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體內唾液酸化作用可將有害抗體變為有益抗炎抗體

2020-11-24 生物谷
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GH)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一種方法,能將體內有害的自身抗體(autoantibody)直接轉變成抗炎抗體(anti-inflammatory antibody),初步測試顯示,這種技術在自身抗體誘導性疾病小鼠模型中成功減輕了炎症。這項技術由MGH風溼病、過敏症及免疫學部免疫學和炎症性疾病中心Robert Anthony博士實驗室開發,涉及利用酶將半乳糖和唾液酸連接到有害免疫球蛋白G(IgG)的尾部,觸發抗炎活性。


Anthony博士表示,通過特異性修飾連接至抗體的糖分子,我們能夠將導致

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抗體轉化為抗炎抗體。儘管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我們希望這種抗炎抗體轉化方法能夠為罹患

自身免疫

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患者產生有益的影響。


這項研究已於近日發表於頂級期刊《細胞》(Cell),文章題名為:Engineered Sialylation of Pathogenic Antibodies In Vivo Attenuates Autoimmune Disease(唾液酸化的致病性抗體在體內減輕

自身免疫

性疾病疾病病情)



作者解釋稱,IgG抗體作為連接適應性免疫系統和先天免疫系統通路之間的橋梁,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一個關鍵角色,對於清除病原微生物必不可少。然而,機體內也會產生有害的IgG抗體,從而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

紅斑狼瘡

和類

風溼性關節炎

。IgG抗體也已被用於治療用途。例如,由來源於健康供體的抗體製備而成的低劑量多克隆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輸注給缺乏某些抗體的患者,而高劑量IVIG在臨床上應用於治療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經超過40年。


之前的研究表明,高劑量IVIG的抗炎活性是由IgG的可結晶片段區域(即Fc區,是IgG抗體分子Y型結構的尾巴部分)糖鏈的糖分子所決定,而且這種活性特別需要糖鏈的唾液酸化作用。糖鏈(Glycan)通常通過修飾蛋白分子的細胞內機制被連接於抗體分子上,但近期研究表明,糖鏈也能在細胞外進行修飾。這一發現為Anthony博士的團隊提供了一個工程化轉移酶的出發點,可能能夠通過修飾Fc糖鏈將炎症性抗體轉變為抗炎性抗體。


將唾液酸連接到Fc糖鏈需要另一種糖,即半乳糖。因此,Anthony博士的團隊創造了2種酶,B4Fc和ST6Fc,這2種酶能分別介導半乳糖和唾液酸的連接。當聯合應用時,這2種酶在類

風溼性關節炎

小鼠模型種觸發了抗炎作用,同時在狼瘡性腎炎小鼠模型中減輕了腎損傷。文章作者表示,當這2種酶以預防性或治療性方式使用時,明顯減輕了小鼠體內的自身免疫性炎症。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這些酶只在炎症部位影響自身抗體,因此沒有脫靶效應(off-target effects)。該團隊的研究還表明,血小板激活是抗炎作用所必需的,正是激活的血小板提供了唾液酸和半乳糖。該團隊稱,將這2種酶聯合應用,似乎並不影響血液循環系統中的IgG或血液循環系統中的其他糖蛋白的唾液酸化作用,這可能是由於血小板只在炎症部位釋放半乳糖和唾液酸底物。


與現有的IVIG治療相比,由Anthony團隊所開發的這種新技術能夠更有效地治療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現有的高劑量IVIG治療成本高昂、耗時、供貨短缺,而該團隊的這種技術在比高劑量IVIG低400倍的劑量下仍有效,並且可通過操作機體內的酶,消除長期輸注IVIG的需求。


