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國蘋果歷史悠久,但現在我們吃的蘋果竟然是西洋蘋果

2020-08-27 小斌網摘

吃了這麼多蘋果,你知道它的原產地與名字由來?

蘋果,屬薔薇科、李屬的一種落葉果樹。


中國栽培的蘋果可分為兩大類:中國蘋果和西洋蘋果。

中國蘋果主要是指中國原產的綿蘋果,早期被稱之為「柰」、「來禽」、「林檎」、「頻婆」、「蘋婆果」等。名「來禽」者,據說熟時就引得飛鳥來偷食,故名。「林檎」者,飛鳥來集之意。稱「蘋婆果」者,據說出自佛經《採蘭雜誌》云:「燕地有蘋婆果,味極平淡,夜置枕邊,極有香氣,即佛書所謂蘋婆,華言於思也」。中國的蘋果栽培記錄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當時多用於薰香衣裳等,亦有置於床頭當香薰或置於衣服,最初作為香囊,因為味道欠佳而較少食用。

「蘋果」這個名稱,明朝才開始叫開,寫作「蘋果」。明王象晉《群芳譜》記載:「蘋果,出北地,趙燕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美。」

《群芳譜》中所記述的,就是早期的蘋果品種。在「蘋果」稱呼未出現前,蘋果最早稱為「柰」,柰在漢代已有栽植。從《廣志》所記來看,漢晉時張掖、酒泉這些河西地區,不只栽植蘋果,而且已有蘋果深加工,古人稱蘋果製品為「頻婆糧」。西漢文人司馬相如《上林賦》稱:「亭柰厚樸,梬棗楊梅,櫻桃蒲陶。」其中的「亭柰」,分別指野生梨和蘋果兩種水果。

早期中原並不產蘋果。是中國西部(西域)原產,晉郭義恭《廣志》記載:「柰,有白、青、赤三種,張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為脯,數十百斛蓄積,如收藏棗慄……謂之『頻婆糧』。」唐段式成《酉陽雜俎》亦稱:「……白柰,出涼州(今甘肅武威)野豬澤,大如兔頭。」

值得注意的是,柰在引入中原後,栽植技術出現突破,出現用林檎木嫁接的技術,一直到今天都在運用。

明朝人嘴裡的「蘋果」,源於梵語,為古印度的另一種水果,在佛經中被稱為&34;,後被漢語借用,並有&34;、&34;等寫法。到清朝時,「頻果」叫法已相當廣泛,為社會接受,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即稱:「柰,即頻果……林檎即沙果。」至於現在寫作「蘋果」,則是簡化而來。

西洋蘋果是指目前各國所栽培的蘋果,品種大多出自歐美。中國蘋果和西洋蘋果不僅在形態和結果習性上存在一定差異,而且在染色體數量和部分同工酶酶譜上也不盡相同,這是因為其來歷和演化的差異所致。

如今的國內的蘋果大多是西洋蘋果,據煙臺的地方史志記載,1861年美國長老會成員約翰·倪維思(John L.Nevius)受長老會派遣,由上海來山東登州(今蓬萊市)。因妻患病,1864年返美。1871年倪氏夫婦重返煙臺時,帶來西洋蘋果、洋梨、美洲葡萄、歐洲李及甜櫻桃等果樹品種,在煙臺毓璜頂東南山麓建園栽植,取名&34;。

1909年旅順最大一處蘋果園(後改為旅順農場)中有國光96株、倭錦550株。日俄戰爭後,旅順、大連的租借權轉歸日本後,1909年在熊嶽建立苗圃(1913年改為農事試驗場),再從日本引進一些主栽品種,1910年引入紅魁、祝光、旭和國光等;1914-1921年間又引入玉霰等3個品種。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蘋果品種,與本文所說的柰,即頻婆是有區別的,頻婆是一種綿蘋果因為味道色澤等等原因已經逐漸退出市場!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蘋果品種是近代從歐美及日本等國引進,可以說是「新絲綢之路」交流成果。

