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了解十二因緣到底有什麼用?佛如是說!

2021-01-13 七葉講堂

學佛人一定知道十二因緣,也就是十二緣起,指的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這是佛教的基礎理論常識,具體內容就不贅述。

十二因緣是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它們之間因果相隨,三世相續,永無間斷,使人沉淪生死海,不脫輪迴。佛將它看得十分重要,認為這是成佛證道的基礎。可許多人並不拿它當回事,包括佛的侍者,多聞第一尊者阿難!

我們知道,阿難位列佛陀十大弟子,號稱多聞第一。那時候佛身邊有一千二百五十阿羅漢,按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可惜阿難追隨佛近四十年,一直未能證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輕視佛的十二緣起說。

《增一阿含經》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佛在舍衛國祗園精舍又為諸比丘講起了十二因緣法。阿難已聽過多次,覺得沒什麼奇特的地方。終於,他鼓起勇氣對佛說:「如來與諸比丘說甚深緣本,然我觀察無甚深之義。」佛說十二因緣如何如何重要,可我看來沒什麼奇特的地方啊!

佛連忙喝止阿難,作為佛所期待的紹隆佛統之人,你怎麼這麼能如此輕視佛的真理呢。佛語重心長的告誡阿難:「十二因緣者極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曉。我昔未覺此因緣法時,流浪生死,無有出期。」

凡夫俗子正是看不到十二因緣的重要性,才沉淪生死苦惱海中,不得解脫。不只是你們,就連我未證道前也是如此。換句話說,十二因緣之法是成佛證道的關鍵。看似普通尋常,但大多數人領悟不透它的真諦。這就是眾生與佛的悟性區別。

佛略帶失望地告訴阿難:「你不僅這一世這麼說,往世你也這麼認為。」佛說了一個本生故事:

無數劫前,有一個阿修羅王打算捕日捉月,於是出大海(佛經稱阿修羅界在四大部洲之外的大海中),化成巨大身形,海水只沒過他的腰部。這是,阿修羅王的兒子拘那羅看到了,他覺得海水很淺,也想出阿修羅界玩玩。阿修羅王連忙勸告他:「海水極深且廣,你還能有能力出海。」拘那羅不信,堅持出海。頓時發現海水深不見底,恐懼萬分。

佛說,此阿修羅王就是我的前世,阿修羅之子拘那羅便是你。你當時不信海水之深,猶如你現在不解十二因緣之法。不識行本,所以你遲遲未能證道。

彼時,佛語阿難:「我初成佛道,思惟十二因緣,降伏魔官屬。以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無塵垢。」

在佛看來,自己能證道成佛,是因為悟徹了十二因緣。能降服心魔波旬,大徹大悟,亦是由十二因緣。學佛人修各種法門,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認知了解十二因緣。別以為這些知識太平凡,平凡裡悟出深意,你便得佛的大智慧……

