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方微米!世界最小量子冰箱問世,不久未來或有廣泛應用

2020-09-24 徐德文科學頻道


蟻人進入量子領域救人,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人沒找到,口卻渴了,怎麼辦?要放以前,肯定什麼辦法也沒有,只有乾渴著,回到宏觀世界再說。現在好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教授克裡斯·雷根(Chris Regan)領導的團隊,已經研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冰箱,蟻人可以隨身攜帶一臺,裝入冰淇淋冰鎮可樂什麼的,在量子世界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了。

量子世界的冰箱?你一定在想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沒錯,這個冰箱確實只能在量子領域使用,因為它的尺寸只有100納米,容積只有1立方微米。

容積1立方微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根據科學家們的說法,人類指甲的生長速度達到了每秒鐘5000多立方微米,所以如果你的手指是在生產這種冰箱的話,一秒鐘就可以製造5000多臺。

你一定很好奇,如此小的冰箱,連肉眼都無法看到,要用什麼高精尖的技術才做得出來啊?不上一臺和光刻機差不多的設備,恐怕是難以勝任的吧?

其實你是有些想多了,研究人員買來普通的透明膠帶,用它們去粘兩種熱電材料——和銻-碲化鉍,然後將粘膠上的單晶薄片剝下來,就組合成了這種微型冰箱。

微型冰箱充分利用了熱電材料的特性。加熱的時候這種材料可以產生電能,這個原理40多年前就被美國宇航局用在旅行者號飛船上,現在已飛出了太陽系;通電的時候,則會讓材料的一邊變熱,一邊變冷,從而用於製作冷卻器或冰箱——一些飲水機就用了這種製冷裝置。

冰箱倒是製造出來了,怎麼知道它起作用了,把裡面的溫度降低了呢?雷根的團隊為此又專門開發了一種名為等離子體能量膨脹(PEET)的測溫技術,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測量納米尺度物質的密度變化來確定其溫度。

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元素製成的納米顆粒放入納米冰箱中,並選擇其中一個特定的粒子作為他們的溫度計。當團隊改變制冷機的功率,讓設備加熱或冷卻的時候,銦粒子也會相應膨脹和收縮。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測量的密度,研究人員就能夠精確測定納米顆粒的溫度,從而確定納米冰箱內部的溫度。

雷根教授對這臺微型冰箱非常滿意,稱自己和學生們製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冰箱,看著大家的研究和創新,他對熱電材料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那麼這個冰箱究竟有什麼作用呢?雷根認為,這種冷卻器可用於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冷卻,調節光纖網絡中的溫度並減少高端望遠鏡和數位相機中的圖像「噪聲」,在電子領域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不久未來或獲得巨大的回報。

