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臨界水蒸煤」技術邁向產業化

2020-11-25 環球網

科技日報西安12月25日電 (記者史俊斌)西安交通大學「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重大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25日在西安正式啟動,這對於保障能源戰略安全,加快治汙降霾,改善環境意義深遠。

傳統燃煤、煤氣化鍋爐及其發電技術均採用「一把火燒煤」的形式,總能效和煤電轉化率低、汙染嚴重、耗水量大,脫除SOx、NOx、粉塵等和富集CO2的代價高昂。

「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系列技術,俗稱「超臨界水蒸煤」,它是由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郭烈錦教授帶領的團隊歷經20年科技攻關的結晶,提出了煤炭在超臨界水中完全吸熱—還原制氫的新氣化原理。利用溫度和壓力達到或高於水的臨界點——即超臨界態水的特殊物理化學性質,將超臨界水用作煤氣化的均相、高速反應媒介,並藉助團隊發明的超臨界水流化態反應床,將煤中的碳、氫、氧元素氣化轉化為氫氣和二氧化碳,同時熱化學分解了部分超臨界水製取氫氣,將煤炭化學能直接高效轉化為氫能。該技術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一項變革性技術,也是能夠根除霧霾形成源的有效技術,可實現煤炭向電力、載能工業品及化工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的「三個轉化」。

為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核全聯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香港日富投資有限公司和西安北奇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混合所有制的技術產業化投資公司推動該項技術產業化,西安交大將該技術成果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技術作價1.5億元人民幣轉讓給產業化投資公司。該公司將在初期籌資10億元進行技術產業化的工程示範,計劃在3年內力爭完成該技術首個產業化示範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加速推動該技術在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推廣應用。

