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圖靈——如謎的解謎者

2020-11-28 人民論壇網

 

  2012年6月29日,是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100周年誕辰。他24歲發明圖靈機模型,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二戰期間,圖靈秘密地作為英國情報界的核心人物,破譯了德軍的謎機密碼,扭轉了整個大西洋戰局。戰後,圖靈提出了」機器能思考嗎「的哲學思辯,先驅性地開創了人工智慧的先河。但不幸的是,圖靈因為同性戀身份,遭到迫害,以至被化學閹割。1954年,圖靈中毒身亡,一代科學大師隕落,年僅42歲。本期專題中,我們談談通用機器、破譯謎機、人工智慧和毒殺之謎四個問題,緬懷這位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天才人物。

  通用機器

  1900年,希爾伯特對數學界提出23個未解問題。其中第二個問題,可以看成事關整個數學基礎的三個小問題:數學是完備的嗎?數學是相容的嗎?數學是可判定的嗎?很快,年輕的捷克數學家哥德爾,就證明了前兩個問題的答案為「否」,而第三個問題仍然懸而未決。這個問題是說,是否存在一個通用的、機械的方法,能夠判定所有數學命題的真假?

  1935年初夏,年輕的圖靈習慣在午後沿著康河長跑,然後躺在格蘭徹斯特的草地上休息,他就在這裡,想到了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他設計了一種假想的機器。這種機器有一條無限長的紙帶,和一個可以沿紙帶移動的讀寫頭。紙帶劃分成無數個格子,每個格子可以是空白的,或是記錄一個符號。讀寫頭可以讀取當前格子上的符號,也可以向當前格子寫入符號。而最關鍵的是,根據當前格子上的符號,機器可以自動地切換到不同的狀態,而每個狀態都對應著不同的一系列操作。

  圖靈證明,任何機械過程,都可以通過一張狀態行為表,表示為圖靈機的一個程序。也就是說,圖靈機可以實現所有的機械過程,如果所有的數學命題都可以由機械過程進行判定,那麼也就是說,所有的數學命題都可以由圖靈機來判定。那麼如果存在一個圖靈機無法判定的問題,就說明不存在這樣的通用的判定方法,也就回答了希爾伯特的問題。

  圖靈非常巧妙地找到了這樣的問題:圖靈機無法判定一個程序是否會終止。1936年,圖靈發表了經典的數學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證否了數學的可判定性,並在這篇論文的一個腳註中,詳細地描述了圖靈機。圖靈機只是一個用來研究數學的輔助模型,並不是一臺真正的機器,然而在三年之後,一個事件使圖靈機真正地來到了世界。這個事件成就了圖靈,卻帶來了數百萬生靈塗炭。

 

  破譯謎機

  這個事件,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4日,圖靈前往布萊切利莊園報到。這個坐落在山谷中的靜謐的莊園,此時還有一個特殊的名稱:政府編碼與密碼學校。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過程中,這裡是英國的情報核心,負責截獲軸心國的軍事通信,並破譯出軍事情報。圖靈作為劍橋大學的年輕數學家,是第一批被徵召到這裡的專家之一。

  德國的官方通信,全面部署了一種名為「謎機(Enigma)」的密碼設備。這種設備有三個輪盤,每個輪盤可以對26個字母進行一次映射,也就是說,每個字母都會被3次映射加密三次。更厲害的是,每輸入一個字母,輪盤就會自動地轉動一格,也就是說,在一條信息中,每一個字符都是用不同的密鑰進行加密的。這就導致當時一般的破譯方法根本不可能破譯這種加密,德國方面因此對軍事通信抱以極大的信心。事實上,直到德國投降時,德國都不知道,他們號稱「絕不可能」的事情,早在1940年,就被一位年輕的數學家做到了。

  圖靈在布萊切利,利用他天才般的數學頭腦,破譯了看似不可能的謎機。詳細的過程非常複雜,篇幅所限,我們無法在這篇文章中敘述。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艾倫·圖靈傳》一書。圖靈作為一個對政治最不感興趣的學者,從事數學研究正是為了逃避現實社會的政治,但是造化弄人,他卻偏偏因為數學研究,被捲入了世界政治漩渦的正中心。然而,圖靈卻在這個本不屬於他的位置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圖靈破譯了謎機之後,德軍潛艇每天的行動計劃盡為盟軍所知。1940年4月,英國海運物資的損失量是70萬噸,到了這一年12月,德國的潛艇行動量是4月份的兩倍,但英國的損失卻降到10萬噸。作為一個島國,海上運輸是英國賴以為生的根本,如果沒有圖靈,二戰的局勢將會完全不同,世界的歷史也將有可能被改寫。

