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窮上市公司帳上僅513元!還有公司沒錢審計年報難產,15家公司帳上資金不到10萬
窮到審計費都付不起,進而影響到年報的如期發布,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A股市場一家上市公司身上。
近日*ST華澤發布公告稱,因公司現狀而無法籌措資金,公司同時向大、二、三股東等關鍵股東請求資金支援,二股東明確拒絕,其他股東沒有表達態度。由此審計機構遲遲不能進場,公司無法按期完成定期報告。
*ST華澤為何不自己支付審計費而要求助股東?其帳上究竟還有多少現金?由於公司未能按時披露2017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最新的貨幣資金情況無從得知。不過,該公司2017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合併報表下的貨幣資金僅147.2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報表下的貨幣資金更只有178元,由於公司經營形勢非常嚴峻,幾個月的時間也難以有大的改善,也難怪連100多萬元的審計費都拿不出來。
除了類似*ST華澤這種個別未按期披露的公司,A股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報已披露完畢,這些公司最新帳上現金情況又是如何呢?
貨幣資金「捉襟見肘」公司多數經營不佳 有公司連續6年扣非淨利潤為負
據時報君統計,若以歸屬於母公司口徑,2018年一季度末所有A股公司(除去尚未如期披露財報的公司,下同)帳上貨幣資金餘額的平均數為10.76億元,中位數為2.29億元。這意味著,作為有著A股上市地位的上市公司,多數帳上貨幣資金至少都在億元以上級別。
這其中,還有不少佼佼者。不少公司的貨幣資金在百億元乃至千億元級別,這些公司直接拉高了A股整體的貨幣資金餘額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60家公司貨幣資金餘額超過了100億元,如格力電器貨幣資金餘額就高達1038億元,成為該項目下A股公司之最。中國石化、海通證券、上汽集團、中國神華、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國人壽、廣發證券、華泰證券貨幣資金餘額都在500億元以上。上述這些都可以列入A股市場貨幣資金最為充裕的公司行列,它們主要集中在家用電器、石油石化、證券、汽車、煤炭等行業。
與之相對的是,不少上市公司貨幣資金顯得「捉襟見肘」。一季報顯示,剔除掉尚未按時披露一季報的少數幾家公司後,當前貨幣資金低於100萬元的公司有42家,其中貨幣資金低於10萬元的公司就有15家。
觀察這些公司的經營和財務情況可以發現,很多屬於既無利潤,又無現金儲備的情形,日子可謂相當不好過,幾十萬元到數百萬元的審計費對於這些公司來說,拿出來未必會很輕鬆。
目前帳上貨幣資金最少的公司是主營黃金珠寶首飾的山東金泰,這家公司貨幣資金僅有513元。從近幾年的經營情況來看,公司持續在微利和虧損中徘徊。2015年~2017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944.68萬元、605.24萬元、-233.83萬元,今年一季度則為-109.87萬元。相應地,公司貨幣資金也似乎從未「滿血」過,去年三季度末時公司貨幣資金為768元, 去年底時增至1394元,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僅剩513元。
另一家和黃金有關聯的公司園城黃金貨幣資金餘額也不容樂觀。資料顯示,公司主營託管黃金礦業業務,貌似非常高大上,但其實際經營也是步履維艱,今年一季度末貨幣資金僅為21195元。公司最近幾年扣非後淨利潤都只在百萬元級別,今年一季度扣非後淨利潤則僅有111.76萬元。
天首發展的經營情況似乎更為糟糕,該公司主營紡織品和鈦合金。公司一季度末貨幣資金為21574元。儘管其近些年部分年度淨利潤為正值,但更能反映其真實利潤的扣非後淨利潤從2012年起,已連續6個年度為負,今年一季度扣非後淨利潤為-894.34萬元,仍為負值。
89家公司貨幣資金在連續3年減少後,今年一季度繼續減少
不少上市公司在上市後,貨幣資金在不斷地減少。
據時報君統計,有89家上市公司貨幣資金從2015年度開始連續三年減少,且今年一季度繼續減少。
如雅百特,2014年末,公司貨幣資金尚有6582萬元,2015年末則大幅降至1705萬元,2016年末進一步減少至1584萬元,2017年末降至51萬元,今年一季度末則僅2萬元出頭,為23134元。
又如皇臺酒業,2014年末公司貨幣資金尚有2994萬元,經過連續三年的減少後,2017年末已降至64199元,今年一季度則進一步降至26163元。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