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樂學科英語對學術的不懈追求,一直是機構長久不衰的源頭動力之一,在教學中使用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今天就來重點聊一聊貝樂學科英語外教老師常用的全身反應教學法。
什麼是全身反應教學法呢?全身反應教學法即為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是指教師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的教學方法。全身反應法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讓孩子更容易完成從聽到說的轉變,建立起良好的語言體系,減少陌生語言帶來的心理壓力。
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孩子學英語首先要牢固掌握的就是聽力能力,然後逐步拓展口語,最後發展到讀和寫的能力。全身反應法同樣強調「聽力先行」的原則,在孩子進行大量聽力訓練以後,具有了一定的語音意識,英語表達就會更加自然流暢。
在貝樂學科英語的教學目標中,全身反應教學法的應用順序安排大致如下:
1、教師明確發出語言指令,並配以動作輔助說明,不要求學生立即模仿教師動作,只要靜聽,試著理解教師的意圖。
2、教師發出語言指令,讓學生做出動作反應,逐漸理解所授內容。
3、學生邊做動作,邊模仿教師所發出的語言指令。
4、讓一位或部分學生發出語言指令,其他或另一部分學生做出動作,直到同學們可以邊發出語言指令,邊做出動作。
全身反應法被稱作「讓語言動起來」的教學法,其主要優點是「在情感方面吸引了許多學生,使得課堂氣氛熱烈,更有利於學生深度的記憶與學習。
貝樂學科英語Katherine老師認為:語言是作為整體被內化的,而不是單個詞彙元素的拼湊。能夠用全身反應法教授的詞彙主要是直觀性強,可以用動作表示的詞,一些表抽象概念的副詞、介詞,甚至名詞無法表示,句子也是如此;TPR強調對動作的理解,但不強調語法及其正確使用。如學生聽得懂「把門打開」,但不一定理解把字句的正確使用。
所以,在貝樂學科英語教學實踐中,全身反應法一直是非常有常見、且有效的提升孩子語音意識的教學方法,主要針對PK、K級別孩子的英語聽、說、記憶能力培養,並且經常會和其他的教學法一起結合使用,保證孩子的學習熱情與進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