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野生蘑菇王 雲南十大知名野生菌大盤點

2020-11-23 合肥網

  近日,雲南騰衝市小羅綺坪村民小組發現一朵巨型「野生蘑菇王」的消息,成為了當地村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據了解,這幾株菌,最高已達到83.5釐米,單菌傘直徑就有40釐米,被當地村民戲稱為「大象腳」。當大量的照片流傳到網絡後,吃貨們也坐不住了,討論最多的話題便是「到底能不能吃?」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表示,這是可以食用的巨大口蘑。

  雲南複雜的地形地貌,多種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其種類之多,分布之廣,產量之大,名揚四海。

  雲南食用野生菌,生於山林、長於山林,是天然綠色食品,它富含多種維生素、優質蛋白及其它有益於人體的成分,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有的食用菌還有治療癌症和多種疾病的藥理作用。下面為10大最知名的雲南食用野生菌大盤點。

  1、【松茸】

  松茸歷來被視為菌中珍寶,它只能生長在原始的無任何汙染的松樹林地中,從出土到成熟,一般只需7天,菌體成熟48小時後會迅速衰老,每年9月、10月為採摘旺季。松茸抗癌排毒、健腦益智,低熱量,亦適於美容、減肥者,但松茸所含激素類物質較多。

  選購:菌帽未開傘,菌體筆直,長度9釐米,朵重40克左右,產自香格裡拉地區的為珍品。

  特點:鮮松茸不要用水洗,外層黑皮可撕、可削。

  2、【羊肚菌】

  羊肚菌因形似羊肚而得名,性平,味甘寒,無毒。具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羊肚菌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其中鐵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頭菇的12倍。

  選購:菌身黃褐色4釐米左右,菌柄白色2釐米左右,中型大小。產自香格裡拉地區的品質較好。

  特點:幹羊肚菌要用清水泡發,不能用湯水,水不宜多。入湯煮時火不能太大,時間不能太久。

  3、【黑虎掌菌】

  新鮮時為灰白色或灰褐色,幹後變成暗灰白或灰褐色,形如虎爪。黑虎掌野外分布區很小,僅西南部分地區出產。黑虎掌菌很早就被視為名貴山珍,是古時朝廷貢品之一,現在也是著名的出口食用菌。

  選購:肉質厚實,朵形完整,含水少,越大越好。產自楚雄地區為佳品。

  特點:黑虎掌菌炒時要把水分炒幹才香,而且油溫要夠,低油溫容易讓菌類吸油過多。民間還有「虎掌菌配菜,三日而不餿」的說法。虎掌菌香氣之濃烈可以驅蚊避蠅,故有些地區的人們會在米麵中放些黑虎掌驅蟲。

  4、【雞油菌】

  雞油菌在烹製時菇體很吸油,吃的時候一口咬下去,混合了鮮美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擠壓流出來,如雞油一般,故此得名。成熟的雞油菌有點喇叭花的樣子,顏色很鮮豔,比一般的蘑菇要韌,還有點彈性,聞起來有明顯的杏香味。

  選購:顏色金黃,朵形完整,摸上去不粘手,產自楚雄地區為佳品。

  特點:雞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法國人認為把雞油菌與香草、奶油一起烹食會將香味發揮到極致。中國人以煲湯、炒肉為主,菌燉得久一些,香味更濃。雞油菌性寒,最好用開水焯兩三分鐘,放涼再用。

  5、【雞樅菌】

  生長在白螞蟻窩上,肉白似雪,因食用時有類似雞肉的香味而得名。雲南的雞縱產量大、分布廣。如果雞樅的根過於深入土壤,不能用鐮刀、鋤頭等鐵具來挖掘,只能用手拔或用木棍、竹籤等工具刨出,否則會破壞雞樅的生長環境。

