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遙感地球所)三亞研究中心組建工作報告會在海南三亞舉行。來自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國防科工局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海南省及三亞市有關領導,中國科學院機關和有關研究所領導和相關專家等100餘人出席了會議。中科院副院長陰和俊,海南省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史貽雲,三亞市副市長李柏青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陰和俊對三亞衛星接收站的正式揭牌和三亞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三亞站的建設運行使我國陸地觀測衛星數據直接獲取能力首次擴展到南部海疆,解決了我國南海和周邊區域長期缺乏遙感衛星數據的狀況,填補了我國民用對地觀測數據接收空白,對於利用空間信息保障國家利益具有重大意義。在三亞站基礎上成立的三亞研究中心以熱帶亞熱帶空間信息獲取與應用為主要方向,綜合開展資源環境、重大災害以及海洋科學等領域對地觀測應用技術研究,建設數字海洋,為海南省及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持,是科技機構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意義重大。他希望遙感地球所認真踐行工作目標,充分利用空間對地觀測技術服務海南經濟建設發展,將三亞研究中心以及三亞衛星數據接收站建設成為中科院的窗口,並成為三亞市乃至海南省的窗口,為國家、地區的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科學數據和決策支持,為空間地球信息科技事業做出持續的、重大的貢獻。
史貽雲指出,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海南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籤署的一系列科技合作協議,正是貫徹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進一步加強省院合作,深入實施國家自主創新戰略,推動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重大舉措。他表示,海南省將與中科院共同推進三亞站和三亞研究中心的建設,充分發揮中科院的科技資源優勢,推動國家級科技研究基地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人才,促進海南科技事業更快的發展,共同為海南省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李柏青代表三亞市委、市政府向三亞站的正式運行和三亞研究中心的組建表示祝賀,指出其建設對三亞市經濟社會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三亞市一貫高度重視與中科院的合作,並將在今後繼續支持在三亞的中科院各科研機構的工作。他還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全國科技界的合作,深入實施國家自主創新戰略,通過推動三亞旅遊信息化等各方面工作,提升三亞市的科技實力,實現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國防科工局系統一司等有關負責人分別發表講話。
會上,遙感地球所所長郭華東作了三亞研究中心組建工作報告,介紹了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的戰略定位、機構設置、人才隊伍、科研項目、核心競爭力、發展願景與理念,全國陸地衛星數據接收站網項目的總體情況、三亞衛星數據接收站建設與運行工作,以及三亞研究中心的發展思路、主要任務、研究領域,勾畫了2013-2020的發展路線圖。遙感地球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趙忠明主持會議。
陰和俊、史貽雲、郭華東、李柏青共同為三亞研究中心、三亞衛星數據接收站、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CAS-TWAS)空間減災優秀中心三亞分中心揭牌。遙感地球所副所長劉建波、三亞市科協主席朱智川共同為三亞科普基地揭牌。
遙感地球所三亞研究中心是為滿足國家戰略需求,依託遙感地球所的科技資源和優勢,服務區域可持續發展而建立的區域研究中心,為遙感地球所下設的運行、科研和技術開發相結合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會上同時揭牌的CAS-TWAS空間減災優秀中心三亞分中心為依託遙感地球所建設的CAS-TWAS空間減災優秀中心的下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