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全球物種約四分之一的家族,帶您走進甲蟲帝國!

2021-01-08 小萬說科技

這是世界第一大目,堅硬的鞘翅下掩蓋了不輸飛行行家的嫻熟技巧,堅硬的甲殼,社會性,身披重甲,為了配偶與資源決鬥,儼然如同中世紀的光榮騎士,是他們的生活繪製出了一幅美妙的畫卷,讓我們一起走進微觀的世界,神秘的甲蟲帝國!

NO.1最受人類推崇的寵物甲蟲——兜蟲

兜蟲學名犀金龜,別名獨角戲,屬金龜科,是根據它的洋名字「dorbeetle」來音譯的,它的涵義就是金龜子的意思。許多人也許經常聽說金龜子,卻只聞其名而不見其真身,神龍見首不見尾,而兜蟲最早風靡於日本,後引入臺灣。以至於風靡至今熱度不減,許多人將這種甲蟲當作寵物玩耍,而大型犀金龜科甲殼蟲被定義為「兜蟲」。之後傳入香港,在大陸風靡也是近幾年的事,該類甲蟲一般體型巨大,頭部與胸部長角以黑色與棕色,體長通常為5~8釐米,發育良好則10釐米以上,更有的「蟲王」在15釐米以上。外觀優美,無毒,具有觀賞價值。

金龜總科一般有犀金龜、花金龜、麗金龜、腮金龜、糞金龜等等。而事實上大家眼裡的兜蟲則是,獨角仙、長戟大兜、毛象大兜等等。

生活在樹木上的兇暴王者—鍬形蟲

鍬形蟲,依樹而生,依樹而亡,可以說,它的一生都離不開樹木的滋育,鍬形蟲屬於鞘翅目多食亞目金龜子總科鍬形蟲科。就目前21世紀全世界發現的種類就有一千兩百多種。而鍬形蟲則是完全變態型昆蟲,它的一生要經過很多階段,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威武的大顎一般是鍬形蟲的顯著特徵,並且只有雄蟲才有雄壯的巨鄂。而因其不凡的外表,也經常受到甲蟲收集者的推崇。

鍬形蟲一般分布於中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國外有朝鮮,日本的分布記載。在林業發達、樹木茂盛的地區尤為常見。