  選購:外形壯碩,在紅土中生長的雞縱菌最好,富民、宜良的品質佳。

  特點:雞樅不能水洗,否則會失去脆嫩感,還因含糖較高,炒時不能大火急炒,否則易炒焦、變色變味。

  6、【竹蓀】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常見並可供食用的有4種: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託竹蓀和紅託竹蓀,其中以雲南的紅託竹蓀最為味美。

  選購:竹蓀以色澤淺黃、大條、無蟲蛀者為佳。

  特點: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鬱,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7、【大紅菌】

  大紅菌是在漫長的歲月裡形成的紅椎林土壤腐殖層在高溫高溼的特定氣候條件下,自然生長的純天然食用菌,每年只有5-8月4個月的生長期。紅菌是十分珍稀的純天然野生菌,菌中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 、B 、 C 、 D 、 E 、 V和 18種胺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尤其富含抗癌物質——微量元素硒。具有養血壯體、護膚美顏、防癌抗癌、延緩衰老等保健功效,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純天然保健食用菌。

  選購:菌帽未開傘,菇型較好,大小適中的好,乾貨以顏色深者為佳。

  特點:味道醇厚鮮美,清香爽口,湯色清紅。

  8、【乾巴菌】

  乾巴菌是雲南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其他省份及國外都無法生長。夏秋兩季中,主要產於7月和8月雨季,生長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樹間。乾巴菌表面灰黑,帶有一層白色,老熟時變成黑褐色且有酷似醃牛肉乾的濃鬱香味。

  選購:新鮮的乾巴菌白裡透黃,或呈黃褐,直徑10釐米左右為佳。產自大姚、宜良、玉溪的品質較好。

  特點:菌體含沙粒等雜質,較難清洗,但味道鮮香無比,妙不可言,可列菌首。菌內含異性蛋白質,食用蛋類、乳類、海鮮過敏者慎食。

  9、【牛肝菌】

  牛肝菌因肉質肥厚,極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貴稀有的野生食用菌,為「四大菌王」之一,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幾種。

  選購:大小中等,為完全開傘,菌腳較硬者為佳。

  特點:香味獨特、營養豐富,有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功能,特別對糖尿病有很好的療效。

  10、【青頭菌】

  青頭菌主產滇西"三江併流"的原始森林地帶,生長環境相當純淨,出菌期為6月-9月。青頭菌呈淺綠色至灰綠色,表皮往往斑狀龜裂,老時開傘邊緣有條紋。適合有眼疾、肝火盛的食客食用。

