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IgE抗體的唾液酸化修飾竟增強過敏反應的致病性

2020-11-24 生物谷

2020年5月25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過敏的一種潛在標誌物和新的治療策略,這可能有助於改善對這類疾病的

診斷

和治療。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5月20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alylation of immunoglobulin E is a determinant of allergic pathogenicity」。

圖片來自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311-z。

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患有過敏症。這類疾病是由某些被稱為IgE抗體的抗體引起的,這種抗體與花生等過敏原結合,並引發一種反應,反應的結果就是釋放出一系列導致過敏症狀的分子,在極端情況下,這可能會導致危及生命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的是,許多人在沒有出現過過敏症狀的情況下,卻具有血液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比如,約有一半的人有花生特異性IgE抗體(或者說花生皮刺試驗陽性),但並沒有花生過敏。此外,有些過敏體質的人在症狀消失後,仍保留著可檢測到的血液過敏原特異性IgE水平。

為了研究這些謎團,麻省總醫院

免疫學

與炎症性疾病中心的Robert Anthony博士和他的同事們比較了來自花生過敏個體的IgE和花生不過敏個體的IgE。分析結果顯示,一種稱為唾液酸(sialic acid)的特殊糖類分子在花生過敏個體的IgE上增加了。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給IgE添加唾液酸會增強動物模型中IgE引發的過敏反應,而從IgE上移除唾液酸會減弱這些過敏反應,並降低過敏性休克。

Anthony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量化IgE上的唾液酸可能可作為一種更準確

診斷

過敏性疾病的標誌物,從IgE上移除唾液酸是一種治療受影響患者的新策略。」

關於唾液酸影響IgE活性的機制的更多研究可能為過敏及其原因提供更多的新見解。這些研究人員目前正在計劃進行研究,以確定如何從IgE上移除唾液酸來減弱過敏反應,並開發出利用這一點的治療策略。(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Kai-Ting C. Shade et al. Sialylation of immunoglobulin E is a determinant of allergic pathogenicity.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311-z.

2.New insights on allergies may impro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5-insights-allergies-diagnosis-treatment.html

