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內吞作用可以提高ADCC介導的抗體反應

2020-12-03 科學網

抑制內吞作用可以提高ADCC介導的抗體反應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2:42:34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Fiona Simpson及其研究小組發現在人體內抑制內吞作用可以改善ADCC介導的抗體反應。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3月5日出版的《細胞》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正如人類腫瘤離體測定所直接證明的那樣,抗嘔吐/抗精神病藥物氯丙嗪可被再利用並可逆地抑制治療性單克隆抗體靶向膜蛋白的體內內吞作用。暫時性抑制內吞作用可提高靶點的利用率,並提高天然殺傷細胞所介導的抗體依賴性細胞毒作用(ADCC)的效率,ADCC是IgG1抗體誘導產生的臨床反應中間物,並證明了西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和阿伐單抗的療效。研究人員對下遊信號通路進行了廣泛分析並排除了靶點毒性。通過對弱反應或耐藥性腫瘤藥物靶標可及性異質性的克服,對可逆內吞作用的抑制可在臨床應用中大大改善ADCC所介導的抗體治療。

據悉,在體內對胞吞作用安全和有效的操控可能對治療具有破壞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Endocytosis Inhibition in Humans to Improve Responses to ADCC-Mediating Antibodies

Author: Hui Yi Chew, Priscila O. De Lima, Jazmina L. Gonzalez Cruz, Blerida Banushi, Godwins Echejoh, Lingbo Hu, Shannon R. Joseph, Benedict Lum, James Rae, Jake S. O』Donnell, Lilia Merida de Long, Satomi Okano, Brigid King, Rachael Barry, Davide Moi, Roberta Mazzieri, Ranjeny Thomas, Fernando Souza-Fonseca-Guimaraes, Matthew Foote, Adam McCluskey, Phillip J. Robinson, Ian H. Frazer, Nicholas A. Saunders, Robert G. Parton, Riccardo Dolcetti, Katharine Cuff, Jennifer H. Martin, Benedict Panizza, Euan Walpole, James W. Wells, Fiona Simpson

Issue&Volume: 2020/03/05

Abstract: A safe and controlled manipulation of endocytosis in vivo may have disruptive therapeutic potential.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anti-emetic/anti-psychotic prochlorperazine can be repurposed to reversibly inhibit the in vivo endocytosis of membrane proteins targeted by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s directly demonstrated by our human tumor ex vivo assay. Temporary endocytosis inhibition results in enhanced target availability and improved efficiency of natural killer cell-mediated 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ADCC), a mediator of clinical responses induced by IgG1 antibodies, demonstrated here for cetuximab, trastuzumab, and avelumab. Extensive analysis of downstream signaling pathways ruled out on-target toxicities. By overcom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drug target availability that frequently characterizes poorly responsive or resistant tumor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versible endocytosis inhibition may considerably improve the clinical benefit of ADCC-mediating therapeutic antibodies.

