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簡單介紹兩種真菌中的珍品,小夥伴們要注意文中的關鍵詞,仔細看清,未來哪天看到它們,不要認錯哦。
菌中珍品乾巴菌
雲南乾巴菌又名乾巴菌、乾巴革菌、牛牙齒菌、蓮座革菌、蓮花菌、馬牙菌。
乾巴菌子實體叢生,蓮座狀。菌蓋革質,漏鬥狀,高8cm,總寬可達10cm,有輻射狀皺褶。菌蓋下表面子實層布滿疣狀突起,粉灰色。菌柄短,有少數分枝,稍偏生,與菌蓋同色。孢子近球形,淡青灰色。
主要分布於雲南。生於樹林內地上。分布在滇中高原,主產地為雲南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其次為雲南思茅、麗江、保山、大理,此外在貴州西部及四川南部以及湖南、湖北的局部地區有少量分布。
產於七八月雨季,多生長在馬尾松樹下,是雲南省、湖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
乾巴菌其貌不揚,黑黑的帶有一層白色。但味道卻鮮香無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
此菌香味濃鬱、滋嫩香甜、肉質堅韌,乾燥,回味醇香綿長,嚼味無窮,而且有一般酷似醃牛肉幹的濃鬱香味。
菌中舞者灰樹花
灰樹花又名貝葉多孔菌、慄子蘑、蓮花菌、葉狀奇果菌、千佛菌、雲蕈、舞茸。
灰樹花子實體肉質,短柄或近無柄,呈珊瑚狀多次分枝,末端生半圓形、扇形至匙形菌蓋,肉質或半肉質,重疊成叢,呈覆瓦狀,大的叢寬40-60cm,重3-4kg;菌蓋直徑2-7cm,灰色至淺褐色。表面有細毛,老後光滑,有反射性條紋,邊緣薄,內卷。菌肉白,厚2-7mm。孢子無色,光滑,卵圓形至橢圓形。
分布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甘肅、臺灣、西藏等地。夏秋季發生於櫟樹、板慄、栲樹、青岡櫟等殼鬥科樹種及闊葉樹的樹樁或樹根上。灰樹花是一種中溫型、好氧、喜光的木腐菌,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木質部成了灰樹花的主要營養源。
灰樹花營養豐富,俗稱「舞菇」,夏秋間常野生於慄樹周圍,重疊成叢,其外觀,婀娜多姿、層疊似菊;其氣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其肉質脆嫩爽口,百吃不厭。另外,灰樹花具有松蕈樣芳香,肉質柔嫩,味如雞絲,脆似玉蘭。
那麼大家都有記住了嗎?總結來說,乾巴菌和灰樹花都是菌中珍品,但還是很好分辨的,除了在外形、顏色上的區別可以用來判斷外,乾巴菌生於樹下的地上,而灰樹花生長在樹樁或樹根上;且兩種菌的味道也好分辨,乾巴菌味如醃製的牛肉乾,灰樹花有淡淡的松蕈樣芳香;乾巴菌肉質堅韌,有嚼勁,灰樹花肉質柔嫩,更爽口。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品嘗一下這兩種菌哦,一定能讓您有更多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