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9:學習動力

2021-01-17 武太白英語教學

本文英文原文選自《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Paul Davis, Frank Pearse),第10、11頁,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武太白翻譯。本文於微信公眾帳號「武太白金星人」首發,敬請轉發、分享,並歡迎微信掃描如下二維碼關注「武太白金星人」訂閱號:



----


原文


Most teachers consider motivation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ing. However, motivation is difficult to define and measure. Are all learners motivated by worthwhile goals and clear objectives, the constant use of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and interactions, and sensitive handling of errors and hesitations? Our assumption has been that they are. But we recognize that motivation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and not all learners respond to teaching in the same way.


Certain aspects of motivation may be beyond your influence. Some learners come to a course needing English immediately for study or work, or wanting to learn it because they love 『Anglo-American culture』. Others may be more reluctant, but know they are likely to need English in the future. Yet others are obliged to take a course, but have no desire to learn English, and a sincere hope they will never need to use it. With the first type of learner, the challenge is to maintain and exploit the motivation they bring to the course. With the last type, the challenge is to work hard at making the course itself enjoyable and satisfying. You also have to try to get reluctant learners to recognize that, for virtually anyone, English really could be useful at some time in their lives.


Even for initially reluctant learners, appropriate goals and objectives can give direction and the will to work—in other words, improve motivation. And any success in real communication can motivate. But an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 is such a huge, ill-defined goal, quite remote for most elementary learners. Worthwhile and achievable short-term objectives can give the learners satisfaction and a sense of success as they work towards the main goal of their course.


Even the most carefully planned activities will normally motivate learners only if they are related to their interests, needs, and aspirations. You should try to find out what these are and plan lessons accordingly. For example, teenage learners may want some work on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via the Internet, or activities using popular songs. It is a good idea to consult with your learners about topics and activities, and get them to bring to class materials they are interested in.


Topics can be a rich source of motivatio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There are topics of personal interest, for example, music, films, cars, computers, the Internet, pets, and sports. If your learners are interested in Britain, the USA, or another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a coursebook with that country as the main theme can provide a good supply of topics. You may also be able to use authentic materials from those countries, for example, magazine and newspaper articles, cassettes of songs, and videos of television programmes.


Of course, English does not 'belong' to any specific countries, societies, or cultures. These days, there are more non-native than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nd it is more often used between two non-native speakers than between a non-native and a native speaker. This cosmopolitan perspective, common in several more recent coursebooks, appeals to many learners and is a rich source of topics for activities and lesson themes. Again, you may be able to use authentic materials, including any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s published in your own country.

Person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are important for motivation. Your personality is bound to appeal to some learners more than others. You cannot totally change yourself, but you can modify or develop some things.


For example, you can use the learners』 names and show a personal interest in them, and take care to behave in a fair way towards all learners alike. You can also educate yourself in topics that interest your learners, for example, pop music and films for teenagers, new cars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s for mechanics.


Although, ideally, learners should be motivated by an awareness of their own progress, many will rely mostly on your feedback. It can be very motivating for them if you tell them clearly that you are pleased with their effort and progress. It may even be a wonderful surprise after frequent expressions of dissatisfaction from previous teachers!


----


譯文


絕大部分教師認為學習動力對英語教學的成功而言至關重要。然而,學習動力難以定義,也難以測量。所有的學生都有值得追求的、清晰的目標、在課堂上堅持使用英語、參與多種多樣的活動與互動、在犯錯與猶豫時得到老師的小心對待,從而具備了學習動力嗎?我們假定他們有。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動力是一種複雜的現象,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對教學有著同樣的反應。


某些動力因素可能是超出教師的影響力範圍的。一些學生參加課程的學習是因為他們近期在工作、學習中就要使用英語,或者想要學習英語因為他們熱愛「盎格魯——美利堅文化」。另一些學生可能不那麼積極,但知道他們很可能未來會用到英語。還有些學生是被安排來學這門課的,但沒有學習英語的欲望,並真切希望將來永遠用不到這種語言。對於第一類學生,對於教師的挑戰是要保持並利用他們來上課時就有的學習動力。對於最後一種,教師的挑戰是努力工作,使課程本身變得有趣、令人滿意。教師也需要設法讓那些不太積極的學生認識到,幾乎對任何人來說英語都可能在他們生命中的某個時刻起點什麼作用。


