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問:佛教視其他宗教為外道,也同樣為其他的宗教所排斥。目前有位知名的佛教人士提出要三教歸一,要眾教平等,和諧相融,請問師父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其它外道的關係為好?五臺山圓照寺心利上師開示: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佛教本身最平等,不排斥任何一個宗教,只是佛陀在世間當中為闡述人生宇宙的真理。什麼是真理?苦集滅道——四諦法。
或者叫緣起法——如是因遇如是緣感如是果,或者主要是闡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讓我們一切眾生明白這個道理——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怎麼成的?萬法唯心造,輪迴生死是由心所造業,那麼將來解脫涅槃成佛也由心所證得,所以讓我們明白:一切都是由心識的變化——心的變化,所以要讓我們明心見性,要了解心的作用,從心地當中下手用功夫。為什麼?
心是萬法的種子,一切法皆從心而生起。你在輪迴生死當中有苦樂兩趣,苦是由心造成的,快樂也是由心造成的,解脫涅槃也是由心造成的,一旦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就會從心地當中用功夫。佛教與外道的差別:從心上去用功夫,那就是內道,這是正確的方法,正確的道理;假如在心外求法,那就是外道。這個「外道」,並不針對任何一個宗教,不針對任何一個宗派。
就是從內心當中的知見上,你認識在心地上用功夫去斷惡修善,然後為了求解脫的話,從厭離心、出離心、菩提心、般若正見,還是離不開心。從心地當中用功夫的話,那就是既符合真理,也與內道相應,叫內道;假如不在心地當中用功夫,而在心外求法,在心外妄想執著,那就叫外道。這個不針對任何一種宗教,不針對任何一種宗派,這個「外道」是這麼講的。
那就說,雖然我們在世界當中,佛教以為好多我們宗教,佛教都認為它是我們的父母眾生,無量劫前都給我們做過父母,乃至今生,任何一個有情都給我們做過父母,與我們有大恩。既然有恩的話,那我們一定要知母——就是知道一切有情都是我們的父母,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慈悲心)、菩提心,增上心,從這個七重因果的修行上來看的話,佛教不排斥任何一個眾生,也不排斥任何一種宗教,為什麼?
它都是我們的父母。這個夠不夠平等?所以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沒有絲毫的怨親的分別,不管是親的或者怨的,或者遠的或者近的,都是我們的父母呀。既然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就要發起菩提心,不但自己解脫,還要讓它們都能究竟解脫,所以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從這一點上來看,佛教不排斥其他宗教。若不理解,認為佛教經常講這個「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徒眾。」是排斥其他宗教,這裡頭我們是不理解。因為我們學佛不是搞宗教迷信,也不是搞宗教信仰,我們是為了求解脫,證涅槃,所以必須要有一個正確方向,要有一個究竟的目的,所以佛四十九年在人天大眾面前講經律論三藏,就是來闡述這個道理,深出淺入地讓我們了解三界的體系和因果的道理,都是因為我們由於無明然後起惑造業,然後輪迴在生死輪迴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