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飛向藍天的恐龍》、《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的重點

2020-12-04 杜du老師說教育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每篇課文的學習和複習,可以參照資深教師杜du整理的內容來參考,為老師備課、為學生學習指明了方向。

第二單元

一、單元要素

1.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並試著解決。

2.展開奇思妙想,寫一寫自己想發明的東西。

二、單元目標

1.認識43個生字,讀準2個多音字,會寫45個字,會寫45個詞語。

2.能提出問題,並嘗試通過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

3.能理解並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4.能講述一則新聞,準確傳達信息。

5.發揮想像,寫出想要發明的事物。

5 琥珀

第五課課文目標

1. 認識「琥、珀」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扎」,會寫「怒、吼」等15個

字,會寫「怒吼、松脂」等15個詞語。

2. 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並嘗試解決。

3.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

4. 理解作者推測這塊琥珀形成的依據。

第五課語文基礎落實

1. 指導詞義:松脂、澎湃、拂拭、掙扎

2. 指導多音字:扎

3. 指導書寫:餐

第五課課文的學習

1.引導學生對標題提出問題:為什麼以琥珀為題?通過聽讀,解決問題,並使學

生了解課文大意:主要是講琥珀的形成過程。

2.自讀課文後,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琥珀形成的過程。

提出兩種概括的方法。

(1)抓關鍵詞、讀文想畫面,圈畫出表示時間的關鍵詞,邊出示圖畫邊複述琥

珀形成過程。

(2)抓關鍵詞、畫流程圖,圈畫出表示時間、人物、地點的關鍵詞,邊出示流

程圖邊複述琥珀形成過程。

3.對比閱讀連結中的片段,引導學生體會本課在表達上的特點。

4.了解本篇課文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5.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並試著自己解決。

第五課拓展延伸

1.拓展介紹本單元快樂讀書吧中的推薦讀物:

《十萬個為什麼》《看看我們的地球》《灰塵的旅行》《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

6 飛向藍天的恐龍

第六課課文目標

1.認識「鈍、僅」等12個生字,會寫「鈍、僅」等15個字,會寫「恐龍、笨重」等14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寫下自己不懂的問題,並試著解決。

3.能簡明扼要地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能體會課文準確的表達,學習用對比列舉的方式介紹事物。

第六課語文基礎落實

1.讀準字音。

笨重 遲鈍 談起 鴿子 毫不相干 不僅 末期

描繪 隧道 繁衍 數十噸 腦顱 膨大 敏捷

前肢 鳥翼 開闢 嶄新 樹棲 形態各異

2.指導辨認形近字:燉、盹、純。

第六課課文學習

1.激趣導入,明確目標

(1)出示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展出的恐龍化石圖片,提出科學家們的發現和推測: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今天的鳥類可能就是恐龍的直系後代。激趣導入,引入課題。

(2)讀課題,提出疑問。

(3)明確本課預習目標,完成預習單。

2.自讀課文,了解內容

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藉助段意串聯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再讀課文,提出問題

溫故知新,在課文中批註不懂的問題,並嘗試解決。

4.了解作者,總結設疑

(1)介紹作者。

(2)結合預習單,總結並回顧本節課的預習內容。

(3)老師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疑問,引發學生思考。

第六課拓展延伸

拓展書後閱讀資料袋,搜集有關恐龍和古生物的知識,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資料袋,並與老師、同學們進行交流和分享。

7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第七課課文目標

1.認識「乒、乓」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率」,會寫「納、擁」等15個

字,會寫「納米、無能為力」等16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能把科技術語讀準確。

3.能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交流。

4.能結合查找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七課基礎落實

1.指導朗讀詞語:兵乓 擁有 殺菌 除臭 蔬菜 癌症 死亡率 疾病 病灶

2.指導科技術語:碳納米管 碳納米天梯 碳納米吸波材料 碳納米檢測技術

碳納米緩釋技術的讀音、含義

3.指導多音字:「率」

第七課課文學習

1.知曉大意,課文中都講了有關納米的哪些內容?

