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發明人耿美玉,被曝涉嫌學術論文造假?

2021-01-10 騰訊網

近日,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的4篇論文出現在了PubPeer網站,這四篇論文被質疑存在圖片不當裁剪、一圖多用等問題。

這四篇論文分別發表在 Oncotarget(2015年)、Journal of Cancer(2017年)、Cell(2018年)、Hepatology(2019年)。

其中 Cell 和 Hepatology 論文的通訊作者為耿美玉,另外兩篇論文,耿美玉研究員並非關鍵的參與者。

小編感覺最近的阿爾茲海默症新藥甘露特鈉真的是賺足了眼球,先是震撼宣布上市,後來遭受源源不斷的質疑而現在新藥發明人又被曝學術論文涉嫌造假。可謂是一波三折,命途多舛。

學術造假已經是業內人士見怪不怪的事了,這是全球範圍內都存在的現象,不過國人在外國的科學誠信更差。

小編在這裡先給大家說明一下學術論文的作者排序,一般分第一作者、其他作者(第二、第三等作者)以及通訊作者。

第一作者一般是研究的主導者,也就是主要負責人,承擔研究的大部分內容。

第二、第三作者作者參與研究中的部分工作,承擔比重不如第一作者多。

通訊作者往往是導師,擔任總負責人,主要發揮指導作用,但也極少參與研究。所以,一篇學術論文的研究成果基本是歸在第一作者名下。

現在我們再來說一下發明人耿美玉發表的4篇文章。

從發布的結果來看,這4篇文章的一作都不是甘露特鈉發明人耿美玉,其中2篇是通訊作者,這可能是學生寫的文章,發明人有失察的責任,如果證實造假的話也應當譴責。

不過,這都與新藥甘露特鈉沒什麼直接關係,並不能以此否定新藥的有效性。

個人觀點,既往學術造假並不能說明該新藥療效造假,對於甘露特鈉的研究結果存有質疑是正常且合理的,但也應該就事論事,兩者並不能直接畫等號。當然,學術造假確實是學術信用問題,研究人員也應珍惜自己的學術信用。