 

  人工智慧

  二戰結束後,圖靈又先驅性地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人工智慧。其實早在二戰前,年輕的圖靈就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思考」,機器是否能夠思考。他不是一個堅定的有神論者,但也不是一個堅定的決定論者,他的思想當中存在許多類似的矛盾,這些矛盾也反而使他更為客觀地看待智能問題。

  1950年10月,他發表了一篇題為《計算機器與智能》的論文,這篇文章集中地提出了人工智慧這個概念,開創了人工智慧這個帶有科幻色彩的新學科。也正是在這篇文章中,圖靈提出了後來被稱為「圖靈測試」的實驗方法,以此迴避與智能有關的哲學困境。在圖靈看來,如果一臺機器的行為,讓人類無法辨別它是機器還是人類,那麼就可以認為,這臺機器具有了人類智能。這種只關心外在行為,不關心內在機制的觀點,後來形成了一個學派,被稱為「行為主義人工智慧」,圖靈本人自然成為了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即使是人,也無法真正地判斷其他人是否具有「思維」,他只能將其與自己進行比較,因此,人類沒有任何理由不以同樣的原則來對待機器。但是,儘管圖靈胸有成竹,但是曼徹斯特計算機的性能,遠遠不夠把他的想法變成現實,事實上,當時世界上任何一臺計算機都不可能做到。圖靈面臨的問題,是深遠的洞察力與當時技術水平的嚴重脫節,但幸運的是,這篇論文在被埋沒之前,已經把最原始的強烈願望,傳達給了整個世界。尤其是圖靈的行為主義原則,在現在的人工智慧技術中,已經佔據了絕對的主流。計算機這門科學,很大程度上是體現了幾位關鍵人物的個性。圖靈在戰爭期間,是作為一個隱秘的情報破譯者,沒有人知道他藏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工作的,人們只關心他破譯出來的結果。他就是當時的英國的「大腦」,他也認為「大腦」本該是這個樣子,人工的「大腦」也應該是這個樣子——與外界的交互僅僅依靠字符就足夠,而且外界不必理解其內部機制。可以說,他的個人經歷,對這個學科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但是在當時,可以想見的是,這樣超越時代的想法,會遇到巨大的阻力。圖靈的「人工智慧」,遭到了來自科學、工程、哲學、社會、宗教等各個方面的猛烈攻擊,但圖靈躊躇滿志地說:我相信,在50年之後,一定會實現這樣的智能機器,可以用自然語言與人類聊天,而且讓人類在短時間內無法發現它是機器。機器能思考嗎,這個問題,會自然地失去意義,根本不值得再討論。

  毒殺之謎

  就在他準備施展拳腳時,災難卻突然降臨。圖靈不但在學術上非常前衛,在生活中也有一個超越時代的秘密:他是個同性戀者。1952年,圖靈的住處失竊,在報案過程中,他與男伴同居的事實被告發。圖靈被逮捕了。在法庭上,圖靈堅決聲稱同性戀無罪,結果可以想見,他被判有罪。他只有兩條路,要麼入獄,要麼化學閹割,他選擇了後者。1954年6月8日清晨,女管家發現圖靈的心跳停止了,床頭放著一隻咬了一口的蘋果,上面沾有圖靈親手提煉的高純度氰化物。他究竟為何而死,是意外,是自殺,還是隱藏著更大的陰謀?這就不得而知了。有人認為,閹割給圖靈帶來了不堪忍受的屈辱,進而導致他選擇輕生。但還有證據表明,圖靈提煉氰化鉀,是為給一塊手錶鍍金,那麼是否有可能是在提煉過程中,不慎沾到了蘋果上而不小心誤食?圖靈在逝世的前兩天,還預約了下個星期的計算機使用權,並且編好了程序準備做實驗,這完全不像是自殺之前的行為。但如果說不是自殺,他又為什麼在逝世前留下了遺書?這位如謎的解謎大師,最終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