調節IgG唾液酸化作用的能力也可能被用來幫助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可幫助臨床醫生控制IgG治療。作者表示,這些研究結果強調了體內糖工程化的治療潛力。這種體內唾液酸化作用的潛力不僅僅局限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事實上,這種方法還可應用於目前由高劑量IVIG治療的各種疾病。體內唾液酸化作用是一種新穎有力的方法,能通過將內源性抗體進行糖基工程化,將其轉化為抗炎介質,來有效減輕有害的自身抗體所接到的炎症作用。(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B肝表面抗體和核性抗體陽性 這些告訴你原因
    人自然感染後或注射B肝疫苗後,均可產生B型肝炎表面抗體;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產生表面抗體。B肝表面抗體陽性正常嗎很多人都只知道B肝五項檢查中出現「+」不好,因而也會誤認為B肝表面抗體出現陽性的時候也是壞事。其實不然,B肝表面抗體屬於人體的保護性抗體,不僅對人體有益,還能保護人體不被B肝病毒侵擾! 因此B肝表面抗體陽性是正常的。
  • Cell:揭示抗體在控制肺結核中的作用
    他們描述了靶向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和潛伏性肺結核患者體內的肺結核菌的抗體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的一致性差異,其中潛伏性肺結核患者並不產生症狀,也不能夠傳播疾病。這些發現可能導致更好的方法來區分活動性肺結核和潛伏性肺結核,以及可能導致人們開發出更有效的疫苗來抵抗這種每年殺死150萬多人的疾病。
  • 美國科研機構接連推出唾液檢測、抗體檢測,能確保復工嗎?
    目前FDA緊急授權了四家公司的抗體檢測產品,而未經過FDA官方授權的多種抗體檢測產品也已經進入了市場。在整個美國面臨復工壓力、近一半的州將在5月初解除居家隔離令前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的加速進行,將成為控制新冠疫情的重要條件之一。近日,美國科研機構不斷開發多種核酸檢測方式和開放抗體檢測,為美國下一步的復工做準備。
  • 巨細胞病毒抗體陽性 對孩子有影響嗎
    巨細胞病毒抗體陽性是什麼巨細胞病毒抗體陽性有兩種可能:1、你曾經感染過巨細胞病毒,體內存在抗體;2、說明這個時候你的體內巨細胞的病毒正處在爆發時期,應當做相應的處理,如果這個時候準媽媽們想要懷孕那麼要等巨細胞IGM轉陰後再懷孕。
  • Cell重磅:人體中的內吞作用抑制改善了對ADCC介導的抗體的反應
    本文突破點: 提出了一種提高治療性抗體的ADCC潛能的策略 對內吞作用的暫時抑制增加了腫瘤細胞的抗原呈遞 前氯哌嗪可被重新利用以提高抗腫瘤單克隆抗體mAbs的功效 提出了降低對多種
  • 研究人員發現導致COVID-19患者形成血栓的有害「自身抗體」
    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確定了一種導致血栓形成的抗體,但他們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一些新冠患者會出現這些有害的「自身抗體」。來自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所謂的 「自身抗體」在COVID-19中有利於凝血的作用。
  • 與病毒的戰鬥中,我們靠的是體內的1億種抗體「特種部隊」
    生命的設計師將同一個原則應用得非常巧妙。 抗體的死亡之吻在我們還沒接觸到病原體之前,基因早就準備了多種多樣的抗體,那麼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當某種病原體入侵體內時,最初由相應B細胞表面的抗體識別病原體表達的抗原,此時的抗體也叫B細胞受體(B cell receptors, BCRs)。
  • 與病毒的戰鬥中,我們靠的是體內的1億種抗體「特種部隊」
    加上DNA片段連接時可能會發生的核酸刪減或額外增加,B細胞的多樣性也會進一步增加,因此人體內的抗體的種類可以達到大約1億種。 同樣的原則在生物世界並不罕見,例如,20種胺基酸可串聯摺疊成無數種蛋白質大分子,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可組成各種DNA遺傳信息,單糖分子的組合連接形成各種多糖……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他們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目前,動物實驗已證明該團隊的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同時也可提供短期預防。這是科學抗疫的一個重要階段性勝利。謝曉亮表示:「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
  • 康復患者體內的新冠病毒交叉中和抗體反應|《自然-微生物學》論文
    根據《自然-微生物學》發表的一篇論文Spike-specific 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and cross-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in COVID-19-convalescent individuals
