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近90%野生菌死亡病例,都是因為這兩種菌!

2020-11-27 騰訊網

很多外省小夥伴

不了解雲南菌子

總覺得菌子是一種奇幻食物

吃了以後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但有些「全村吃飯」菌

(「全村吃飯」梗:意為事發後,全村人都去你家吃飯)

可大意不得

因為很多人吃完以後

可能根本沒機會和你分享

他看到的奇幻世界

這些菌

就是

毒菌

朋友聚餐誤食毒菌

男子中毒入院搶救

前幾天,家住玉溪華寧的郭師傅與幾名朋友一起聚餐,席間有用兩種野生菌做成的菜。不曾想,就是這一頓山珍,讓郭師傅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記者在醫院見到郭師傅時,經過治療的他,已經有了明顯好轉。郭師傅告訴記者,當天他是應約到朋友家去吃飯的。

郭師傅:

「當時他們撿來以後,就說吃菌,就在他家洗了,炒了就吃了。」

「以前吃過這個菌沒?」

「沒有。」

郭師傅說,就餐期間大家都沒有什麼異樣,可幾個小時後,他就開始覺得有些不舒服了。

郭師傅:

「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是反胃,上吐下瀉的。」

於是,郭師傅去往了當地醫院,不想情況卻越來越差。家人這才緊急將他轉院到省第二人民醫院的雲南省中毒臨床救治基地接受治療。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鄭粉雙:

「到我這裡已經是第二天,肝功能一直往上走,還是考慮鵝膏類的白羅傘中毒。」

在郭師傅恢復意識後,鄭粉雙主任幫助他辨認了曾經吃下的菌子種類。結果發現當天郭師傅吃下的兩種菌子,都是毒菌。

△毒紅菇

△致命鵝膏(白羅傘)

郭師傅:

「有一點傘,白色的,這個的根莖也是特別特別長。」

根據臨床症狀分析,上吐下瀉是由網孢海氏牛肝菌導致的,而多器官衰竭則是因為誤食了劇毒的致命鵝膏引起了。

據了解,郭師傅與朋友聚餐時,席間只有兩個人曾吃過這些菌子。另一人因為吃得比較少,因此中毒症狀並不太明顯。所幸送醫及時,目前郭師傅的情況較為穩定,但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進入雨季,野生菌大量上市

因食用了有毒野生菌而中毒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據了解

雲南近90%野生菌死亡病例

因誤食兩種菌

致命殺手!

亞稀褶紅菇、劇毒鵝膏菌

中午,記者來到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時,前來購買野生菌的市民還真不少,而見手青之類的牛肝菌是昆明人的最愛。

對於如何辨別毒菌,市民們都表示,只能按照以往吃菌的經驗來分辨。

木水花交易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會從源頭進行管控,並隨時進行巡查,杜絕有毒菌類進行市場。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 成愛麗:

「我們發現可疑野生菌是不允許銷售的,野生菌上市之前,要對商戶進行培訓,所以商戶只能賣常見的野生菌。」

據介紹,市場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和昆明醫科大學的相關專家一起成立的專家組,會對可疑野生菌進行採樣分析。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 成愛麗:

「通過專家組要往上報進行鑑定,如果不可以食用的堅決杜絕,堅決不允許上架銷售的。」

在日常食用過程中,諸如見手青等含有微毒的菌類,可以通過嚴格的加工烹飪殺滅毒素,但如果是含有劇毒的鵝膏類菌子,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殺毒了。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 成愛麗:

「就是頭戴帽子,腰系圍裙,腳穿靴,只要看好這個特徵,一看就是毒菌。」

記者從雲南省中毒臨床救治基地了解到,野生菌中毒致死率最高的,就是「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兩種毒菌。

對此,省疾控中心也向各醫療機構發布了相關提示圖譜。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鄭粉雙:

「鵝膏菌類的,還有亞稀褶紅菇這類的,死亡率最高,死亡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鄭主任介紹,此類劇毒野生菌在食用後,會造成多器官損傷甚至衰竭,但往往又有極強的欺騙性,容易讓中毒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鄭粉雙:

「六小時之後才會出現噁心、嘔吐、拉肚子的症狀,第二天就好了,只是覺得沒力氣,這個階段可能自己會認為沒有什麼問題,恰恰相反,這個階段是病情加劇肝衰竭最重要的階段。」

據了解,目前這兩類野生菌中毒的情況,在市區很少出現,而中毒者多以自行採摘誤食為主。專家建議,一旦食用野生菌後感到不適,一定要立即就醫。

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鄭粉雙:

「這種病人一旦出現消化道症狀,第一時間還是要就近就醫。」

安全吃菌指南

1、吃正規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菌。

2、吃烹飪前見過的,安全的野生菌。

3、如野外採拾到野生菌,請不要隨意烹飪。

4、漂亮的野生菌,不要吃。

5、所有野生菌,一定要烹飪熟透再吃!