  選購:朵形較小,直徑5釐米左右為佳品,產地分布廣泛,故越新鮮越好。

  特點:味道柔和清香,沒有特殊氣味,無毒。

相關焦點

  • 雲南發現野生蘑菇王 盤點世界上十種最奇特的蘑菇
    巨型蘑菇現身  雲南網訊(記者熊強張彤)近日,雲南騰衝市小羅綺坪村民小組發現一朵巨型「野生蘑菇王」的消息,成為了當地村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10月22日,雲南網了解到,這幾株菌,最高已達到83.5釐米,單菌傘直徑就有40釐米,被當地村民戲稱為「大象腳」。
  • 雲南破解百種野生菌基因密碼,力爭2022年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 雲南...
    自2015年雲南啟動「雲菌基因組研究計劃」以來,目前已完成超過100種野生菌的基因測序,並建立野生菌基因組共享資料庫。野生菌基因序列共享信息資料庫的建立,有助於促進重要食用野生菌人工栽培和促繁技術提升,為食用菌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 雲南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因誤食這兩種菌:亞稀褶紅菇和鵝膏菌
    進入雨季後雲南人迎來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生死存亡"時刻野生菌吃錯比吃錯藥還惱火會要命7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數據,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於誤食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造成的,它們不愧為夏季雲南老百姓的兩大「致命殺手」。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已發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導致死亡的事件,發生中毒的野生菌主要為亞稀褶紅菇。
  • 這種雲南野生菌為什麼能讓人產生看到「小人、小精靈」的幻覺?
    其實在雲南,每年都會發生大量吃野生菌中毒的事件,因為這裡是中國著名的「菌窩子」,多種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因此,雲南人自古就有吃野生菌的習俗,一到夏天必然會出現在餐桌上,這是一種深入靈魂的熱愛。
  • 「菌」臨天下|美麗豪酒店雲南野生珍菌美食季
    「錯過就要等一年」美麗豪酒店中餐廳新推雲南野生真菌美食系列,食材原料全部採用雲南當地野生食用鮮菌,烹飪方法新式新穎,匠心製作,野生食用菌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它集中了食物的一切良好特質,營養價值到達"植物類食品的頂峰",是理想的無汙染純天然保健食品,被推崇為當今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產自雲南香格裡拉的野生松茸,從採摘到上桌,需要2-3天時間,這其中保鮮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因為只有新鮮的松茸才可以作為刺身級別食材。帶著香格裡拉泥土的松茸,經過我們細緻的處理,每一片都雪白無暇。
  • 雲南一家四口自採野生菌 誤食致命鵝膏菌中毒死亡
    (原標題:雲南盈江回應一家4口誤食野生菌中毒死亡:致命鵝膏菌引起)雲南網訊 盛夏時節,雲南誘人的美食野生菌大量「冒出」,但稍不注意便會看見傳說中的「小人人」。6月11日,雲南盈江縣支那鄉廬山村下拉馬靠村民早某某一家4口自採誤食野生菌中毒發病4人。至6月27日,死亡4人。
  • 雲南野生菌種類和自然產量居全國之首
    「我們平常所說的食用菌主要包括野生食用菌和栽培食用菌。」趙永昌介紹,就野生菌來說,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出雲南豐富的野生菌資源,使得雲南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野生菌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形成了「雲菌」的品牌效應。目前,昆明已成為全國野生菌的交易集散中心,國內產區的野生菌到了雲南能賣出更高的價格,每年四川、西藏、貴州、陝西、廣西、湖南、湖北等地都有一定數量的野生菌在雲南交易。
  • 野生蘑菇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正確「食菌」
    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昀瀟 徐煒倫   近日,雲南一名女子吃完一種牛肝菌「見手青」(因菌肉壓傷或手碰傷後呈靛藍色得名,有毒性)後發生中毒事件,並稱自己看到很多小精靈手舞足蹈。事實上,每年7、8月份,雨量增多,氣溫上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蘑菇旺季隨即到來。
  • 雲南的「四大名菌」,營養價值高,堪稱「菌中之王」,回味無窮!
