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協報告:中國未來5-10年或有8-10萬億養老金缺口

2020-11-22 澎湃新聞

「未來5-10年時間,中國預計會有8-10萬億的養老金缺口,而且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稱終保協)11月20日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上述預測。

這一課題由中保協主辦,聯合麥肯錫公司和國內外知名保險機構和養老金投資機構,通過對美國、英國、德國等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的國際對標研究和經驗學習,聚焦中國第三支柱養老金體制建設和發展改革,為中國第三支柱養老金髮展提出舉措和藍圖。

《報告》指出,中國養老體系當前主要有第一支柱的社保承擔,第二支柱部分補充,第三支柱發展不足。儘管中國資本市場高速發展,但整體市場深度不足,缺乏長線的、機構主導的投資資金。從國際經驗來看,養老金是資本市場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發展養老金第三支柱承載了彌補養老金缺口和助力資本市場發展的重大使命。對標成熟市場第三支柱養老金改革歷史和經驗,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在替代率、資產規模等維度低於絕大多數成熟市場,在結構特點、市場有效性和政府管控程度上均有提升空間。

《報告》認為,應儘快打造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和各界參與主體應首先從基礎設施主線發力,其中包括建立全民養老專屬帳戶及明確「合格」第三支柱產品定義,便於給予所涉及企業統一而公平的「合格第三支柱養老金」激勵政策。

與此同時,優化養老金產品和投資政策,推動養老金成為有吸引力的資產。在明確養老金定義基礎上,增加產品和投資優惠政策力度,激勵並吸引多方商業機構參與,使養老金成為長期資產增值最有吸引力的產品。課題提出包括大幅提升養老金在權益類和另類資產投資,考慮給予國家特殊長期資產配置、降低養老金的資本金要求、以及給予養老金企業以特殊企業稅收優惠等。放寬創新限制鼓勵多產品百花齊放,滿足不同居民養老的多樣化需求。

《報告》還指出,要引入網際網路等科技手段,打造普惠的、線上的養老金分銷和帳戶管理體系。普惠是此次養老金政策建議的一大核心目標,傳統保險的分銷渠道成本過高,而且難以覆蓋小城市和鄉村的廣大城市。近期網際網路技術的創新實踐在覆蓋下沉客戶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可考慮引入此類技術手段擴大民眾覆蓋面。同時也鼓勵市場化的分銷模式,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收入水平的客戶的多層次養老儲蓄需要。

「在現有稅收優惠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稅收和財政直補優惠力度,進一步提升養老金吸引力。」報告提出,明確稅收優惠施政對象和額度,通過精細化的政策滿足不同民眾的需要,提高養老金稅延/稅免力度,提升納稅人參與率。在現有稅收優惠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稅收和財政直補優惠力度,進一步提升養老金吸引力。

基於美英德等國家的比較和對標,《報告》認為,第三支柱一定可以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養老支柱。如果以十年發展到十萬億資產的願景來進行規劃,改革需要進行「三步走」系統推進。

