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只有三個原子大小的量子冰箱誕生

2020-11-22 騰訊網

據 Nanowerk News 2 月 1 日報導,新加坡的研究人員建造了一個只有三個原子大的冰箱。這種量子冰箱不會讓你的飲料冷卻,但它是它是物理學在最小尺度上運行的絕佳證據。該研究成果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論文題目為"Quantum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with trapped ions"。

研究人員以前也製造過微型「熱力發動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的研究小組實現用原子建造冰箱以前,量子冰箱只是作為一種設想而存在。

(來源: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該裝置是一種「吸收式冰箱」,它可以在沒有移動部件的情況下工作,利用熱量來驅動冷卻過程。

第一臺吸收式冰箱於 19 世紀 50 年代問世,它將液體的蒸發和吸收進行循環,在蒸發階段進行冷卻。在 20 世紀,它們廣泛應用於製冰和冷藏食物。Albert Einstein 甚至擁有一項改進冰箱設計的專利。

現如今,雖然冰箱和空調更多地使用壓縮機,但吸收式冰箱仍有其用途,比如應用於科學實驗。

「我們的設備是第一個在納米尺度上實現吸收式循環製冷的,」共同作者 Stefan Nimmrichter 說。

創造一個只有三個原子的吸收式冰箱需要精細的控制。「作為一名實驗科學家,能夠操縱單個原子是一件純粹的樂事,」論文第一作者 Gleb Maslennikov 說。

首先,研究人員在一個金屬腔中捕獲並保存了三個鐿原子,並從金屬腔中除去了所有的空氣。它們還從每個原子上拿走一個電子,讓每個原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

帶正電的離子可以在電場的作用下保持原位。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用雷射輕推並轟擊這些離子,使它們進入運動的最低能量狀態。結果是離子幾乎完全懸浮,並排成一條直線。

用另一個雷射轟擊注入熱量,使離子擺動。由於離子間具有相同的電荷,彼此間具有相互作用力。結果產生了三種擺動模式:像一條彈簧一樣伸縮擠壓,或者像蹺蹺板一樣圍繞中心原子旋轉,或者像揮舞著的跳繩一樣曲折蜿蜒(Z 字形)。

每個擺動模式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能量由許多「聲子」攜帶。通過調節擺動頻率,研究人員設定了製冷條件:使一個聲子從蹺蹺板模式移動到彈簧模式,Z 字形模式也隨之失去一個聲子。Z 字形模式因此失去能量,並且其溫度下降。最冷可達到絕對零度 (-273℃) 的 40 微開爾文範圍內。每一輪準備離子和計數聲子的實驗過程耗時 70 毫秒,冷卻過程持續約 1 毫秒。這種過程重複了數千次。

研究這樣的小裝置很重要,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如何調整我們非常熟悉的熱力學以反映更基本的定律。熱力學原理基於宏觀系統的平均行為。他們沒有把量子效應考慮進去,而量子效應對於建造納米機器和量子器件來說至關重要。

為了測試量子熱力學,研究人員仔細測量了聲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如何在三種模式中傳播的。研究人員著重測試了稱為「擠壓」的量子效應是否會提升量子冰箱的性能。

擠壓意味著研究小組更精確地確定了離子的位置。由於量子不確定性原理,這增加了動量的波動。反過來,這又增加了在蹺蹺板模式下驅動冷卻過程發生的平均聲子數。

令該團隊驚訝的是,擠壓並沒有提升冰箱的性能。「如果你的能量是有限的,與其用它來製備擠壓狀態,不如直接把它轉化成熱。」該實驗的領導者 Dzmitry Matsukevich 說。

然而,他們用「單次射擊」的方法,得到了最大冷卻量超過經典平衡熱力學預測範圍的實驗結果。在這種方法中,該團隊在擺動模式到達其自然終點之前,通過調整擺動模式來停止製冷效果,冷卻程度反而超過了平衡。

該團隊的另一名成員、物理學家 Valerio Scarani 期待該研究更進一步的發展。「接下來的問題是,你能用它冷卻你想要的東西嗎?到目前為止,我們有冰箱的引擎,但沒有可以為啤酒製冷的容器。