DOI: 10.1016/j.cell.2020.02.019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163-X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Cell重磅:人體中的內吞作用抑制改善了對ADCC介導的抗體的反應
    本文突破點: 提出了一種提高治療性抗體的ADCC潛能的策略 對內吞作用的暫時抑制增加了腫瘤細胞的抗原呈遞 前氯哌嗪可被重新利用以提高抗腫瘤單克隆抗體mAbs的功效 提出了降低對多種
  • 抗體藥介導NK細胞進行ADCC的檢測
    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不僅是機體通過抗體清除被病毒或其他病原物感染細胞的主要途徑,也是目前抗體藥物發揮臨床效果的作用機制(Mechanism of Action ,MOA)之一。
  • B肝篩選靶點,宿主細胞參與HBV內化,受體結合介導內吞作用
    法國圖爾大學研究人員認為,這種B肝病毒進入被認為是通過內吞作用發生的。然而,NTCP介導B肝病毒進入的詳細機制仍有待確定,目前還不清楚B肝病毒在細胞滲透過程中,是否與其他受體相互作用。目前看來,B肝病毒進入細胞是一種開發B肝新藥的重要靶點,基於科學家對該方面的更多探索,有必要詳細介紹一下,關於受體結合介導的內吞作用。
  • 《Cell》:首次證實PCZ抑制細胞內吞,腫瘤活檢臨床新前景!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各種方法來提高I/O藥物的療效,包括聯合腫瘤殺傷病毒、免疫刺激蛋白或阻斷免疫抑制途徑的藥物以產生協同作用。文章首次在活體內證實丙氯拉嗪(prochlorperazine,以下簡稱PCZ)可以抑制抗體靶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內吞作用,有望被用於改善臨床結果,這為今後的臨床試驗提供了強有力的參考。
  • 抗體介導的GDF15-GFRAL活性抑制可逆轉小鼠癌症惡病質
    抗體介導的GDF15-GFRAL活性抑制可逆轉小鼠癌症惡病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6 15:35:51 美國Takeda生物製藥公司Bernard B.
  • PD-1抗體「新搭檔」——HDAC2抑制劑
    PD-L1主要被定義為PD-1的配體,兩者結合可抑制效應T細胞的反應。癌症發生時,PD-L1經常在腫瘤細胞上高表達,形成免疫逃逸。除了最初被發現的這一功能,PD-L1還被報導可作為一種抗凋亡分子,以及可促進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mTOR)的激活以及腫瘤細胞中的糖酵解代謝。在表達方面,PD-L1似乎既可以存在於細胞膜,也會出現在細胞內。
  • ...抑制長效抗體反應,但仍可能通過病毒特異性記憶T細胞實現免疫記憶
    Kaneko人等報導了嚴重的SARS-CoV-2感染會減弱生發中心反應,這可能會抑制長期抗體反應的產生。他們著手確定了之前報導的SARS-CoV-2短期體液反應的根本原因,其中體液反應持續時間較短也是導致人類嚴重感染的SARS-CoV和MERS-CoV等相關冠狀病毒的特徵。對於SARS-CoV感染,這被認為是由於缺乏生發中心反應造成的。
  • 抗體-PROTAC偶聯物:細胞靶向的蛋白質降解新技術
    隨後,作者利用該疊氮基團通過Click反應在化合物2上引入了巰基反應試劑。在加入還原劑處理的Her2抗體之後,作者成功將化合物2連接到了抗體上,形成了抗體PROTAC偶聯物。實驗結果表明該抗體PROTAC偶聯物的分子量為150KD左右,平均一個抗體分子上含有4個PROTAC分子。
  • COVID-19中和抗體反應欠佳的潛在危害
    此外,儘管抗體效價通常被用作指徵保護效果的標誌,但據相關報導,抗體高滴度和早期血清轉化與SARS1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同樣相關。 抗體質量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抗體反應的質量和數量共同決定了保護效果。高親和力抗體可以通過識別特定的病毒表位來引發中和作用。
  • 基於NK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
