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首次月背著陸工程邁出第一步 今晨發射「鵲橋」號衛星還將創兩...
人類首次月背著陸工程邁出第一步 今晨發射「鵲橋」號衛星還將創兩項紀錄 黃琨 • 2018-05-21 11:53:27
-
外媒:為何全世界如此關注中國登陸月球背面?
參考消息網1月3日報導外媒稱,中國的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此前從沒有太空飛行器曾在此著陸過。據《紐約時報》1月2日報導,布朗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詹姆斯·黑德說:「這是國際上對月球進行科學探索的歷史性一步,首次對月球背面的『未知區』進行地表探測。」報導稱,如果任務成功,就可以回答有關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的基本問題。例如,關於月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謎團,而這些謎團反過來又為整個太陽系的歷史提供了線索。
-
人類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嫦娥四號拉開大幕,低調發射服務衛星
雖然中國官方對於這次的任務比較低調,但這一具有很高價值的發射仍然引起外媒的廣泛關注。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鵲橋號發射入軌之後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中繼通信服務,因此這次發射也標誌著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任務拉開大幕。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第一步
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這樣將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這樣將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探測」頭銜之爭,是蘇聯,美國,還是中國?
其實不了解的人一看這標題覺得有點疑惑,「嫦娥4號」月球著陸器不是人類第一個著陸於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嗎?那有蘇聯和美國什麼事呢?因此在1962年4月26日世界時間12:49時探測器墜毀於月球背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人類首個著陸於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不過是硬著陸,說白了就是撞上去。可能這個探測器的貢獻僅限於此了,因為它機載電腦的故障造成附載的太陽能板和導航系統故障,導致沒有傳送回任何的科學資料。
-
中國計劃2030年前著陸探測月球南北極
9月18日,「太空探索與人類未來」專題論壇在世界公民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召開。中國科協供圖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屈婷 喻菲 餘曉潔)在北京召開的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李國平透露:中國月球探測第四期工程初步計劃有4次任務,這些任務將在2030年前完成。李國平18日在上述大會的「太空探索與人類未來」專題論壇上介紹了未來中國航天的重點任務。
-
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一周年
一年前的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1月4日,「玉兔二號」月球車與著陸器成功分離,分別開展科學探測;1月11日,兩器完成互拍成像,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聊點科技【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作者 郭超凱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亮點頗多。
-
嫦娥4號著陸月球背面後,美國人告訴你:中國在月球背面做了啥?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在經歷了億萬年天長地久神奇磨合後,地球自轉周期恰好等於月球公轉周期,但造成的結果卻是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儘管美國在上世紀將人類足跡第一次留在月球,但這也是在月球正面留下的痕跡,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從未被人類揭開
-
人類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中國製造!
中國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經過幾十年的人類探月曆程,嫦娥四號成為首個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了!以後它面對的,會是無限的星空了!
-
探測月球背面、規劃「月球基地」、計劃探測火星……中國航天有不少大動作
今年是我國的航天發射大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透露,嫦娥四號探月任務將在今年分兩次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人類探測器未曾觸及的月球背面
-
日媒:中國為何偏要去月球背面?
《日本經濟新聞》1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為何偏要去月背?中國的無人探測器「嫦娥4號」實現了世界首次的月球背面著陸。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像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以美國的「阿波羅」號為代表,此前人類太空飛行器的著陸的地點均為月球正面。背面從地球無法看到,同時難以實現直接通信,因此著陸難度更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在地形和結構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在月球和地球的歷史研究和資源探測等方面被期待取得成果。
-
嫦娥四號將首次著陸月球背面,搭載衛星探測宇宙「黑暗時代」
新華社 圖新華社北京3月2日消息,「嫦娥四號將首次著陸月球背面,極具發現性。我們將在嫦娥四號任務的中繼星上搭載兩顆小衛星,做射電幹涉試驗,探測宇宙『黑暗時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吳季2日說。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預測2018年全球科技大事件,嫦娥四號任務「榜上有名」。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e公司訊,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有重大發現!外媒這樣評價……
月球的背面有著怎樣的秘密?中國科學家有了這樣的發現...Via VCG; 從月球上看地球月球永遠只有一面朝向地球。對於月球的背面,人類總是充滿好奇。Via Global Times據新華社消息,中國科學家驚喜地發現,玉兔二號月球車首次在月球背面「踩下的足印」,留在了來自月球深部的月幔物質上。這為解答長期困擾科學家的月幔詳細物質構成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可以幫助人類進一步認識月球的形成與演化。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這一步的具體時間,早在幾年前就已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科研團隊研究鎖定,並實現在預定窗口如期順利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飛行大約6.5個月抵達火星,實施捕獲制動,進入環火軌道,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機動,在烏託邦平原南部區域實施軟著陸。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嫦娥四號為何著陸月球背面?五大原因詳解
來源:中國科學報微信公眾號12月8日,嫦娥四號向月球背面奔去。作為嫦娥三號的備份,原本不在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計劃內的嫦娥四號被科學家「安排」去了月球背面。月球由於自轉與公轉周期相同,始終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
中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