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挪威癌症病人在追隨旅鼠奔向死亡的旅途中,頓悟了生命的真諦……

2021-01-19 心靈的圈子

回復「測試」送你一份驚喜

生命的終點不外乎是死亡,但是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不能因為懼怕這個終點,而消極地浪費生命。一個人不論健康還是生病,都應該充滿激情地度過每一天。

—— by 圈姐

出處 /《讀者》2005年第15期

病魔襲來初識旅鼠

2002年春,我被確認為肝癌。面對癌症這個象徵死亡的字眼,我不敢想像生命將如何被癌細胞殘酷地吞噬掉,那種死亡來臨前的蝕骨的病痛讓我萬分恐懼。

我拒絕動手術,我吞安眠藥、割脈,但全都沒有死成。結果我被醫院嚴格看管起來。

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在一個科研機構從事動物研究的表哥羅拉格打來的電話。他告訴我,他最近在尤南附近的一個天然草場工作,想邀請我到他那裡走走。

羅拉格不容我拒絕,歡快地說:「不過是個癌症嘛,我這裡有辦法治療。」說完成就掛斷了電話。

羅拉格的話吸引了我。這年9月,我背著行裝,來到羅拉格野外研究基地——斯墨拉爾草場。

這裡地處北極圈內,卻因溫暖的海洋暖流而水草肥美,生活著賊鷗、貓頭鷹、北極狐等許多動物。

羅拉格見到我時很驚喜,他告訴我,他們從春天開始,就居住在這片草原上了。我好奇地問:「你們在這裡研究什麼?」

羅拉格說:「這個。」順著他指的方向,我看到實驗室裡養一隻只灰黑色的老鼠。「老鼠?」我驚嘆起來。

羅拉格說,他們不是一般的老鼠,而是旅鼠,旅行的老鼠。

我立即被這種奇怪的老鼠吸引了,也加入到羅拉格的工作中,幫他在草原上捕捉老鼠。

說實話,旅鼠可能是世界上最笨的老鼠,我只要拿鼠夾子、鼠網子、鼠筐子,立馬就能捕捉到大量的旅鼠。

羅拉格告訴我,這裡每公頃草場,起碼有200隻以上的旅鼠。我問,他們一直有這麼多嗎?羅拉格說不是。

接著,羅拉格系統地給我講了旅鼠的知識:「在春天的時候,斯墨拉爾草原的旅鼠並不是很多,但是到了秋天,斯墨拉爾就是旅鼠的世界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細菌,就數旅鼠的繁殖能力最強了。

一對旅鼠,一年之內可以生7胎,每胎12隻,總共84隻;第一胎的12隻旅鼠在20天後便可進行生育,這12隻在一年內又可以生6胎,每一代的生育呈幾何數字增加。

從理論上說來,一對旅鼠每年的繁殖數字是967118隻,100多對旅鼠在一年內能繁殖幾百萬隻。」

我很驚訝:「天哪,不久以後,整個地球不都是旅鼠的世界了嗎?」

羅拉格笑道:「大自然是神奇的,它自會安排一切。

我感到他有點像個哲學家,而不是一個研究老鼠的動物學家。

旅鼠變色狂奔開始

我不知不覺在斯墨拉樂草原呆了近一個月,羅拉格卻從來沒有對我提起治療癌症的事。我好幾次問他,他都說要耐心地再等等。

10月份到了,草原上的草漸漸枯萎,呈現出一片蕭條的景象。那天早晨,我還在睡袋裡做夢,就聽見草原上響起了一種奇怪的聲音,吱吱嗡嗡,仿佛有千軍萬馬從極遙遠的地方奔來。

我鑽出帳篷,看到草叢裡有一些橘紅色的小動物在竄來竄去,仿佛大難臨頭一般。這種忙亂的景象和遠處明亮的天際相配合,仿佛地震的前兆。

羅拉格很冷靜地告訴我是旅鼠們「開會」了。

他指著草叢中竄來竄去的橘紅色的小動物說:「喏,每當他們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自動把灰黑色的皮變成橘紅色,吸引貓頭鷹、北極狐之類的動物來吃它們,以便自然減員。」

我仔細一看,果然,那些皮色橘紅的小動物正是旅鼠,這真是不可思議。它們個個抱頭鼠竄,來來去去仿佛在傳遞什麼重要信息。

此時,我才知道羅拉格和他的夥伴們研究旅鼠已經上10年了。他們說,這種旅鼠過多的現象,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這一幕奇怪的現象總在定期重演。

羅拉格說道:「這是它們解決數量過剩的方法。」

我突然聯想到自己的命運,有些歇斯底裡地質問羅拉格:「你是不是認為癌症病人就是人類中超量繁衍的部份?把我叫到斯墨拉爾來看旅鼠,是不是為了告訴我,我的生命是多餘的?」

我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我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用癌症把我排除,也是為了自然減員!