梳理明確:(1-2)介紹了納米技術;

(3-4)介紹了納米技術的應用;

(5)展望納米技術的未來。

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為本文介紹了納米技術的含義、納米技術的應用

以及納米技術的未來發展。

2.提出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在預習本上。

3.梳理方法,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

第七課拓展延伸

如果讓你利用納米技術,你會把它運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8* 千年夢圓在今朝

第八課課文目標

1.認識「攬、焰」等9個生字。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中華民族飛天夢想是怎樣逐步實現的。

3.查找資料,了解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最新成就。

第八課基礎落實

1.指導讀詞:火焰 先驅 實踐 鯤鵬 探索 著陸 不懈 嘗試

裡程碑 黨中央 九天攬月 載人航天

2.指導平舌音:「探索」中的「索」(suǒ)三聲,平舌音。

3.指導多音字:「著(zhuó zháo zhāo zhe)」、「載(zài zǎi)」

4.指導詞義:裡程碑 載人航天

5.指導理解句子:第5自然段。航天員楊利偉在即將登機返回北京的時候,用三句話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飛船運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感到驕傲。」通過網絡視頻、文字材料,體會感受楊利偉濃濃的愛國情懷。

第八課課文學習

1.默讀課文,找到表達意思很準確的句子,品一品,悟一悟,看看還會有哪些新收穫。

2.理清思路,明晰課文圍繞「中華民族飛天夢想的實現」分別講了四個過程。

(1)中國明代的官員萬戶,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試驗乘火箭上天的人。(第二自然段)

(2)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遼闊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響起了中國人的聲音,那穿越蒼穹的《東方紅》樂曲,讓海內外華人振奮不已,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第四自然段)

(3)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第五自然段)

(4)2007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第七自然段)

3.嘗試用小標題的形式,說一說每個句子的意思。

(1)萬戶試飛(第二自然段)

(2)人造衛星成功(第四自然段)

(3)「神舟五號」成功(第五自然段)

(4)「探月工程」成功(第七自然段)

4.串聯小標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5.了解科普文,感知科普文的特點。

第八課拓展延伸

1.課後同學們繼續搜集整理我國航天領域的成就。

2.課下讀文過程中,把自己新的問題繼續有條理的記錄在預習單的問題清單裡。

第二單元 習作

我的奇思妙想

習作目標

1.發揮想像,寫出想要發明的事物。

2.能夠藉助圖示,清楚地介紹自己要發明的東西。

3.能夠根據別人的建議修改習作。

習作學習目標

1.關注需要,確定發明。

2.頭腦風暴,理清內容。

3.評析例文,修改清楚 。

習作教學重點

(一)確定創意,理清內容

1.設置師生對話情境,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確定奇思妙想主題。

2.回顧「提問題」方法,出示「圖示法」和「繪畫法」,引導學生理清習作內容。

(二)評析例文,修改提升

1.出示作文一,學生交流、學習寫作方法。

2.教師總結寫作方法:

