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養蠶而言,只要有桑葉即可飼養,也就是說在江浙蠶區,從4月桑樹發芽開葉到11月桑葉發黃而脫落的8個月的時間之內都可以隨時養蠶,但從科學、經濟的角度,一般只養3~5次。在珠江流域蠶區每年試驗次數要多於江浙蠶區,而在黃河周邊的一些蠶區或北方蠶區則試驗次數要少一些。現以全年5期布局為例,將各期飼養的特點及布局應考慮的因素分述如下。
1.春蠶:春蠶飼養的特點是天氣溫和,葉質好,經過冬天的寒冷天氣殺滅了部分病原菌,環境清潔,養蠶容易獲得優質高產,但是小蠶期往往氣溫較低,達不到小蠶飼養要求而需要加溫,6月初出現高溫悶熱天氣的機率較高。
因此春蠶要儘量養足養好,才能有優質的高產;春蠶飼養不能過遲,以免後期遇不良氣候;同時小蠶期要實行暗火加溫。
春蠶的飼養量,可按每盒蠶種用桑650~700g(芽葉),估算出可飼養的蠶種數量。
2.夏蠶:夏蠶飼養的特點是飼養期間往往是江浙蠶區的梅雨季節,容易形成悶熱的養蠶環境。用桑以利用桑樹夏伐後重新生長的疏芽葉為主,也利用部分春伐桑或春蠶期餘葉,夏葉的利用結合疏芽留條,有利於養好樹形。
由於溫度高、溼度大,飼養難度較大,蠶繭質量較差。因此,夏蠶飼養要適當控制,一般採葉以不超過夏伐後長出的新梢基部的4或5片葉為度。如養二期秋蠶或僅養一期秋蠶的,飼養時間應適當推遲。
3.早秋蠶:早秋蠶飼養的特點是自然環境處於一年中氣溫最高,易發生乾旱,且多變的季節;這一時期其他作物治蟲頻繁,容易造成農藥中毒,是全年蠶作安全性最差和蠶繭質量最差的時期。
早秋蠶的用桑主要是用桑枝條的下部分葉,適當的採用一些葉子能促進枝條的持續生長,有利於改善中秋蠶的葉質,但如果採葉過度的話,就會抑制到桑樹的正常生長,不免影響到中秋蠶的飼養以及來年的春葉產量。
因此,除了一部分的桑樹苗集中產區外,就應該控制飼養早秋蠶。成林桑園飼養早秋蠶的,採葉量以就不超過桑樹枝條著葉數的1/2為度。
4.中秋蠶:中秋蠶飼養的特點是自然溫度雖然開始有所下降,但仍然超過養蠶的適溫範圍。桑樹生長到達頂峰,如遇連續高溫乾旱的年份,桑葉就會老化;如果不養早秋蠶,下部的葉片就出現黃化;中秋又是桑樹病蟲害多發的季節,個別年份需要蟲口奪葉,所以,是葉質較差的一期。
中秋蠶從產繭量上看是僅次於春蠶的一期,但飼養量一般接近或超過春蠶,在布局上要考慮充分利用桑葉,一般以採葉後的枝條梢端留有7或8片葉為度。
5.晚秋蠶:晚秋蠶飼養的特點是氣溫明顯下降,特別是後期的夜間往往會出現過低的溫度;桑葉質量由於中秋的利用而得到改善,飼養量需根據中秋飼養後的餘葉情況而定。
晚秋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期,由於連續養蠶病菌積暴多,加上氣溫變化大,往往容易發生蠶病。
晚秋採葉後的枝條上至少應留有3或4片桑葉,以防冬芽秋發,影響望年春葉產量。
在正常情況下,春期蠶種催青,長江流域的四川蠶區均在4月上旬(川南稍早);江蘇蠶區約在4月中旬;浙江蠶區一般比江蘇早3~5天;珠江三角洲的廣東蠶區約在3月上旬;山東蠶區約在4月下旬。在同一地區因氣候、桑品種等原因,催青時間會略有不同。
以上就是養蠶的老農給大家推薦的不同時期養蠶的一些小知識,希望能幫助到正在養蠶的朋友們。喜歡的就快收藏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