即便是對最開始不太積極的學生來說,恰當的目標也能給他們指明方向,令他們有學習的願望——換句話說,能夠增進學習動力。而實際交流中只要取得成果,都能增進動力。但「用英語有效交流」這一目標是如此龐大而模糊不清,對初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也遙不可及。值得追求的、能夠達到的短期目標能夠令學生活動滿足感、成就感,從而進一步努力,去達成課程的主要目標。


即便規劃得最嚴密的活動,也只有在和學生的興趣、需要、追求相聯繫時才能增進學生的動力。教師應該設法了解學生的這些方面,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例如,青少年學生可能想要學會通過網際網路用英語進行交流,或者用流行歌曲進行活動。問問學生該有怎樣的話題和活動是個不錯的注意,還要讓他們把感興趣的材料帶到課堂上來。


話題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習動力的一大來源。不少話題涉及個人興趣,比如音樂、電影、汽車、電腦、網際網路、寵物、運動等。如果學生對英國、美國或其他英語國家感興趣,選擇該國為主線的教材就能得到大量相關的主題。教師可能還要有能力使用從該國獲取到的真實材料,如報章雜誌的文章,流行歌曲以及電視節目錄像等。


當然,英語並不「屬於」具體的國家、社會或文化。如今,非母語者已經超過了英語母語者的人數,英語也經常被用於非母語者之間、非母語者與母語者之間的交流。這種世界性的視角在今年的多種教材中得到採用,對許多學生來說有著吸引力,也是準備活動和課堂主題的良好話題來源。同樣,教師要有能力使用真實語言材料,包括在本國出版的英語語言報章。


個性和關係對學習動力來說也很重要。教師的個性對一些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對另一些就不一定如此。教師不可能完全百變自己,但可以做些調整,可以自我培養一些東西。


比如,教師可以使用學生的名字,對其表示興趣,並努力表現出對學生公平公正。也可以就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加強學習,比如可以多了解青少年喜愛的流行音樂和電影、新車,以及機械和技術方面的新進展。


儘管理想情況下學生了解到自己的進步應該能夠增進學習動力,許多人仍然依賴於教師的反饋。如果教師清晰地告訴學生對他們的努力和進步感到滿意,這會非常鼓舞人心。在前一位教師反覆表達不滿之後,新老師表示滿意對學生來說可能是不小的驚喜呢!