相關焦點

  • 吃了那麼多年的蘋果,現在才知道蘋果核是有毒的……
    吃了那麼多年的蘋果,現在才知道蘋果核是有毒的…… > 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冷知識 有些還挺有趣~ 01 當水獺面臨危險時, 它們會把它們的孩子給敵人看一看, 讓敵人對他們感到同情。
  • 蘋果不簡單|那些你所不知道的蘋果知識來了!
    蘋果,曾經誘惑了夏娃,砸醒了牛頓,還啟迪了賈伯斯...但這也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老百姓吃到的最日常的水果,沒有之一。有人可能沒有吃過蓮霧、釋迦這些亞熱帶水果,也有人甚至沒有聽說果軟棗獼猴桃、無核荔枝、指橙這些新奇的品種,但是一定沒有人沒吃過蘋果。
  • 蘋果在古代不叫蘋果,有一個非常寫意的名字,日語裡仍然保留著
    中國擁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伴隨著時代的變換,有些珍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很好的保存了下來,追溯到中國的古代時期,對於人們如今隨處可見的"蘋果",還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傳奇發展歷史。"柰"或者"林檎",它跟現在中國盛行的蘋果並非是同一品種。
  • 蘋果核能不能吃?蘋果核發黴肉還能吃嗎
    原標題:蘋果核能不能吃?蘋果核發黴肉還能吃嗎   我們都知道,蘋果是水果家族中最出色的成員之一,是人類的好朋友,西方就有「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說法。既然蘋果有如此的價值,那麼有些人吃蘋果就會為了避免浪費,想要最大程度地吸收蘋果的營養價值,都要吃到果核了才扔,甚至把核都吃了。
  • 除了牛頓的蘋果、賈伯斯的蘋果,青蘋果,還有一個蘋果你知道嗎?
    我們知道牛頓的蘋果、知道賈伯斯的蘋果,也知道青蘋果,現在來認識一下杭州爛蘋果樂園吧,帶著您的小萌娃,在沒有作業、沒有煩惱、只有好看的表演的氛圍中享受一下悠閒的親子時光吧~杭州爛蘋果樂園開放時間:15:30
  • 古代的蘋果不叫「蘋果」,而有一個很唯美的名字,日本仍在使用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蘋果並不是叫「蘋果」,而有著另外一種名字,日本現在仍然保留著! 據史料記載,蘋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已經長達兩千多年,我國原產的蘋果名叫綿蘋果,綿蘋果在秦漢時代便有相關記載!
  •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可蘋果皮上有蠟,吃了會中毒嗎?
    說到蘋果,幾乎每個人都能想到,經常聽老一輩人說的一句話「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即便是現在的「水果自由」時代到了,也依舊有很多人都在保持著這個習慣。在沒有忘了的情況下,都是每天吃一個蘋果。之所以這樣做,就要說到蘋果的營養了。
  • 亞當的蘋果
    他和夏娃偷吃了專治不孕不育的催情聖藥——蘋果,人類才懂得吃草藥。看來,蘋果治病是有案可查的。 我查閱蘋果歷史資料時,突然想到:如果亞當真是第一個吃蘋果的,那麼,伊甸園就在中國。因為所有的栽培蘋果都來自一個種——塞威士蘋果,又名新疆野蘋果。這種蘋果的分布區不大,就是中亞地區。 有人問,為何中國的《本草綱目》沒提到蘋果?
  • 「柰、林檎、頻婆」|中國的蘋果歷史您知道多少?
    但《上林賦》不是農書,若知道柰的具體出處,還得從其他文獻中尋找。西漢劉歆(公元前50~23年)在《西京雜記》中這樣寫道:「上林苑,柰三,白柰、紫柰,綠柰。」……「上林苑紫奈,大如升核,紫花青,其汁如漆,著衣不可浣,名脂衣奈,此異種也。招邑所產者,味酢,人不甚珍。」從《西京雜記》的記載可以看出,柰在漢朝時,就已經有了至少三個不同顏色的品種。
  • 蘋果
    蘋果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蘋果落葉喬木(渭南) 1分類與名稱
  • 蘋果有蟲你還吃嗎?
    一家iOS應用開發商解釋說,一旦用戶使用,iOS設備的定位歷史將會與照片和視頻一同被上傳到應用開發者伺服器,而不是App Store,在這種情況下,蘋果沒有能力監控或限制應用開發者如何使用這些隱私信息,這會將用戶置於不必要的風險之中。
  • 「沙漠三寶」之首,「維生素之王」維C是蘋果的400倍,你吃過嗎?
