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因美被曝業績造假?託盤商爆料上億臨期奶粉囤在庫房沒人提

2021-01-14 騰訊網

眾所周知,很多上市公司為了讓財報好看,都會在業績上做文章。乳企也不例外。

近日,母嬰前沿收到一家貝因美託盤商反饋,2019年成為貝因美的託盤商後,有將近1億臨期奶粉還在庫房積壓,因為在入庫前已將貨款提前給到貝因美,貝因美再安排經銷商陸續從它的庫房提貨,但是原計劃的奶粉貨品到現在都沒有提完,導致尾款沒有到位,貨物大量積壓,苦不堪言。

該託盤商還表示:大家別被貝因美的財報騙了,看起來銷售業績和利潤都在上漲,其實是把沒賣出去的奶粉壓在我們手裡,提前拿到錢做的財務假數據。

為此母嬰前沿關注到貝因美的上市財報,其自2016年到2019年,淨利潤都處於虧損狀態,最嚴重的是2017年全年虧損高達10.6億。

即便是2019年也處於全年虧損1.03億的境地,但讓人奇怪的是,突然在2020年中報顯示營業收入達到14.87億,淨利潤做到4289.6萬,同比上漲14.78%。

這樣的反轉財報讓行業驚奇,受到疫情的影響和乳粉行業品牌集中度的提高,其他乳粉品牌下滑嚴重,而貝因美的財報還能做到如此亮眼,堪比乳企上市公司第一亮股。

除了託盤商的爆料,母嬰前沿也關注到在今年6月,貝因美(02570)上市公司把旗下嬰配粉子品牌「童享」的運營所有權連同所屬公司「上海貝因美」以1791萬元價格賣給B2B電商平臺海拍客。

據業內人士反饋:這部分非業務形式的收入,也作為純利潤(幾乎是0成本)併入財報體系裡,讓財報數據亮眼。

目前貝因美通過嬰配粉註冊配方制的品牌眾多,但總部主推「愛加」作為核心嬰配粉品牌,「舒好敏」低敏奶粉,「睛彩」奶基營養品和冠軍寶貝營養米粉,外加「貝新爾」「昔倍護」特配奶粉來打造貝因美上市公司品牌閉環,但銷售數據並未多爭氣。

截至目前,貝因美旗下共下來17個嬰配粉品牌,除了「愛加」,大部分已經外包給承銷公司進行運營銷售,這其中包括上文提到的海拍客,還有達維優加(中山)嬰童食品有限公司(承銷臻愛系列)、安徽優親貝貝母嬰用品銷售有限公司、上海添慶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孕嬰聯實業(上海)有限公司、紐菲特乳業(成都)有限公司、常州市千家萬鋪商貿有限公司等公司。

據爆料人反饋,貝因美為規避法律額風險,所有的託盤商明面上都籤訂承銷合同走法務流程,但實際進行的是託盤模式。

針對上面兩次事件再結合貝因美的2020年中報,不得不質疑貝因美為了銷售規模的增長,找到若干個擁有資金實力的託盤商一口氣把它的貨買入(當然價格也很低),提前透支年銷量。

這樣,託盤商可以提前把貨款給到貝因美,貝因美再讓合作的經銷商從託盤商的庫房裡提貨,而經銷商的貨款也是打給託盤商,讓託盤商承擔貨款風險。

在這裡很多人都會認為託盤商就是總承銷商,其實不然,「託盤」本是緩解貿易商資金緊張的業務手段,指的是「託盤」公司作為委託方委託貿易商代理訂貨或銷貨,並起到為貿易商墊付資金的作用。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託盤商」漸漸演變為放大融資槓桿的手段,充當「影子銀行」角色,只為短期資金周轉,根本沒有賣貨能力,甚至大部分的託盤方僅僅是充當了「資金周轉和庫房囤貨」的角色。

那承銷商的角色則完全不同,它具有一定銷售實力,屬於承擔銷售責任的商人。

承銷商一般不承擔生產,而只承擔商品的渠道管理及庫存分配管理,在整個銷售環節裡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也可看作被生產企業分配較大管理權限的大代理商。

那我們怎麼判斷跟貝因美合作的是託盤方還是承銷商呢?

看合同便知,一般承銷商的訂貨量和銷售能力是相匹配的,比如它的渠道有1個億的銷售能力,就會進相應的1億上下的貨,而不會去進超過能力範圍的五六個億訂貨量,這也是承銷商和託盤商的最大區別。

所以業內人士質疑:貝因美為了規避財務風險,和託盤商籤訂的是正規承銷合同(否則早被證監會查出來),再借用託盤商的錢把貨囤到託盤商的倉庫裡做為中轉站,然後讓貝因美的銷售對接經銷商下訂單提貨,款項都進入託盤方的帳戶裡。因為提前有進帳,貝因美財報業績做的很漂亮,增長率可觀。

但在賣貨過程中,有一點很容易被識破,那就是貝因美讓下面的分支經銷商去進託盤商的貨時,整個交易環節都是平進平出,沒有任何差價利潤。

那很多人會奇怪託盤商的利潤收入來自哪裡?

