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省小夥伴
不了解雲南菌子
總覺得菌子是一種奇幻食物
吃了以後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但有些「全村吃飯」菌
(「全村吃飯」梗:意為事發後,全村人都去你家吃飯)
可大意不得
因為很多人吃完以後
可能根本沒機會和你分享
他看到的奇幻世界
這些菌
就是
毒菌
朋友聚餐誤食毒菌
男子中毒入院搶救
前幾天,家住玉溪華寧的郭師傅與幾名朋友一起聚餐,席間有用兩種野生菌做成的菜。不曾想,就是這一頓山珍,讓郭師傅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記者在醫院見到郭師傅時,經過治療的他,已經有了明顯好轉。郭師傅告訴記者,當天他是應約到朋友家去吃飯的。
郭師傅:
「當時他們撿來以後,就說吃菌,就在他家洗了,炒了就吃了。」
「以前吃過這個菌沒?」
「沒有。」
郭師傅說,就餐期間大家都沒有什麼異樣,可幾個小時後,他就開始覺得有些不舒服了。
郭師傅:
「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是反胃,上吐下瀉的。」
於是,郭師傅去往了當地醫院,不想情況卻越來越差。家人這才緊急將他轉院到省第二人民醫院的雲南省中毒臨床救治基地接受治療。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鄭粉雙:
「到我這裡已經是第二天,肝功能一直往上走,還是考慮鵝膏類的白羅傘中毒。」
在郭師傅恢復意識後,鄭粉雙主任幫助他辨認了曾經吃下的菌子種類。結果發現當天郭師傅吃下的兩種菌子,都是毒菌。
△毒紅菇
△致命鵝膏(白羅傘)
郭師傅:
「有一點傘,白色的,這個的根莖也是特別特別長。」
根據臨床症狀分析,上吐下瀉是由網孢海氏牛肝菌導致的,而多器官衰竭則是因為誤食了劇毒的致命鵝膏引起了。
據了解,郭師傅與朋友聚餐時,席間只有兩個人曾吃過這些菌子。另一人因為吃得比較少,因此中毒症狀並不太明顯。所幸送醫及時,目前郭師傅的情況較為穩定,但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進入雨季,野生菌大量上市
因食用了有毒野生菌而中毒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據了解
雲南近90%野生菌死亡病例
因誤食兩種菌
致命殺手!
亞稀褶紅菇、劇毒鵝膏菌
中午,記者來到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時,前來購買野生菌的市民還真不少,而見手青之類的牛肝菌是昆明人的最愛。
對於如何辨別毒菌,市民們都表示,只能按照以往吃菌的經驗來分辨。
木水花交易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會從源頭進行管控,並隨時進行巡查,杜絕有毒菌類進行市場。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 成愛麗:
「我們發現可疑野生菌是不允許銷售的,野生菌上市之前,要對商戶進行培訓,所以商戶只能賣常見的野生菌。」
據介紹,市場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和昆明醫科大學的相關專家一起成立的專家組,會對可疑野生菌進行採樣分析。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 成愛麗:
「通過專家組要往上報進行鑑定,如果不可以食用的堅決杜絕,堅決不允許上架銷售的。」
在日常食用過程中,諸如見手青等含有微毒的菌類,可以通過嚴格的加工烹飪殺滅毒素,但如果是含有劇毒的鵝膏類菌子,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殺毒了。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 成愛麗:
「就是頭戴帽子,腰系圍裙,腳穿靴,只要看好這個特徵,一看就是毒菌。」
記者從雲南省中毒臨床救治基地了解到,野生菌中毒致死率最高的,就是「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兩種毒菌。
對此,省疾控中心也向各醫療機構發布了相關提示圖譜。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鄭粉雙:
「鵝膏菌類的,還有亞稀褶紅菇這類的,死亡率最高,死亡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鄭主任介紹,此類劇毒野生菌在食用後,會造成多器官損傷甚至衰竭,但往往又有極強的欺騙性,容易讓中毒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鄭粉雙:
「六小時之後才會出現噁心、嘔吐、拉肚子的症狀,第二天就好了,只是覺得沒力氣,這個階段可能自己會認為沒有什麼問題,恰恰相反,這個階段是病情加劇肝衰竭最重要的階段。」
據了解,目前這兩類野生菌中毒的情況,在市區很少出現,而中毒者多以自行採摘誤食為主。專家建議,一旦食用野生菌後感到不適,一定要立即就醫。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鄭粉雙:
「這種病人一旦出現消化道症狀,第一時間還是要就近就醫。」
安全吃菌指南
1、吃正規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菌。
2、吃烹飪前見過的,安全的野生菌。
3、如野外採拾到野生菌,請不要隨意烹飪。
4、漂亮的野生菌,不要吃。
5、所有野生菌,一定要烹飪熟透再吃!
8099999記者報導
本內容來源:8099999,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