相關焦點

  • IgE唾液酸化影響過敏反應
    IgE唾液酸化影響過敏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2 14:29:43 美國哈佛醫學院Robert M. Anthony研究組最近取得新進展。
  • Cell:體內唾液酸化作用可將有害抗體變為有益抗炎抗體
    Anthony博士表示,通過特異性修飾連接至抗體的糖分子,我們能夠將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體轉化為抗炎抗體。儘管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我們希望這種抗炎抗體轉化方法能夠為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患者產生有益的影響。
  • 抗過敏益生菌有什麼?唾液乳桿菌
    鼻敏感是目前臨床上發病率非常高的一種鼻部過敏反應,大約有20%左右的人群都有鼻敏感困擾,而傳統療法治標不治本,容易使病情長期反覆。在經過研究人員的不斷努力後發現,通過補充益生菌有助於從根源改善鼻敏感。唾液乳桿菌廣泛存在於人體腸道黏膜表面,是人體有益菌群的一部分,也是腸道微生物體系的重要組成,對人體的腸道微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在唾液乳桿菌數量不足的前提下,會增加患有消化不良,代謝紊亂,過敏的風險。
  • Allergy:電鏡技術幫助揭示過敏反應的分子機制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科學家們揭示了過敏性疾病的關鍵分子——IgE抗體的分子結構。這項科學突破可為過敏反應的基本機制提供重要見解,並可能為開發更有效的抗過敏療法鋪平道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Allergy》雜誌上。抗體是人類免疫系統的基本分子。
  • 施揚何川Nature聯合發文揭示RNA m6A修飾在DNA損傷反應中的重要...
    原標題:施揚何川Nature聯合發文揭示RNA m6A修飾在DNA損傷反應中的重要作用 | 文獻精讀 表觀遺傳學算是生物學裡華人貢獻比較多的一個領域了。
  • IgE介導的過敏
    過敏反應的機理根據過敏反應的Th2假說,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特異性反應的Th2細胞因子過度增加。部分人通過遺傳更可能出現免疫應答中過度產生的Th2細胞因子,而Th1細胞因子不足的現象,從而導致產生抗體對抗無害的環境物質。特異性反應敏感性增加的基礎是Th1 和 Th2失衡導致Th2活性增加。
  • 調查:日本九歲兒童中有七成是過敏體質 歐洲五成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東京8月20日電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東京)的研究團隊調查得知,在日本九歲的兒童中存在過敏體質的人超過7成。其中過半數的人有杉木花粉和蟎蟲抗體。調查是在他們9歲時對其中的729名孩子進行的,檢查發現有75%的人在血液中都存在對過敏物質產生反應的ige抗體,其中有杉木花粉抗體和蟎蟲抗體的人分別佔了58%和54%。在這些孩子5歲的時候,該研究團隊曾對其中的984人進行過檢查,檢查發現當時他們的抗體保有率為58%,而到9歲時該數據增至1.3倍。擁有抗體的過敏體質的孩子可能會出現鼻炎等過敏症狀。
  • IgE是導致過敏的罪魁禍首,使用抗過敏益生菌,從源頭杜絕過敏
    過敏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慢,主要是由於患者自身免疫機制異常所致,因此想要杜絕過敏以及類似的反覆發作,就必須要調節自身免疫功能,改善過敏體質。那麼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過敏應如何緩解?lgE是如何形成的?在人體健康的情況下,Th1和Th2會維持一個相互平衡的狀態,並共同在Treg的調控下維護人體的正常免疫功能,當Treg的調控能力不足時,就會導致Th2過度分泌,從而產生過敏抗體lgE。什麼是lgE?
  • IgE陰性 還是過敏嗎?
    類過敏反應也是一類過敏  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對沿用了近40年的過敏性疾病的定義進行了修正,將原來的過敏性疾病是一組由IgE介導的疾病修改為是一組由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介導的疾病。  近年來,國外學者提出了類過敏反應的概念。
  •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結構、功能和...
    由於冠狀病毒S蛋白暴露於病毒表面並介導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因此它是感染後中和抗體的主要靶標,也是藥物開發和疫苗設計的重點。S蛋白三聚體受到N-連接聚糖的廣泛修飾,這對於它們的正確摺疊和調節宿主蛋白酶和中和抗體的可接觸性至關重要。
  • 新方法利用唾液快速檢測愛滋病病毒感染
    新華社華盛頓1月22日電(記者周舟 林小春)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檢測愛滋病病毒感染的新方法,有望通過唾液快速、準確地檢測感染。由於感染初期血液中的抗體數量較多,最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感染檢測方法是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病毒抗體,而非病毒本身。
  • 明礬可增強體液免疫
    明礬可增強體液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9 22:18:3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Darrell J.
  • Nature:啟動子和增強子上組蛋白修飾分布圖
    專題:Nature報導對於啟動子、增強子和其他DNA調控元素在決定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表達中的相對作用,研究人員還很不了解。現在,一種基於染色質-免疫沉澱反應的微陣列(ChIP-晶片)方法,被用來生成在幾個不同人類細胞系中的啟動子和增強子上的組蛋白修飾分布圖。啟動子上的修飾分布模式被發現在不同細胞類型之間基本不變,而在大部分增強子上的修飾分布模式則對某一種細胞類型有特異性,並且與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表達有關。
  • 過敏原檢測裡的IgE和IgG怎麼看?
    發現抗原之後,免疫系統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來對付這些抗原,在抗原和抗體的「戰鬥」過程中,人體就會出現溼疹,蕁麻疹,鼻塞,腹瀉,甚至窒息,休克等症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 過敏。
  • 三種常見的mRNA修飾
    N6 - 甲基腺苷(m6A)圖丨 mRNA 修飾途徑方法(來源:Cell)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科學家們就在 RNA 中發現了 m6A 修飾,但一直由於技術制約其功能未能被很好的揭示。2'-O - 甲基化(Nm)關於 5'帽子的 2'-O- 甲基化修飾(Nm),一般認為 5'帽子可以促使 mRNA 和核糖體的結合,能有效地封閉 RNA 5'末端,以保護 mRNA 免疫 5'核酸外切酶的降解,增強 mRNA 的穩定性。
  • 【過敏原】《過敏原和過敏原免疫治療(第5版)》中文翻譯(連載一)
    通過接種(i)輕度疾病的生物學相關病原體(疫苗),(ii)非致病性減毒微生物和(iii)滅活細菌,改良人痘接種誘導免疫,降低風險。儘管接種是一種相對無害的程序,但接種顯示了與免疫同時產生炎症效應的可能性(後來被定義為致敏機制)。
  • Nature:中國科學家揭示腦-脾神經環路控制抗體免疫應答新機制
    題圖:「勤動」與增強免疫的中樞神經核團與環路首先,作者開發了一種新型去除小鼠脾神經的手術,發現這種小鼠在疫苗接種後所能產生的漿細胞(抗體分泌細胞)數量有明顯缺陷,暗示了脾神經衝動信號對B細胞應答有促進作用。通過藥理學、遺傳學實驗,他們繼而發現B細胞表達乙醯膽鹼9受體對脾神經的這個促進作用不可或缺。
  • 過敏反應和體液免疫的區別
    這是經過電鏡拍攝、染色後的花粉,別看它們一個個都很別致,那可都是會引發過敏的花粉種類,千萬要小心。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過敏反應的特點是: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 IgE抗體是持續牛奶過敏的線索
    對由IgE介導的牛奶過敏兒童的篩檢可能會對識別對牛奶存在持續高敏性的患者有幫助,來自美國的報導指出。牛奶過敏影響了2.5%的2歲以下兒童的生活,並且其中的8%在3歲前將變為臨床耐藥型。 酪蛋白是一種主要的過敏原並且明顯地在持續過敏中具有較重要的作用。以前對雞蛋過敏的研究推斷對牛奶保持長期過敏性是於線狀抗原決定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