相關焦點

  • 艾倫·圖靈:謎一般的先行者
    艾倫·圖靈1940年,正是艾倫·圖靈和同事們研製的這臺名為「波比」的機器,破譯了德國的恩尼格瑪密碼系統,幫助盟軍在戰爭中佔據主動艾倫·圖靈70年前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所說的一句話,將在今後被更多的英國公民知悉。7月15日,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宣布,為紀念英國已故著名數學家艾倫·圖靈在計算機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將在新版50英鎊紙幣上使用他的肖像。而圖靈的這句名言,也將被一同印在上面。
  • 艾倫·圖靈——計算機的祖師爺
    艾倫·圖靈——計算機科學之父 在艾倫·麥席森·圖靈(1912-1954)塑像的銘牌上寫著「計算機科學之父;數學家、邏輯學家;戰時密碼破譯者;偏見的受害者」。 二戰時期,圖靈設計建造代號「炸彈」的超級計算機用窮舉法破解了德國的通信加密機Enigma(謎) ,其中最大的「巨人」由1600個真空管組成,有每秒5000次浮點運算能力,一小時可以破譯11條德軍加密電文,讓盟軍掌握了德軍的大多數動向。歷史學家認為,這讓二戰起碼提早了兩年結束。圖靈還是第一個用計算機演奏音樂和寫信的人。
  • 艾倫·圖靈:機器智能與人類思維邊界的孤獨守望者
    最早提出人工智慧這個概念的是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他著名的理論「圖靈測試」就是用來分辨機器智能與人類思維的邊界,可以說在他研究之時,就已經認識到了,機器智能可以在多個領域替代人類工作。英國廣播公司(BBC)2019年7月報導,「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登上英國2020年出版的50英鎊新鈔。艾倫.圖靈被稱為英格蘭之子,「英國的大腦」。
  • 艾倫-圖靈(中英閱讀)
    艾倫-圖靈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引起了廣泛的興趣。他的母親的回憶錄(E. S. Turing 1959年)、一本詳細的傳記(Hodges 1983年)、一部話劇和電視電影(Whitemore 1986年)以及其他各種小說和藝術作品都是受其啟發。
  • 謎一樣的艾倫·圖靈
    謎一樣的艾倫·圖靈 2012-07-03 15:20 作者:曹玲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謎一樣的解謎人
    小小年紀就天賦展露艾倫·圖靈少年時就表現出獨特的直覺創造能力和對數學的愛好。這一年,他構想出了一種後來被世人稱為「通用圖靈機」的抽象設備。事實上,所有現代數字計算機本質上都是通用圖靈機。同年,他的第一篇數學論文「左右殆周期性的等價」發表於《倫敦數學會雜誌》上,也是這一年,他寫出「論高斯誤差函數」一文。
  • 淺談現代計算機、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的坎坷一生
    轉載自中國農大陳奎孚老師的個人公眾號:圖形公式不煩惱英國現代計算機的起步是從德國的密碼電報機——Enigma(謎)開始的,而解開這個謎的,不是別人,正是艾倫·圖靈。圖靈英年早逝,然而在他42年的人生歷程中,他的創造力是豐富多彩的。
  • 「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 2019-07-17 14:20 來源:環球網、cgtn 作者:
  • 紀念偉大的數學家圖靈
    (太年輕了)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1952年,英國政府對圖靈的同性戀取向定罪,隨後圖靈接受化學閹割(雌激素注射)。1954年6月7日,圖靈吃下含有氰化物的蘋果中毒身亡,享年41歲。
  • 科技日曆 | 83年前,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提出圖靈機模型
    科技日曆 | 83年前,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提出圖靈機模型  Connor Feng • 2019-05-28 10:32
  • 圖靈與香農以及他們的大時代《智慧財產權簡史》人物篇
    《智慧財產權簡史》人物篇迎來影響至今(預計整個21世紀還會持續受到他們的影響)的兩位偉大人物——艾倫·圖靈和香農,推薦閱讀書單:《艾倫·圖靈傳》《香農傳》《生命3.0》。我們先簡要回顧一下艾倫·圖靈充滿靈性的一生,圖靈少年時就表現出獨特的直覺創造能力和對數學的愛好。1926年,14歲的圖靈考入倫敦著名的謝伯恩公學,受到良好的中學教育。1927年,15歲的圖靈為了幫助母親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寫了愛因斯坦的一部著作的內容提要,表現出非凡的數學天賦(《智慧財產權簡史》已出場的多位人物均表現出超高的數學天賦),獲得過國王愛德華六世數學金盾獎章。
  • 除了圖靈,我們還應銘記這些偉大數學家