其實很多人對這個藥已經越來越沒信心了。雖說理智上我們需要的是更多臨床數據的披露來判斷,而不是根據文章造假的證據來。但是一系列的疑點已經很難讓人信服了。

其實這麼說吧,文章什麼的,你就算是編我也毫不在意,本來我也不看那些廢紙,但是如果連藥這種東西都敢編,那就真的和大家都有關係了。

大家對國產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發明人,被曝涉嫌學術論文造假,的這一件事情怎麼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阿爾茲海默症國產新藥發明人學術造假?
    從開頭內容來看,該函的緣起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要求首都醫科大學調查饒毅「論文涉嫌存在不端行為」。饒毅用方舟子去年的三篇文章作為回應,稱「其結論非常清楚:饒毅實驗室沒有任何造假或其他不端」。29日下午,方舟子在其社交平臺上評論此事稱:今年6月起,饒毅擔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 綠谷製藥「九期一」上市引爭議 研發領頭人涉嫌學術造假
    這款被稱為「填補了過去17年阿爾茨海默症治療領域無新藥上市的空白」的國產新藥,由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谷製藥」)、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聯合研發,宣稱藥物能夠明顯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  但這項無數人翹首以待的重大醫藥突破,卻引來了不小爭議。  後續投資30億美元從何而來?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記者注意到,在這封實名舉報信中,饒毅舉報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有3張圖片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此外,饒毅還在舉報信中提到,今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宣稱可治療小鼠阿爾茨海默症論文存在造假情況。
  • 學術大地震!著名科學家饒毅實名舉報裴鋼等三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回應關於饒毅實名舉報3學者論文造假
    導語:學術地震!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耿美玉、裴鋼學術造假。
  • 饒毅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據北京青年報11月29日報導,北大教授饒毅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3張圖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 29日,網上流傳著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的舉報信。
  • 繼去年實名舉報後,饒毅昨日頂刊發文,再次向上海藥物所耿美玉團隊「發難」......
    圖片來源:Cell Research據悉,被關切的論文同樣發表在 Cell Research,題為「Sodium oligomannate therapeutically remodels gut microbiota and suppresses gut bacterial amino acids-shaped neuroinflammation to inhibit Alzheimer
  • 饒毅回應來了,不光是看熱鬧——耿美玉教授發文怒懟饒毅全程始末
    總編推薦:對饒教授質疑耿教授研究的事件,咱們「投必得學術」公眾號一直都在關注,也一直都在儘量給大家找到最全面的信息。饒毅實名信舉報三位大牛論文造假?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了。。。首次 | 饒毅劍指耿美玉團隊:「忘記」引用太多原創成果,文章有「吹噓」成分今天,我們從頭給大家梳理一遍此事的始末。
  • 繼去年實名舉報後,饒毅昨日頂刊發文,再次向耿美玉團隊「發難」
    12 篇與 GV971 相關的研究應被「恰當」引用在簡訊中,饒毅教授提到,在 2019 年 Cell Research 的論文發表之前,耿美玉教授已發表了 12 篇包括體外、體內研究以及綜述文章在內的與 GV-971 有關的論文(2003-2013 年間),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耿美玉教授在
  • 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生理與醫學諾獎得主被涉嫌論文造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截至目前,知名學術大家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有條件批准」引爭議:三問「九期一」
    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九期一」研究團隊及相關領域專家——2019年11月份,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代號:GV-971)」作為國家I類新藥上市後,有輿論質疑研究論文涉嫌造假、試驗期過短、藥物作用機理闡釋不明等,引起社會普遍關注。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該藥發明人、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副所長耿美玉等研究團隊及相關領域專家。
  • 明目張胆的造假?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每經記者:陳星 金喆 每經編輯:魏官紅今日(11月29日),一封署名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舉報信在網上流傳,饒毅在信中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即近期填補世界空白的阿爾茲海默GV-971中國首款該類藥物主要研究者、論文通訊作者)論文造假。
  • 饒毅實名舉報論文造假,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學校長如此怒髮衝冠
    研究員耿美玉,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並任藥物研究所第十四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這三位人物,哪一位都是響噹噹的學術界大牛,這三位被饒毅同時實名舉報,顯然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件。事件的起因是11月2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給首都醫科大學發函,要求單位調查饒毅所發的論文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為此,饒毅一怒之下,對上述三位進行了實名舉報。
  • 抗阿爾茨海默症新藥發明人耿美玉入圍中科院院士增選候選名單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份181人的名單中,包括了主導研發原創抗阿爾茨海默症新藥「甘露寡糖二酸」 GV-971的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耿美玉中科院藥物研究所官網簡歷顯示,耿美玉1989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醫學院(原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獲藥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日本京都大學藥學部藥學博士學位。
  • 今日話題 | 南開校長被曝論文造假,再次敲響學術不端警鐘
    18篇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等消息在網上熱傳。 可見,此次曹雪濤論文造假風波,有著極強的專業門檻和複雜性。就連伊莉莎白·比克也沒有直接給出結論。在採訪中她反覆提到,只是將存在問題的圖像和論文標註出來,至於是不是構成學術不端,還得更權威的調查。 但即便如此,曹雪濤恐怕也難逃論文造假的指控。
  • 國產老年痴呆「神藥」再陷爭議,九期一還能繼續「乘風破浪」嗎?
    從面世之日起,綠谷製藥研發的抗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納膠囊(商品名:九期一)就深陷輿論漩渦。 多年來,阿爾茨海默病始終是國際醫學界久攻不下的難題,至今尚未研發出特效藥,因此九期一甫一問世,就頭頂「神藥」光環,其研發團隊主要成員中國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耿美玉也因此榮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提名。
  • 中國又有121篇醫學論文被曝學術造假!實驗圖像高度相似,被疑出自「論文作坊」
    繼今年2月,中國400多篇醫學論文被曝造假後,近日《華爾街日報》又報導,中國至少有121篇發表在經同行評審的國際期刊上的醫學論文涉嫌造假。據悉,這些有問題的論文發表時間超過四年,涉及不同的主題,作者來自中國多所大學。而且這些論文中出現的實驗圖像均與其他至少一篇論文中的雷同。
  • 非正式舉報論文造假邏輯在哪?3名學術大師頂得住嗎?結局都傷心
    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人論文造假,被舉報者皆為學術名人」的帖文在網絡瘋傳,文中還附了上舉報信圖片。正在下班路上的挖挖機瀏覽完帖文內容,真的給呆住了。太不可思議了!說它不可思議,主要源於兩點:(1)論文造假的舉報者身份特殊。舉報信的署名者饒毅,可不是一般人啊,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還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領域"地震"要來了嗎?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一位業內學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早兩年曝出這種情況,塞門扎很可能不會獲得諾貝爾獎。
  • 「結論明確,不再調查」 中科院回應饒毅舉報裴鋼論文造假
    昨日(1月26日),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發布了關於饒毅《正式舉報林-裴(1999)論文涉嫌學術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