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微信網友「宋小諾」:這樣養蠶,這麼多蠶繭,壯觀啊!(如圖)
記者追訪:一隻塑料桶,上面倒插著掃把,掃把上爬滿密密麻麻的東西——咦,全都是蠶和蠶繭,(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就別看了)。前不久,網友宋女士在江岸區瀋陽路小學門口的文具店前,拍下了這驚奇的一幕。昨日,記者也慕名找到了這家小店。
這家文具店老闆餘婆婆今年62歲,開店已有3年。最初開始養蠶,是因為上小學的孫子有這門作業。但沒多久,她就養出了樂趣。餘婆婆介紹說,她今年一共養了200多條蠶,當蠶寶寶身體變得半透明、要結繭的時候,她會把蠶一隻一隻放到自製的「樹」上,沒多久「樹」上就會結滿白色和黃色的繭。「這是我的創意,當然要展示一下。」她把這棵「蠶繭樹」擺在文具店門口的時候,每天不少學生和家長都來圍觀拍照,還向她取經。
除了有些「破繭成蝶」變成飛蛾,餘婆婆還會剪開一些蠶繭,把蠶蛹炸著吃。「又香又脆,像花生米一樣。」蠶繭用開水浸泡,捋開之後可以當成枕芯,蠶沙曬乾也能做枕芯,有去火、祛風溼、聰耳明目的功效哦。」目前,這兩樣「寶貝」她都已經收集了一小箱。
網友「name」點評:「這婆婆太霸氣了,養個蠶而已,最後吃的吃,用的用,一樣都不浪費啊。」
楚天都市報記者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