最後,昆蟲世界絢麗多姿,而甲蟲的種類也繁多而綺麗,小編在這就不為大家舉出過多的例子,茫茫漠漠的甲蟲大家族也吸引了一眾昆蟲愛好者們的欣賞。看到這裡你是否對這些甲蟲有了新的了解呢?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走進奇妙的甲蟲世界:佔地球四分之一動物物種
    在節肢動物中,甲蟲無疑是最為成功、最為多樣也是最被低估的一類。世界上的甲蟲種類達到驚人的40萬種,而據科學家估計,等待被發現的甲蟲可能還有350萬種。換句話說,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動物物種屬於甲蟲。記住,是四分之一!
  • 鞘翅目系列:盔甲帝國
    鞘翅目是昆蟲綱乃至世界的第一大目,作為佔據著全球動物物種的四分之一的巨大家族。它們有著大顎、犄角、社會性、甚至能發出光和製造爆炸。
  • 3000隻遺鷗生態城越冬 約佔該物種總數四分之一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本市生態環境逐漸變好,在本市一些水域看見紅嘴鷗已不是新鮮事,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瀕危物種遺鷗卻不常見昨日,天津市濱海新區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秘書長王建民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3000多隻遺鷗來到中新天津生態城越冬,雖然往年也有遺鷗在此越冬,但今年的數量很多,約佔該物種總數的四分之一。王建民介紹,他一直在關注大神堂至北塘沿線的溼地,這處溼地大部分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區域內。
  • 美國四分之一馬:品種簡介
    美國四分之一馬是北美最受歡迎的馬種,也是最古老的馬種之一。美國季馬協會(AQHA)在全球擁有超過500萬註冊的美國季馬,是世界上最大的犬種註冊機構。該品種的流行源於它的許多積極特性,其中包括其柔和的天性,多功能性,美麗,速度,敏捷性和忠誠度。
  • 想觀察研究甲蟲,必看「入門御三家」
    上一期我們說到甲蟲大家族的成員實在太多了,有36萬之多,佔據所有生物種類的五分之一。假設每天認識4種甲蟲,那麼你需要約246年才能認識完所有甲蟲!這還不算期間新發現的甲蟲品種。 甲蟲如此之多,應該如何且從哪裡開始認識它們呢?
  • 遇見甲蟲,令人驚嘆的奇異甲蟲標本一次看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德莫希蒂斯 · 福西Dermorhytis fortunei這是一種名為「fortunei Dermorhytis fortunei」的甲蟲標本,是科學家用來描述和命名新物種的一組個體之一。1861年,英國昆蟲學家約瑟夫·休格·巴利描述了這個物種。
  • 有個甲蟲名叫「上海」
    它躲在陰暗潮溼的朽木中,全身披著褐黃色盔甲、約3毫米長的身體,和一隻常見的螞蟻差不多大。就連科學家也差點忽視了它。當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後彭中和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宋曉彬把這隻小甲蟲從一段樹幹中採集出來時,並沒有意識到它是未知物種。
  • 有隻甲蟲名叫「上海」
    它躲在陰暗潮溼的朽木中,全身披著褐黃色盔甲、約3毫米長的身體,和一隻常見的螞蟻差不多大。    就連科學家也差點忽視了它。當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後彭中和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宋曉彬把這隻小甲蟲從一段樹幹中採集出來時,並沒有意識到它是未知物種。
  • 2019年中國發電量再次超過全球四分之一,煤炭發電量超過全球一半
    由英國智庫(Ember)發布的《全球電力行業回顧2020》報告中顯示的信息,2019年咱們中國的發電量約為7.14萬億千瓦時(約7140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千瓦時),再次超過全球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穩居全球第一。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極其嚴苛,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樹林裡才可以發現。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取名後的新種雙斑粗角步甲將有望以學術論文的形式正式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當動物學名錄將其錄入後,從程序上將成為被全球認可的昆蟲新物種。
  • 氣候變化或能影響雄性動物生殖能力,嚴重的可導致物種滅絕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想必大家都已有所聽聞,但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一項新研究卻發現,氣候變化還可能會對雄性的生殖能力構成威脅。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由持續性極端高溫天氣對雄性生殖能力所構成的影響,或能解釋眾多由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所造成的影響,比如物種滅絕。
  • 海洋中尚存三分之一未知物種
    最新一項海洋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人類可以識別的海洋物種已有23萬種,但海洋中至少還有三分之一的物種尚未被我們的科學界所認知。該報告是全球第一份全面的海洋物種清單報告,由來自32個國家的270名分類學家組成的龐大研究隊伍完成。研究人員表示,海洋中的生物有近百萬。
  • 只發現了十萬分之一生物?地球物種數量高達萬億
    人類只發現了十萬分之一的生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種生物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人員說,地球上的物種數量高達萬億,是以前估算數值的10萬倍。換句話說,當前,人們對地球上物種的認知只有十萬分之一。
  • 甲蟲與真菌共生合作,逐漸融為一體,也許是許多基因的來源方式
    圖片:mBio(2020) DOI:10.1128/mBio.02430-19如果您是甲蟲,生活會很艱難。有人想吃掉你,而你卻阻止不了他們。在廣闊的世界中,您很小。即使您很幸運能夠繁殖,討厭的真菌也可能會來破壞您的卵。幸運的是,對於在整個南美發現的取名為Lagria villosa的甲蟲來說,其祖先很早就吸取了一些細菌。
  • 地球上的物種超過1萬億,人類只發現了十萬分之一
    那麼像細菌、古生菌、原生生物和真菌這樣的微小物種呢?總的來說,這些微生物類群是地球上最豐富、分布最廣、進化時間最長的生命形式。它們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貢獻有多大?將微生物納入統計,最近的研究表明,地球上可能有1萬億(10的12次方)個物種。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數千年來發現地球生物,只佔地球上所有物種的十萬分之一。
  • 養活四分之一海洋物種,如果所有珊瑚礁都消失,地球會怎樣?
    物種多樣性產生的奇蹟之一——珊瑚礁,便是數以億計的珊瑚蟲歷經千百年的積澱而形成,養活著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種,以及十億人口,並直接影響地球生態系統。這些微小的生物如何支持全球各地的生命才表明了它們真正的地位和重要性。珊瑚礁如何影響生命珊瑚礁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是許多生物的唯一供應者,因其重要的生態功能被稱為「海洋雨林」。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依賴於珊瑚礁,有些生物需要它們作為食物,而有些生物在它們的石灰質外殼中尋找庇護。
  • 研究報告警告:全球五分之一脊椎動物瀕臨滅絕
    報告顯示,過去40年間,全球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類動物以及魚類物種平均有30%已經滅絕。報告警告稱,世界上五分之一的脊椎動物也面臨滅絕威脅,每周有一種脊椎動物物種被列入瀕危名單。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專家對2.5萬種脊椎動物進行分析後發現,陸地哺乳動物數量減少了四分之一,海洋魚類數量減少了五分之一,淡水魚類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
  •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2008年08月12日 16: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8月12日電 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鯨魚及海豚受到絕種威脅
  • 這個小東西居然是物種之王,你絕對想不到
    這支大軍中更有一支無與匹敵的鐵甲軍團——鞘翅目昆蟲,其物種種類為整個昆蟲的43%、全球物種的24.9%。甲蟲的龐大數量,為其在生態平衡中贏得重要位置。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物種?答案一直眾說紛紜,1982年之前,大部分生物學家認為還未被描述和發現的物種和已發現的物種數量相當,或數倍於後者,這樣算下來總共有數百萬種。
  • 來,小星星帶你走進資源三號衛星家族
    來,小星星帶你走進資源三號衛星家族 2020-07-27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