    雲南的「四大名菌」,營養價值高,堪稱「菌中之王」,回味無窮!雲南的氣候說不上有明顯的四季之分,卻有著涇渭分明的旱季、雨季之別。每年的春夏之際,歷時數月的雨季開始來臨,吃鮮菌的時候也就到了。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據統計,全世界的蘑菇種類,雲南就有一半以上。
  •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銅綠菌篇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銅綠菌篇銅綠菌的地位在雲南野生菌之中屬於最普通的一類,價格也和打開的青頭菌差不多。至少在石林是這樣 ,今天早上買的銅綠菌是30元錢一千克,比豬肉的價格稍微貴一點點。本來是想用來燜鴨子吃的,但是沒有買到合適的鴨子,而剛好前兩天得到了一塊3年以上的火腿,就決定汆火腿銅綠菌湯——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湯用來泡飯,味道也是超讚的。銅綠菌由於帽下面有褶子,所以母親向來都不放心由我來清洗,一定要自己動手不可。清洗好的銅綠菌,掰成小塊備用。鍋裡面放一點豬油,把蒜頭煎香,加入適量清水。
  • 界上最有價值的「五大野生菌之王」,你吃過幾個?
    界上最有價值的「五大野生菌之王」,你吃過幾個?7月和8月,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野生食用菌。現在,到9月底,許多野生蘑菇已經消失。如果你想吃,你只能等到下一次。年份。野生菌有很多種,那麼被稱為「四大細菌之王」的四種野生細菌是什麼? 1.黑虎掌,這種野生蘑菇一定是很多人都看過的,更不用說它已被吃掉了。
  • 雲南近90%野生菌死亡病例,都是因為這兩種菌!
    進入雨季,野生菌大量上市 因食用了有毒野生菌而中毒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據了解 雲南近90%野生菌死亡病例 因誤食兩種菌 致命殺手!
  • 雲南一女子吃野生菌中毒後出現幻覺,野生蘑菇你不要採
    近日,雲南昆明,一名女子吃野生菌後中毒,被朋友拍下匪夷所思的一幕。女子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她自稱看到了小精靈、雲彩還有花,女子稱,自己是食用了未煮熟的牛肝菌(俗稱「手見青」),導致中毒後出現幻覺。近期,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故易發、多發。
  • 九月,告別了野生菌的雲南人都吃些什麼?
    提到雲南美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野生菌。不僅因為它是來自大山深處的鮮美,也因為吃野生菌的人需要有視死如歸的勇氣。常常有人調侃雲南人吃野生菌的時候得記住這「三熟:野生菌種類要熟,野生菌要做熟,去醫院的路要熟。雲南的野生菌從雨季開始上市,到九月中下旬開始退隱。那麼,告別了野生菌的雲南人,還有哪些美食可以吃呢?
  • 雲南首批野生谷熟菌上市, 卻引發眾多網友質疑
    根據春城晚報報導,在3月20日,雲南水木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已經出現了開春後的首批野生谷熟菌,據稱價格在90-130元/公斤。谷熟菌學名松乳菇。我們知道,因為成熟時間較晚,在收割穀子時最多,故民間把松乳菇稱為「谷熟菌」。
  • 菌子這樣吃最好吃②:雲南只有兩種菌
    雨季,雲南菜市場裡最受歡迎的菜就是菌子,也就是被稱之為「界兒」的那種東西。雲南人不把菌子稱為野生菌,這屬於多此一舉,吃菌,當然是吃野生的。所以菌在雲南只有兩種:菌和人工菌。他們也不把菌子稱為蘑菇,蘑菇這個叫法,容易引起雲南人對小學課本上關於花花綠綠的毒蘑菇的想像。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 雲南大山裡的「菌王」,沒想到是與白蟻共生,鮮味比味精多幾十倍
    相信很多去過雲南的人都知道,雲南的氣候常年溫暖多雨,就算是冬天去也不需要穿大棉襖,所以當地的植物也非常多,很多都是平時難見到的,還被人稱為「植物王國」。其實在雲南,可是有很多原始森林和大山的,在裡面就可以領略到各種稀罕的植物。
  • 僅雲南深山就有11種,號稱「四大菌王」,小心別被「鬧」著了
    眼下正是食用野生菌的季節,大量野生菌上市,使得各位食家大快朵頤。而作為食用野生菌的大省,幾乎沒有人能比雲南人更為開心的了!雲南因為高海拔低緯度的原因,是全世界野生菌子最多的地方,可謂是上帝最偏心的表現!
  • 「致幻蘑菇」竟成網紅商品?——部分網絡平臺銷售帶毒野生菌現象...
    嚴重可致死的野生菌卻在網上躥紅  每年夏秋是食用野生菌的時令。近來,一種名為「見手青」的野生菌在網上躥紅。  孫麗平介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無毒菌菇中混入了有毒品種;二是野生菌未經馴化,表層嫩薄易破裂,極易汙染、滋生腐敗菌和食源性致病菌。  7月26日,昆明市民楊女士從冰箱裡拿出此前炒好的牛肝菌熱熟食用,意外發生食物中毒並出現幻覺,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雲南省衛健委數據顯示,今年5月至7月,雲南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致1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