8099999記者報導

本內容來源:8099999,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雲南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因誤食這兩種菌:亞稀褶紅菇和鵝膏菌
    7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數據,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於誤食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造成的,它們不愧為夏季雲南老百姓的兩大「致命殺手」。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已發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導致死亡的事件,發生中毒的野生菌主要為亞稀褶紅菇。
  • 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因誤食亞稀褶紅菇和鵝膏菌
    進入雨季,又到了野生菌大量採摘上市的季節,同時也是野生菌中毒高發季節。近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數據,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於誤食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已發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導致死亡的事件,主要是誤食了亞稀褶紅菇。
  • 雲南一家四口自採野生菌 誤食致命鵝膏菌中毒死亡
    (原標題:雲南盈江回應一家4口誤食野生菌中毒死亡:致命鵝膏菌引起)雲南網訊 盛夏時節,雲南誘人的美食野生菌大量「冒出」,但稍不注意便會看見傳說中的「小人人」。6月11日,雲南盈江縣支那鄉廬山村下拉馬靠村民早某某一家4口自採誤食野生菌中毒發病4人。至6月27日,死亡4人。
  • 7歲上山撿菌、賣菌60多年,我們是雲南吃菌人
    圖片來源壹伴我們那兒,人人都撿過野生菌,甚至連老家罵人的土話都是:「你怕是菌子吃多了!」幾乎每個雲南人都有鑑別毒菌的能力。我身邊很少有人真的因為吃菌死亡,但出現幻覺、看見「小人人」的情況還是有的。網絡上關於「撿菌人」的致富傳說現在網上傳的都很誇張,把雲南人想像成為了吃就不要命,這怎麼可能呢?不過,野生菌的種類區分確實需要注意。同樣是牛肝菌,仔細區分還有紅牛肝菌、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和黃牛肝菌等。
  • 雲南野生菌種類和自然產量居全國之首
    「我們平常所說的食用菌主要包括野生食用菌和栽培食用菌。」趙永昌介紹,就野生菌來說,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出雲南豐富的野生菌資源,使得雲南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野生菌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形成了「雲菌」的品牌效應。目前,昆明已成為全國野生菌的交易集散中心,國內產區的野生菌到了雲南能賣出更高的價格,每年四川、西藏、貴州、陝西、廣西、湖南、湖北等地都有一定數量的野生菌在雲南交易。
  • 「菌」臨天下|美麗豪酒店雲南野生珍菌美食季
    「錯過就要等一年」美麗豪酒店中餐廳新推雲南野生真菌美食系列,食材原料全部採用雲南當地野生食用鮮菌,烹飪方法新式新穎,匠心製作,野生食用菌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產自雲南香格裡拉的野生松茸,從採摘到上桌,需要2-3天時間,這其中保鮮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因為只有新鮮的松茸才可以作為刺身級別食材。帶著香格裡拉泥土的松茸,經過我們細緻的處理,每一片都雪白無暇。
  • 雲南破解百種野生菌基因密碼,力爭2022年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 雲南...
    自2015年雲南啟動「雲菌基因組研究計劃」以來,目前已完成超過100種野生菌的基因測序,並建立野生菌基因組共享資料庫。野生菌基因序列共享信息資料庫的建立,有助於促進重要食用野生菌人工栽培和促繁技術提升,為食用菌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 80天中毒273起,雲南人吃菌有多野?
    此前,雲南人因為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肺炎而上了熱搜。相關統計顯示,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而雲南省累計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僅2例。菌類中毒甚至逐漸成為雲南人一種獨有的詼諧式的自我調侃。畢竟作為一個吃菌群眾,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吃菌中毒的高光時刻,誰這輩子沒見過幾個跳舞的彩色小人,瞧不起誰呢。吃菌中毒後呈現在每個人幻覺中的異世界也是精彩紛呈,見到會跳舞的七彩小人都是最常規的。
  • 菌子這樣吃最好吃②:雲南只有兩種菌
    雨季,雲南菜市場裡最受歡迎的菜就是菌子,也就是被稱之為「界兒」的那種東西。雲南人不把菌子稱為野生菌,這屬於多此一舉,吃菌,當然是吃野生的。所以菌在雲南只有兩種:菌和人工菌。他們也不把菌子稱為蘑菇,蘑菇這個叫法,容易引起雲南人對小學課本上關於花花綠綠的毒蘑菇的想像。
