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雲南美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野生菌。不僅因為它是來自大山深處的鮮美,也因為吃野生菌的人需要有視死如歸的勇氣。常常有人調侃雲南人吃野生菌的時候得記住這「三熟:野生菌種類要熟,野生菌要做熟,去醫院的路要熟。
雲南的野生菌從雨季開始上市,到九月中下旬開始退隱。那麼,告別了野生菌的雲南人,還有哪些美食可以吃呢?
一、雲南菜板慄雞
九月至十月,是雲南板慄的成熟期。雲南人,尤其是曲靖人和麗江人,喜歡板慄入菜。
從後院抓來一隻散養的土雞,現宰了清理乾淨剁成塊,清水下鍋,加適量生薑和料酒去腥,煮開後撈出雞肉熱鍋下油,加冰糖炒出焦糖色,再把雞肉下鍋翻炒上色,加適量薑片、蒜末、豆瓣醬、蠔油、老抽翻炒均勻,倒入剝了殼的板慄,再加清水燜煮20分鐘,再加入適量鹽、青紅辣椒圈、青椒塊翻炒,然後猛火收汁即可上桌成菜。
在雲南,板慄雞的吃法有很多,黃燜、清燉、鹽焗等等,總體來說,雲南人吃的板慄雞口味偏辣。
二、雲南菜菠蘿飯
雲南特色菜不得不提的就是菠蘿飯。這是一到傣味餐桌就必點的家常美食。紫米和糯米淘洗乾淨,溫水浸泡一小時,下鍋煮至夾生;取一顆肚兒圓的新鮮菠蘿,去除菠蘿葉子後,從上部五分之一處平整地橫切兩半,用水果刀剜出菠蘿果肉切成小塊,再用淡鹽水浸泡菠蘿果肉(如果不用鹽水浸泡,上面的酶會分解口腔裡的蛋白質,會有火辣辣的感覺),剩下掏空的菠蘿殼留著備用;煮好的糯米和紫米用筷子攪散,加入浸泡過鹽水的菠蘿肉混合均勻,填塞進菠蘿殼裡(有條件的可以噴淋適量椰子汁),蓋上切下來的菠蘿蓋子,放入蒸鍋蒸15分鐘,一道酸甜可口的菠蘿飯就做好了。
與菠蘿飯一起上桌的,往往會有碳烤豬臉、檸檬苦撒、舂雞腳等等,不一而足。
三、雲南菜剁生
雲南人喜歡吃剁生,但不是每個雲南人都有勇氣吃這道菜。剁生是以生肉為主料,一般情況下,肉主要是新鮮的牛肉或豬肉,加以蔥、姜、蒜、辣椒等輔料,加工而成的少數民族特色菜。
陰曆九月,雲南不少地州的少數民族都有新米節。而剁生這道菜,則是新米節裡備受大眾歡迎的舌尖美味。剔除筋膜和油脂的鮮肉剁細之後,與切碎的大芫荽、小芫荽、香蔥、蒜末、花椒、辣椒麵、檸檬汁、鹽等配料一起攪拌均勻,醃製半小時之後即可上桌食用。
一般情況下,雲南人吃的剁生都非常辣,而且得配上酒精度很高的自烤白酒,目的在於殺菌。可以說,這是一道比較生猛而且重口味的地方特色菜。
四、雲南菜包燒山蜘蛛
在雲南,好像萬物皆成菜。就連那些讓小女生驚叫的蜘蛛,也沒能逃過雲南人的餐桌。
包燒山蜘蛛,主要流行與版納地區,因為這種能入菜的山蜘蛛主要生長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裡,通體灰黑色,背上帶白斑,體型呈橢圓形。入菜的時候,要去掉蜘蛛的腳和身上的絲,放到竹筒裡和鹽、姜塊、辣椒、八角、蒜瓣一起舂成蜘蛛醬,再用芭蕉葉包好,放在炭火上慢慢烤至芭蕉葉焦黃,即可取出食用。
喜歡吃酸辣的朋友,不妨先用檸檬汁和小米辣做一個蘸水碟,沾著酸辣檸檬汁吃,風味更好。
五、雲南菜香茅草烤稻花魚
金秋九月,稻花魚正肥。剛從田裡撈來的稻花魚,洗淨剖開肚子去除內臟和黑膜,把蔥、姜、蒜、青辣椒、大芫荽切碎加鹽攪拌均勻,再塞入魚肚裡,用香茅草把稻花魚綑紮好放在炭火上烤至8成熟,塗上一層食用油再繼續烤至魚皮焦黃、魚肉熟透即可取出裝盤食用。
炭火激發出的香茅草味擊穿魚皮、滲進稻花魚肉,再加上雲南獨有的大芫荽,那叫一個鮮美!
六、雲南菜核桃宴
所謂「無酒不成宴席」,青皮核桃泡酒,雲南人喜歡喝,不過,對人的體質有一些特殊要求,初到雲南的朋友不建議輕易嘗試。
除了青皮核桃泡酒,在雲南大理漾濞還有專門的核桃節。到了漾濞,你會發現,光是核桃就能擺一桌子菜:核桃燉雞蛋,核桃拌生皮,核桃葉子炒火腿,核桃荷葉餅,青椒炒核桃,核桃八寶飯,核桃扣肉……各種以核桃為主要食材的菜餚,令人垂涎三尺,要是再配上一碗核桃鬼火綠——小蔥、生薑、花椒、芫荽、醬油、檸檬汁和火燒小米辣調製成的蘸水,白嫩生脆的新鮮核桃仁擱裡頭一蘸,好吃!
在「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俗」的雲南,我們不僅有野生菌、鮮花餅、孔雀,還有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諾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藏族、瑤族、滿族、水族、回族、彝族、壯族、苗族、布依族,蒙古族,阿昌族以及漢族等二十幾個民族,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國慶出遊,歡迎你到雲南品一品家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