    唾液酸酶與靶向HER2抗體的體外融合增強了NK細胞對HER2+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通過唾液酸酶切斷唾液酸配體,特別是Siglec-7和Siglec-9結合的配體,可以增強NK細胞介導的殺傷作用。這表明,這種抗體唾液酸酶結合物使腫瘤細胞的表面糖蛋白選擇性去唾液酸化可以使腫瘤更容易受到的ADCC的影響。
  • Nature|SNX5介導病毒自噬與抗病毒免疫力
    自噬對機體的免疫功能亦十分重要,可以通過調控先天免疫力、獲得性免疫力和炎症反應,以及選擇性降解細胞內病原微生物等多層次的機制提高機體的抗病毒免疫力【1,2】。特異性的活化自噬被認為是一種誘導廣泛抗病毒免疫力的新策略,但是長久以來科學界對病毒侵染的細胞是如何活化自噬以控制病毒感染的分子機制知之甚少。
  • 速遞丨靶向YAP介導的T細胞抑制或將改善BRAF突變型黑色素瘤患者預後
    CD8+T細胞成功殺死了親代A375SM細胞,隨著效應子/靶標比率的增加,細胞毒性成比例增加。BRAFi耐藥性A375SM細胞表現出對CD8+T細胞細胞毒性的抵抗性,它可以通過阻斷PD-1而恢復,但抗PD-1抗體不影響親代細胞的殺傷力。他們還研究了與黑素瘤細胞共培養的T細胞的其他效應器功能。
  • 醫藥生物之抗體偶聯藥物ADC專題報告
    ADCs 的抑瘤作用主要是通過腫瘤標記物對 ADC 內化的作用來介導的,而不是通過抑制細胞生長來介導的。然而,靶向生物學作用,如參與細胞分裂途徑的作用(如 CD30 和 CD70 腫瘤壞死因子信號傳導)可被認為是 ADC 療效的優勢。有效的 ADC 活性所需的抗原表達水平根據不同抗原特性而變化。ADC 需要至少10^4 個抗原/細胞,以確保能夠遞送致死數量的細胞毒性藥物。
  • 納米抗體介導PROTACs蛋白靶向降解技術
    想要了解一個基因的功能,通常的做法是在DNA或mRNA水平抑制基因的表達,然後觀察表型的變化,而表型的變化通常是由蛋白的缺失導致的。但是,這些方法沒有直接作用於蛋白,只是暫停了蛋白質的轉錄或翻譯,蛋白的缺失還是依賴於其自身的半衰期。因此,這些方法不能有效敲減半衰期長的蛋白或溶解度低的蛋白聚集體。
  • CDE文章 | 抗體藥物偶聯物抗藥抗體中和活性分析研究進展
    ADCs 通過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地結合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的靶抗原,經抗原介導的內化作用進入細胞並釋放細胞毒素,可提高療效並降低細胞毒素對正常組織、細胞的毒性。與常規單克隆抗體一樣,ADCs 作為蛋白藥物,具有免疫原性。此外,由於偶聯引入了新的抗原表位,ADCs 藥物有可能誘導機體產生更為複雜的免疫反應,從而可能影響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BMC Biology | CIPK15激酶介導NH4+轉運蛋白的反饋抑制
    CIPK15所介導,通過對C端保守的蘇氨酸殘基磷酸化調節NH4+的攝取和積累。當NH4+供應超過最佳範圍時則會產生毒害,限制或抑制植物生長、發育和作物產量。植物銨轉運蛋白(ATMs)家族是負責NH4+攝取的關鍵轉運蛋白,其活性受變構反饋抑制的調控,由胞質內C端蘇氨酸的磷酸化(CCT)所介導。
  • LC3相關內吞作用減輕小鼠阿爾茨海默病神經變性
    LC3相關內吞作用減輕小鼠阿爾茨海默病神經變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0 10:05:03 近日,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教授Douglas R.
  • 三特異性抗體可提高T細胞抗癌療效
    這些免疫療法都是通過激活、抑制細胞免疫或體液免疫調節網絡來逆轉、遏制惡性腫瘤蔓延,單克隆抗體是首個獲得廣泛臨床應用的癌症免疫療法。 儘管免疫療法這一領域的進展令人鼓舞,但大多數惡性腫瘤仍頑固不化,因此我們需要更加有效、長效的治療方法。
  • IgE介導的過敏
    過敏反應的機理根據過敏反應的Th2假說,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特異性反應的Th2細胞因子過度增加。部分人通過遺傳更可能出現免疫應答中過度產生的Th2細胞因子,而Th1細胞因子不足的現象,從而導致產生抗體對抗無害的環境物質。特異性反應敏感性增加的基礎是Th1 和 Th2失衡導致Th2活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