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這家百年傳承老店,遭媒體「牆裂」推薦,蹺腳牛肉日賣1000碗

2021-01-10 特色美食速遞

樂山的美食有川菜的特點麻辣鮮香,樂山還有一道美食不麻不辣,卻倍受食客歡迎,這道名菜就是樂山的翹腳牛肉,這是一道有著悠久歷史的名菜,將牛身上的各個部位燉在一起,色香味美,入口即化,味道異常鮮美。

關於這道菜還有一個歷史傳說,樂山曾經一度民不聊生,貧困交加,有一位老中醫擅長用中藥,於是就將有錢人扔掉的牛雜,加入中藥熬成湯,這種湯味道香,又有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功效,因此在民間廣外流傳開,翹腳牛肉其實就是其他地方的全牛宴,把牛身上的各個部位,放在一起加中藥燉煮而成,由於裡面放了中藥,所以這道菜是不加辣椒的,防止中藥藥效受到影響。

有人說翹腳牛肉是樂山的美食名片,此話絕無誇大,吃翹腳牛肉一定要到樂山城區一家百年傳承的店裡去吃,這家店每到飯點兒,店裡店外座無虛席,曾經被各大知名媒體廣泛報導過。

這家店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上千碗,有人說在樂山沒吃過他家的翹腳牛肉,就算是沒吃過真正的樂山翹腳牛肉。

這家店在城區有兩家店,分別在萬人小區和牛咡橋啃骨頭對面,他家的翹腳牛肉之所以好吃,源於店裡的一鍋老湯,湯裡放了幾十種藥材,在傳統的湯料的基礎上加了幾味獨家小料,小火長時間熬燉形成了這道精湯。

每一碗菜品老闆都會加入一勺精湯,讓湯跟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吃起來新鮮又舒服,他家的牛肉原材料是老闆每天早上親自去屠宰場購進的,經過排酸之後,再進行加工,老闆說雖然成本高一點,但是肉質新鮮,會讓客人們的就餐體驗不一樣,新鮮的食材,大家是可以吃出來的,廚師的刀工也很厲害,把牛肉切得薄如紙,他家的翹腳牛肉在燉煮的時候,不再加其他的佐料,只有香菜香蔥提味,這兩樣也都是很新鮮,而且經過多次清洗,吃起來很乾淨清口。

翹腳牛肉裡的各類食材都非常鮮嫩,湯底都可以喝,湯的味道鮮得都掉眉毛了,來他家不光可以吃翹腳牛肉,還可以吃到辣炒的牛肝牛肚等,炒的菜品裡面就放入了辣椒,對喜歡吃辣子的人來說,這麻麻辣辣炒菜的味道也很喜歡,另外還有粉蒸肉系列,都是不錯的選擇,想吃翹腳牛肉,不要猶豫,來他家吃絕對不會入坑!