歡迎關注七葉君,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

相關焦點

  • 修這個「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宣化上人)
    」而悟道的02:28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在有佛出世的時候,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無佛出世的時候,悟這種道的叫「獨覺」。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以上是順生門,也就是流轉門。第一是「無明」,就是無所明了,也就是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就生了迷惑,迷了。可是雖然迷,你還要去做,這就有了「行」為。有了行為,就有了「識」,有一種分別的識。
  • 宏圓法師:眾生是如何依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
    下面我們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的第一個是無明。到底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一切煩惱的總稱,由於我們最初一念妄動,障蔽妙明本覺,對真空實相不了解,迷惑了,對妙明真相無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的執著,這就叫無明。我們錯誤的見解就稱為無明。  無明就是迷惑心,到底迷惑的是什麼?就是對我法二空之理的迷惑。第一、眾生不明了五蘊幻化不實,妄執四大假合的身體是我們自己本有,不知道它是因緣和合法,是四大假合。
  • 學佛者需知:什麼是明心見性?如何明心見性?
    在禪宗,經常講明心見性,很多經書中也經常提到,明心見性,那到底什麼才是明心見性呢?很多修行者,歷經一生歲月,不惜生命,跋山涉水參訪名師,只為可以明心見性,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明心見性是所有修行者,追求的目標,也是印證我們,是否悟了佛道的標準。
  • 學佛,無所畏怖!
    我們知道,佛陀弟子無數,能稱「第一」者亦有不少。比如尊者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阿難「多聞第一」等等。其中有一位叫那伽波羅的尊者,聽過的人很少。到底什麼鬼能讓佛畏怖?《雜阿含經》中記載了如是一則故事:如是聞,一時,佛在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的摩揭陀國鳩摩羅山弘法。許多人不清楚鳩摩羅山的特殊性,七葉君簡略一說。據《溼婆往世書》記載,鳩摩羅是溼婆與雪山女神之子。
  • 南懷瑾的告誡:保證學佛不偏離正確的軌道,這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人一多,旁門左道也就多了起來,因為佛門典籍中一些隱晦難懂的句子,許多人理解會出現偏差,使佛門正法中非有識之人不能分辨。許多人剛開始學佛時,都很難遇到名師,遇到一些偏法也無法分辨,這無疑會讓自己在學佛的路上誤入歧途,不僅不能修得正果,甚至還可能走火入魔,墜入魔道。對於學佛時可能出現的這類問題,著名佛學、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法。
  • 了解五陰十八界,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是緣覺菩提呢?也就是說,藉由觀察十因緣跟十二因緣,然後經過這樣的觀行以後,證得闢支佛果。那緣覺菩提到底有沒有談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呢?我們來看看十二因緣裡面的內涵,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就是這十二個因緣。但是從這十二個因緣來看,裡面沒有一個緣是講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 從因果和承負來看為什麼學佛人也要修道
    誰家遇到什麼好事後,就有人說這是祖宗積德了。那麼,祖宗積德到底有多重要?真的和後人子孫有很大的關係嗎?首先,禮多人不怪,以下只代表我個人的理解,不作聖解,大家看看即可。在談這個話題之前,我們要捋一捋兩個觀點:因果和承負這兩個說法,因果源於佛家,而承負源於道家,意思有相似之處,但又有不同的地方。
  • 學佛人面對現前瘟疫應有的態度
    我們學佛的人,現在在這個時代,眾生迷惑顛倒,苦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我們在電視新聞裡常常看到,全世界到處都有災難。災難從哪裡來的?災難是怎麼形成的?世間人不知道,以為這都是天災,天然災害,人無能為力。其實他的看法完全錯了,所有一切的果報是業力感招的。
  • 佛陀覺悟的世間真相到底是什麼?吃齋念經就能成佛嗎?
    覺悟的人就能稱之為佛陀,也就是說悉達多太子就是在這一刻成佛的。 成佛是一種狀態,或者說是一種境界,並且不是死後才能達到的,這是許多人對於成佛的誤解。佛陀告訴我們,只要證悟了「緣起」,不管他是誰,都是佛陀。
  • 佛教:佛說,一切皆有因緣果報,想要修福報就要從「它」做起!