具體而言,2021-2024年為改革第一階段,以「打造基礎、實現突破、提高吸引力」為重點目標,聚焦帳戶體系建設、養老金企業的專項政策的落地。2025-2027第二階段將以「持續擴大覆蓋廣度和深度」為階段使命,以稅收制度作為槓桿撬動更大的民眾群體。2028-2030年進入第三階段,實現養老金市場的「全面騰飛」,使養老金成為民眾標配和默認習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35年養老金帳戶將枯竭?專家提出3個抵禦方式,或將惠及多群體
    而如今,對於養老金能否長期發放的問題,一直處於令人擔憂的狀態:首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中預測,未來5-10年,中國預計會有8-10萬億的養老金缺口,關鍵在於這個缺口會隨時間推移而不斷增大。其次是,社科院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預測到了2035年,養老金將面臨枯竭。
  • 養老金「窟窿」難補,漸進式延遲退休如何實施
    另一方面,無論人們是否願意,延遲退休穩步推進的一個現實原因,跟中國養老金的缺口有關。社科院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表示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在2035年耗盡累計結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一書中也強調,在現行制度框架下,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計到2036年左右累計結餘將耗盡。
  • 2009-2018近10年財險公司各險種保費收入、保費增速、保費佔比...
    商車費改背景下車險電話營銷未來轉型研究(2018年8月)-3頁4. 中保協:機動車保險車聯網數據採集規範(2019年6月實施)5. 4頁—銀保監會中介部函〔2019〕66號關於開展4S店兼業代理機構捆綁銷售保險專項整治工作的函6. 銀保監會財險部函[2019]243號:關於加大車險違法違規行為處理力度有關事項的函(2019年7月)7.
  • 2035年國家養老金耗盡,誰來給我養老?
    報告預測,到2028年,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餘可能會首次出現負數;而累計結餘到2027年有望達到峰值6.99萬億元,其後恐出現下降,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餘的可能性。「可以明確地講,我們對化解未來的支付風險是有準備的,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可以保證的。請大家放心,也請廣大的退休人員放心。」聶明雋說。社科院說社保養老金未來很快會耗盡,後續會大幅赤字。人社部說風險應對是有準備的,制度是可以持續的。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也不知道到底該相信社科院呢,還是相信人社部呢?
  • 延遲退休不是減小養老金缺口的唯一途徑,這些出路也可行
    面對生育率斷崖式下降、日趨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我國將會採取怎樣的措施,減小養老金的缺口呢?前不久,有專家再次提出了有關實施漸進式退休的方案,不少反對延遲退休的聲音也接踵而至。關於研究延遲退休一詞,最早亮相於2012年,當時還引發了不小的關注與爭議。
  • 2020年11月20日股市盤中盤後重要消息
    6、【10月銀行結售匯順差130億美元 ,1-10月累計結售匯順差891億美元】 11月20日訊,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10月,銀行結售匯順差871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值,銀行結售匯順差130億美元。
  • 專家:女性延遲10年,養老金就能增加上萬億!
    除非你有足夠的積蓄,否則就別想著提前退休了。  根據中國現行規定,男性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退休年齡為50歲(其中女性幹部為55歲)。所以年輕人很難在30歲「退休」。不僅如此,在我國延遲退休已經被提到很多次了。長期以來,延遲退休一直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想必大家都對中國的退休年齡有所了解。事實上,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男性60歲、女性55歲的退休年齡要早得多。
  • 未來5年熱門的10大就業方向,你處在哪個行業?
    選擇專業也一樣,首先需要對未來的發展有個大勢的判斷。過去,很多同學為了邁進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學,不惜選擇非常冷門的專業,而往往到就業時就遇到了麻煩。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考生擇校心態慢慢趨於理性,當前考生更關心的是專業技能和就業前景。未來5年,人才缺口特大的專業,就業容易、薪資高!你選擇哪個?下面和千鋒廣州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媒體:2036年養老金或耗盡 2036年養老金真的會消耗殆盡嗎?
    有媒體報導,預計到2036年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餘將會耗盡。這個結論不是隨便的一個人亂說的。而是有權威來源,來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  所以這個結論應該是可以相信的。其實關注養老金的人都應該知道,之前中國社科院也曾發布過養老金精算報告,當時預計的是2035年養老金累計結餘將會耗盡。
  • 2017年大事件:養老金入市在即 這些事重點關注
    =====推薦閱讀=====  明年企業退休養老金還漲嗎?2017年上調需適當傾斜  2017年延遲退休新政策將出臺 退休年齡要有彈性  2017年養老金還會上漲!企業退休人員為何擔憂?
  • 周小川:關於養老金改革的幾個問題
    計算養老金缺口和發揮養老金繳費制度的激勵作用非常重要應對老齡化提出的嚴峻挑戰,有關計算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更加精確計算未來養老金缺口有多大。這個計算取決於有關假設,比如未來人均預期壽命。這些假設也可以是一種分布,有正態分布的頂點,同時也有兩邊的概率分布,加上幾種可能的政策作用,未來分析的結論會是一個區間。
  • 為什麼新基建是對中國未來10年影響最大的刺激政策?
    根據世界銀行在 2019 年 9 月發布的報告,時速 350 公裡的雙向軌道高鐵線路(包括信號、電氣化和設施)平均成本約為 1.39 億元/公裡,時速 250 公裡成本約為 1.14 億元/公裡,時速 200 公裡約為 1.04 億元 / 公裡。這意味著,中國近十年來在高鐵上投入的資金約為 3.6 萬億到 4.8 萬億。我們在地鐵上的投入也同樣驚人。
  • 報告: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缺口近千萬 催生一批「新就業城市」
    來源:一財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釘釘23日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龐大,人才缺口近千萬。從2019年4月至今,人社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38個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網際網路營銷師等。隨著市場需求猛漲,職場人士和企業也不甘落後,積極解鎖新技能。《報告》顯示,96%以上的職場人士希望學習新職業。
  • 世界鋼協:2020年10月全球粗鋼產量
    原標題:世界鋼協:2020年10月全球粗鋼產量   2020年10月全球64個納入世界
  • 報告顯示:中國富裕階層人數2020年將達2.8億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竹)全球著名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公司14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新一代消費推動力》預測,到2020年,中國富裕消費者總人口將達到2.8億,其購買力將達到3.1萬億美元,佔全球消費總額的5%。  報告顯示,如今,中國的富裕階層人口已經達到1.2億,其年均購買力為5,900億美元。
  •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上市公司分紅意識增強30年來,A股上市公司累計分紅超10萬億,近3年派現金額更是連續突破萬億關口,2019年一舉達到1.36萬億,再創新高。數據寶統計,2019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達2629家,佔年末上市公司總數的70%,較10年前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
  • 養老金4大好消息傳來,今年或將會上漲
    雖然中國逐步進入到老齡化社會是必須承認的現實,但就當前形勢來看中國的養老金儲蓄還算較為可觀。而對於退休人士來說,並非所有人領到的養老金都是等額的,國家會按照其退休人員之前所從事的工作,以及退休前所繳納的社保金額來計算衡量,所以這也決定每個人在退休之後領取到的金額各不相同。
  • 1月流動性月報|1月靜態流動性缺口規模約3.87萬億。
    目錄報告導讀2020年12月資金面超預期寬鬆,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寬鬆預期有所升溫。往後看,判斷本輪流動性寬鬆的性質是收緊周期中的寬鬆窗口,還是下半年以來階段性收緊的結束,較為關鍵;就近期而言,需要關注春節前流動性邊際是維持寬鬆,還是有所收緊,會不會有降準操作?靜態視角來看,節前資金缺口放大是常態。
  •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預計將達8.8萬億
    隨著消費升級和海淘電商平臺的普及,2016年中國海淘產業增速迅猛。據日前第三方機構iiMedia (艾媒諮詢)發布的《2016-2017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元,是2013年時的2倍多,海淘用戶規模達到4100萬人次。艾媒預計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預計將達到8.8萬億,海淘用戶規模達到7400萬人次。 受益於國內海淘產業的爆發式增長,2016年,多數海淘電商業績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