羅拉格連忙解釋說:「我絕對不是這個意思,我讓你看的好戲還沒有開始呢。今年旅鼠又要旅行了,接下來,它們會慢慢地匯聚到一起,向著一個神秘的目標出發。」

我追問:「神秘的目標是什麼?」他不肯告訴我,只說研究基地是旅鼠旅行的必經之地,他們要全程追蹤拍攝旅鼠的生命之旅。

接下來的幾天裡,我不斷地看到橘紅色的旅鼠在草原上東躥西跳。幾天後的一個傍晚,羅拉格神秘地告訴我,旅鼠大概今晚要出發了。

我的心怦怦直跳。我們迅速收拾好帳篷,坐在越野車裡,等待這一時刻。

當斯墨拉爾草原的太陽緩緩沉向天際時,廣袤的草原沉浸在一種絕對靜寂中,羅拉格正用深沉的注視著遠處,然後低聲說:「來了,開始了。」

這時我聽到草原深處傳來一種聲音,悶悶的,沉沉的,仿佛有人開動了巨大的鏟土機,要把草原整體掘地三尺。

轉眼之間,一片橘紅色的浪從草原深處翻卷而來。

近了,近了,我們看清了,在離我們約500碼的地方,大片的旅鼠正在向前奔跑。

正如羅拉格所說的一樣,它們會聚在一起,開始整體瘋狂地逃奔,仿佛全體發了瘋,又仿佛後面有一個可怕的惡魔在追趕它們。

隊伍浩浩蕩蕩,卻又很有組織,每一隻旅鼠都好像奉了天命,拼死拼活的趕向前方同,遇到小河溝、石塊或者樹幹,旅鼠們決不避讓。

在狂奔的隊伍中,不斷有旅鼠淹死、撞死或者被開空中飛來的老鷹、草原裡躥出的狐狸叨走。可是這些危險在急跑的旅鼠隊伍中似乎被忽略了。

旅鼠們奔跑,去赴死亡之約,要把生命交給大自然。

這悲壯的一幕把所有人的眼圈都看紅了,沉默良久,羅拉格終於下命令:出發!跟隨旅鼠的生命之旅開始了。

奔赴死亡震懾生命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中,我們駕駛著一輛裝備精良的雪佛萊越野車,沿路跟蹤旅鼠的蹤跡。多年的研究經驗,使得羅拉格對旅鼠的旅途路線了如指掌。

有時候,我們被旅鼠的大部隊落下了;有時候,我們又從高速公路提前繞到了旅鼠的必經之路上,靜靜等候它們的到來。

我們從弗於斯克追到奧爾德達倫,又從奧爾德達倫來到塔納河邊的卡拉紹克,我們的前進方向直指巴倫支海。

在長途旅行中,還不斷有新的旅鼠加入,隊伍不斷壯大,到最後大約有四五百萬隻,仿佛有一股力量,牢牢凝聚著它們,使這支隊伍的行動高度協調、百折不撓地前進。

白天,它們進食蓄積力量;晚上,它們摸黑前進,不停歇,不繞道,以每日50公裡的速度向前奔。

跑啊,跑啊,拼死拼活地跑,斯墨拉爾草原不久就被它們拋到了千裡之外。有幾次,它們遇到了水草肥美的棲息地,可是它們置若罔顧,還是向著目標日夜兼程地奔跑。

遇到河流,走在前面的會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為後來者駕起一座「鼠橋」;遇到懸崖峭壁,許多旅鼠會自動抱成一團,形成一個個大肉球,勇敢地向下滾去,傷的傷,死的死,而活著的又會繼續前行,沿途留下了不可勝數的旅鼠的屍體。

就這樣,它們逢山過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僕後繼,沿著一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向前……