(1)寫樣子:多角度,有順序。

(2)寫功能:有聯繫,寫全面。

3.出示作文二,學生及教師交流作文的可取和改進之處。

4.出示修改後的作文三。

5.教師總結作文三。

6.總結梳理寫作方法

本次習作的拓展延伸

教師推薦閱讀《世界上最最好玩的發明》和《偉大的發明》。

以上是這個單元的所有課文學習重點,適合教師備課,學生預習、學習、複習時使用,關注杜du老師,看所有語文課內容,包括學習方法,發現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自學指導
    本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行文,先總寫21世紀是納米的世紀;再具體介紹什麼是納米技術,以及納米技術的應用;最後一段寫在不遠的將來,納米技術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弄清楚了什麼是納米和納米技術,我們再來看看納米技術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默讀課文3、4自然段,找出納米技術的用途。
  • 四年級語文下冊7《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課文朗讀知識點講解
    學習第七課《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孩子們可以了解科技發展,拓寬科學視野。這篇課文不長,但其中出現了一些納米技術的相關科技術語,閱讀和理解的時候要注意到它們。(2)什麼是納米,納米有多小。(3)什麼是納米技術,納米技術在我們身邊的應用有哪些,它有什麼優勢。(4)你還有哪些疑問,請提出來並嘗試解決。
  • 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6《飛向藍天的恐龍》微課堂
    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人們想像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文章既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發現,也向學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課文以「飛向藍天的恐龍」為題,破除了人們頭腦中對恐龍的固有印象,頗具吸引力。
  •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練習題
    7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參考答案第①課時一、擁有冰箱除臭蔬菜炭火隱形健康細胞預防病灶需要二、 pāngjūnshūzhènglǜjí三、細胞億萬預防擁抱抱怨乙方仿照傭人四、1.列數字 2.舉例子五、1.納米是非常小的長度單位,1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2. 納米技術的研究對象一般在1納米到100納米之間,不僅肉眼根本看不見,就是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也無能為力。這種納米級的物質擁有許多新奇的特性,納米技術就是研究並利用這些特性造福人類的一門學問。3.
  • 學科學、愛科學,《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文章介紹了什麼是納米、納米技術以及介紹了利用納米技術對我們生活的改變,寫出了納米技術的神奇。通過學習本課能激發我們學科學、愛科學的濃厚興趣。
  • 中國博士揭秘「琥珀恐龍」發現過程:目前無法復活
    邢立達介紹,尾巴展開後長度約為6釐米,推測恐龍全身長度為18.5釐米。標本背面有著慄棕色的羽毛,腹面則是接近白色的羽毛。「由於琥珀的特殊性,我們眼前的恐龍尾巴與生前的形態非常接近。」邢立達說,這件標本發現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來自白堊紀中期諾曼森階,距今約9900萬年。
  • 科學界難題:我們能像《侏羅紀公園》那樣從琥珀中克隆出恐龍嗎?
    《侏羅紀公園》這部國外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影片裡最讓人記憶深刻的莫過於那個鑲有琥珀的拐杖,侏羅紀公園的創始人哈蒙德提取了琥珀裡面蚊子的血,並藉助蚊子血裡的恐龍DNA,培育出各種種類的恐龍。
  • 琥珀裡竟然有恐龍!邢立達老師帶你探索琥珀中的恐龍世界
    提到恐龍你會想到什麼呢?是博物館裡高高的骨架,還是《侏羅紀公園》裡兇猛的野獸?如果我說有人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你會相信嗎?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邢立達老師所在的團隊就在緬甸發現了世界上第一枚恐龍琥珀。琥珀是如何形成的?被琥珀包裹的是哪種恐龍?
  • 人類首次見到恐龍真實形態 琥珀標本保存9900萬年前恐龍遺骸
    從來只能從化石中尋找蛛絲馬跡來推斷的古生物學家,這次被一塊琥珀震驚了:它封存了一段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尾巴,它背面覆蓋慄棕色羽毛,腹面羽毛則色近蒼白——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見過的最「新鮮」、最接近於生前狀態的恐龍,它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件被發現保存在琥珀中的恐龍標本。12月9日凌晨,《細胞》出版集團旗下的生物學著名刊物《當代生物學》發表了這一發現。