相關焦點

  • 樂山最地道的蹺腳牛肉是哪一家?
    蹺腳牛肉是起源於四川省樂山市的一種傳統美食,因湯味鮮美肉質細嫩又具有強身健體預防感冒等功效,這些年來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愛。近年來,隨著樂山旅遊業的崛起,蹺腳牛肉也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不少遊客來到樂山遊覽了樂山大佛和峨眉山之後,必須得嘗一嘗蹺腳牛肉,這才算是真正的來過了樂山。
  • 5.1萬字 記錄蹺腳牛肉前世今生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第六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第七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三會「)即將在樂山舉行。9月17日,盛會前夕,樂山市市中區政協內刊《文史資料選輯》(2020年)(總第34輯)——非遺蘇稽蹺腳牛肉專輯出版,為樂山旅遊助力,為美食文化添磚加瓦。
  • 這家開在大豐街頭的蹺腳牛肉,食客從南到北穿城而來
    這家開在大豐街頭的蹺腳牛肉很牛,食客從南到北駕車穿城來吃,只為那鍋熱氣騰騰的美味! 羅先生是個標準的吃貨,平時應酬很多,吃遍了城區大大小小蹺腳牛肉館,一次到大豐鎮辦事,朋友請他到這家叫
  • 樂山大佛世人皆知,蘇稽鎮還有蹺腳牛肉你知道嗎?
    今天看了一些樂山的照片。樂山是大家都知道的旅遊城市,那裡的樂山大佛是全球聞名。這座大佛開鑿於唐朝,用了近90年才完工。在那個幾乎沒有測量儀器的時代,能在山巖上刻出這樣一座造型美觀、比例勻稱的石佛,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蹟!不過,今天我不給大家介紹樂山大佛,打算給各位介紹一道樂山的菜,這道菜在當年樂山瘟疫流行的年代,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這就樂山蘇稽鎮的——翹腳牛肉。
  • 舌尖上的樂山,你都吃過哪些蟲子
    甜皮鴨,樂山人稱為滷鴨子、油燙鴨,是樂山市當地非常知名的一道漢族傳統小吃。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藝。由民間發掘、改進,其滷水別具特色,具有色澤棕紅、皮酥略甜、香氣宜人、於皮,或脆甜,或肥厚,附以細嫩的裡肉,口感不輸北京烤鴨。我們找到的是 樂山最正宗的甜皮鴨總店,就是下面這家啦。聽朋友說樂山紀六孃在樂山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非常出名的滷品店,紀六孃在樂山有好幾家分店,致江路的是總店。
  • 皇家傳承遭查水錶 網紅:吃碗牛肉麵壓壓驚
    「皇家傳承」牛肉麵。(王揚傑/攝)    前臺灣行政主管部門發言人丁怡銘引發「牛肉麵之亂」後,皇家傳承牛肉麵又遭指稱其位在新莊的食品加工廠並未登記,且經發局前往稽查時不願配合受檢,遭新北市政府調查。檢舉人士調查、檢舉、爆料媒體一條龍,讓宅神朱學恆都自嘆弗如。
  • 四川美食蹺腳牛肉用的啥配方?第三屆樂山藥博會公開解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葉海燕 攝影攝像報導11月20日,第三屆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在樂山開幕。藥博會現場,飄來陣陣蹺腳牛肉的香氣?樂山美食蹺腳牛肉作為樂山「食藥同源」的代表,以「中醫康養禮包」的方式出現在藥博會,其湯包方進行了公開揭秘。在展館門口,熱氣騰騰的蹺腳牛肉吸引了許多與會嘉賓駐足品嘗。據介紹,蹺腳牛肉湯採用白芷、丁香等味中草藥熬製而成,有溫中健脾、益氣祛溼的功效,其秘訣就在其中的樂山道地中藥材薑黃和乾薑。
  • 超強樂山美食攻略:西南美食界的標杆,吃貨心目中的打卡聖地
    四、美食【芳芳翹腳牛肉】樂山美食「扛把子」一定要數翹腳牛肉。而樂山翹腳牛肉的百年老字號「芳芳翹腳牛肉」便是眾多翹腳牛肉店鋪中的翹楚。翹腳牛肉可以分不同部位單點小碗菜,也可以來一鍋「全家福」啥都有。我們點了幾個小碗菜,服務熱情周到,上菜速度快,一人配了個幹碟。嫩牛肉:湯底沒有一絲腥味,甚至有一種滷水的感覺。
  • 百年傳承 老店新潮
