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木本類,但為啥沒有像桃、梨那樣用木字旁?說下蘋果的轉變

2020-12-05 村裏白哥黑嫂

其實我們的漢字是最有意思的,有一些不認識的字,看字型和偏旁,往往能猜個差不多。我國古代是沒有拼音的,拼音是現代產物,以前的字主要是看形,這也是最早象形文字的發端。

我們看一些草本植物的字時,這些往往都帶草字頭,比如花、荷、菊這些,一些木本植物時,大多都帶木字旁,比如梅、桃、桂、杏這些。

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說蘋果就是木本類,但是蘋果的蘋字卻是草字頭,難道在古代時,這個蘋果是歸類到草本類的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蘋果在古代是怎麼回事,這涉及到蘋果的由來,然後咱們再說一下為什麼這個蘋果的蘋字是草字頭。

一、我國古代沒有蘋字

如果我們去看古代的一些字典,比如漢朝的《說文解字》,我們會發現並沒有這個蘋字,也就是說,這個字出現得很晚。古代只有三點水的萍字。

但是,我國古代是有蘋果的,只不過不叫蘋果,叫「柰」,是一種原產於我國西北的一種果子,唐朝以前已經有好幾類品種,比如唐朝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這樣說:

白柰,出涼州野豬澤,大如兔頭。

那麼,這個柰是個啥?怎麼斷定它不是蘋果呢?其實在古代時,柰還有一個名字叫「林檎",但我們必須要說明,兩者是因為味道相近才這麼叫的,而事實上,日本到現在叫蘋果仍然叫林檎。

唐朝時,有本叫《朝野僉載》的書中有過這樣一段記載:

貞觀中,頓丘有人於黃河渚上拾菜,得一樹載子……三年乃結子五顆,味如柰似林檎。

所以我們看這個記載,就會發現這個柰和林檎是一類兩種。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人生出疑惑,這說了半天,怎麼證明這個柰就是蘋果?這跟蘋果的蘋字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為什麼柰就是蘋果,而為什麼這個果子的字是草字頭。

二、柰到蘋果的轉變

在古代印度,有一種果子叫「頻婆果」,樣子鮮紅,但這個是種草本植物,類似於我們這邊的葫蘆,這東西後來跟隨佛教從印度傳到了我們這邊,這邊當時沒有這種果子,只是看它的樣子跟我們這邊的柰差不多,於是以為是柰,把兩者給混淆了。

從那個時候起,柰也開始被叫成頻婆果。之所以有這樣的誤傳,是因為一個佛教高僧,這位高僧就是南朝宋時的慧琳。高僧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說頻婆果:

其果似此方柰及林檎,極鮮明赤者。

從那以後,我們的柰也會被叫成頻婆果,這影響是非常深的,直到明朝時仍然這樣叫,明朝王象晉在《群芳譜》中說介紹柰是這樣說的:

柰,一名頻婆,與林檎一類兩種。

而王羲之在《王右軍帖》中也有過類似的記載,只不過他記載的是林檎:

林檎,又名花紅,沙果,頻婆果。

我們知道,我國古代漢字講究個形,所以這個頻婆果代表柰似乎有些不妥,於是就給加上了草字頭,叫蘋婆果。後來經過了簡化,變成了蘋婆果,到了十九世紀,外國蘋果傳入,又把中間字給去了,正式叫成了蘋果。

有人說你這張嘴說什麼簡化的,你有什麼證據?這中間的轉變有證據嗎?正式的記載是沒有的,但是我們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到,比如紀曉嵐被發配時,曾經寫過一首叫《烏魯木齊雜詩》的詩,他裡有這麼一句:

紅笠烏衫擔側挑,蘋婆杏子綠蒲桃。

我們要以看到,那個時候還叫蘋婆,葡萄也叫蒲桃。

所以,我國以前是沒有蘋果這個詞的,這是個近現代的產物。蘋果這個東西經過多次的轉變,也經過了誤傳,最終叫成了蘋果,也是為什麼是草字頭的由來。像是梨、杏、桃這些,都是我國遠古就有的,而且在古代就叫這個名字,所以一直都是木字旁,蘋果則不然,這之間是有區別的。

最後:最後我們仍然要說明,古代的柰和我們現代的蘋果是不一樣的,古代的柰是種綿蘋果,而且現在也並沒有消失,在我國西北某些地方仍然有種植。柰原本在我國古代流傳很廣,但被蘋果後來者居上,但仔細想想,這也是味道和產量的獲勝,現代蘋果產量高和味道好,自然就佔據了主流,而柰則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導致現在提到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知道是種什麼果子,柰其實就是我國古代的蘋果。