  •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銅綠菌篇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銅綠菌篇銅綠菌的地位在雲南野生菌之中屬於最普通的一類,價格也和打開的青頭菌差不多。至少在石林是這樣 ,今天早上買的銅綠菌是30元錢一千克,比豬肉的價格稍微貴一點點。本來是想用來燜鴨子吃的,但是沒有買到合適的鴨子,而剛好前兩天得到了一塊3年以上的火腿,就決定汆火腿銅綠菌湯——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湯用來泡飯,味道也是超讚的。銅綠菌由於帽下面有褶子,所以母親向來都不放心由我來清洗,一定要自己動手不可。清洗好的銅綠菌,掰成小塊備用。鍋裡面放一點豬油,把蒜頭煎香,加入適量清水。
  • 雲南野生蘑菇王 雲南十大知名野生菌大盤點
    近日,雲南騰衝市小羅綺坪村民小組發現一朵巨型「野生蘑菇王」的消息,成為了當地村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據了解,這幾株菌,最高已達到83.5釐米,單菌傘直徑就有40釐米,被當地村民戲稱為「大象腳」。當大量的照片流傳到網絡後,吃貨們也坐不住了,討論最多的話題便是「到底能不能吃?」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表示,這是可以食用的巨大口蘑。
  • 九月,告別了野生菌的雲南人都吃些什麼?
    提到雲南美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野生菌。不僅因為它是來自大山深處的鮮美,也因為吃野生菌的人需要有視死如歸的勇氣。常常有人調侃雲南人吃野生菌的時候得記住這「三熟:野生菌種類要熟,野生菌要做熟,去醫院的路要熟。雲南的野生菌從雨季開始上市,到九月中下旬開始退隱。那麼,告別了野生菌的雲南人,還有哪些美食可以吃呢?
  • 雲魁創新野生菌健康食用 致敬《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
    從物種數量看,全球已報導2500餘種,我國已知約1000種,雲南野生食用菌記載近900種,約佔世界食用菌物種的36%,佔全國的90%。雲南是當之無愧的"野生菌王國"。據了解,2019年初,雲南省餐美協接到了為將在昆明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提供接待服務保障的任務通知。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分為粗褶奶漿菌和細褶奶漿菌兩種。這也是比較安全的一種菌子,可生吃。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燒、炒、油炸等,還可淹成酸菜吃。味道鮮甜可口,香味濃鬱,醇香滿口,別具風味。8、青頭菌因顏色青綠而得名,多帶花點,很漂亮,味道平淡嫩滑,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燒、炒、油炸等。
  • 吃野生菌女兒亡父母重傷 用蔥白能檢驗菌是否有毒!
    日前,有媒體報導,雲南曲靖有戶家庭,因為吃了撿來的紅蔥菌、銅綠菌和松子菌,後女兒全身器官衰竭壞死搶救無效死亡,而父母兩人至今未脫離生命危險。  是因為這三種野生菌的緣故嗎?據母親杜雙蘭說,3種菌,村裡人都經常吃,以為不會有什麼。杜雙蘭的親戚蔣先生則認為,「我們懷疑是菌子沒炒熟,平時吃這3種菌都是沒有問題的,也會混在一起炒。」
  • 這種雲南野生菌為什麼能讓人產生看到「小人、小精靈」的幻覺?
    昨天,網上一個非常有趣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主角是雲南昆明一女生,她吃了一種當地的野生菌後,出現異常,被家人送往醫院,在病床上手舞足蹈,一直想要抓什麼東西一樣。事後這名女生說自己之所以做出這些匪夷所思的行為,是因為看到很多「小人」、「小精靈」在空中晃來晃去,想伸手去抓住他們。
  • 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有毒的200種!吃菌不規範,親人淚兩行
    吃菌不規範,親人淚兩行。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有毒的有200種,加起來就是1100種……政府專門給雲南人——野生菌食物鏈頂端人類專屬的簡訊提示!這是為什麼?原來雲南人野生菌中毒很普遍,大家還在微博上討論。吃菌子中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隙:山野精靈野生菌
    去年一篇蹭熱點文章,把雲南吃野生菌的起因,歸結為明清時期大量開採銅礦,過度砍伐林木燒炭煉銅,引起水土流失,最終導致糧食不足,只好以菌充飢。想像力豐富,常識漏洞一把:野生菌低熱量高水分高風味物質,下飯可以充飢不行,雲南諺云:連吃三頓菌,走路打晃晃。
  • 楊向紅:千奇百怪玉龍雪山野生菌,您認識幾種?!
    我還是忍不住為山珍垂涎,也想圓網友們的一個夢,所以就決定再寫這個帖子,把我這幾年認識的幾種雪山野生菌介紹給大家,再再隨我一起領略一次玉龍雪山食用野生菌的視覺盛宴吧!現代科學檢測證明,「雪山靈芝」有機鍺含量是人參的6.6倍,能迅速激活細胞、稀釋血液、增加心臟的動力,從而推延人的死亡時間,所以野生靈芝有起死回生之功效,有抗癌、抗腫瘤、調血脂、調血糖、抗過敏、抗衰老、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護肝等功效,還對身體老化、胃腸、肝臟、腎臟、白血病、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等多類型疾病都有顯著的療效,具有強精、消炎、鎮痛、抗菌、解毒、利尿、淨血等多種作用和功能和效果
  • 資源稀缺,未來前景廣闊,下面幾種野生菌你認識幾個?
    野生菌分為食用野生菌和非食用野生菌。而我國雲南作為野生菌王國,它整體的可以食用的野生菌資源種類就佔據了全國90%以上。由於天然的地理環境因素影響,這片區域生長著各種各樣類型的野生菌。可以說在雲南很多老百姓通過野生菌實現了收入的倍增,在攻堅扶貧的道路上又邁向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