相關焦點

  • 「主動詞彙」、「被動詞彙」,很可能都是錯覺(下)(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71)
    以下內容中的英文原文選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引進出版的《教學法叢書:詞彙:描述、習得與教學》一書。上周一,我們看了《英語學習中所謂「主動詞彙」、「被動詞彙」,很可能都是錯覺(上)——(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70)》,裡面說到由於測試工具的誤差和各種語言、非語言因素,我們直覺中感知到的「主動詞彙」、「被動詞彙」這一划分實際上很可能並不存在。
  • 全身反應教學法對幼兒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相對於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全身反應教學法應用在幼兒英語教學上強調於英語聽、說的訓練,且聽先於說, 教師通過肢體語言對幼兒進行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其英語水平相對低下的弱點,也可以改善幼師英語教學側重於對幼兒進行知識灌輸、課堂氛圍枯燥、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低下的教學情況。
  • 創造天然英語環境 開言英語獨特教學法讓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英語說的和漢語一樣,那該多好呀!相信有過英語學習經歷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期望。其實,如果換個角度思考,讓你處於一個聽英語、說英語的環境中,就像我們每天處於漢語的環境一樣,你覺得你的英語能力會怎麼樣?開言英語就通過多種渠道廣大學員創造天然英語環境,利用獨特的教學法讓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 全身反應教學法在少兒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貝樂學科英語對學術的不懈追求,一直是機構長久不衰的源頭動力之一,在教學中使用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今天就來重點聊一聊貝樂學科英語外教老師常用的全身反應教學法。什麼是全身反應教學法呢?全身反應教學法即為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是指教師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的教學方法。全身反應法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讓孩子更容易完成從聽到說的轉變,建立起良好的語言體系,減少陌生語言帶來的心理壓力。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孩子學英語首先要牢固掌握的就是聽力能力,然後逐步拓展口語,最後發展到讀和寫的能力。
  • 英語專業考研:方向分類
    所學課程:   西方文論、美國經典文學、美國現當代文學、英國經典文學、文學批評、英國文學選讀、美國文學選讀、17~19世紀英國文學研究、希臘戲劇研究、英國長篇小說選讀、美國長篇小說選讀、英國詩歌選讀、美國詩歌選讀、英美散文鑑賞、王爾德戲劇欣賞、英國短篇小說欣賞、美國短篇小說鑑賞、英美戲劇鑑賞、中國文學史、中國古典文學選讀等。
  • 試論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外語教學理念
    因此,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認為,語言學習者如果缺失了知識能力就不可能發展出其他技能或能力,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語言的內化作用,努力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再經過一系列的心智活動促進語言外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產出能力。
  • 貝樂英語線下複課平穩,全面落實科學教學法提升教學效果
    採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加強孩子們的記憶深度,還能讓正處於啟蒙階段的學員,在沒有中文輔助的情況下,理解老師所授的內容、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同步美國教學的貝樂英語,已經應用、踐行TPR教學法長達12年之久!這一教學法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阿士爾(Dr. James J. Asher)提出的。
  • 上海一流國際學校在用的英語教學法,精髓全在這裡了!
    無論是英美國家,還是中國香港、新加坡,英語真正出色的孩子,都是早早入門,接著很快接受系統嚴格的英語文學訓練。而季先生口中的系統嚴格的英語文學訓練就是——ELA,也就是美國在學校課堂的學習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像我們從小通過「語文」來學習我們的母語中文一樣,英國人、美國人從小也是通過類似學「語文」的方式來學習他們的母語英語的。
  • 瑞爾英語|如何理解少兒英語的情境式教學法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方能符合語言發展和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英語的學習不同於母語,它沒有真實的語境可以供兒童參與並模仿,但語言發展與獲得的規律是一致的,我們需要從語言獲得理論中尋找語言學習的共同規律。下面瑞爾英語小編給大家分享下如何理解少兒英語的情境式教學法。
  • 能不能學會說英語,選擇不對努力白費。美國採用的英語學習方法
    學習是前進的動力,遺忘是阻力,如果忘記的比學習的多,你的英語水平就會退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堯學透露:很多大學生花三分之一的學習時間在英語上,但是依舊不能擺脫「啞巴英語」的窘境,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中國大學英語教學將有大變革。例如2006年重慶某大學千餘人參加學士學位英語考試,只有13人合格。
  • 3種少兒英語教學法深度解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英語的重要性日顯突出,尤其在少兒中,英語的重要性也逐漸被社會認可。 目前,在我國的大部分小學都開設了少兒英語課,有的地區也開辦了一些業餘少兒英語學習班。少兒英語課程和英語輔導班的開設,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少兒英語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少兒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進。
  • 想讓孩子玩起來英語嗎?試試美國小學都在用的教學法
    TPR教學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阿士爾(Dr. James J. Asher)提出的。他認為,當右半腦大量活動時,能激發大腦左半腦產生語言活動,綜合刺激中,左右腦並用,能產生交互作用。這種教學方法在教孩子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在開發他們的智力。
  • 真實場景自然表達 開言英語APP獨特教學法助力成人擁有流利說
    國內領先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開言英語就通過獨特的教學法,讓學員充分沉浸、吸收第一手英語母語資源,從而形成真實場景裡的自然表達,高效、快速的提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擁有一口流利說。開言英語表示,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無論是母語還是非母語,其核心是在這門語言的天然環境中學習它。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英語在美國學,漢語就在中國學。
  • 專業院校分享:英語、北京建築大學/安徽建築大學
    專業名稱:英語招文科生或理科生:文理兼收穫得學位:文學學士專業內涵:本專業要求學生主要學習等相應語言接受英語語言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實踐的訓練。掌握一定的科學工作方法具有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核心課程:1.英語專業技能課程,包括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語音、聽力、口語、閱讀、寫作、口譯、筆譯等。
  • 小學英語優秀作文選讀:My Changes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小學英語優秀作文選讀:My Changes 2014-03-30 10:24 來源:網絡 作者:
  • 初中英語作文選讀:The Importance of Water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英語作文選讀:The Importance of Water 2014-03-29 15:04 來源:網絡 作者:
  • 小學英語優秀作文選讀:My Favorite Subject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小學英語優秀作文選讀:My Favorite Subject 2014-03-27 19:59 來源:網絡 作者:
  • 初中英語作文選讀: Changes in My Hometown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英語作文選讀: Changes in My Hometown 2014-03-20 19:57 來源:網絡 作者:
  • 初中英語作文選讀:Changes in My Hometown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英語作文選讀:Changes in My Hometown 2014-03-29 15:06 來源:網絡 作者:
  • 小學英語優秀作文選讀:My View on Clon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小學英語優秀作文選讀:My View on Clone 2014-03-29 14:54 來源:網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