奇怪的是,在與旅鼠共同奔跑的過程中。我漸漸忘記了自己的病,偶爾想起,也不像以前那樣害怕了。

人在自然界中奔跑,會越來越忘記自己,越來越膽大,有時候我會突然對羅拉格說,快點,快點。

羅拉格笑道,你不要命了,這種路能飆車?我說:「把命交給上帝吧!」

我的心情越來越好了,我問同行的人:「這些旅鼠跑到終點後要幹什麼呢?」他們和羅拉格一樣,神秘地沉默著。

11月中旬,我們抵達巴倫支海離韋內斯不遠的海岸,羅拉格預計的旅鼠最終目的地就在這裡。從早上5點起,我們就到海邊等待旅鼠隊伍的到來。

海水湛藍,海邊沒有沙灘,只有一片怪石嶙峋的礁石。

下午2點左右,我們耳邊漸漸地傳來雜亂的轟鳴聲,緊接著看到大片橘紅色的雲塊貼著地面從遠處飄來。

旅鼠們終於到了!仍然是千軍萬馬,仍然是奔跑如風,仍然是義無反顧。

到了,快到海邊了,趴在不遠處巖石上的我拿著望遠鏡,心狂跳起來。

我小聲問羅拉格:「旅鼠千裡迢迢來到海邊,究竟為了什麼?」他神色肅穆地沉默著,似乎完全沒有聽到我的話。

只見,最先到達的旅鼠們慒懂地衝到汪洋大海前面,幾乎沒有一秒種的猶豫,就毫無懼色地紛紛往大海裡跳。

先跳海的旅鼠們一瞬間就被洶湧的波濤吞噬了,後面的旅鼠也絲毫沒有駐足,仍然緊跟著前面的往下跳。

就這樣一群群、一批批的幾百萬隻生命不久就被浩潮的大海全部吞沒了。

我幾乎不也相信眼前的一切,難道旅鼠們千辛萬苦來到這裡,就是為了這絕命的一跳。

我心底油然升起對生命的敬畏,旅鼠們對待死亡的態度,真正是爭先恐後仿佛撲進母親的懷抱。

它們竟然用了如此決絕的方式,促使了留在斯墨拉爾那一小部分旅鼠的繼續繁衍和生存。兩行熱淚不知何時已打溼我的臉頰……

不知過了多久,大海又恢復了原狀,浪花繼續衝刷著礁石,可是和我們相伴一路的旅鼠們,卻徹底地消失了,在一瞬間,我以為我也消失了,等回過頭,才看見羅拉格的眼裡閃著淚光。

就在幾百萬隻旅鼠慷慨赴死的那一刻,我眼前再次浮現了它們一路狂奔的身影,我突然明白: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儘管生命的終點不外乎是死亡,但是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不能因懼怕這個終點而消極。

— THE END —

自我成長

海靈格:沒有平衡,就沒有伴侶關係

王陽明:心若安定,便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21歲女孩跳崖自殺,遺書公布:我不是矯情,是得了抑鬱症