    佛教:佛說,一切皆有因緣果報,想要修福報就要從「它」做起!福報,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非常重要。一個有福報的人,出門遇貴人,好運連連,做什麼事都容易成。而一個福報淺薄之人,憂愁煩惱纏身,生活處處受阻。佛說,世間萬事萬物,一切都在因緣果報中,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這個道理。這也是佛法中認為,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也是學佛之人、信佛之人,心中始終敬畏並奉行的真理。當然,有人信,但也有人不信,或者是半信半疑。常常有人問我,師父,我人都已經死了,還能有什麼未來呢?有這種觀念的人,往往目光短淺,心量狹小,看不到長遠。
  • 學佛:讀「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的感悟
    如能參透其中意義,那麼對學佛之人在處理日常生活問題和修道都大有脾益。「菩薩」,佛教的解釋為「覺有情」,在佛教裡是有大智慧的修行者。他除了自身修行悟道外,還懷著大慈悲心去救渡眾生,做到了真正的「自利利他。」「菩薩畏因」意思是具大智慧的菩薩,因為明白惡因與惡果、善因與善果的內在關係。亦出於敬畏、害怕種下惡因。
  • 佛是倡導無神論的,許多人學佛,走錯了道路
    關於無神論,首先要知道,神究竟指什麼意思。神在中國文字中有很多意思,是一個多義字。在基督教中,所謂的神指的是造物主耶和華,簡單地講就是指上帝。道教裡的神,主要是神仙,比如大羅金仙,天仙,地仙等,而佛家所說的神主要是指鬼道眾生中,一些比較高級或者有權力的鬼,比如大力鬼。
  • 「託夢」揭秘,做夢的4種因緣
    我們要知道,一個人真的能進入夢幻泡影的境界,就什麼經都不用念了,因為已經成佛了。可是我們只知道這句話,並不能做到。心中還是有妄想、分別、執著,還是要讀經、念佛,沒別的辦法。夢幻泡影是真的,世間生活也不能說是假的,因為自己明白,卻看不破,所以只能迷在夢中。人生本就是大夢一場空,那我們睡夢中的場景,是不是空的呢?又有什麼預兆呢?
  • 孫悟空的「空」字,有何玄機?
    我們知道孫悟空姓是菩提祖師取自「猢猻」二字,「悟」是按「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下來的。來看看原著: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 「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
  • 輕鬆學佛:成佛的第一步,如何找到真的善知識
    經常有學佛的人跟我說:「學佛好難,沒師父指點更難。」;「我也想找到好的師父,但是哪裡能找的到呢?」前幾天的文章中,我們就說過要給大家分享【如何能夠找到自己的師父】,今天我就將這個經驗竅決分享給大家。但因為這並非簡單的事情,是成佛最重要的一步,所以篇幅可能略多。如果能夠閱讀完,我相信一定會對困擾這個問題的同修有切實地幫助。
  • 儒釋道中只有佛法把六道輪迴、十二因緣、跳出輪迴及成佛講清楚
    儒釋道中只有佛法把六道輪迴、十二因緣、跳出輪迴及成佛講清楚省庵大師:《儒》此方正教在儒宗,但盡今形後世空。儒釋道雖然都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但是,只有佛法把人生與宇宙真相講清楚,把因果律講清楚,把六道輪迴講清楚,把十二因緣講清楚,把三界講清楚,把跳出輪迴出三界講清楚,把解脫法門講清楚,把眾生都有佛性講清楚,把眾生都可以成佛講清楚。
  • 學佛人家裡有蟑螂怎麼辦?能靠念經念佛趕走蟑螂嗎?
    有段時間,佛友中轉載一篇文章,關於在不殺生的情況下如何能趕走蛇蟲鼠蟻等害蟲——只要念經,然後回向給它們,之後它們就會受到感召離開。如果你進行了嘗試,就會發現,絕對沒有任何效果,還很可能會被家人質疑:「開玩笑,蟑螂什麼時候能聽懂經了,別學佛學成神經病了。」學佛一直是件好事情,但是如果不學教理,不先樹立正知正見,反而會讓未學佛人誤解佛教,被認為是迷信,這就不好了。那麼到底能不能靠念經念佛趕走蟑螂?
  • 因為這三大因緣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佛陀曾經說過有三千大千世界,大家勉強可以理解為三千個銀河系,而每個大千世界都是有著自己的名字的,以表示這個世界的特質。但是不知道各位師兄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咱們為何會降生在這個「堪忍」世界之中呢?或者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又是為了什麼呢?難不成就是為了在這個世上活個幾十年或者一百多年,最後又塵歸塵,土歸土,毫無痕跡的徹底消失嗎?
  • 丹霞天然禪師學道因緣(禪宗)
    丹霞在旅店裡忽夢白光滿室,聽了佔者「解空之祥」的解釋,又受了禪者「選官何如選佛」之激勵,非常感動,當下便決定拋棄仕途,學佛修道。他問禪者:「選佛當往何所?」要學佛修道應當往什麼地方去啊?禪者說:「今江西馬大師出世,是選佛之場,仁者可往。」現今馬祖大師出世,在江西說法度眾。
  • 學佛必知的8個因果定律!
    3、怕什麼來什麼有的人怕下地獄,你仔細想想,不造地獄的因下什麼地獄?只要從此不再怨恨別人,不再嫉妒別人,不再多愁善感,不再害人,不再自私自利,怎麼會下地獄呢?害怕什麼就招來什麼,「害怕就有鬼,疑心魔所攝」。越貪生怕死的人,死神就越跟著他。你仔細想一想哪有死亡啊?《心經》上明明說著「無老死」,不死是實相,哪有真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