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旅客,列車到達任丘車站,下車的旅客請帶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按先後順序下車。旅客下車時請您注意安全。旅客們,任丘車站已經到了。 」
伴隨著K1109次列車廣播員陸軍的報站,列車順利抵達本次旅程的第一站河北任丘火車站。上海鐵路局集團公司合肥客運段蕪京車隊第五組的鐵路工作者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開始忙碌上下車服務。

廣播員陸軍正在播音室工作。
列車廣播員:看到乘客通過自己的職業安全回家很有成就感
一間擺放著一臺桌椅和兩臺播音設備的窄小的乘務員工作間是陸軍工作了11年的地方。從北京西開往黃山的K1109次列車途經17個站臺,春運期間的每一次報站,對這位經驗豐富的列車廣播員來說仍會「緊張」,「總是害怕有乘客因為沒有聽到報站而錯過站。所以每次到站,我都會加大音量重複提醒,儘量讓乘客正確到站。」陸軍說到。
在列車廣播員崗位工作了11年,這在很多人看來,或許是一份較為「枯燥」的工作,但對陸軍來說卻很有成就感。「作為『雙乘家庭』雖然過年過節少了和家人團聚的溫馨,但是能夠看到廣大旅客通過自己的職業安全回家,對我來說,這就是很大的肯定!」陸軍告訴記者。

正在整理醫藥箱的陸軍。
除了報站和為旅客科普出行安全、消防安全常識以外,作為列車廣播員的陸軍,同時也是一名隨車醫護人員。參加過單位組織的紅十字會緊急救護培訓,讓陸軍在面對旅客出現的各種緊急突發病況時,能夠多一份從容。說起她精心準備的醫藥箱,陸軍也是滔滔不絕,「這次內服常備藥帶了14種。在春運期間,乘客出現燙傷和擠傷的情況比較多。特別提醒春運出行的旅客,尤其是帶小孩的旅客,一定要預想好,路上可能出現的腹瀉、發燒等情況,自己提前備好兒童常備藥……」
臥鋪列車員:因為體驗過,所以更懂得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伴著廣播裡的報站,負責臥鋪席位的列車員姜珊也已經開始忙碌著。從乘客上車後換票牌,再到每個鋪位的乘客下車前,提前30分鐘將票牌換成車票,並提醒乘客做好下車準備。一工作起來,姜珊很少有能休息的時候。

將臥鋪席位的乘客車票全部換為票牌後,姜珊開始進行車廂整理工作。
從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今年已經是姜珊服務的第15個春運了。說起和家人的春節,姜珊笑著說:「一起過年的次數,那可真是屈指可數,三四次吧。」姜珊家裡是祖孫三代的「鐵路人」。「在我很小的時候,最盼望的就是冬天,因為那時,爸媽的『鐵建』工作會告一段落,開始『冬休』,那時候的自己是最開心的。」如今自己的孩子也要面臨無法和父母團聚的情況,姜珊說,通過耐心給孩子講媽媽這份工作的特殊,孩子長大後也多了一份理解。
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裡,姜珊便看到了「鐵路人」對工作崗位的堅守和對家人難以團聚的不舍。如今,她和愛人,一個是列車員,一個特警。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夫妻倆很難能休息到一起。所以她說,這讓她更懂得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當記者問起姜珊對愛人的期盼時,她語重心長地說,「新的一年,希望自己的愛人和所有中國人民警察都能夠平安。」
服務臺列車員:調節乘客情緒,做好列車服 務是對個人能力的一種考驗
從一名軍人到成為一名列車員,今年已經是阮俊俊工作的第13個春運了。由於春運期間,客流量較大,中國青年網記者在採訪列車員阮俊俊的過程中,時不時地會有旅客前來申請辦理補票業務,阮俊俊都會及時回應,耐心解答。

一名旅客來到服務臺申請補票,阮俊俊開始給乘客辦理。
面對旅客的不理解、質疑和「刁難」時,阮俊俊稱:如何做好服務,調節協調好乘客情緒,是對列車員服務態度和工作能力的考驗。說起春節和家人的團聚,他告訴記者,「以前當兵的時候也是春節不能回家,現在多少都有點適應了,在列車上度過春節,也是一種難忘的回憶。」
責任編輯: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