婚姻情感

海靈格:外遇出軌的本質,是親密關係的失衡

從劉強東涉嫌性侵,到咪蒙離婚被群嘲:世道變壞,是從小人狂歡開始的

周迅被曝離婚:婚姻最大的殺手,根本輪不到移情別戀

心理乾貨

頭腦阻止人類覺醒的21條繩索

不自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成見蒙蔽了

頭腦簡單,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特質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旅鼠的故事
    一位挪威癌症病人在追隨旅鼠奔向死亡的旅途中,頓悟了生命的真諦:無須畏懼死亡,因為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病魔襲來初識旅鼠2002年春,我被確認為肝癌。面對癌症這個象徵死亡的字眼,我不敢想像生命將如何被癌細胞殘酷地吞噬掉,那種死亡來臨前的蝕骨的病痛讓我萬分恐懼。我拒絕動手術,我吞安眠藥、割脈,但全都沒有死成。
  • 旅鼠的遠行之謎
    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一位挪威癌症病人在追隨旅鼠奔向死亡的旅途中,頓悟了生命的真諦:無須畏懼死亡,因為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病魔襲來初識旅鼠2002年春,我被確認為肝癌。面對癌症這個象徵死亡的字眼,我不敢想像生命將如何被癌細胞殘酷地吞噬掉,那種死亡來臨前的蝕骨的病痛讓我萬分恐懼。我拒絕動手術,我吞安眠藥、割脈,但全都沒有死成。
  • 闢謠:旅鼠會為了後代延續而集體跳海?跟斑羚飛渡一樣,都是假的
    那麼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另一篇流傳度甚廣的世紀謠言——旅鼠自殺。(下圖為北美棕旅鼠Lemmus trimucronatus)在寫文章之前我特意在群裡問了朋友,大多數都表示自己在網上看過這篇文章,甚至某些版本的中小學語文課內外教材中還摘錄過這篇名為《浩蕩祭大海——奔赴死亡之約》的文章,不少人還被老師要求寫過讀後感。
  • 被人誤解很深,旅鼠壓力很大
    它們被人看作是從天而降的,被人看作是會集體跳海自殺的,被人看作「上帝的寵物鼠」,透露著上帝創造生命的某些真理……「天鼠」  居住在西伯利亞的雅皮克人認為旅鼠是來自天空的動物,而斯堪地那維亞的農民則直接稱旅鼠為「天鼠」。因為它們經常會在北極地區的荒野中突然大量出現,然後又突然神秘消失。雅克皮人認為這些小毛球會隨著風暴的從天上掉下來,直到春草開始生長時死亡。
  • 旅鼠是什麼樣的生物?苔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是怎麼樣的?旅鼠的數量波動原因?
    16世紀丹麥博物學家Ole Worm首次發表了挪威旅鼠的解剖結果,證實了它們和其它齧齒動物——也就是耗子——是相似的。可是這位博物學家仍然相信旅鼠從天而降,只不過是被風從別處刮來的而非天上自然發生的。人們對旅鼠的神秘感來源於旅鼠的大幅種群波動。尤其是挪威旅鼠,它們有明顯的3-4年的種群消長周期。
  • 旅鼠:你們以為我想自殺,其實我只是社恐
    它們就是旅鼠。除了生活在黑龍江下遊的阿穆爾旅鼠Lemmus amurensis,旅鼠屬其它四種均常住北極圈內,其中因「自殺故事」而著名的是挪威旅鼠Lemmus lemmus。石縫間的挪威旅鼠。在寂靜的積雪下,挪威旅鼠開鑿出了錯綜複雜的迷宮,整個冬季大都潛伏其中活動,避開了嚴酷的外界。旅鼠一邊開掘迷宮,一邊取食積雪掩埋的植物(主要是苔蘚)。旅鼠們的迷宮有時會相連貫通,組成了雪下的路網。在雪地裡鑽洞的旅鼠。圖片:kgleditsch / Wikimedia Commons但過度的社交會讓一些挪威旅鼠變得社恐。
  • 「被跳崖」的旅鼠,會遊泳、會遷徙,一年能生產8次、一次12隻!
    旅鼠在世界上分布極廣,除北歐以外,在美洲西北部、俄羅斯南部草原、一直到蒙古一帶均有其分布,但只有生活在北極圈裡的旅鼠才會出現所謂的「跳崖尋死」。其中生活在北極圈的旅鼠有4種,分別是挪威旅鼠、北美棕旅鼠、西伯利亞旅鼠、弗蘭格爾島旅鼠。旅鼠是群居性的、從不冬眠,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
  • 「闢謠」被寫進課本的旅鼠自殺之謎,其實是迪士尼剪輯的謊言
    它們就是旅鼠。除了生活在黑龍江下遊的阿穆爾旅鼠Lemmus amurensis,旅鼠屬其它四種均常住北極圈內,其中因「自殺故事」而著名的是挪威旅鼠Lemmus lemmus。圖片:David Mintz / Wikimedia Commons「大風颳來」的神秘旅鼠挪威旅鼠主要生活在縱貫挪威等國家斯堪地那維亞山地,這片山脈綿延一千多公裡,橫穿北極圈,最北超過北緯70°。
  • 法式黑色幽默片《旅鼠》揭幕坎城