為什麼願意提前給貝因美錢還負責囤貨?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那是因為貝因美已經用市場服務費的方式支付給託盤商相關費用了,這個模式就是典型的託盤交易模式。

如今導致東窗事發,託盤商出來爆料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庫存貨量大,外加各種市場因素,沒有原來計劃的那麼多經銷商來提貨,提前支付的貨款就無法按時回收,產品又將過期,託盤商不幹了......

對此,投訴的託盤商表示,我們其實是借錢給貝因美做虛假貿易。導致2019年8月份生產的奶粉都還囤在庫房裡,而貝因美生生透支了兩年的銷售額來圓財務報表的漂亮。

那貝因美難道不知道虛增銷售收入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嗎?

產品並沒有真正到消費者手裡,如此惡性循環,財報總有一天會曝光託底。而嚴重的話,上市公司會被停牌,股價會暴跌。

對於財務造假,渾水總裁布洛克曾透露,他們找到財務造假公司的切入點就是上市企業的財務報表,假如其利潤、盈利能力或者銷售業績好得不真實,甚至都不受行業周期的影響,那麼這樣的上市公司是很值得懷疑的。

總的來說,財務造假必然經歷3個過程:1、虛增利潤,2、虛構現金,3、虛增資產,也正是這三點的異樣,導致了渾水做空了輝山乳業。當然,作為曾經的乳粉老大,我們不希望貝因美也走輝山老路。

