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月背著陸工程邁出第一步 今晨發射「鵲橋」號衛星還將創兩...

2020-12-05 前瞻網

人類首次月背著陸工程邁出第一步 今晨發射「鵲橋」號衛星還將創兩項紀錄

 黃琨 • 2018-05-21 11:53:27 來源:前瞻網 E153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圖片來源於國家航天局)

今日凌晨5時28分,運載著「鵲橋」號中繼衛星的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錄的計劃,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按照計劃,我國將在年底擇機實施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將登錄器和巡視器運載至月球背面,這將是全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由於是在月球背面,巡視器和地球之間的通訊被月球阻隔,因此,中國科學家專門搭建了一座「鵲橋」,將雙方聯繫起來。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飛行25分鐘後,星箭分離,將「鵲橋」號中繼星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40萬公裡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衛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展開正常。後續,「鵲橋」號中繼星將經中途修正、近月制動和月球借力,並完成L2點捕獲、軌道修正後,最終進入環繞地月L2點的使命軌道。

L2點是月球的5個拉格朗日點之一,所謂拉格朗日點,是指一個小物體在兩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小物體相對於它們基本保持靜止的空間點。在拉格朗日點上,探測器消耗很少的燃料即可長期駐留。

為何選擇L2點?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會員、「小火箭」科普平臺創始人邢強博士解釋,地月L2點是個「有趣」的位置,在這裡,中繼星繞地球轉動的周期與月球繞地球轉動的周期相同。通過巧妙的設計,維持L2點的位置所消耗的燃料較少,太陽能帆板的效率也因少受陰影影響而較高。

除了作為月球探測任務的一部分,「鵲橋」號自身也創下了2項「世界之最」。第一,「鵲橋號」上架設了一副展開後口徑達近5米的傘狀天線,這是人類深空探測器歷史上最大口徑太空通信天線。

第二,「鵲橋」號將進行人類歷史上最遠距離雷射測距試驗。1969年阿波羅11號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套雷射測距反射鏡陣列,創下了雷射測距的歷史紀錄。與地月雷射測距不同,衛星時刻飛速運行,讓地球上的雷射波束準確找到46萬公裡外高速飛行的「鵲橋號」,難上加難。但中國科學家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不出意外,「鵲橋號」將使人類雷射測距的紀錄再增加約8萬公裡。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外媒:中國邁出了人類月球背面著陸與探測的第一步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昨日,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中繼衛星,為今年晚些時候計劃的月球探測器任務做準備。外媒指出,這也是中國邁出了其月球背面著陸與探測的第一步。據悉,該中繼衛星為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鵲橋」,後續,該衛星將經過中途修正、近月制動和月球借力,最終進入使命軌道,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中繼通信
  • 人類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嫦娥四號拉開大幕,低調發射服務衛星
    鵲橋號為降落在月球背面的著陸器與巡視器進行通信中繼的模擬圖。本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杭添仁 任 重5月21日晨,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中繼通信衛星鵲橋號發射升空。
  • 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2018-05-21鵲橋號研製方表示,順利發射和在軌應用後,鵲橋號將成為世界第一顆連通地月的中繼衛星、第一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第一顆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上採用Halo軌道的衛星,這是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新突破,標誌著中國將率先掌握地月中繼通信技術。5月21日5時2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圖為發射現場。
  •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發射;小鳴單車破產清算案法院已受理
    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成功邁出了月球背面登陸工程中的第一步。 1、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發射,開啟探月新徵程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鵲橋」
    ,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著陸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由於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擋,無法直接實現與地球的測控通信和數據傳輸。鵲橋號中繼星將在地月連線延長線的拉格朗日L2點附近,圍繞L2點飛行,對地、對月中繼通信,其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約為6.5萬公裡,距地球40多萬公裡。  鵲橋號來源於中國民間流傳千古的牛郎織女傳說,而如今的鵲橋號則是中國航天人用自己的辛勤、智慧和汗水設計建造的地月信息聯通的「天橋」。
  • 盤點2019年世界十大航天事件: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等
    劃重點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中國「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美國宇航局宣布「機遇號」火星車任務結束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以色列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 軟著陸失敗SpaceX「載人版
  • 中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鵲橋」號成功發射!將在地月之間搭建「通信中繼站」
    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中國於21日凌晨發射中繼衛星,將為將來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目標鎖定2個「國際首次」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12月8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孫自法攝嫦娥四號「奔月」都要做些啥?此前,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
  • 中國「鵲橋」中繼衛星揭秘:美國都不敢這麼玩
    5月21日凌晨,中國成功發射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繼衛星「鵲橋」。隨後的幾天裡,「鵲橋」號中繼星將飛行到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引力平衡點L2點,並在那裡穩定地運行,為下半年發射並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通暢的地月中繼通信支持。為什麼發射嫦娥四號之前要先架設「鵲橋」?對於月球背面探測這一世界難題,中國給出了怎樣的解決方案?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登陸,傳回第一張月背影像圖!
    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背,首次實現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訊2018年12月8日搭載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中繼星「鵲橋」是在2018年5月21日,發射升空的。後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通過「鵲橋」中繼星的「牽線搭橋」,進行調整工作模式、監測周圍環境、建立定向天線高碼速率鏈路等一系列操作,以便實現月背和地面的穩定通訊。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第一步
    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這樣將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這樣將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人類首個在月球神秘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嫦娥四號
    月球的背面一直背對著地球,關於月背的傳說有很多,比如上面有外星人、有納粹黨……在嫦娥四號著陸前,還沒有一臺人類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過。2018年5月21日,清晨要想在月背著陸,首先就要解決通訊問題,月球自身完美的屏蔽了所有來自地球的電磁信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本報海南文昌7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繼衛星「鵲橋」明日發射:聯合嫦娥四號探索月球背面
    據報導,5月21日,我國將發射嫦娥四號項目的中繼通信衛星——「鵲橋」,事關整個嫦娥四號任務的成敗。這顆衛星將被放置在地月拉格朗日2點,距離地球約48萬千米,距離月球約8萬千米,負責地球與未來嫦娥四號通信的中繼接力。
  •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發射!這顆不得了,全球首次月背著陸!
    今天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7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