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菩薩的故事(上)

2021-01-08 聖空甘露

在《佛說月光菩薩經》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北印度有一個名叫賢石的大城。當時的國王名叫月光,壽命有四萬歲。他生來就具有天眼通和宿命通,而且相貌端嚴。

他身上自帶光明,就像天上的滿月一樣明亮耀眼。他所到之處光芒四射,根本不需要燈燭和日月的光亮照明,所以被稱為月光王。

他統領著四大洲六萬八千個國家,物阜民豐,人民安居樂業,衣服飲食,象馬車乘,應有盡有。

城池也極為莊嚴漂亮,門窗都是用珍寶裝飾而成的,城市的街道乾淨清潔,而且布滿各種珍寶裝飾的幡蓋。而且到處都是沉香、旃檀等名貴香料,香氣隨風四溢,城中聞不到一點汙穢的氣味。

到處都有珍貴的樹木,而且樹上有鸚鵡、舍利、迦陵頻伽等等美麗的鳥類在樹上婉轉啼唱。城內城外,流泉浴池之中,隨處可見優缽羅華等希有的花朵。

月光國王在各大街道和城的四門處,堆積了大量的金銀珠寶、象馬車乘、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等,而且命人敲響金鼓,告訴眾人說:「月光國王大行布施,如果有誰需要什麼的,請儘管來拿。」

於是南瞻部洲的眾生都湧進王城,乞求所需物品。月光國王也兌現他的承諾,無論大家乞求什麼,都一一滿足。霎時間,所有的百姓都變得極為富有,出入有車。

這時,看著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的月光國王並沒有以此為足,他心想:「雖然百姓們都很富有了,但是比起我的受用來說,還是有差距啊。我還需要繼續努力。」

於是月光國王繼續用最上等的衣服、珍寶、飲食臥具等等布施給百姓,讓他們和自己一樣富有,而且城池宮殿,街道巷陌,都裝飾得如同天宮一樣的豪華。見到這樣的情景,月光國王終于欣慰地笑了。

話說月光國王有兩千五百位大臣,而其中有兩位丞相,一位名為大月,另一位名為持地,他們容貌端正,而且福德淳厚,智慧深遠,而且見識廣博,常常用十善勸化百姓,是國王的得力助手。

有一天,大月丞相夢見國王所帶的王冠變成了煙黑色,而且有一隻面目猙獰的餓鬼把國王頭上的寶冠搶走了。

大月丞相一下子在夢中驚醒過來,他擦擦冷汗,暗自思惟:「我一向奉行善法,為何突然有此惡夢呢?對了,國王一向慈愍百姓,布施一切,來者不拒,這個夢一定是預兆有惡人來乞求國王的頭啊!不行,我一定要阻止這種可怕的事情發生。」

於是大月丞相用七寶造了一個寶頭,打算如果有人向國王乞頭,就用這個寶頭來代替,這樣既可以不違國王布施的心意,又可以保住國王的生命。

在同一天晚上,持地丞相也做了一個惡夢,夢見國王的身體四散分離。他驚醒之後,立刻召來婆羅門佔卜吉兇。婆羅門佔卜之後,久久不曾言語。

持地丞相再三追問,婆羅門才悲傷地說:「這個夢的徵兆極為兇險,預示著有人從遠方來,向國王乞求他的頭作為布施之物。」

持地丞相一聽這話,忍不住悲傷地說:「為何這麼慈悲的國王陛下會有如此悲慘的命運?」

同一天晚上,國王的一萬兩千五百位大臣都做了不同的惡夢,他們聚集在一起商議道:「如果國王一旦不幸,那還有誰來救度眾生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自處呢?」

這時,月光國王聽到了大臣們的討論,他堅定地對大臣們說:「愛卿們,你們的忠心令本王很是感動,但是,本王心意已決,將會布施給一切眾生,直到生命的盡頭。」

正當城中因為國王將要布施頭顱的事情而陷入恐慌的時候,本故事中的惡人代表——惡眼婆羅門正從香醉山上下來,準備要找月光國王索要他的頭顱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嫉妒。

惡眼婆羅門心想:「現在月光國王正在廣開布施,對大眾說:只要前來乞求的,一定可以滿願。那我就找他要他的頭,看他給不給。」想到這裡一絲獰笑爬上了惡眼婆羅門的臉龐。

惡眼婆羅門要向月光國王乞頭的事情,不但傳遍了人間,人們悲傷不已,而且消息傳遍了天界,天界的眾生也悲傷不已。

待續...