相關焦點

  • 「超臨界水蒸煤」技術將產業化
    如今,隨著西安交通大學「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的誕生,霧霾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得到極大的緩解。據記者了解,西安交大的這項技術俗稱「超臨界水蒸煤」,是由西安交大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郭烈錦教授團隊研發。該技術可以將煤炭化學能直接高效轉化為氫能,從源頭上根除了硫化物、氮化物等氣體汙染物以及PM2.5等粉塵顆粒的生成和排放,是煤炭能源行業的一項變革性技術。
  • 「超臨界水蒸煤」技術全球領先 破解治汙降霾「燃煤之急」
    」以1.5億元完成科技成果轉化,正式邁向產業化。記者在播發該技術產業化發布會動態時政消息後,第一時間對「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俗稱的「超臨界水蒸煤」技術所帶來效果和意義進行了專業分析和深入解讀報導。
  • 西安交大「超臨界水蒸煤」技術或成霧霾殺手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日前,西安交大「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重大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在西安正式啟動。據了解,該技術目前已全面完成原理性創新、實驗室規律性試驗研究和部分中試試驗。有望實現快速產業化,對我國霧霾治理提供技術保障。   近期,霧霾話題再次成為熱點。
  • 超臨界水蒸煤:從源頭杜絕燒煤汙染
    原標題:超臨界水蒸煤:從源頭杜絕燒煤汙染   煤炭是當前我國主要能源,大量燃煤卻產生嚴重汙染。傳統燃煤、煤氣化鍋爐及其發電技術均採用「一把火燒煤」的形式,總能效和煤電轉化率低、汙染嚴重、耗水量大,脫硫、脫氮、消除粉塵及二氧化碳代價高昂。
  • 西安交大發明「超臨界水蒸煤」 或破霧霾困局?
    12月25日,在省長胡和平等嘉賓的見證下,西安交大首個重大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俗稱「超臨界水蒸煤」)產業化工作正式啟動,產業化後將為節能減霾起到重要作用。
  • 西安交通大學:「超臨界水蒸煤」邁向產業化
    本報訊(記者 馮麗)記者近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郭烈錦教授團隊歷經20年研發出的「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系列技術,作價1.5億元轉讓給產業化投資公司,成為西安交大首個重大成果產業化項目。該技術有望引領產業變革,告別「一把火燒煤」時代,從根本上解決燃煤利用造成的空氣汙染。
  • 西安交通大學:「煤炭超臨界水蒸煤」邁向產業化
    ­  記者近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郭烈錦教授團隊歷經20年研發出的「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系列技術,作價1.5億元轉讓給產業化投資公司,成為西安交大首個重大成果產業化項目。該技術有望引領產業變革,告別「一把火燒煤」時代,從根本上解決燃煤利用造成的空氣汙染。
  • 西安交大"超臨界水蒸煤"技術將改變能源環保格局
    西安交大"超臨界水蒸煤"技術將改變能源環保格局 時間: 2016-12-26 09:22:16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郭烈錦:引「超臨界水」 解「燃煤汙染」
    但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郭烈錦不願墨守成規,從高壓水/蒸汽兩相流與傳熱研究開始,到大膽嘗試超臨界水煤氣化制氫,迄今他在多相流熱物理熱化學研究的道路上執著追求了34年。郭烈錦 郭紅松繪/光明圖片  2016年12月25日,西安交大將由郭烈錦領銜攻關的「超臨界水蒸煤
  • 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產業化 「普萃特醫」異軍突起
    ,但現階段中國對超臨界技術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萃取階段。」近日,超臨界技術專家、廣東普萃特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萃特醫)創始人胡勇剛博士在廣州舉行的普萃特醫開業暨廣東納米醫藥創新論壇上如是說。同濟大學教授汪世龍在論壇上表示,儘管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國際上已經出現很多年,但中國一直未有突破,普萃特醫的開業及項目落地,標誌著超臨界技術將在提升中國醫藥產業的競爭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超臨界萃取技術產業化,遵義要做全國表率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15日電「我們非常有信心打造國內首個超臨界萃取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6月14日,貴州匯倉農業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冉義斌告訴記者。當天,記者來到位於遵義市匯川區的貴州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現場技術人員正緊張忙碌著超臨界流體萃取設備調試工作。
  • 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產業化 "普萃特醫"異軍突起
    近日,超臨界技術專家、廣東普萃特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萃特醫)創始人胡勇剛博士在廣州舉行的普萃特醫開業暨廣東納米醫藥創新論壇上如是說。  同濟大學教授汪世龍在論壇上表示,儘管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國際上已經出現很多年,但中國一直未有突破,普萃特醫的開業及項目落地,標誌著超臨界技術將在提升中國醫藥產業的競爭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科學網—普萃特醫:推動超臨界技術產業化
    本報訊(記者 朱漢斌)「超臨界技術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但現階段國內對超臨界技術的理解仍停留在萃取階段。」
  • 超臨界二氧化碳印染技術獲突破
    超臨界二氧化碳印染技術獲突破 73次閱讀 作者:武炳明   來源:中國化工報
  • 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染色技術獲突破
    近日,從瀋陽化工研究院染料國家工程中心傳出消息,該中心自主開發的超臨界二氧化碳(CO2)無水染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基於此項技術的毛類專用染料已進入放樣應用階段。
  • 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技術實現突破
    由大連工業大學和光明化工研究設計院共同完成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與工程化設備」和「散纖維及成衣製品無水染色」項目日前通過鑑定。
  • 環保利器——超臨界水氧化產業化大幕拉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眾所周知水有氣態、固態和液態這三種形態,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狀態稱之為超臨界。利用超臨界水的特殊性質,可以高效處理各類含有機質的廢物,尤其適合處理各類高濃度難降解的、具有危廢性質的有機廢液。通過超臨界水氧化技術的處理,最終只產生水和二氧化碳等一些物質,不產生二次汙染,這對固廢處理行業來說是一場革命。
  • 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
    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經過高校申報和公示、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等評審流程後,入選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