相關焦點

  • 量子冰箱、量子鑽石、量子音樂……這些「搞笑」研究是認真的嗎?
    就連IBM推出的世界首臺可商用量子計算機,也只是邁出了可商用的第一步,讓其從計算中心裡走到了陽光下,離實際用上還有很遠。不過,在研究量子科學的同時,也有科學家們搞出了一些有趣的研究成果,比如量子冰箱、量子鑽石、量子音樂……光聽名字都令人滿腦門問號。下面,就來看看這些看似「搞笑」的研究成果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吧。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僅由7個原子構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與澳大利亞科學家成功製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電晶體——由7個原子在單晶矽表面構成的一個「量子點」,標誌著我們向計算能力的新時代邁出了重要一步。    量子點(quantum dot)是納米大小的發光晶體,有時也被稱為「人造原子」。雖然這個量子點非常小,長度只有十億分之四米,但卻是一臺功能健全的電子設備,也是世界上第一臺用原子故意造出來的電子設備。它不僅能用於調節和控制像商業電晶體這樣的設備的電流,而且標誌著我們向原子刻度小型化和超高速、超強大電腦新時代邁出的重要一步。
  •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於情人節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就是誕生於情人節這一天。1946年2月14日,這個情人節格外的耀眼,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了,取名 埃尼阿克(ENIAC)。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它是一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重達30
  •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佔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隻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吃電很兇,據傳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鐘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花15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
  • 通過瞬移電子,「量子冰箱」實現對量子計算機的冷卻
    然而,一個量子比特不僅具有0、1兩個狀態,還可以同時處於0、1狀態。這就類似說,一個開關同時處於開和關的狀態,這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是毫無意義的,但量子世界就是這麼顛覆我們的認識。這種顛覆就是由於量子態的疊加特性,也是量子系統的核心特性之一。如果我們可以利用好這一特性,那麼我們就可以實驗信息的並行處理。
  • 全球首個-180℃的冰箱,誕生在這→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介紹,2020年1至10月,我國冰箱的主營業務的收入增長為5.7%。海關總署統計,1至10月,中國冰箱累計出口5601萬臺,高於2019年全年冰箱出口量,同比增長28.3%。2020年3月起,中國冰箱出口數量和金額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冰箱企業訂單「火爆」。
  • 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的誕生簡史
    195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教授查爾斯·湯斯(Townes)對微波的放大進行了研究,經過三年的努力,他成功地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微波激射器",即"受激輻射的微波放大"的理論。湯斯在這項研究中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因此他的這項成果被人們起了個綽號叫做"錢泵",說他的這項研究花了很多的錢。
  • 世界上最輕的光學鏡面誕生!由幾百個原子組成,比頭髮絲的寬度薄...
    世界上最輕的光學鏡面誕生!(MPQ)的物理學家們成功地製造出了僅由約200個原子的單分子層形成的光學鏡子——它是世界上最輕的反射鏡面。這種新型的超異材料是由一個只有幾百個相同原子的單層結構構成的。原子排列在由幹涉雷射束形成的二維光學晶格陣列中。
  • 五分鐘量子力學(三),量子史話:原子結構的波爾理論
    之前寫了兩節課的五分鐘量子力學系列科普短文,其實說這麼多都一直是在鋪墊,為量子力學的誕生提供一個物理學發展的背景。這些背景知識一直都是我們現在的教育中比較缺乏的,雖然也有提及,但都是草草帶過。這裡面甚至包括一直讓我尊敬的量子力學老師,題外話,不浪費筆墨了。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量子力學誕生前夜,經典物理遭遇的又一個困境:原子結構。首先,經典理論不能建立一個穩定的原子模型。根據當時的電動力學,電子運動軌道的曲率半徑必須不斷減小,電子最後將落入原子核,導致原子的「崩潰」,這也和日常經驗矛盾!。
  • 世界首個單光子空間結構量子存儲器誕生
    原標題:世界首個單光子空間結構量子存儲器誕生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楊保國)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高維量子信息存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史保森教授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攜帶軌道角動量、具有空間結構的單光子脈衝在冷原子系綜中的存儲,
  • 1946年2月14日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1946年2月14日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 佔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隻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吃電很兇, 據傳ENIAC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
  • 解讀量子計算:障礙依然存在,但量子時代即將到來
    什麼是量子? 量子是一個能量的最小單位,所有的微觀粒子包括分子、原子、電子、光子,它們都是量子的一種表現形態。  這個世界本身都是由微觀粒子組成的。所以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由量子組成的。 人類可都是24K純量子產品。「噗」,大家呼一口氣,那就是上萬億量子的進出。
  • 世界最小量子冰箱問世,不久未來或有廣泛應用
    要放以前,肯定什麼辦法也沒有,只有乾渴著,回到宏觀世界再說。現在好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教授克裡斯·雷根(Chris Regan)領導的團隊,已經研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冰箱,蟻人可以隨身攜帶一臺,裝入冰淇淋冰鎮可樂什麼的,在量子世界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了。量子世界的冰箱?
  • 中國量子計算機誕生,創世界紀錄
    今天,科技界迎來了一則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
  • 原子,沒有最小,只有更小,甚至可以總結人類知道的所有知識
    你的身體是原子,你吃的食物是原子,你代謝的廢物也是原子……  等等,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千萬分之一毫米的概念。一個原子和一個桌球的大小對比,就如同一個玻璃球和地球比較一樣。你現在吃驚了嗎?其實不光是你,科學家在知道這一切時,驚訝程度並不亞於你。  正是因為原子如此之小,人類對原子的認識前後歷經了幾千年,迄今為止可分為三個階段,而且以後還將繼續。
  •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 佔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隻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吃電很兇, 據傳ENIAC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
  • 【冷知識】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於1946年誕生,它的名字叫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我們吧~74年前的今天,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這臺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在人類科技史上還沒有哪一個學科可以與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相提並論。
  • 轉發: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拭子機器人在丹麥誕生
    安全高效檢測新冠病毒,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拭子機器人在丹麥誕生丹麥駐華大使館 今天最近,南丹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短短四個星期內開發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拭子機器人,而另一家公司Lifeline Robotics正著手將這個機器人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推向市場
  • 印度時報:中國科學家製造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
    北京: 中國官方媒體周六報導,中國科學家宣稱已經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基於光的量子計算機,該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速度遠遠快於經典的超級計算機。專家稱這一進步是一項「重大成就」 ,為設計這種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提供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
  •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2018年06月25日 15:09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