針對此次爆料事件,母嬰前沿會持續關注呈現。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推動行業整改
    其中,以涉及民生的「臨期奶」事件被炒作的最為厲害。  針對「臨期奶」事件,昨日,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嬰幼兒奶粉,均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此前,我們按照電商行業通用的標準來處理這些商品。」  井然還表示:「拼多多將統一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隨著拼多多赴美上市,關於它的輿論在網上集中爆發,部分媒體呈現跟風狀態,在不核實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的情況下,就追蹤熱點報導。其中,以涉及民生的「臨期奶」事件被炒作的最為厲害。
  • 【資訊】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
    針對「臨期奶」事件,今天早間,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嬰幼兒奶粉,均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此前,我們按照電商行業通用的標準來處理這些商品。」井然還表示:「拼多多將統一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 拼多多發起,淘寶、京東或聯手給「臨期奶」打標花多少精力都要做!
    剛剛,拼多多發起,淘寶、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或聯合出手,共同為國內奶粉業樹立了一個新標準!近日,一張拼多多上出現"7.5元奶粉"的圖片在網上盛傳,引起拼多多關注。調查顯示,頁面上的7.5元的奶粉只是商家用來引流的手段,以超低價格吸引用戶點入主頁,從而實現產品推廣,電商行業各大平臺均有此操作。而拼多多上7.5元奶粉連結的主要推廣產品為均價35元左右的貝因美"臨期奶"。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
    其中,以涉及民生的「臨期奶」事件被炒作的最為厲害。針對「臨期奶」事件,今天早間,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嬰幼兒奶粉,均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此前,我們按照電商行業通用的標準來處理這些商品。」
  • 貝因美艾貝可 科學配方造就安全奶粉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貝因美艾貝可,科學配方造就安全奶粉 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比起來,優勢非常明顯,而最大的優勢就是母乳中含有的蛋白是小分子蛋白,有利於吸收,所以當母乳不足的時候,專家都建議 適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因為適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蛋白分子更小,低致敏,易消化,吸收
  • 沒有良知,通過了奶粉註冊又如何?
    伴隨著奶粉註冊名單的出爐,食藥監總局也陸續通報了貝因美、高培、歐貝嘉、西牧乳業、搖籃乳業等乳企在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並責令整改。其中西牧乳業的通報情況可以說是頗為嚴重,缺少良知,觸目驚心!我一直認為假冒偽劣、質量問題和過期原料等都是企業不可觸碰的底線,尤其是奶粉企業的底線!對底線的遵守,高於底線的自我約束,對消費者負責,就是最基本的良知。
  • 貝因美漩渦:6億債務壓頂股價蒸發90% 「忽悠式」回購遭監管
    「奶粉第一股」在債務泥潭中越陷越深。 1月14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貝因美)發出監管函。2011年4月,貝因美上市,每股發行價42元,成為了「奶粉第一股」。 但好景不長。貝因美2013年至2014年淨利潤下降9成以上,2015年略有回暖,但2016年和2017年卻連續虧損則。自2018年4月27日起,貝因美被深交所發出退市風險警示,股票變為「*ST因美」。
  • 飛鶴奶粉到底有沒有「鬼」?業績耀眼,「殺人鯨」提九點質疑
    不過,這次做空依舊沒對飛鶴股價產生實質影響。 2016年以來,飛鶴髮展迅猛,業績好到經常遭到做空機構質疑。這次,Blue Orca和飛鶴到底誰更能站住腳,飛鶴到底有沒有「鬼」? 01 「雙殺」飛鶴 7月9日上午,飛鶴髮公告對前一天Blue Orca做空報告中提出的質疑逐一回擊。這是飛鶴上市短短8個月以來第二次遭到做空。
  • 長期大量回收過期臨期冷凍蝦肉高度重視
    食品衛生流程一,項目名稱:食品生產經營衛生許可實施主體:當地許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七條流程:申請→窗口受理→現場審查→審批→發證申報材料(一)食品餐飲業xx省《食品衛生》申請書企業名稱預先核准證明(管理機構核准單)法定人或者負責人明:明;董事會決議、章程或任命生產經營場所、場地的使用證明:房屋產權證明;租賃合同;經營場所證明生產經營場所、場地平面布局圖企業衛生管理制度;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名單
  • 因愛寶貝、貝因美、君樂寶奶粉哪款適合新生兒?不偏不倚說真相
    現在,很多年輕的媽媽都為孩子挑選奶粉頭疼,身邊的老人、朋友眾說紛紜,也沒有統一的意見。其實,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對奶粉的需求也不一樣。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寶媽信賴乃至選擇國產奶粉,我們選擇了一些性價比比較高的因愛寶貝、貝因美、君樂寶奶粉從奶源、口味和配方三個方面給大家做個比較,希望能對咱家的寶寶有所幫助。
  • 聯盟發布丨貝因美的囚徒困境,子公司「媽媽購」2個月7次成為被執行人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內容顯示,通過天眼查發現,1月8日,寧波媽媽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媽媽購)被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執行標的376323元。該公司自2020年11月12日以來,兩個月內有7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共1250328元。
  • 強制打標「臨期奶」,這一次拼多多做對了什麼?
    7月31日,拼多多召開媒體溝通會,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在嬰幼兒奶粉上,拼多多始終堅持嚴苛的行業標準,平臺從未出現假奶粉或是過期奶粉。」同時,針對臨期嬰幼兒奶粉,拼多多將統一強制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其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並在真正保質期來到之前先行下架。
  • 拼多多「釘釘子」第一步:強制商家進行 「臨期奶」打標
    「對於社會關心的臨期奶粉問題,我們會率先在行業更新更高的標準,會像「香菸盒提醒風險」一樣在罐體圖片上強制以醒目方式添加『此為臨期奶粉,請謹慎購買』字樣」。  7月31日,拼多多召開媒體溝通會,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人謝宏重新定義「新國貨」「用愛餵,放心奶」是國貨奶粉的方程式
    放心奶=良心+專業一項研究表明,中國90後中大概有80%的人會更偏愛國貨,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國內市場的老大難問題,如何讓90後父母放心地養育寶寶,讓中國寶寶喝上放心奶?「這個奶粉可以給我自己孩子喝嗎?」謝宏說,「要做好新國貨,特別是做嬰童行業的國貨大牌,良心和專業缺一不可。」
  • 0.55元臨期餅乾可月銷10萬背後:線下連鎖商超小步快跑,填補缺口仍...
    新海食品商城一直以這種零售方式存在了多年,直到今年9月,競爭對手來了——一家名為好特賣hotmax的臨期食用品商超計劃在江浙滬布局近45家商超。類似的商超「飴食貨倉」也從2016年開始在北方市場快速擴張。一批活躍在商品銷售各個環節的零散供應商正在撬起國內市場,並且朝規模化、連鎖化趨勢野蠻生長,在既定的存量市場中挖掘新的流量機遇。
  • 貝因美榮獲20屆IAI國際廣告銀獎 品牌聲譽再提升
    調查發現,這類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是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該「特醫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的資質。雖然已過去12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依然存在,加之「大頭娃娃」的事件讓乳業板塊集體承壓,資本市場也迅速作出了反應。
  • 摳門的年輕人,成就了上千億的臨期食品市場
    比如一包餅乾的保質期是12個月,如果距離出廠過了4個月了,那這個餅乾就沒機會在超市上架了,這也被稱為食品流通行業的允售期。於是,在食品保質期快要到達的臨界期,這些食品就面臨身價降低的局面。臨期食品有多便宜呢?原價十幾塊的依雲水,只要5毛錢一瓶;三隻松鼠的巨型零食大禮包,淘寶價 148 元,臨期賣價僅為30元 ,直接打了2折。
  • 中科院上海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與貝因美籤署合作協議
    中科院上海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與貝因美籤署合作協議  中國網12月20日訊(記者葉德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民眾越來越關心健康問題,而我國目前幼兒配方奶粉、母嬰營養品主要借鑑西方配方,是否適合中國人的遺傳和生理特點?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發明人耿美玉,被曝涉嫌學術論文造假?
    小編感覺最近的阿爾茲海默症新藥甘露特鈉真的是賺足了眼球,先是震撼宣布上市,後來遭受源源不斷的質疑而現在新藥發明人又被曝學術論文涉嫌造假。可謂是一波三折,命途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