    「沙漠三寶」之首,「維生素之王」維C是蘋果的400倍,你吃過嗎?中國的歷史悠久飲食文化多種多樣,水果也是種類繁多。因為我國南北方氣候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北方的氣候比較乾旱,下雨量比較少,而南方溼熱多雨。因此南方北方所產生出來的水果也是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
  • 蘋果煮著吃竟然有8個好處
    蘋果煮著吃的好處1.營養作用發揮得更完善4.降低膽固醇蘋果可以跟豬肉一起搭配煮著吃呢?這樣既增加營養又可抑制膽固醇升高,因為蘋果中的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而且蘋果可消除豬肉的獨特異味。5.防治內熱吃煮熟蘋果可防治嘴唇生熱瘡、牙齦發炎、舌裂等內熱現象。
  • 「糖心蘋果」竟然是一種病!吃了對身體有影響嗎
    蘋果是一年四季最常見的水果,初冬正是蘋果集中上市的季節,蘋果營養豐富,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含鈣量高,有助於代謝掉體內多餘鹽分。 喜歡吃蘋果的人很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糖心蘋果」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這種蘋果最大的特點是,果核半透明,吃起來特別甜,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有蘋果種植戶說「糖心蘋果」其實是得了一種病,叫「水心病」。
  • 蘋果籽富含氰化物可致人死亡?吃了30年蘋果,第一次聽說籽有毒
    在歷史中,有很多文人墨客、愛國將領都非常喜歡吃蘋果,比如馮玉祥,是蘋果的忠實粉絲,當初因為他喜歡吃蘋果,還不遺餘力的推廣栽種蘋果。國共分裂後,馮玉祥隱居在山西的一個小山村裡,因為他愛吃水果,還特意派人到煙臺等地購買蘋果樹苗,在山西推廣栽種,在馮玉祥眼中,這樣做法不僅他自己能吃到蘋果,很多山西後人也會吃到蘋果,正所謂前人栽樹,為後人造福!
  • 把蘋果放進蒸鍋裡蒸一蒸,沒想到好處這麼多,現在知道還不晚
    把蘋果放進蒸鍋裡蒸一蒸,沒想到好處這麼多,現在知道還不晚。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天冷之後,必要的水果還是必須要吃的了。我們都知道,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 誰在吃長蟲子的蘋果?
    最佳答案是半條,這意味著那半條蟲子已經吃下肚子了。想想感覺都噁心。筆者現在說的不是普通的蘋果,而是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這個無比光鮮的「金蘋果」裡面竟然也是長了蟲子的。誰在吃長蟲子的蘋果?美國媒體拿中國說事兒離不開智慧財產權話題,放佛智慧財產權就是中國還沒有減掉的辮子,總想伸手揪一揪。
  • 蘋果在古代不叫「蘋果」?古人取了非常唯美的名字,被日本沿用至今
    在古代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都喜歡吃水果。其實吃水果在古代封建王朝時期象徵的是一種富饒的生活環境,像一些普通的百姓家庭或者是社會更底層的人民,能夠吃到水果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窮苦的人民,最多只能吃到一些野果子或者是自己家種的水果。在歷史中,和水果相關的歷史人物其實也有很多。比如說人們一提到荔枝就會想到楊貴妃,一想到石榴裙也會想到楊貴妃。
  • 早上金蘋果,晚上毒蘋果,可信嗎?每天吃一個蘋果,身體會怎樣?
    「早上金蘋果,下午銀蘋果,晚上毒蘋果」,這句俗語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蘋果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之一,價格便宜,營養豐富,受到大眾的青睞,但受到句俗語的影響,很多人吃蘋果都選擇在早上吃,不敢晚上吃蘋果。「早上金蘋果,下午銀蘋果,晚上毒蘋果」,這句俗語是否可信?晚上真的不能吃蘋果嗎?
  • 在蘋果的歷史上不存在的手機只是曇花一現
    由於蘋果蘋果8手機在發布,一直不溫不火,銷量很差,此外,他還爆發了呼叫故障和爆炸門事件,使情況更糟,他可以被稱為蘋果歷史上存在感最少的手機,真的有那麼糟嗎?值得買嗎?現在讓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處理器方面,iPhone8配備了蘋果A11處理器,這是蘋果首次在手機上採用六核處理器,包括兩個大核和四個小核,兔兔的得分接近20萬,即使在蘋果的表現也完全可以承受。屏幕方面,採用4.7英寸ips顯示屏,1334x750、ppi326個屏幕像素,對比度1400:1,成像效果與蘋果手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