,然後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這種最愚蠢的動物就是海鞘。>因為沒有食物它便開始消化自己的身體,就連自己的大腦也會被自己消化掉
  • 為什麼太陽會變成紅巨星,那個時候人類應該怎麼辦?
    額,小編覺得吧,其實我們思考這個問題太早了,雖然科學家們都說太陽快要走到末期了,但是實際上距離太陽變成紅巨星還有幾十億年呢,或許幾十億年對於太陽的漫長壽命是很短了,但是對於人類來說,還是很漫長的。並且如此長的時間如果人類能一直發展下來,那也應該掌握應對並且改造太陽爆發的技術了。那麼為什麼太陽會變成紅巨星呢?
  • 杜拜塔高達828米,颳大風晃動幅度可達1米,為啥裡面的人不怕?
    杜拜塔晃動幅度可達 整個大樓基本上都是富人所待的地方,而這樣的一個大樓,每逢掛大風的時候,卻展現出讓人不安的感覺。 可能大家都知道,不論什麼建築,基本上都害怕大風天氣,而作為世界第一高樓,颳風擺動的幅度較大,就連上海中心大廈都有1米左右的擺動幅度。 要是人在裡面,是不是會感到那種搖晃的感覺呢?
  • 低頭玩手機,腦子會「漏水」?
    上班時間用電腦,下班時間玩手機,「低頭族」當久了,不僅眼睛會受傷,而且年紀輕輕頸椎就不行了。近年來臨床上越來越多地發現,「低頭族」出現了一個新的健康隱患。低頭用電腦、玩手機時間長了後,很多人都會感到脖子或頸椎不適。如果感到頭痛,那得小心了。
  • 湖南懷化一小學教學樓晃動續:不少低年級學生缺課
    湖南懷化一小學教學樓晃動續:不少低年級學生缺課   懷化一小學教學樓晃動後續:不少低年級學生缺課  昨天上午,湖南省懷化市一學校教學樓發生強烈晃動,3000多名師生緊急疏散,經過懷化多個權威部門勘察鑑定,確認系操場上施工的壓路機引起共振所致,詳見紅網昨日報導《教學樓隨壓路機共振數千師生緊急疏散 已確認安全》。
  • 一本不正經的大腦:腦子是個好東西,你想不想了解它?
    每個人都有腦子,但很少有人捫心自問:我的腦子是怎麼來的?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們人類還不是人類的時候--不,還要再往前--在還是單細胞生物的時候,"我們"是沒有大腦的。"
  • 濟南一居民家中房子莫名晃動 專家:或系樓房共振
    在6樓翟女士家記者看到,一棵綠蘿的枝葉不斷有規律地晃動,明顯能夠看出影視牆上吊掛的射燈在動。翟女士的父親翟先生用玻璃杯接了半杯水放在茶几上,一分鐘之後杯裡的水依然在不斷晃動,並且幅度不小。據他稱,廚房裡曾經發生過放置好的鍋蓋、鏟子自己掉落的事情。「我懷疑可能是供暖季來臨,附近明湖熱電廠開啟循環泵的原因。」
  • 腦子「不完整」會讓人變傻嗎?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一個人「腦子」不像正常人那樣完整,TA是否能像正常人一樣聰明?假如腦子裡面大部分是「水」,人真的會變傻嗎?超薄大腦皮層的正常人人腦本身是非常柔軟的器官,需要在堅硬的腦殼保護之下,才能避免受到傷害。在腦殼裡面,神經細胞基本上泡在一種特殊的組織液之中的:腦脊液。在正常的情況下,腦積液是有著自己的代謝,主要分布在腦室之中的。
  • 假如人只有半個腦子,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假如人只有半個腦子,生活會變成什麼樣首先要知道,人類的大腦中共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組成大腦皮層的就有140億個,這眾多的大腦細胞構成了大腦的兩個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也就是我們說的左腦和右腦。假如人只有半個腦子,生活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兩個半腦對同一種刺激反應也是不一樣的。如果讓右半腦麻痺,人將會變得意象異常興奮,無休止的獨白,不斷的開玩笑,無憂無慮,所有消極的詞彙在他嘴裡都變成積極的詞彙,對每個問題他都能給予詳盡的帶文字為的回答,但是他說話的聲音是嘶啞的,發音是不清楚的,與此同時此人失去了創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