相關焦點

  • 佛教裡的七位菩薩
    文殊菩薩,佛教菩薩名,梵文Maňjurī的音譯,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新譯「曼殊室利」。文殊師利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論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論著稱。普賢菩薩,勸人廣修十大行願,此即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等十項。普賢菩薩以此十願為眾生成就如來功德的主要法門。相傳普賢菩薩的說法道場在四川峨眉山。觀世音菩薩,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
  • 恭迎日光菩薩聖誕,祈願日光遍照世間,供養在朋友圈福報不可思議
    今日(農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薩聖誕。日光菩薩,又叫日曜菩薩、日光遍照菩薩,與右脅侍月光菩薩在東方淨琉璃世界,並為藥師佛之兩大脅侍,也是藥師佛國中無量菩薩眾之上首菩薩。梵士成佛後號藥師如來,二子便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日光菩薩名號  日光菩薩名號,是取「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之意。菩薩持其慈悲本願,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塵,摧破生死闇冥,猶如日光遍照世間,故取此名。
  • 五臺山:一片被文殊師利菩薩加持故事"清涼佛國″淨土
    他是世尊的上首大菩薩,大乘空宗的奠基人,又是密教的祖師之一。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就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佛祖統紀》卷二十九《諸宗立教志第十三》:「有弟子謁五臺,抵山麓見老人,語曰:『文殊今往終南山,杜順和上是也。』弟子趨歸,師已長往,至今關中以是日作文殊忌齋」。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南無清涼山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心咒 :嗡、阿、喇、巴、札、那、諦。《文殊菩薩十大願》。
  • 恭迎日光菩薩聖誕|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溫暖人間
    日光菩薩,又作日曜菩薩、日光遍照菩薩。「日光遍照」在佛法上表示智慧,放出無量智慧光明,普透一切宇宙生命,使昏昧迷濛者醒覺。  日光菩薩是藥師如來二脅侍之一,是東方淨琉璃國土無量無數菩薩眾的上首大菩薩摩訶薩。與右脅侍月光菩薩並稱為藥師佛的兩大輔佐,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  日光菩薩與藥師佛的關係甚深。在久遠的過去世,電光如來行化世間。當時有一位梵士,養育兩子。因苦於世間之濁亂,乃發菩提心,誓願拯救病苦眾生。當時的電光如來對之甚為讚嘆,勸梵士改名號為醫王,兩子改名為日照、月照。
  • 佛經故事:佛的前世鹿王菩薩與鹿野苑的由來
    這時,鹿王菩薩挺身而出,求告國王:如果千鹿齊受死,肉久置則變質。願日獻一鹿,供王所食!國王念其誠,答應了鹿王的請求。於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鹿王菩薩與提婆達多的化身另一鹿主分別率500鹿,抽籤決定了獻食的秩序。一天,輪到提婆達多鹿群獻食時,被抽到的母鹿已懷妊數月,正要臨盆。
  • 《月光光心慌慌》發布新預告 影像資料回溯故事
    《月光光心慌慌》發布新預告 影像資料回溯故事 時間:2018.09.2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為何與龍王搭上關係,一個詞「滄海桑田」
    今天,小齊就來淺談下,隱藏於五臺山佛教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地質學故事,與文殊菩薩、龍王等兩個神話人物息息相關。對於「菩薩」一詞,很多人腦海裡就想到慈悲為懷、普渡眾生,而今天所談到的文殊菩薩不僅是仁慈的代表,還是智慧的象徵。因為在眾多佛經裡,他直接與「般若」掛勾,什麼又是「般若」?般若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佛教神話裡的大智慧、終極智慧。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與普賢菩薩同為佛之脅侍,並稱「華嚴三聖」,是佛智慧的象徵。在佛畫像中,文殊菩薩其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青獅,表智能威猛。
  • 白色月光大結局是什麼揭秘 主要講述故事劇情內容梗概
    《白色月光》是一部懸疑劇,講述了事業有成的職業女性遭遇丈夫出軌的故事,將於近日播出,劇情是非常緊湊飽滿的,那麼,《白色月光》大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白色月光》大結局是什麼  在《白色月光》結局中,張鑫出軌的證據終於被找到,張一最後果斷跟張鑫離婚了。
  • 觀世音菩薩顯靈了!史書上記載的真實事件,誦《普門品》得解脫