    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Andrew Hodges)1983寫的《圖靈傳:如迷的解謎者》(Alan Turing, the Enigma),實際上只是延續了一系列與圖靈有關的戲劇、電視劇和小說等文藝作品,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在竭力描繪圖靈在布萊切利莊園的解碼工作,以及同性戀傾向為他帶來的困苦和掙扎。
  • 哪些建樹歸功於圖靈,哪些卻不能算到他名下?
    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Andrew Hodges)1983寫的《圖靈傳:如迷的解謎者》(Alan Turing, the Enigma),實際上只是延續了一系列與圖靈有關的戲劇、電視劇和小說等文藝作品,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在竭力描繪圖靈在布萊切利莊園的解碼工作,以及同性戀傾向為他帶來的困苦和掙扎。
  • 圖靈是怎麼死的_圖靈有哪些著作_如何評價圖靈這個人
    《說說顯微鏡》《左右周期性的等價》   圖靈之死 如果艾倫·圖靈還活著 圖靈的神秘死亡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儘管有這樣那樣的一些原因可資猜度,但究竟是什麼逼迫42歲的他離開這個世界,依然沒有什麼明確的線索。甚至也沒有人知道,在圖靈生命中的最後幾天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圖靈的母親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會自我了結,堅稱他只是誤食做化學實驗時沾染了氰化物的蘋果,因為她的「艾倫」從小就有咬指甲的習慣。不過,人們更多的還是相信驗屍官裁定的死因——自殺。
  • 從農場女孩到首位圖靈獎女性獲得者,回顧法蘭西斯·艾倫的輝煌一生
    Allen)是IBM歷史上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圖靈獎首位女性得主,她是編譯器優化領域的先驅人物,她的研究影響了計算機發展歷程,為現代優化編譯器和自動並行化執行奠定了基礎。1957年,艾倫從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得數學碩士學位,畢業時,恰逢IBM進行大學招聘,並願意給艾倫提供貸款以償還她上學欠下的學費貸款,為了還債,艾倫暫時擱置自己的教師夢,進入IBM工作。她的計劃是還清貸款就回到家鄉繼續做她的高中教師。
  • 獨特手繪風燒腦解謎遊戲《詭船謎案》今日登錄易次元
    獨特手繪風燒腦解謎遊戲《詭船謎案》今日登錄易次元 新聞 官方 ▪ 2020-09-11 12:41:36 白露已至,秋分尚遠,在暑氣氤氳的今天
  • 文創測評︱進擊的《謎宮2》,故宮解謎遊戲的升級與挑戰
    經過近半年努力,克服疫情期間種種困難,故宮解謎書《謎宮·金榜題名》於2020年5月5日上線APP,正式開啟《謎宮》系列作品的第二彈(《謎宮》系列第一部《謎宮·如意琳琅圖集》的測評請見「澎湃新聞·翻書黨」文章《文創測評︱<如意琳琅圖籍>:本土原創解謎書的勝利?》)。
  • 世界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她有哪些驚人成就?
    法蘭艾倫這一生創造了兩個「女性第一」,她既是 IBM 首位女性院士,也在2007年成為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正因為有了這些傑出貢獻,有&34;之稱的圖靈獎,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的一個獎項,評獎程序難上加難,每年只有一個獲獎名額,主攻開發程式語言編譯器的法蘭艾倫成為圖靈獎第一位女性獲獎者,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證明了女性。
  • 驚才豔豔,造化弄人,生不逢時——致敬計算機之父圖靈
    在計算機這一概念還未曾被提出、人們從未想過用機器代替人類進行運算的那個年代,一位只有三四十歲的年輕人,不僅提出了計算機的組成邏輯,更是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概念,這個年輕人叫做圖靈,是當今計算機從業者的祖師爺,當之無愧的計算機之父。
  • 她是圖靈獎首位女性得主
    艾倫是圖靈獎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獲得者,也是首位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女院士。院長達裡奧·吉爾(Dario Gil)說,艾倫將被銘記為計算領域的先驅,她在優化編譯器領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艾倫在IBM工作了45年,於2002年退休。1932年,艾倫出生於美國紐約州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農民,母親則是小學教師,家中6個孩子中她排行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