  • 抗體藥介導NK細胞進行ADCC的檢測
    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不僅是機體通過抗體清除被病毒或其他病原物感染細胞的主要途徑,也是目前抗體藥物發揮臨床效果的作用機制(Mechanism of Action ,MOA)之一。
  • 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體內特異性抗體至少存在6個月
    記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在2020年1月到5月新冠流行期間對506例新冠感染者進行隨訪,研究表明,患者康復6個月後,96%感染者體內的特異性抗體仍然陽性,具有保護作用。研究團隊計劃完成為期5年的新冠抗體隨訪調查,調查結果將為新冠疫苗接種策略提供重要科學依據。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 研究稱「自身抗體」可能「幫倒忙」,導致新冠肺炎重症病例
    科學家們比較了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免疫反應,發現前者體內存在著大量異常抗體。這些抗體阻斷了抗病毒防禦,消滅了有益的免疫細胞,並從多個方面攻擊身體器官,從大腦、血管、肝臟到結締組織和胃腸道。進一步的測試表明,患者血液中的「自身抗體」(Autoantibodies)越多,病情就越嚴重。與狼瘡患者相比,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抗體更多。狼瘡是一種由類似異常抗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何大一:新冠患者體內發現強效抗體 「抗體雞尾酒」或助治療和預防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專訪何大一:新冠患者體內發現強效抗體,「抗體雞尾酒」或助治療和預防何大一是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的創始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他因提出愛滋病「雞尾酒療法」而享譽世界。
  • 抑制內吞作用可以提高ADCC介導的抗體反應
    抑制內吞作用可以提高ADCC介導的抗體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2:42:34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Fiona Simpson及其研究小組發現在人體內抑制內吞作用可以改善ADCC介導的抗體反應。
  • Science揭示神獸體內納米抗體中和病毒
    9月,我們曾對發表於《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的一篇文章做了報導,該文章描述,來自瑞典的科學家在一隻名為「泰森(Tyson)」的羊駝(alpaca)體內成功提取出可中和新冠病毒的納米抗體(單域抗體)Ty1。研究者發現Ty1會附著在與ACE2受體結合的刺突蛋白上,從而有效中和病毒。表明Ty1納米抗體可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因此可以預防感染。
  • Cell重磅 | 記憶和生發中心B細胞由抗體親和力決定
    Viant等人則直接比較了同期的記憶和GC區室B細胞表達的抗體的親和力。在單價結合條件下,有30.7%的GC和僅2.3%的記憶B細胞顯示出可測結合;而在具有人工增加的化合價的測定中,將Fabs固定在傳感晶片上,並暴露於三聚體抗原的四聚體中,這些數量分別增加至48.7%和35.7%。
  • 用於重組抗體生產的細胞構建技術研究進展
    摘要:構建生產細胞系是重組抗體產業化製備的第一步。目前國際上用於重組抗體生產的工程細胞系表達水平可達20-70 pg/cell/day。多種動物細胞根據其特性的不同,在抗體藥物生產中有著不同的應用。
  • ...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大羊駝|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新華社倫敦7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研究人員13日在學術期刊《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發表論文說,實驗室研究顯示,源自大羊駝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有望用於開發新冠治療方法。大羊駝等一些駱駝科動物體內會天然產生大量結構簡單的小型抗體,這類抗體可用於製備更微小的納米抗體。
  • 深度解密PD-1抗體
    結構決定功能絕大多數治療性抗體都是IgG。IgG由四條肽鏈組成,兩重兩輕,每條鏈又可分為恆定區(CH/CL)與可變區(VH/VL),這就是抗體最基礎的結構了。在這個基礎上,每個可變區內又存在三個短多肽鏈形成的互補決定區(CDR),與可變區的其他部分相比,CDR序列可變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