    觀音信仰深入人心觀音信仰歷史已經很久了,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深入人心,同時在民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而史書上記載了一個真實的「觀世音菩薩顯靈」,救苦救難的故事,應該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們在懷疑佛菩薩顯靈真實性的時候,應該先質疑自己是不是有足夠的至誠、至真心,是不是有能夠感應佛菩薩的感召力。下面看看歷史記錄的這個故事,能不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 《月光男孩》憑什麼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不談政治,聚焦成長故事
    《月光男孩》是巴裡·傑金斯執導的劇情影片,講述了Chiron從孩童到青年時期,逐步發現自己的性取向,經受外界非議和內心掙扎後,找到真正自我的故事。該片於2016年10月21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2月26日,《月光男孩》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法王子」。文殊菩薩為七佛之師,一切菩薩之母,身紫金色,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智慧猛利,能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獅子,象徵其威猛。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 城裡的月光,灑滿人間
    城裡的月光HQJ空靈季節,一季一季無息瞬間的輪迴著,大雪的季節一過,就是冬至了,冬至的季節,轉眼又是一年……。人生如夢,夢醒竟是如此不易。我獨坐窗前,窗外,冬天暮色蒼茫,天地間靜靜的,而我卻不是當年的自己。
  • 地藏菩薩什麼時候能夠成佛?為何現在還是菩薩呢?
    地藏菩薩那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地藏王菩薩,都知道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很多人就有疑問了,地藏王菩薩這功德如此大,為什麼還是菩薩呢?01地藏菩薩累劫發下大願在《地藏菩薩本願經》開篇,文殊菩薩就問佛陀,地藏菩薩在過去世,有什麼大的因緣,能成就這樣的功德?
  • 五臺山的文殊祖庭殊像寺,供奉最大文殊菩薩,菩薩頭像蕎麥麵做成
    善靜室"之所以獨在,康熙認為這是文殊菩薩證明他們之間並無「愛戀」一說,甚為高興,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後的殊像寺,有人提議,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無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純潔。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殊像寺」即意味著寺院裡有文殊菩薩的塑像,故重建後的寺院,仍叫殊像寺。
  • 今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今天11月16號,農曆十月二十日,是佛教裡文殊菩薩的出家紀念日。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另外三位大菩薩分別是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的大智慧並不僅指世間那種學富五車的知識和小聰明,更是指通達一切佛法和世間真理,證悟真如自性的無上大智慧。「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覺母智難量;右持利劍煩惱斷,左執青蓮德相彰;孔雀神獅供乘馭,毒龍猛獸伏清涼;童形五髻知權現,本是如來歡喜藏」。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兩脅侍,世稱「華嚴三聖」,亦或「釋迦三尊」。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文殊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在無量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滿足世間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善願,使無量無邊眾生獲得無窮利益,故有此虛空藏聖名。  虛空藏菩薩具有賜予利樂的力量。「藏」表示無限福德智慧,「虛空」表廣大,《大方等大集經》指出:虛空藏如同富翁,相應困苦眾生,只要到她面前,即會施予救濟。因此,虛空藏菩薩是以濟度眾生為樂的菩薩。
  • 大乘佛教智慧的象徵——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在不同的派別中,有著不同的稱呼,比如在淨土宗中被稱作普現如來佛,在《新華嚴經》中的法號為「不動智」,而在密宗中被稱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作為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他在平等世界成佛,被稱作龍種上佛,由於龍有著特殊的象徵性,因此常用來指位居高位者。因此龍種上佛也被稱為天子佛,文殊菩薩對內是佛、菩薩,在教外是天子、帝王,地位十分顯赫。
  • 會理月光浮起的馬幫故事
    會理古城在百年老茶屋裡點上一壺茶,坐在乾淨的條凳上,望著窗外幾百年前的老城磚和往來穿梭的人流,聽聽周圍的茶客講講街頭巷尾的傳說、故事,現代生活的種種壓力將與你不相干。你會發現,街頭,許多人家的房門虛掩著,靜悄悄的,恬靜而安適。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本文 945字 圖片 7 幅 閱讀約需 3 分鐘( 後臺回復「書單」獲取一份超大的西藏書單庫 )遇見西藏-菩薩-No.002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