相關焦點

  • 入口即死的毒藥,就在蘋果橙子桃梨大豆小米裡?
    入口即死的毒藥,就在蘋果橙子桃梨大豆小米裡?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梅、櫻、杏、李、桃、梨、海棠……你到底是誰?
    植物園裡的花也都開啦~其中薔薇科的梅、桃、杏、櫻、李、梨、海棠是當仁不讓的主角。這些出入於各種詩詞歌賦,流連於各種大圖美照,閒逛於舌尖上的美味,可以說是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它們都長一個樣,五個瓣一樹花,咋看都弄不清誰是誰。這個春天,就好好認識一下它們。薔薇科約有124屬3300餘種,全世界分布,主產北溫帶至亞熱帶。我國約有51屬1000餘種,全國各地均產。
  • 質檢總局關於中國核果、蘋果、梨出口澳大利亞和進口紐西蘭鱷梨及...
    根據風險分析結果,質檢總局近期分別和紐西蘭初級產業部、澳大利亞農業與水利部協商並籤署了《關於紐西蘭鮮食鱷梨輸往中國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關於中國核果(油桃、桃、李、杏)輸往澳大利亞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關於澳大利亞核果(油桃、桃、李、杏)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
  • 什麼是蘋果的病毒害,蘋果的病毒害有哪些種類,是怎麼檢測的?
    蘋果病毒病是危害蘋果樹體生長的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給果農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報導,世界上幾乎所有栽培蘋果的國家和地區都有病毒的危害。截止目前為止。世界各地已報告的蘋果病毒已達有39種之多。根據病毒對蘋果的危害特點。通常把蘋果病毒分為潛隱性病毒和非潛隱性病毒兩大類:① 潛隱性病毒。
  • 什麼梨剛摘下來時不好吃,卻越放越香甜?
    新疆梨表面不像鴨梨那樣乾爽,而是顯得十分滑膩——人們一度傳聞那是商販為了保新塗的蠟。但實際上,那是果實自身分泌的果膠等多糖類物質,完全不用介意。新疆梨有著複雜的身世。當然不是!其次,在現代分類學鼻祖林奈眼裡,蘋果是梨屬的成員,因為它們果實的結構過於相似,但是後來人們發現沒有辦法將蘋果的枝條嫁接在梨樹上,反之亦然。因此把蘋果類植物從梨屬中抽了出來,成立了蘋果屬。實際上,蘋果梨也是一種梨。經過遺傳學分析,已經基本確認了它同秋子梨的親屬關係。
  • 黃金奈李、蘋果桃、錦繡黃桃,這些稀奇水果你吃過嗎?
    時下,各種水果閃亮登場,李子、桃子、葡萄、西瓜紛紛上市。不過,這都是一些常見的大路貨水果,很平常,家喻戶曉,大家都見過,都吃過。然而,有一些水果,也在這個季節成熟。但它們卻是小眾品種,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也沒見過,也沒吃過。比如,錦繡黃桃、蘋果桃、黃金奈李。近日,記者在貴陽市近郊,了解到幾種「小眾水果」,分享給大家。
  • 怎樣吃梨,才能降秋燥,解口渴?梨皮、梨核能不能吃?
    梨煮過之後,變成滋陰潤燥的了,這種「潤」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往深層次滋潤,真正的「潤物細無聲」。每次我講課太多,口乾舌燥的時候,就要煮點梨來吃。梨煮熟後的味道感覺更加柔和。生吃的梨像「御姐範」,煮熟的梨,像「小鳥依人」。梨可以怎麼吃?
  • 談花論草: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
    主要特點是,枝條是草質類型,很少有形成層,不會逐年加粗生長,不過,也有例外,某些一年生的,如辣椒、茄子、棉花等,在溫帶地區,由於不能過冬;如果將它們轉到熱帶地區養,就會變成木本植物,養到一定階段,枝條也會加粗生長,稱為木本植物。
  • 用流量連通果園與餐桌 「果二代」掀起煙臺蘋果營銷變革
    水母網9月1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3家店鋪,3個1萬+,包攬「拼多多」蘋果暢銷店鋪前3名,這是幾個煙臺「果二代」昨天的成績。一批被父輩帶入蘋果銷售圈子的煙臺「果二代」,「後浪」推「前浪」,用流量連通果園與餐桌,掀起一場中國果業第一品牌煙臺蘋果的營銷變革。
