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圖片來源於國家航天局)
今日凌晨5時28分,運載著「鵲橋」號中繼衛星的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錄的計劃,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按照計劃,我國將在年底擇機實施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將登錄器和巡視器運載至月球背面,這將是全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由於是在月球背面,巡視器和地球之間的通訊被月球阻隔,因此,中國科學家專門搭建了一座「鵲橋」,將雙方聯繫起來。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飛行25分鐘後,星箭分離,將「鵲橋」號中繼星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40萬公裡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衛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展開正常。後續,「鵲橋」號中繼星將經中途修正、近月制動和月球借力,並完成L2點捕獲、軌道修正後,最終進入環繞地月L2點的使命軌道。
L2點是月球的5個拉格朗日點之一,所謂拉格朗日點,是指一個小物體在兩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小物體相對於它們基本保持靜止的空間點。在拉格朗日點上,探測器消耗很少的燃料即可長期駐留。
為何選擇L2點?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會員、「小火箭」科普平臺創始人邢強博士解釋,地月L2點是個「有趣」的位置,在這裡,中繼星繞地球轉動的周期與月球繞地球轉動的周期相同。通過巧妙的設計,維持L2點的位置所消耗的燃料較少,太陽能帆板的效率也因少受陰影影響而較高。
除了作為月球探測任務的一部分,「鵲橋」號自身也創下了2項「世界之最」。第一,「鵲橋號」上架設了一副展開後口徑達近5米的傘狀天線,這是人類深空探測器歷史上最大口徑太空通信天線。
第二,「鵲橋」號將進行人類歷史上最遠距離雷射測距試驗。1969年阿波羅11號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套雷射測距反射鏡陣列,創下了雷射測距的歷史紀錄。與地月雷射測距不同,衛星時刻飛速運行,讓地球上的雷射波束準確找到46萬公裡外高速飛行的「鵲橋號」,難上加難。但中國科學家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不出意外,「鵲橋號」將使人類雷射測距的紀錄再增加約8萬公裡。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