這項研究9月14日發表在《ACS Nano》雜誌上。

論文:Electron-Transparent Thermoelectric Coolers Demonstrated with Nanoparticle and Condensation Thermometry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小的 「冰箱」體積僅為 1 立方微米,卻能瞬間令物體變冷
    北京時間9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世界上最小的冰箱有多小,能放進去一個蘋果嗎?在追求越大越好的時代,有人卻別出心裁,研發出體積僅有1立方微米的超Mini「冰箱」。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科學家通過對具有數十年歷史的熱電技術進行革新,開發出一種微型製冷裝置,他們將之戲稱為「全球最小的冰箱」。當然,在炎炎夏日,這個特殊的「冰箱」可放不下吃剩的食物或啤酒,但研究小組希望藉助這個納米級的設備為跳板,開發出幾乎能瞬間冷卻物體的先進系統。據報導,UCLA團隊開發的微型製冷裝置涉及兩種半導體材料:碲化鉍和銻-碲化鉍。
  • 美國科學家研發最小的雪櫃,體積僅1立方微米卻能讓物體瞬間變冷
    一般家用的冰箱,人們都追求越大越好。所以,沒有人會好奇,雪櫃可以微小到什麼程度。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團隊,最近打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雪櫃」,其渺小程度需透過顯微鏡才能看到。這次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教授Chris Regan 領導的團隊,就基於該原理,開發出世界上最小的納米冰箱
  • 史上最小的「冰箱」:小到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
    科學家創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冰箱」,小到只能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如圖所示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的冷卻器「冰箱」的兩個半導體:一片是碲化鉍,一片是銻-碲化鉍,在中間的黑暗區域重疊,這裡是大部分冷卻發生的地方。這些小「點」是銦納米粒子,科學家用作溫度計。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
  • 製冷速率比真冰箱超百萬倍!科學家造出納米級「冰箱」,應用前景廣泛
    裡根對此頗為自豪,表示:「我們製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冰箱」。其實,這種微型設備並非日常意義上的冰箱。但其應用前景卻很廣泛,可以用於用於冷卻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調節光纖網絡的溫度,以及減少高端望遠鏡和數位相機的圖像噪點。這種器件由將兩種不同的半導體夾在金屬化板之間製成,有兩種工作方式。加熱時,一邊變熱,另一邊變冷;產生的溫差可以用來發電。
  • 厚度100納米的熱電冷卻器,研發人員笑稱「世界最小電冰箱「
    最近,在ACS Nano雜誌上發表有關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Regan說:「我們製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冰箱「。需要明確的是,這些微型設備並不是日常意義上的冰箱,其有更大的應用範圍。該技術可用於冷卻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調節光纖網絡中的溫度、為高端望遠鏡和數位相機降噪。
  • 科學家打造全球最小「冰箱」:只有一毫米立方
    通過對幾十年前的熱電技術進行新的詮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微小的微觀冷卻裝置,他們將其描述為 "世界上最小的冰箱"。新研究的作者正試圖以一種稍有不同的方式利用熱電原理。除了發電,這些設備還可以反向工作。當電流被施加到設備上時,它會使一側變熱,另一側變冷,這使它能夠作為一個熱電冷卻器工作。
  • 「九章」問世,量子計算機將深刻影響未來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九章」的命名旨在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
  • IBM推世界最小電腦你絕對想不到 1立方毫米成本10美分
    打開APP IBM推世界最小電腦你絕對想不到 1立方毫米成本10美分 發表於 2018-03-20 14:23:00   如果說如今功能越來越強大的電腦有什麼缺點的話
  • 世界上第一臺只有三個原子大小的量子冰箱誕生
    據 Nanowerk News 2 月 1 日報導,新加坡的研究人員建造了一個只有三個原子大的冰箱。這種量子冰箱不會讓你的飲料冷卻,但它是它是物理學在最小尺度上運行的絕佳證據。
  • 世界上最小的「冰箱」:只有一毫米立方,幾乎瞬間冷卻
    新研究的作者正試圖以一種稍有不同的方式利用熱電原理。除了發電,這些設備還可以反向工作。當電流被施加到設備上時,它會使一側變熱,另一側變冷,這使它能夠作為一個熱電冷卻器工作。該論文的作者之一,Xin Yi Ling 表示:「我們創造了世界記錄,是當前最小熱電製冷器小了 1 萬多倍」。但這個小小的 &34;遠不止是個噱頭。熱電製冷設備的一些優點包括:由於缺乏運動部件,其可靠性高,而且體積小巧。然而,它們目前還不能產生足夠的電力並保持足夠的冷量,因此無法在更大的規模上使用。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僅1個原子厚10個原子寬
    北京時間4月21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目前,英國研究人員研製世界上最小的電子電晶體,其厚度為1個原子,直徑10個原子。
  • 中國量子計算機 九章的問世,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隨著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的問世,傳統計算機在保密過程中的安全性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目前在計算機上廣泛使用的是公鑰加密算法 RSA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量子計算機是怎麼破解現在有公鑰加密算法的,對於某個運算:f(x),我們要計算得到f(0)和f(1),在經典計算器運算時需要運行兩次,而在量子計算器中,
  • 荷蘭專家製成最小超導量子幹涉儀
    荷蘭專家製成最小超導量子幹涉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1日 12:49 來源:新華網     倫敦6月20日電(記者葛秋芳)據英國媒體報導,荷蘭研究人員最近製造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超導量子幹涉儀,可以用來提高未來量子幹涉儀顯微鏡的分辨能力
  • 新知|30微米,世界上最小的船誕生——3D列印技術走進微觀世界
    交匯點訊 顯微鏡下的這隻船,30微米長,僅比細菌細胞大6倍。開放的船艙、筆直的煙囪、精緻的小舷窗清晰可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船隻模型的厚度只有人類頭髮絲直徑的三分之一,堪稱世界上最小的船。 這隻近日出自荷蘭萊頓大學物理學家之手的船,利用的正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3D列印技術。
  • 全球量子通信網絡:在立方衛星軌道上部署量子糾纏
    立方衛星,英語:CubeSat,又譯為正方體衛星,是一種用於太空研究的小型衛星,立方衛星是一種標準型的納米衛星,由10釐米×10釐米×10釐米的立方單位體的倍數製成。至今已發射超過1千枚立方衛星。「這些信號可以用於實現任何類型的量子通信應用,從用於極其安全的數據傳輸的量子密鑰分發到量子遠距傳輸,其中通過從遠處複製量子系統的狀態來傳輸信息。」該最新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光學協會(OSA)的高影響力研究期刊《光學》(Optica)雜誌上。研究小組證明,他們的微型量子糾纏源可以在空間小的、成本效益高、體積小的立方衛星上成功運行。
  • IBM量子研究永遠在路上,未來量子電路和代碼將會被廣泛運用?
    量子計算機領域一直是潛力巨大有無限可能的領域,國內外的不少團隊都一直紮根在量子領域的研究上,想要在計算機這個領域上有巨大的突破。而近日IBM公司的相關團隊公布了其量子計算機在接下來十幾年的發展路線,與其說是發展路線不如說是未來的發展目標
  • ...採用業界最小*1的5微米像素尺寸,在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光譜中均可...
    新款傳感器能夠在紅外短波範圍內,捕捉在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光譜中的影像,並採用業界最小*1的5微米像素尺寸,整體尺寸小巧緊湊。   新款傳感器採用索尼原發的SenSWIR*2技術:在銦砷化鎵(InGaAs)化合物的半導體層上構建光電二極體;二極體之間則通過帶有矽塗層的銅-銅連接*3相連,形成一個讀出電路——這樣的設計可以保持對寬廣範圍波長的高靈敏度。
  • 量子冰箱、量子鑽石、量子音樂……這些「搞笑」研究是認真的嗎?
    就連IBM推出的世界首臺可商用量子計算機,也只是邁出了可商用的第一步,讓其從計算中心裡走到了陽光下,離實際用上還有很遠。不過,在研究量子科學的同時,也有科學家們搞出了一些有趣的研究成果,比如量子冰箱、量子鑽石、量子音樂……光聽名字都令人滿腦門問號。下面,就來看看這些看似「搞笑」的研究成果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吧。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優越性」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