  • 沒有薔薇科,哪裡會有春天?
    薔薇科分為四個亞科,繡線菊亞科、蘋果亞科、薔薇亞科和李亞科,而我們今天主要來認識最常見的兩亞科蘋果亞科和李亞科,認識其中的7屬,桃、李、杏、梨、櫻、蘋果、木瓜屬,看著這些屬類,本小編表示,花美不美的,我已經不care了,我只是有點流口水!但是我要努力忍住,畢竟我可不是吃播博主,人家可是正經的科普君呢,趕緊來看看吧!
  • 這水果長得像蘋果,顏色像梨子,太厲害了,經常被人誤認為是石榴
    我們經常吃的見的就是蘋果,香蕉,梨和葡萄等。這些我們都能經常見到,其實還有一些是我們不知道的水果,在我們國家的水果品種實在是太多了,例如就有一種水果,這水果長得像蘋果,顏色像梨子,太厲害了,經常被人誤認為是石榴。每個人喜歡的水果不同,口味也會不同。當然個人對於水果的了解也不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種長得像蘋果顏色像梨子的水果是什麼樣子的?
  • 劉作虎:想把一加做成生活方式公司,像蘋果和無印良品那樣
    具體來說,就是像蘋果和無印良品那樣的公司。再具體一點來說:蘋果是一家硬體公司嗎?蘋果硬體生產的整合能力是世界最強毫無疑問,但幾乎沒人會這樣說;蘋果是一家軟體公司嗎?談起軟體,恐怕人們還是記得微軟、甲骨文、Salesforce 更多一點,蘋果的主要利潤來源依然還是銷售硬體;無印良品又是什麼?是一家單純的生活用品店嗎?那麼貴的價格賣的是生活用品嗎?賣的恐怕是生活方式吧——蘋果也這樣。
  • 木字旁的高雅女孩名字,五行缺木喜木的寶寶適合參考
    木字旁的高雅女孩名字 木即指樹木,象徵著清新自然與堅強勇敢的精神。所以用帶木字旁的字給女孩起一個高雅的名字,不僅適合於缺木元素的女孩,對於一般的女孩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名字。這樣的名字會給人一種純淨高雅的感覺,令人心生好感。以下是有關木字旁的高雅女孩名字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 蘋果煮著吃的好處 可以煮的水果有哪些
    梨子——化痰止咳的煮梨食療冬天裡吃火鍋或燒烤時,搭配一杯鮮榨的梨汁,能很好地滋潤喉嚨,防止上後引起的急性喉嚨發炎症狀,對火旺的飲食最有壓制的作用。 梨子清熱潤肺的功效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了,但梨子煮熟後,有更好的養陰生津、潤燥止渴的作用你又知不知道呢?
  • 吃蘋果誤食蘋果籽會中毒?「氰苷」含量微小不危害健康
    每到秋冬季節,在蘋果集中採摘、上市的時候,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會品嘗蘋果。然而,日前有讀者打來電話諮詢,家中小孩誤食了蘋果籽,擔心蘋果籽裡有毒。而且,之前也聽說蘋果籽中存在氰化物,喝了含有蘋果籽的果汁會中毒。  鮮榨蘋果汁是否要先去籽?
  • 中國蘋果歷史悠久,但現在我們吃的蘋果竟然是西洋蘋果
    中國栽培的蘋果可分為兩大類:中國蘋果和西洋蘋果。中國的蘋果栽培記錄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當時多用於薰香衣裳等,亦有置於床頭當香薰或置於衣服,最初作為香囊,因為味道欠佳而較少食用。而「蘋果」這個名稱,明朝才開始叫開,寫作「蘋果」。明王象晉《群芳譜》記載:「蘋果,出北地,趙燕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
  • 吃番荔枝像吃土豆
    一個水晶梨重三斤半,富含果蠟的有機蘋果像裝飾品,還有臺灣果商吉谷首次帶來了新鮮水果釋迦。昨天,為期三天的2006中國國際果蔬博覽會在上海國際農展中心開展,匯集了來自世界10多個國家的1450個品種果蔬相關產品。  新鮮水果爭相比大  山東萊陽的果商端著足有三斤五兩的大個兒水晶梨,切開分給十多位好奇的市民。
  • 蘋果籽毒性微乎其微 孩子嘔吐或與吃蘋果沒關係
    最近一則新聞說,重慶有個1歲大的嬰兒喝了半碗鮮榨蘋果汁,很快開始嘔吐,家長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醫生說可能是蘋果核裡的氰化物導致中毒。一直被認為健康水果的蘋果,居然有含劇毒氰化物的內核?蘋果籽真的有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