  •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教案及視頻作業附答案,趕緊保存!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第二課時教案及作業布置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條理,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抓住關鍵語句,通過查詢資料、練習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了解納米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培養準確的科學觀點。
  • 南京古生物學家從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昆蟲結構色:這是恐龍見過的顏色
    「這個琥珀中的青蜂,身上有著閃閃發亮的色澤,但它生活的時候距離我們已經有大約1億年了,這種肉眼可見的顏色保存非常完好,當時這種青蜂和恐龍在一起生活,可以說,我們看到的這個顏色,就是當年恐龍見過的顏色。」
  • 琥珀中發現大量恐龍羽毛,我們印象中的恐龍,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
    但現在,我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恐龍很有可能是一種身上披滿羽毛,外形和禽類相似的動物,而最有力證據莫過於古生物學家在緬甸琥珀中找到的恐龍羽毛了。緬甸北部克欽邦的胡康谷地是一座「聚寶盆」,這裡的琥珀年齡最大,多形成於9千萬年以前,古生物學家曾在緬甸產的琥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鳥,名為眼齒鳥,這種鳥的頭部非常小,僅有14毫米,和人類的指甲蓋差不多。
  • 《渴望藍天》:將青少年的成長,映射到熱河生物群的恐龍進化中
    《渴望藍天》中的角色來源於熱河生物群,幾種生物都是當時發現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生物,主人公毛毛是帶羽毛恐龍,其可以代表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程,這對於觀眾了解生物的進化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 「真實的白堊紀,琥珀中的恐龍世界」講座精彩回顧!
    2016年開始,邢立達老師在緬甸琥珀中陸續發現了全世界首例古鳥、恐龍、雛鳥、介形類、青蛙等,引爆了科學界。此次活動現場,邢老師通過大量的圖片和觀眾分享了琥珀的相關知識以及自己發現恐龍琥珀、古鳥琥珀、蛙琥珀的故事。活動一開始,邢老師通過大量的恐龍化石照片和恐龍復原圖,向大家介紹了我們熟知的恐龍形象,以及被發現的世界上第一隻帶毛的恐龍、第一隻會飛的恐龍。
  • 四年級下冊《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教師手寫筆記,知識點很清晰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一課,作者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介紹了納米技術的含義、運用及對未來的影響。課前可布置查找相關資料。交流,整理主要問題:「什麼是納米?什麼是納米技術?納米技術為什麼在我們身邊?」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課文中的一些科技術語多讀幾遍。
  • 翱翔藍天 飛向太空
    飛向藍天,遨遊太空,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與期盼。藍天、白雲、繁星、皓月,從古至今,有多少人曾經為之心馳神往,夢繞魂牽。當人類的文明之火,託舉探索太空飛船時,當躍進的「神舟」號陸續飛向太空時,我們欣喜地歡呼:龍的子孫,上天入地的期冀,終於再遙不可及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侏羅紀公園》真的要上演了嗎?
    我們無法想像恐龍生活在如今的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但是我們卻通過各種方式希望恐龍和人共處。這個願望實現過嗎?電影裡似乎實現過。
  • 新知|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1億年前食毛類昆蟲...
    但是,被困擾的並不僅僅只有我們這些地球數億萬年演化史中的「後輩」們,6500萬年以前生活著的恐龍就已經備受寄生昆蟲的困擾。我們研究發現,有羽恐龍的生存環境可能很糟糕,時刻受到外寄生昆蟲的幹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首都師範大學高太平副教授幽默地表示。今年11月,首都師範大學的高太平和任東教授團隊在白堊紀中期琥珀中發現取食恐龍羽毛的新昆蟲,揭開了外寄生昆蟲新物種——恩氏中生食毛蟲的神秘面紗。該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 克隆技術這麼發達,為什麼我們不克隆恐龍?
    讓我們先來看看,如果要復活恐龍,我們需要做到哪些?在現實中,我們也找到了被包裹在琥珀中留存下來的蚊子,琥珀是一種樹脂,帶有香味,類似蚊子的小蟲子聞到味道後會靠近,不小心被黏住後被包裹住,隨著時間的流逝,樹脂慢慢石化,就變成了琥珀。但最大的問題,經過地質時間的延伸,恐龍的DNA會完全降解。
  •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授課思路和課堂筆記,老師、同學請收藏
    小編整理的教學思路《新奇的納米技術》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文章介紹什麼是納米、納米技術以及介紹利用納米技術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寫出了納米技術的神奇。學習本課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