    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一些企業憑藉對產品質量的堅守、優秀理念的傳承、時代風向的把握,敢於改革,善於創新,深得消費者信賴,經營上百年乃至數百年而延續不斷,至今依然生機勃勃,引領時代潮流日本400年酒廠木村酒造唯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發展駐日本記者 劉軍國在日本秋田縣湯澤市中心,有一片古色古香的院落群。
  • 成都這家蹺腳牛肉湯鍋,味道巴適,人均還不到30元
    粉蒸牛肉滿滿一蒸籠的牛肉,先前還以為下面有墊菜,但是並沒有,全都是牛肉,第一次遇到這麼良心的商家,瘋狂打cell~來吃一下牛肉的味道,有淡淡的豆瓣味兒,聞不出來,牛肉沒有腥味,牛肉很糯,好吃,老闆特意說了下,趁熱才好吃,冷了就沒這麼好吃了。走的時候一定要打包一份。
  • 舌尖上的四川樂山,撩動你的胃
    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加上多種調料的去骨雞片拌和而成,吃奶湯麵時配以缽缽雞,別具風格。後來,碼頭上的小販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便將菜品和爐具加以改造,置於挑擔兩頭,邊走邊吆喝,江邊、橋頭賣勞力的百姓便圍著擔子成了常客。如今,麻辣燙也漸漸從江邊走到了岸上。這就是麻辣燙的起源。
  • 樂山火鍋不完全推薦,這10家火鍋店,你更想pick哪一家?-上遊新聞...
    沒火鍋的冬天是不完整,在樂山,大大小小的火鍋不少於100家。而這其中我推薦這10家。撈鍋壩子老火鍋這家每年狂吸1000000 真愛粉的● 撈鍋壩子老火鍋 ● 那是一路從重慶火到樂山終於在樂山也可以吃到啦
  • 寧國路這家六十年老牌餐飲店,牛肉煎包和鍋貼據說是上海最嗲?
    今天要帶大家來的也是這樣一家老店,在寧國路平涼路一帶有六十多年了,其中牛肉煎包和鍋貼味道真的可以說是上海一絕了,讓我們趕緊一起來平涼路1503路這家「上海一心齋」嘗嘗!牛肉煎包牛肉煎包可以說是這家老店的招牌了,一出鍋的時候真的是香得不行!一個個金黃飽滿得,真的特別誘人!夾起一個湊近來看看,香氣撲面而來,酥底金黃油亮,忍不住就要咬傷一口了!
  • 春節來臨 「盤點」樂山鄉村美景美食
    2017年春節臨近,樂山的大街小巷年味漸濃,讓人越來越期許新年假期的到來。節日期間,親朋好友一起去樂山周邊的特色農家樂玩一玩,品味農家土菜、欣賞生態美景,一起共度一個悠閒、熱鬧的新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樂山周邊有哪些農家樂?樂山周邊農家樂怎麼去?今天記者就推薦樂山鄉村旅遊線路,和你一起尋找舌尖上的最濃年味。
  • 崑山這家幾十年的老店要關門了,依依不捨
    最近,這家店鋪擺出告示牌,宣布即!將!搬!遷!據了解,紅霞泡泡餛飩老店租期即將到期,計劃4月20日搬遷新址,新店離老店不遠,很容易找到。在正儀老街,做泡泡餛飩的店鋪大大小小有幾十家,其中,紅霞泡泡餛飩頗為有名。這家店的門頭裝飾簡單,招牌上面6個再簡單不過的大字「紅霞泡泡餛飩」,讓人覺得沒有絲毫的特別。但是,就是這樣一家小店,卻總是食客滿座。
  • 餐飲品牌全案設計|「品牌升級」|楊三嬢翹腳牛肉
    楊三嬢翹腳牛肉01 項目詳情現場測量圖平面布局圖草圖02 品牌策略部分品牌項目:楊三孃蹺腳牛肉品牌種類:連鎖加盟品牌品牌範圍:西安(陝西下遊城市即將輻射)消費人群:90後為主,輻射80後00後核心產品:蹺腳牛肉、樂山特色小吃空間風格:
  • 遊走百年老街巷,感受舊...
    再去路邊賣碗碗羊肉、豆花飯、蘿蔔絲豆腐乾的小攤前買點當地特色美食,吃吃喝喝,好不愜意!攝:@蘆山在線站長船形街除主要街道以外,阡陌相通錯綜複雜,每條小路上都會有新的發現。攝:@而已堂dege時至今日,這條倖存下來的老街仍保留著部分明清時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人們在涼廳內喝茶、看戲、集會、貿易,風雨無阻。
  • 「清湯寡水」的樂山菜:在重慶尋找翹腳牛肉,人均50元的美味
    樂山翹腳牛肉是實實在在的平民美食,這一點,也許可以從它的名字裡讀出來——據傳,翹腳牛肉誕生於樂山市楊灣鄉,當地許多村民都以殺牛買牛為生。在這裡,有人看中了「無甚大用」的牛雜,將其攜到河畔洗淨,放入鍋中煮成後就支起攤子賣起來——可是沒想到生意還挺好,食客蜂擁而來,小攤無足夠的桌椅板凳供人落座,客人就席地坐在臺階上,邊翹二郎腿邊吃。一聽這個故事,我就知道樂山翹腳牛肉很符合重慶人的口味,這種平民大眾、不拘小節的感覺,不正和火鍋的起源一脈相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