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為吃素還是吃肉的問題,大家爭論不休。
一般漢地和藏區,信佛的人都認同吃素,因為可以少傷害動物,培養慈悲心。
但不信佛的人抬槓,植物也有知覺,吃動物不慈悲,那吃植物不也一樣?
其實吃不吃素,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修的是什麼,該不該吃素。
假如你學的是漢傳佛教,前面說過,裡面是三分佛教七分天道,天道喜歡清靜,你就吃素最好。
比如觀音法門,地藏法門,金剛經,楞嚴經,藥師法門,文殊普賢,都算天道的法門。
他們是輔助釋迦牟尼佛教化華夏眾生的,他們的法和我們特別相應,學的人特別多。
加上中國幾千年來,經濟落後,糠菜度日,一般人粗茶淡飯,本來就很少肉食。
寺院裡的僧人,以吃素來對治認為「食肉是美味」的貪心,也是必然的。梁武帝給大家定下的規矩,確實有他的道理。
所以不吃肉有功德,也有利於護持清淨戒律、保證修行圓滿成功,有一定的殊勝之處。
但你要是學藏傳佛教,就並非一定要吃素不可,非要吃素的話,煩惱可能更多。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降水量少。現在這個時代,糧食蔬菜種植都很困難。
在冬季更是糧食蔬菜緊張,主要以肉類為主。所以在藏區很多地方,吃素其實比較奢侈。
現在藏傳佛教的上師們,更多是從培養慈悲心的角度,來提倡吃素的。
但你要是從修法的角度,吃不吃肉,甚至喝不喝酒,對藏傳很多法門來說,都不太重要。
修常見的藏傳法門,你吃點肉,也不會有什麼後果。當然殺生還是嚴厲禁止的。
假如你是學南傳佛教,那就更不存在吃什麼這個問題了,也沒有吃素這個說法的。
佛陀時期到現在,南傳佛教都是託缽乞食。人家給什麼食物就吃什麼食物,維持生命就行。
重點是對味塵不起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
為什麼一定要乞食?一是不貪珍味,美惡均等;二為破我慢,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佛陀的種種戒律,都是為了斷除對貪愛的執著,所以南傳佛教提倡的是吃齋。只要不殺生,三淨肉是可以吃的。
三淨肉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的肉。齋指日中一食、過午不食。佛陀在世時,也是吃齋的。
佛陀最後一次接受的供養,就是肉食,所以那時候是沒有吃素這一說的。
佛教裡面,最根本的修行是斷惑證真,避免沉迷一切誘惑之中,當然包括食和色的誘惑。
所以,無論是平等的託缽乞食,還是食肉、食素,其實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斷除飲食的貪著。
吃肉吃素,在外相上有不一致的地方,但追求解脫的本質是一致的,所以萬變不離其宗。
假如你不是為了解脫,而是為了功德更大,氣色更好,那麼,吃素就是外道之法。
如果念念為了解脫,不管什麼東西,先維持一下這個色身,以便修行,那就是無上的解脫之道。
我是「金剛智慧海」,輕鬆聊佛法,絕對原創,絕不雞湯。萬般艱辛,只為每天,帶給您真正的佛法之光。
您可以關注,查看其他文章,也可以轉發,進行法布施。在此合十感恩,敬祝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