    《旅鼠》的首映也拉開了第5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序幕。這部長達2小時零9分的電影以驚悚、幽默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家庭題材的故事,在贏得現場觀影媒體記者陣陣笑聲的同時,片中的恐怖氣氛讓大家不禁捂住了耳朵。  主角  導演多米尼克·摩爾1962年出生於德國,加入法國國籍後成為當前法國影壇的新銳勢力。《旅鼠》對家庭題材的關注讓他成功地入圍了本屆正式競賽單元。
  • 北極苔原的萌萌居民,旅鼠們真的會去集體自殺嗎?
    而在北極圈苔原帶上,生活著倉鼠們的親戚旅鼠,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北極圈中這些可愛的小旅鼠吧。在北極的冬天,極夜還沒完全過去,挪威北部還覆蓋著厚厚的白雪,一隻挪威旅鼠的窩就藏在這片厚厚的白雪下面,只不過和松鼠不同,旅鼠不需要冬眠來幫助自己熬過寒冷的冬天,它們每天都特別活躍。
  • 諜戰片扎堆是一種旅鼠模式
    美國著名編劇帕梅拉·道格拉斯指出,電視網的運作方式,是「按照旅鼠的模式來運作的——同時奔向懸崖,大多數墜落下去。」我們的電影電視領域,普遍存在這種旅鼠模式——旅鼠一般湧向同一題材,旅鼠一般湧向同一熱點,然後等待大多數墜落,小部分留下來。
  • 「旅鼠自殺」的故事是個謠言,卻上了語文課本,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我們都在語文課本上讀過「旅鼠自殺」的故事,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課文《旅鼠之謎》中是這樣寫的:「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後來這篇課文被證實是謠言。
  • 「旅鼠自殺」的故事是個謠言,卻上了語文課本,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當科學家在研究旅鼠時發現它們甚至攻擊人類。那麼,這些愛惜生命,寧願與人類或鼬鼠搏鬥也不願被吃掉的小動物,為什麼會自殺呢?實際上,我們聽到的關於它們集體跳崖的傳說是一個謠言。「這個想法源於對一種旅鼠的遷徙觀察:挪威旅鼠,」挪威北極大學北極與海洋生物學系的研究員羅爾夫·安克爾·伊姆斯在電子郵件採訪中說。
  • 旅鼠為什麼會自殺呢?科學家:它們已經深刻地領悟了自然規律
    旅鼠是一個繁殖能力極強的種族,如果把一隻懷孕的旅鼠放在草原,一年之後就會有164萬隻新旅鼠誕生,去掉中途由於氣候、疾病、天敵等原因而死去的,到最後也有80多萬隻。難以想像,旅鼠的繁殖能力是有多強,數億隻旅鼠豈不是在一年後可以霸佔一方天地?事實上,旅鼠的數量並不是人類該思考的問題,而最令人疑惑的是它們為什麼會聚集在一起呢?
  • 旅鼠的故事
    旅鼠的故事在北極酷寒的苔原上,生存著這麼一種動物,環頸旅鼠。1 第一年冬天寒風呼嘯,大雪覆蓋了苔原,外面的溫度已經降到了-50℃。但在厚厚的雪層下,旅鼠們卻過的很愜意。和外界相比,洞穴中乾燥溫暖,它們的食譜很廣,所以雪層下的植物都是它們的美味。
  • 新快報:諜戰片扎堆是一種旅鼠模式
    美國著名編劇帕梅拉·道格拉斯指出,電視網的運作方式,是「按照旅鼠的模式來運作的——一同時奔向懸崖,大多數墜落下去。」我們的電影電視領域,普遍存在這種旅鼠模式——旅鼠一般湧向同一題材,旅鼠一般湧向同一熱點,然後等待大多數墜落,小部分留下來。
  • 香港一名癌症病人因腸道感染毛黴菌死亡
    中新網3月1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腸道毛黴菌疑再奪一命,香港屯門醫院11日晚公布一名癌症病人因腸道感染毛黴菌死亡,為至今第6宗死亡個案。該名患者為50歲血癌女病人,因下腹痛於上月14日入住屯門醫院外科病房,翌日再轉送血科專科病房,接受藥物治療期間,曾服食被指染有毛黴菌、由歐化藥業生產的降尿酸藥「別嘌醇」。
  • 旅鼠全身都是謎團,最喜歡集體自殺
    旅鼠的各種謎團1、繁殖之謎旅鼠是世界上已知的所有動物中繁殖力最強的,它們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12個幼崽,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並且開始生育。假設從3月份的兩隻,到8月底9月初就會變成1647086隻的龐大隊伍!
  • 陝西一病人被錯輸血漿死亡 院方稱癌症系致死元兇
    掛上沒多久,我就看病人情況不太好,目光呆滯,沒有那種意識。  這時候王女士的姐姐突然發現,血漿輸錯了,O型血的劉某輸入的竟然是A型血漿:  王女士:然後我姐才發現血漿是A型的,血漿輸錯了。我們去找了護士,護士也不清楚,後面我們又去問醫生,醫生說O型可以輸A型的。他讓我們回去觀察。我們常識是O型血可以給其他輸,其他血型輸給O型肯定是不可以的吧。
  • 美國癌症病人:能否熬到疫情過去
    4月19日,在美國紐約一家醫院,醫護人員運送病人。圖/新華社每年,即使採用標準的治療方法,僅在美國,預計也會有60萬癌症死亡病例,這比預測新冠疫情死亡人數的10倍還多。但因疫情的影響,美國的腫瘤醫院已經減診80%,推遲了就診和非緊急手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